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蒋经国:世上没有永远的执政党,只有永远的国家和民族

2024-04-27历史

2022年9月9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

在表达纪念的同时,中国网友们看着74岁头发花白的查尔斯王子终于从「王储」变成了「国王」,不仅想到了清朝废太子胤礽一句话:天下岂有六十年太子乎。

其实,不仅是远在万里的查尔斯王子年迈继位,我们的熟悉的蒋介石长子蒋经国,也是在68岁才就任了台湾地区领导人的位置。

没办法,前面的老人实在是太长寿了。

1978年,蒋经国任职领导人;1988年,蒋经国因病逝世,任期总共不过10年。

本以为从蒋介石到蒋经国,台湾地区将会彻底成为蒋氏家族的一言堂,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蒋家政权就此结束,蒋经国甚至在晚年说出了不符合他专制独裁者身份的话:

「蒋氏一族在未来不再继任、不再搞世袭政权。」

「从今往后,只有国家、民族和三民主义的万岁。」

「世上没有永远的执政党,只有永远的国家和民族!」

究竟是经历了什么,又是出于何种原因,蒋经国才说出了这些话呢?

晚年主动推动政治变革

2000年,国民党在大选中惨败民进党,失去执政权,成为了下野党。

自从国民党败退台湾以来,国民党执政台湾地区50余年,这是第一次失去「主人」的身份。

而造成这样结果的舵手,正是蒋经国。

1986年,蒋经国解除了台湾的「党禁」政策,打破了国民党在台湾独裁的格局。

短短几年,岛内的民间政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中国自由党、民主自由党、民主进步党…台湾民众感受着政治风气的变化,参与到了政治变革之中。

蒋经国认为,从「一党独裁」到「多党竞争」是政治民主化的必经之路,竞争性政党政治的格局是顺应了民主进步的潮流。

当年面对蒋经国解除「党禁」的行为,大多国民党政客都不同意。

国策顾问沈昌焕甚至直接跑到蒋经国面前直言:

「这样下去,国民党将来很有可能会失去政权!」

然而,蒋经国听了沈昌焕的话却颔首,淡淡道: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执政党,只有永远的国家和民族。」

如此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仿佛拥有雷霆万钧的力量,迅速传遍了台湾岛内,令所有人钦佩经国先生的果敢。

蒋经国作为蒋家政权的接班人,别说解除党禁了,就是把位子传位给他儿子也没人有异议。

然而他却没有延续世袭政权的陋习,反而直接自我革命,结束了蒋氏统治、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只这一点就足够民众对他另眼相待。

再加上在蒋经国执政时起草了【国家统一纲领】,推动了两岸关系的破冰,因此大陆民众对他也很有好感。

也许蒋经国先生当初进行政治变革的确是为了推动民主化进程,但是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夙愿却并没有在后来得到满足。

岛内政治自由度的提高为「台独」势力创造了条件,出入政策的放宽为「台独」分子创造了活动空间,首个「台独」政党台湾建国联盟成立,反动思想也开始在全岛蔓延。

选举政治加剧了党派对立,由于国民党秉持「一个中国」原则,它的对手民进党就举起了「台独」的大旗,将国家主权问题作为政治竞争的「谈资」拼命宣传。

不知如果蒋经国看到如今民进党张牙舞爪的滑稽样子,会不会后悔当时解除「党禁」的举动。

暗杀行动终结蒋家政权

当蒋经国说出家国大义的话时,岛内也有不一样的声音,认为他是在强行挽回自己的形象,明明是因为后辈没有政治才干,却说得冠冕堂皇。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蒋经国刚接手台湾政局的时候,也做了很多维护蒋氏政权的行为,可见他的内心是不愿意将父亲蒋介石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的。

但是由于继任的时候都快70岁了,蒋经国不得不考虑自己的接班人问题。

蒋经国有三个儿子,分别是蒋孝文、蒋孝武和蒋孝勇。

如果可以,蒋经国自然是希望大儿子蒋孝文继承自己的位置,可惜蒋孝文是个纨绔子弟。

蒋孝文从小被寄予厚望,蒋介石和蒋经国经常在他耳边灌输未来领导人的思想,导致他无比确信自己是个家里有「皇位」要继承的「皇太子」,性子愈发顽劣。

也许是从小呼风唤雨、娇生惯养惯了,蒋孝文接受不了严格的课业压力,在叛逆期的时候直接放飞自我了,不仅时常在酒吧喝得酩酊大醉,还总喜欢打架斗殴。

就算这样,蒋经国也没有放弃大儿子,他认为蒋孝文总会长大懂事的。

可惜天不遂人愿,蒋孝文被诊断出糖尿病,1969年突然倒地不起,自此卧床19年,只比自己的老爹晚一年就早早离世,年仅54岁。

大儿子卧病在床,蒋经国只能将期待的目光转移到了二儿子蒋孝武身上。

蒋孝武比大哥争气,毕业于德国慕尼黑政治学院,在政治上有着独到的见解,蒋经国喜出望外,将二儿子安排进了「国家安全会议」,期待着他能够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没想到,不过5年时间,蒋孝武就捅了个大娄子,牵扯进了一场政治暗杀里。

也正是这场暗杀,直接让蒋经国当众宣布「下届领导人不由蒋家人担任」,断送了蒋氏政权。

1984年10月5日,一位名叫刘宜良的华裔作家在自家车库遭人枪杀。

由于他曾是【台湾日报】的记者,了解过很多蒋家政权的阴暗面,出走美国后写下了【蒋经国传】揭露蒋氏的黑暗,一时间被台湾政客们恨之入骨。

美国警方认为,刘宜良的死多半与台湾地区脱不了干系,于是顺藤摸瓜,还真叫警察查出来了一位名叫陈启礼的犯罪嫌疑人。

陈启礼是台湾黑社会的竹联帮帮主,被警方逮捕后立刻供出了台湾的军事情报局局长汪希苓,随后又曝出了一个惊天消息:蒋孝武才是最终元凶!

由于陈启礼在做事之前习惯录音,因此这份铁证就成为了压倒蒋氏政权的最后一根稻草。

身为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儿子,却公然与黑恶势力狼狈为奸,还谋杀了美籍华裔公民!台湾民众愤怒了,他们不接受蒋孝武继续留在台湾政坛。

在舆论的压力下,蒋经国无奈地说:「台湾地区领导人往后将会由选举产生」。

这个表态相当于侧面保证了自己不会「传位」给蒋孝武,蒋经国内心非常无奈,只能在后来的执政生涯中一再放权,1986年解除「党禁」,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

大权旁落却受人敬仰

将二儿子蒋孝武一家都送出国避风头之后,蒋经国只觉得心累。他也没想到,自己都70多了还要给自己的儿子擦屁股,一时间心里五味杂陈。

大儿子和二儿子不中用,只剩下小儿子蒋孝勇了。

但是还没等蒋经国开口,蒋孝勇就道:「爸,我对从政不感兴趣。」

蒋孝勇从小到大都浸泡在蒋氏政治的氛围中,内心实在不喜政客间的尔虞我诈,很早就自己独立出去做生意了,没有政治头脑。

蒋经国内心深深叹了一口气,知道自己的小辈们恐怕是与政治无缘了。

就算孙子辈的有想要从政的,间隔了一代人的蒋氏政权能给他的助力也微乎其微。

事已至此,蒋经国也逐渐看开了,在把儿子们的事解决之后,他几十年的政治大脑重新开始运转,寻找最有利于他的道路。

既然儿子不成器,下一任领导人不会姓蒋,那不如自己主动让贤,博个好名声。

于是,他宣布放弃世袭,还告诫自己的晚辈不要从政。这样的结果,比起顺应名义的领导人把蒋家人从最高位拉下来好了太多,蒋经国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声誉。

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开放党禁、解除戒严、开放报禁、开放老兵返乡探亲……一系列的政治革新让蒋经国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作为政治强人,蒋经国掌控了台湾地区的党、政、军、警、特等大权,因此哪怕他的计划受到诸多国民党政客的反对,最终也都顺利执行了。

既得利益的政客们心头在滴血,台湾民众却挺高兴。

他们只知道这些年形势不再那么严峻,老百姓们说话也放松了不少,甚至还能回到自己的大陆故乡,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蒋经国的政策对于推动两岸交流破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台湾的商人借着探亲的名义到大陆来投资,两岸的经贸往来也日渐密切。

虽然台湾地区未来不再姓蒋,但是蒋经国的政治遗产让台湾政坛焕然一新。

1988年蒋经国去世,台湾民众悲伤哀悼,远在大陆的邓小平听说了之后也连连感慨:

「可惜,经国死得太早了!」

蒋经国去世前两天大刀阔斧的改革顺应了时代也顺应了民心,因此在他死后,两岸的人都愿意称呼他一句「经国先生」。

对经国先生的多面性评价

历史对于蒋经国的评价有很多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他从头到尾都是独裁者的化身,也有人认为他无论意欲何为,却真的为台湾做出了贡献。

这并不是坏事,对于历史人物,我们不能用纯粹的「好」或者「坏」来评价,我们需要结合时代背景,设身处地理解他之所以为他的理由。

首先,我们必须要说,蒋经国是一位勇敢的改革家。

他晚年的一系列改革,对于国民党和蒋氏政权来说都是翻天覆地的变革。常言道革命革命,一不小心就会引火烧身,革了自己的命。

蒋经国正是凭借「壮士断腕」的决心来选择的,他选了一条最困难的路,与曾经独裁的自己和蒋氏政权决裂,让父辈的基业在自己手里结束,这需要承担极大的心理压力。

其次,我们也不必将蒋经国神化为大公无私的政治家。

但凡他的子嗣出息一点,蒋经国都不会选择断送蒋家的政治道路,现在台湾地区的政局是何种状况都不一定。

最后,蒋经国的「政治革新」是结合了内外局势后的抉择,体现了他作为政治家的老辣。

彼时世界的潮流已经改变,所谓的政治革新除了蒋经国为自己的声誉着想,更多地是为了延续国民党的政权生命,是经过精心计算后的理性选择。

当时台湾地区党外民主力量蓬勃发展、两岸人民要求交流的呼声日渐高昂,再加上菲律宾和韩国等专制政权接连倒台,蒋经国的改革也就顺势开启。

就像蒋经国自己说的那样,他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就交由永远的人民自行评判吧。

小结:

每个时代,总需要有些「刺耳」的声音。

始皇帝开启中央集权制度,在全国上下默认天子权威咽下暴政苦果时,陈胜吴广揭竿起义,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晚清制度腐朽衰败,受到先进思想熏陶的新青年们怀着满腔爱国情登上舞台,鲁迅先生笔尖直指封建糟粕,一句「从来如此,便对吗」振聋发聩,开启群众民智。

有时我们所谓的世纪变革,第一步就是接受那些「刺耳」的声音。

蒋经国在从政晚期的确说出过一些正确的话,蒋家的世袭政权也的确就他终止。

作为一位政治家,蒋经国对于推动两岸破冰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他的言行举止在当时是各种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他凭借一己之力将台湾地区拉进民主政治的范围,因此我们不必神化蒋经国。

「没有永远的政党,只有永远的国家和永远的民族。」

一位政治家、一个政党究竟应该如何在变幻莫测的时局中存活?答案很简单,甚至古人早在千年之前就告诉我们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民为本才是永恒的哲理。#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