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杜聿明谈辽沈战败:蒋介石3年换3帅,只信浙江人,搞乱东北军心

2024-06-09历史

辽沈战役国民党军因何而败,内外原因很多。国军大将杜聿明最纠结的,却是蒋介石狭隘的格局,和低劣的用人之术。

一、蒋介石临阵换帅

杜聿明对东北战局最有发言权,因为他投入东北战局最早,对东北局势理解也最为深刻。

1945年10月,杜聿明就担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奉蒋介石之命,率兵出关,接收东北。

当时的杜聿明刚刚从抗日前线凯旋,意气风发,雄心勃勃,决心在东北大干一场。他率领国民党军优势兵力,从1945年10月到1946年6月,把东北民主联军赶到松花江以北,基本上占领了今辽宁省、吉林省大部,抢占了沈阳、长春、锦州、四平等大部分核心城市。

当时东北政治方面由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负责,军事由杜聿明负责。熊、杜之间关系比较融洽,配合的还算默契。

杜聿明后来回忆说,那大概是东北军政局面最好的时候。

但后来东北军事形势慢慢变化,杜聿明战略考量上出现一定偏差,过高估计东北国军战斗力,一味穷追猛打,而忽视了已控制地区的经营,以及军队整训,导致后期攻击乏力。到1947年上半年,东北解放军在局部发动反攻,国民党军占领的地区又慢慢缩小。

胜败乃兵家常事,有失误正常。其实不光杜聿明这样,解放军刚到东北之时,目标也定的太大,一上来就要和国民党军争夺沈阳、长春等大城市,后来吃了亏,才逐步调整了策略,务实地制定了「放开大路,占领两厢」的策略,转而把重心放到占领农村、建设根据地、推行土改。后来才有了东北野战军百万大军的鼎盛。

说这些什么意思呢?

杜聿明在东北的战略虽然有所冒进,但没有出现根本上的失误。杜聿明是国军中出类拔萃的帅才,如果蒋介石给他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让他及时修正失误,制定更为有效的策略,极有可能会改善东北军事局面。

最后能不能胜,这个不作无谓之论,但起码不至于败得这么快。

杜聿明虽然有些苦闷,但不像后来有些不负责任的人说的那样,又急又气,导致肾病急性发作,后来直接撂了挑子。其实杜聿明还是有自信的,毕竟军人天性,都有一股战胜敌人的意志力,何况是饱经大战锤炼的杜聿明。

然而蒋介石并没有给杜聿明这样的机会,他准备换人了。

二、蒋介石偏爱浙江人

蒋介石准备换的是陈诚。

陈诚是浙江人,蒋介石的老乡,心腹,土木系首脑人物。多年来一直是蒋介石的头号心腹,盘踞在蒋家王朝权力金字塔顶端。

但是陈诚自全面内战爆发以来,在参谋总长的位置上,指挥无能,屡屡丧师失地,而且党同伐异,自己土木系的部队待遇越来越好,装备优先补充,军饷优先发放,别的部队一律靠边站,给不给钱和装备全看陈诚心情。国军上下对陈诚怨气特别大,蒋介石也意识到陈诚实在无能,渐渐剥夺了他参谋总长的权力,只让他管一管补给保障。

陈诚自感处境不妙,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迟早被何应钦他们压过一头,彻底丧失心腹的地位。

正好这时东北战局出现不好的形势,陈诚便萌生一个异想天开的妙策,他向蒋介石请缨,亲自到东北指挥作战,以实打实的战绩挽回信任危机。

东北解放军的指挥官林彪是何等人物,陈诚之愚蠢,实在令人发指!人的不自知,竟然能到如此程度。言史至此,真能把人气得笑出来。

更可笑的是,蒋介石居然觉得陈诚其心可用,让他到东北,说不定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真能把林彪打退。这一对活宝君臣,真是给后人留下无尽的笑料。

熊式辉、杜聿明听说此事,都气得七窍生烟,陈诚在南方祸祸完参谋总部不算,又想来东北送人头,是可忍孰不可忍!

杜聿明感到这是极大的侮辱,他向来对蒋介石非常忠诚,明面上不好发作出来,就借口肾病严重,向蒋介石请假出国治病。蒋介石也知道罢了杜聿明的司令长官确实影响不太好,这样一来,正好顺坡下驴,同意杜聿明离任治病。

后来杜聿明虽然没有出国,但也远远躲开了东北战局,由着陈诚去折腾。

但熊式辉没这么软,听说陈诚要来,强硬地向蒋介石表示气愤,接连上了七道辞呈,要把东北军政大权全都交出去。

蒋介石怕寒了东北诸将的心,连连安慰熊式辉,说陈诚去东北只是负责军事指挥,大政还要熊来牵头负责,希望他继续发扬为党国尽忠尽职的精神,把东北大局稳住。

这话倒还像点样,熊式辉一时间安下心来,着意整军经武。但是没过几天,陈诚居然拿着调令来到东北,当面向熊式辉宣布,蒋介石令陈诚接任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完全没想到蒋介石用这种流氓手段欺骗他,愤然离开沈阳。

陈诚刚到东北后,又是整顿军纪,又是通过个人影响力补充美援,东北军队员额又扩充到50多万,一时间颇有一点振奋的样子。

但是他在军事上完全是个矮子,到任东北只有几个月,和林彪交了几阵全败了。1947年东北民主联军发动秋季攻势,50天时间,陈诚手下部队被消灭6.9万人,基本上没有还手的余地。

之所以这样,指挥无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主要是陈诚在东北大搞派系,任人唯亲、唯党派,一到东北就撤换辽宁省主席徐箴、七十一军军长陈明仁、五十二军军长梁恺等人,统统改由陈诚的心腹接任。

尤其是撤换陈明仁,在东北各部队中引起很大负面影响。陈明仁在四平力战有功,击退林彪之围攻,无论人品才能还是功劳、忠诚度,都是人所共知的,陈诚却不管不顾地把他撤掉,实在是大失人心。

有些人好心地提醒陈诚,你把军中主官撤换如此之多,有的部队可能会哗变投共啊!陈诚大怒说,谁要投共就让他去,他敢投,我今天先缴他的枪。

真不知这份自信从何而来。

陈诚如此蛮不讲理地胡乱搞,蒋介石都知道,但他一向对浙江籍大员信任有加。才能本事高不高另说,用人要先看忠不忠,而在蒋介石眼中看来,同乡关系是保证忠诚的可靠因素。因此,像陈诚、胡宗南、汤恩伯、蒋鼎文、周至柔等浙江籍大将,虽然大多都是平庸之辈,都打过不少败仗,但蒋介石都信任如初,从不会真正把他们贬斥出核心圈子。

这样一来,这群人对蒋介石忠则忠矣,却因为他们占据着高位,掌握着大权,对国民党政权的危害却更大。

三、卫立煌接了个烂摊子

1947年下半年到1948年上半年,东北解放军的攻势越来越强大,陈诚难以招架,尤其是公主岭一战,东北国军主力新五军被全歼,沈阳面临被围攻之势,东北局势比陈诚来之前还要坏。

陈诚根本不敢负这个重大责任,便让其夫人谭祥私下里暗通宋美龄的关节,让她吹枕边风,把陈诚从东北调回南京,以推卸搞乱东北的责任。宋美龄果然做通了蒋介石的工作,同意把陈诚调回。

前几天在军事总结会议上,陈诚还拍着胸脯说军事失利责任在自己,新五军被歼,甘愿接受处罚。还说,决心与沈阳共存亡,不胜利情愿以手枪自杀。

谁知此时却厚颜无耻地逃走,真叫人笑掉大牙。但蒋介石却不在意,谁让人家是嫡系呢,嫡系人马出了事,自有最高老板来顶事。

但陈诚走了,总要有一个指挥官来接掌东北军政。蒋介石选了一圈,选中了卫立煌。

卫立煌早年也是蒋介石五虎上将之一,后来因为对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颇有微词,逐渐被蒋介石边缘化。但卫立煌能征善战,在国军诸将中也算有目共睹,蒋介石病急乱投医,不得不请卫立煌出山救急。

卫立煌很不愿意去,其夫人韩权华背地里吐槽:「有利有权你们就去争,弄到不可收拾的时候就叫别人去,这是什么心理。」

但是蒋介石发动几位国民党元老反复劝说卫立煌,要他顾全大局,卫立煌迫于情面,最终还是到东北上任了。

卫立煌对东北局面有自己的看法,认为东北共军实力强大,决不能急于夺回失地,应固守大城市,控制交通线,下决心不怕丢掉一些城市,而集中精力、以一个较长的时期整补军队,恢复政治,做好长期和共军相持的准备。

可以说这个考虑也有一定道理,卫立煌集中重兵坚守,林彪确实不太好一时半会就能打下沈阳长春等地,国军主力也可避免野战中被过快歼灭。可是蒋介石要卫立煌去,就是让他尽快扭转被动局面,而不是搞什么相持。因此一再要求卫立煌主动出击,打退林彪。

卫立煌坚持自己的方针,拒不出城野战,任由解放军一步步攻下新立屯、盘山、辽阳等外围据点,重兵猥集沈阳、长春等大城市。

蒋介石见形势没有向自己预想的方向转化,便退而求其次,想逐步把东北国军主力向锦州方向撤退,最终撤到关内,与华北傅作义部合为一体。

卫立煌仍然不同意这么办,认为沈阳锦州之间凶险万分,极有可能被共军吸住,围歼于野外,因此拒不撤往锦州。

蒋介石不顾东北战场实际形势,一味强调自己的主观愿意,并提出不切实际的命令,卫立煌很反感这样,所以也豁出去了,不管蒋介石怎么现场开会、派人劝说以及政治威胁,就是不执行西撤命令。

蒋介石没办法,卫立煌不能再指望了,必须换帅。可是东北局面已濒临崩溃,这时大张旗鼓地撤换主帅,东北军心将会迅速瓦解。

何况,之前陈诚有那么大的过失,都只是象征性地自罚三杯,卫立煌接手这么个烂摊子,不能不顾现实地处分,蒋介石也要顾忌民心军心。

怎么办?蒋介石还有绝招:制衡。

四、周恩来:蒋介石喜欢搞制衡

蒋介石也不罢卫立煌的官,但他来了一手绝的,又把杜聿明拉过来,任命他为东北「剿总」副总司令,专门负责东北诸军的指挥。

这样一来,卫立煌空有「剿总」司令之名,却无法再直接指挥部队。

表面上看卫立煌被杜聿明架空了,其实是被蒋介石玩弄权术给架空的。

然而杜聿明二次进东北,他愿意吗?肯定不愿意。

上一年他脱离东北,被调往徐州剿总,协助刘峙指挥徐蚌会战(我军称之为淮海战役)。他雄心勃勃地设计了一套徐蚌会战的策略,决心逆转尚不算糟糕的局面。然而还未及推开,一下子又半途而废,杜聿明从内心深处很抵制这种过于随意的调遣。可是他一腔愚忠,无法拒绝蒋介石的命令。

到东北后,杜聿明尴尬地发现,蒋介石并未真正信任他,没有把东北「剿总」司令长官之职给他。杜聿明也明白,这又是老头子在玩权术、搞制衡,让卫立煌和自己各有所惧,无法再坚持己见、对抗老蒋的不合理命令。

周恩来对蒋介石的权术手段观察得非常深入,他曾在1946年国共和平谈判时,对一个美国教授提及,蒋介石喜欢搞制衡,纵容各股政治势力结成派系互相对抗、制衡,他自己在上面抓总。

确如周恩来所言,蒋介石具有非常强烈的权力欲和危机感,他不相信三民主义能够真正使部属们信服他,转而用传统的封建权术来控制部下。

蒋往往在各军派、政派、特务组织间制造矛盾冲突,以制衡各派力量,使之不致构成对自己统治的威胁。党务上主要是CC系,财政主要靠孔宋等财阀,行政上主要是政学系,特务系统主要是中统、军统,军事上则主要依靠黄埔系。

各股势力互相制衡,谁也无法专权,无法压制其他派系。

即使这样,蒋介石仍然不放心,还继续在大派系中扶植纵容小派别。比如,军队中黄埔系是最大的、最主流的力量集团,但黄埔系中也有小派别,如何应钦派、土木系(陈诚)、胡宗南派,他们之间争相在蒋介石面前表现、邀功。党务系统虽然主要靠CC系,但在其内部也出现了陈立夫派、朱家骅派。军统虽然势力较大,但蒋介石刻意让二陈掌握中统,职权范围和军统几乎一样。

这种权术手段的害处是有目共睹的,国民党本就带有深刻的帮会、派系基因,蒋介石又刻意强化这种倾向,他的个人威权统治固然是强化了,但国民党的政治生命力却在派系制衡、互相倾轧中逐渐沦丧。

杜聿明被俘后接受人民政权的改造,他忆及当年东北战局三年换三帅的往事,曾深刻地分析,如果不是频繁换帅,东北局面或可不至于如此混乱。蒋介石玩弄权术,让自己牵制卫立煌,结果搞得各兵团和军一级的指挥官,不知道该听谁的好,军事指挥系统越来越紊乱,一些心志不坚的人,便开始上行下效,钻门子找靠山,都号称要直接听从蒋介石的指挥,塔山战斗失败后,东北局面便再也无可挽回了。

从这个层面讲,正是蒋介石本人的愚蠢操作,加速了东北国军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