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有「百战百胜」美名的粟裕,却在鲁中地区连吃了两场败仗

2024-05-19历史

有「百战百胜」美名的粟裕,却在鲁中地区连吃了两场败仗

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战役中,华东野战军在粟裕的指挥下,全歼国军王牌中的王牌——张灵甫率领的整编第74师。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国共双方双方悬殊的军事实力对比已经比解放初期有了极大的改观。

在此种背景下,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指示刘邓率领的晋冀鲁豫解放军和陈粟率领的华东野战军转入战略进攻。刘邓大军按照中央军委指示,带领4个纵队约12万余人,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插敌人心脏,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国民党部队在短暂休整之后,集结了11个整编师24万余人进犯我沂蒙地区,妄图将我解放军消灭在鲁中一带。

为牵制山东地区的国民党部队,减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压力,中央军委决定改边华野不分兵的惯例,于6月29日指示陈毅、粟裕分兵出击。当时天降大雨,战争形势不好,而且分兵不利于集中优势兵力作战。

但考虑到延安方面和刘邓大军的困难,第二天,陈粟还是决定按照中央军委指示分兵:

1纵、4纵由叶飞、陶勇率领越过临蒙公路,向鲁南挺进;

3纵、8纵、10纵由华野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率领向鲁西泰安、大汶口方向挺进;

2纵、6纵、7纵、9纵和特纵,由野司总部直接指挥,在鲁中地区与国民党周璇。

这就是华野军史上著名的「七月分兵」。

这次分兵,陈粟带领5个纵队,实力不弱,但却连遭两次失利,我们来看一下具体是什么情况吧!

分出的1、3、4、8、10纵到位后,迅速对国民党部队展开了猛烈进攻。

7月7日,挺进到鲁南的1纵、4纵全歼费县守敌第3绥靖区1个旅6000余人,击溃来援的1个旅。9日,1纵解放峄县、枣庄,敌军被迫退守到运河沿线。

挺进到鲁西的3纵、8纵、10纵,于7月7日攻占津浦铁路大汶口至大万德镇的一些据点,8日攻克泰安,13日又功课大汶口,并向宁阳、曲阜前进,敌军节节败退。

由于鲁南、鲁西的猛烈攻势,国民党守备的要地兖州、徐州受到了极大威胁,蒋介石不得不将已集结完毕的11个师 中的7个师从鲁中地区抽出前往增援(整编第5、第7、第48、第57、第65、第75、第85师)。

国民党的分兵,大大减轻了陈毅和粟裕的压力,鲁中地区只剩下四个师,分别是王凌云整9师、胡琏整11师,黄百韬整25师和黄国梁整64师。

这样一来,陈毅粟裕5个纵队对阵国民党4个整编师,我军在人数上占优。

但粟裕想打更有把握的仗,比如先蚕食掉敌军一个整编师。他首先瞄准了黄百韬的整25师。1947年7月10日,粟裕命令部队全力进攻敌25师,但多日大雨,山洪暴发,再加上黄百韬警觉,发现我军计划之后迅速向黄国梁整64师方向靠拢。「二黄」合兵一处后,再要吃掉就难了,因此粟裕不得不放弃了这次行动。

之后,粟裕发现驻守在南麻的胡琏整11师距离另外三个师的距离都较远,相对孤立。于是他下定决心以四个纵队的兵力围歼整11师。2纵、6纵、9纵、特纵负责包围南麻,7纵负责在南边阻击援军。

此役我军人数远超胡琏部队,粟裕又刚率军全歼张灵甫整编74师,因此对于拿下胡琏充满了信心。但一切并没有他预料的那么顺利。

胡琏的整编第11师,,虽然整体实力比不上张灵甫的74师,但也是国民党的「五大王牌」之一,不容小觑。

而且胡琏天性狡黠、工于心计,就连毛主席都评价他「狡如狐,猛如虎」。不仅如此,胡琏还没有张灵甫等人身上的那种傲气,他遇事冷静,大多时候能够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因此,他深得蒋介石的宠爱,蒋这才放心把王牌的整编11师交给他统率。这样看来,胡琏是一个不容低估的对手。

在粟裕进攻之前,胡琏早已在6月份进入了鲁村。到鲁村后,他发现这里四面是山,中间是盆地,只有占领四面高山,互相成犄角之势,这样才能保住阵地,否则四面受敌。但是胡琏只有一个整编师,想要占领四面的山,明显兵力不足。没有办法的胡琏只得放弃坚守鲁村,移驻南麻。

到南麻后,胡琏遵照「固守南麻,吸引共军,以收内外夹击之效」的指示,用20多天的时间,在方圆4公里的范围内,修筑了大量的坚固工事。在胡琏的部署下,国民党部队各据点、子母堡、交通壕之间的火力配系组织得十分严密,均能起到互相救援、掩护的效果,即使某些据点被攻破,其余据点仍能独立作战。不得不说,胡琏的能力确实不一般。

7月中旬,粟裕指挥部队集结到沂源县的三岔店,这里距离南麻很近,随时都可以发动进攻。

7月17日,战役全面打响,华野三个纵队在特纵的炮火掩护下对敌军阵地发起了多次冲锋。

到18日早上,9纵占领了敌军驻守的荆山;6纵控制了凤凰山高地;2纵到达埠村南北一线,除一部留下支援9纵外,主力部队继续向西进攻。

经过18日的战斗,3个纵队合力基本占领了胡琏部署的外围警戒阵地。

但恶战才刚刚开始。

19日开始,华野各纵队开始向胡琏主阵地发起全面进攻。

其中,9纵向高庄、南北埠东、田庄等地挺进。

在进攻高庄崮山时,9纵投入了26师77、78两个主力团。由于崮山扼守着南麻西通鲁村、莱芜的公路,位置十分重要,胡琏派第18旅工兵营在此驻守,营长孙敬三。由于孙敬山的顽强抵抗,我78团战士与敌军展开了拉锯战,崮山阵地几次易手。终于,在20日凌晨,我78团以3营营长阵亡、2营营长重伤以及部队重大伤亡的代价拿下了崮山,78团4连被授予「崮山连」称号(此战敌军仅一个营尚且打得如此艰难,可见地方工事之稳固)。

孙敬山逃回后,胡琏以孙敬山临阵脱逃为由,下令枪决。11师的将士们看到胡琏的操作,均决心奋力抵抗。

崮山攻下后,粟裕指挥部队向胡琏的核心阵地展开进攻,但胡琏依据有利地形和众多的碉堡群以及火力优势进行反击,我军每攻占一个地堡,就得付出惨重的代价,但却只能消灭国军一个班或一个排。

不仅如此,胡琏还亲自带着部队多次打反攻,一天之内,竟反攻十多次。胡琏的带头冲锋,极大地鼓舞了敌军士气,他们拼死抵抗,导致我军攻占的地堡和据点又多次丢失,战斗异常惨烈。

当时天降大雨,我军用来攻坚的火炮和炸药几乎全部受潮,无法使用。可以使用的一部分炸药在爆破手的奋勇冲锋下,能送到敌人火力点进行爆破的更是少之又少,起不到应有的爆破效果。这给我军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只能以人数优势强攻。不仅如此,胡琏已经向蒋介石发电请求援助,敌25师、64师正赶来支援。

在这种形势下,要全歼胡琏,更是难上加难。但粟裕认为,胡琏的部队不论是在人数还是在装备上都比不上张灵甫,他下令要在三天之内,赶在敌援军到来之前,全歼胡琏整11师,再取得一次「孟良崮大捷」。

在接下来几天几夜的战斗中,我军仅占领了敌军内围的少量据点,外围的阵地由于敌军的反击也尚未全部攻占,在牛心崮阻挡敌援军的7纵损失惨重,纵队司令员成钧被敌狙击手击中,伤势严重,无法继续指挥战斗,敌军于21日占领了牛心崮高地。

事实已经摆在眼前,要在南麻吃掉胡琏已然不可能。

21日黄昏,粟裕不得不下令全面撤退。

南麻战役,我军出动五个纵队,约14万兵力,地方民工支援约94万,榴弹炮48门,野炮27门,其余重炮百门;敌军整11师约2万人,加上前来增援的25师、64师,约6万人,无地方民工支援,榴弹炮12门,山炮91门,野炮12门。

因此,无论是人数、装备、地方支援等各方面,我军都占据绝对优势。但最终,南麻战役敌军伤亡九千余人(其中,胡琏的整11师仅伤亡五千左右),我军伤亡却达万人以上(我方记载约一万一千余人,敌军记载约二万余,存在一定的分歧),且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打成了一场消耗仗,确切地说,是一场败仗。

但南麻战役也给刘邓大军挺进中原赢得了时间,粟裕还是有功的。

我军撤出阵地后的第二天,胡琏组织整11师对我军进行追击,后来与前来支援的整9师会合。

南麻战役后,蒋介石发给整编11师奖金5亿元,并吹捧胡琏为「常胜将军」。

粟裕指挥部队撤出阵地后,疲惫的华野部队本应得到休整,但粟裕却想再打一场歼灭战,最终却再次失利。

其实粟裕本想向胶济线以北转移,使部队得到休整,但前来支援的敌整8师于7月23日突然占领临朐(音同渠),阻断了我军北上的道路。粟裕得知李弥(整8师师长)刚到临朐,他认为李弥长途奔袭支援胡琏,现在是疲惫之师,况且时间不充足,他们根本来不及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于是他决定由2纵、6纵、9纵围攻临朐,以7纵在外围阻挡敌援,意图全歼整8师。

7月24日下午,粟裕命令各纵队发起进攻,但遭遇倾盆大雨,部队行动受阻,直到黄昏时才发起战役,史称临朐战役。

经过一夜的战斗,6纵、9纵合力攻下了临朐城东北和东面的粟山、盘龙山等高地,歼灭敌309团1营、2营。3营坚持不住,于25日白天撤入城内防守,团长周兴从粟山撤下后被李弥以临阵脱逃罪枪决。

城东朐山,敌166旅两个团在窦家凹固守,我军两天仍未攻克。后来,由于我军猛攻临朐城,敌166旅不得不撤回城内防守。

这样,敌军在城东面朐山的防守兵力就只剩下308团3营一个营的兵力。为争夺朐山,我6纵、7纵的部分部队对朐山展开了轮番进攻,但始终拿不下阵地。

朐山可以俯瞰临朐城,如果在上面架炮,我军火力就可以压制敌军在临朐的行动。粟裕和李弥都知道这一点,因此对朐山进行了反复争夺。表面上看,李弥在朐山只留下了一个营的兵力,实际上他把指挥所都挪到了距离朐山位置最近的城东墙边,并且在城上构筑了大量的火炮和机枪,从城内直接支援朐山的战斗。

27日,由于连日的大雨,李弥无法从城内给朐山运送弹药和粮食补给,他命人把汽车轮胎拆下,做成皮筏,向朐山运送物资,最终我军未能拿下朐山。

2纵6师对临朐南门猛烈进攻,经过几天几夜的反复争夺,6师基本控制了南关的大部分房屋,但损失惨重且被敌军夺走山炮一门。

2纵5师14团、16团突破西门,但突入的14团弹尽粮绝后伤亡殆尽,余者200余人被俘,16团则未能更进一步。

9纵25师、26师经过几天的战斗,基本占领了北关大部阵地。

6纵18师于27日从城东进攻临朐城,但由于山洪暴发,我军很多战士被洪水冲走,最后只能绕道上游过河,进攻非常不顺利。

总的来看,我军虽然占领了敌军的一部分阵地,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进攻成效有限,城东、城西、城南都打得异常焦灼。

29日晚,粟裕下令对临朐城发起总进攻,敌军拼死抵抗,经过一昼夜的冲锋,我军始终难以攻克。敌整编25师、整编64师正赶来增援,很快就要突破我阻击部队,如果再攻不下临朐城,我军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在此情形下,粟裕不得不下令全线撤退。

30日夜,华野攻城部队全部撤出战斗,李弥令整8师出城追击,临朐战役宣告结束。

临朐战役,我军正面攻城兵力约10万人,临朐城内仅有李弥的整8师,不足2万人,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军最终未能攻下临朐城。在这次战役中,我军损失约11000余人,被俘500余人;敌整8师仅损失4000余人,被俘500余人。

南麻、临朐战役,我军伤亡两万余人,其中许世友司令员率领的9纵损失最为惨重,伤亡达到8300余人;敌军仅损失一万余人,而且还是在敌我兵力差距较大的情况下。

因此,不论从什么层面上来讲,南麻、临朐战役都是两场名副其实的败仗。

此两次战役不仅造成了我军的重大伤亡,而且均没有达到战役本身的目的,既没有全歼整11师,也没有全歼整8师,严重挫伤了我军士气,助长了敌人威风。

这两次失利对粟裕而言是极为罕见的,因为人人都知道粟裕擅长以少胜多,经常打出一些神仙仗,那两次战役失利到底是何原因呢?

华野副政委谭震林对粟裕说:「你本来是很细心的,但是这两场战役你缺乏远见。一个天才的军事指挥必须是一个出手就能看到几十步,而你常常只看到一、二步。数十万大军的指挥如果不能看远是很危险的。」陈毅也认为粟裕这次在「军事部署上犯了错误,战术上不讲究。」

粟裕虚心地接受了陈毅、谭震林的批评。

这两次战役的重大失利,粟裕负有主要责任,他说:

「战略指导上对当前战局过分乐观,对老蒋继续维持其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判断失误,急躁轻敌;战役战术指导上也有不少教训。」

「把整个形势的可以乐观与当面情况的仍然严重混淆起来,由于对当面情况估计不足,过分乐观,就产生了轻敌骄傲情绪,总想来个‘空前的空前’。因为我们的胃口太大了,就像吸雪茄再吸黄烟那样无味。其实这时我们已经分兵了,我们过低地估计敌人,造成了某些错误。」

「过去九个纵队集中使用时,每战只要求歼敌一个整师,与歼其援队之一部或大部。但此次分兵之后,由于过分乐观与轻敌所致仍作歼敌一个师与对付其援队之打算,故兵力与要求不相称,致不能取胜。」

「对敌人土工作业之迅速及其守备能力,认识不深刻......认为南麻胡琏部的工事未成......实际敌军早就完成了子母堡的作业;认为整8师到临朐仅一天,不可能修筑好工事,但敌军却建设了数千个地堡,其工作速度为我军所不能及.......」

「连日大雨滂沱,部队被山水所阻,不能及时度和作战,耽误了相当长的时间,也就耽误了作战任务.......部队连夜行军,过分疲劳,有的部队整整二十天衣服被子都没干过,弹药也受潮了,自然增加了我们的困难。」

「由于历来侦察尚有成绩,因此忽视了这次对敌军部队的仔细侦察,致使敌军具体配备未能及时完全知道......」

「在战术上未能彻底解决打子母堡及步炮协同问题......进行攻击任务的步兵,没有认真研究,依然以密集的队形向地堡猛打猛扑,伤亡甚大,仍不能攻克;即或攻克,均系以数十人甚至百人伤亡,仅能歼敌一个战斗小组,至多歼敌一个班。此种损失‘为我战术笨拙所致’......」

总结下来,大概有这么几条:

连战连捷,还全歼了张灵甫,过于骄傲了,低估了蒋介石的决心,也低估了胡琏和李弥的能力;

七月分兵,导致兵力不足;

对敌人土工作业能力认识不足且不会打子母堡;

连日连夜的大雨阻碍了行军速度,影响了弹药正常使用;

连日行军,将士们疲惫不堪,战斗力下降;

侦察工作做得不够细致;

部队攻坚能力不足等等。

另外,军史上还有一个意见:「即,南麻战役中,9纵73团高庄西山的一个连长,在敌人反击面前,贪生怕死,不敢迎击敌人,而是躲在后面的山沟里,致阵地失守......7纵19师56团1营2连连长叶炳皇因贪生怕死,在进攻时擅自撤退.......56团的另一个营的两个连被包围后,第7连2排排长率部队缴械投降......55团1营长吴云山带部队进攻时,本人不带部队出来,反而躲了起来,把部队丢下不管,吓得连枪都丢掉了.......基层指战员思想政治基础薄弱,部队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攻坚不下,也在情理之中。」

这是说部队的军事素养低,思想薄弱,贪生怕死。

总的来说,粟裕还是比较客观地分析了战役失败的原因,主要找了自身的原因。其中,粟裕认为两次战役失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过分乐观而轻敌」。

但有两点,小编并不是很认同,一是关于分兵。从事实上来看,就算华野分兵了,但其人数、装备仍是敌军的数倍,况且还有地方支援,双方实力差距很大;二是关于部队素养低,贪生怕死。虽然有个别指战员确有贪生怕死行为,但要说基层士兵也是如此,恐怕各纵队的司令员也不能认可。尤其是许世友将军率领的9纵,每次专打硬仗,冲锋在前,损失高达8000余人,这样的牺牲,能说基层士兵贪生怕死吗?就算有贪生怕死的个别情况,我相信也不会影响大局。

8月4日,粟裕向军委发报承担全部责任并请求处分。

但华野司令员陈毅认为这样有失公允,他觉得粟裕虽然是两次战役全权指挥者,但他和谭震林也都同意了粟裕的意见,战役失利,不能由粟裕一人承担。因此,陈毅向中央和华东局发报:「......最近我党廿多年来创造杰出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先后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德怀、刘伯承、林彪并肩迈进,这是我党和人民的伟大收获。两仗未全胜,彼此共同有责......最近几仗,事前我亦无预见,事中亦无匡救,事后应共同负责.......」

陈毅将粟裕列入我军的「五虎上将」之中,以此请求中央军委爱惜人才,不要撤粟裕的职;不仅如此,他还说明自己在战役的前中期都同意粟裕的意见,没有起到匡正的作用,自己应该与粟裕一起承担责任。

陈毅元帅的心胸实在非常人所能比拟。

两天后(8月6日),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复电陈粟谭:「粟裕同志几仗未打好,不要紧,整个形势仍是好的。望安心工作,鼓舞士气,以利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