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刘备入川时,为何不带诸葛亮和关张赵,而是带魏延、黄忠、庞统?

2023-12-16历史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璋听说曹操将派兵到汉中征讨张鲁,顿时心中恐惧,便听信手下张松、法正之言,迎接刘备进入益州,想借刘备之力,抵抗曹操。

对于刘备来说,进入益州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而且这也符合诸葛亮【隆中对】里面的战略构想,即先夺荆州,再图益州,倘若天下有变,就可以「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但对于刘璋来说,迎接刘备入川,真可谓是「引狼入室」,不仅没有得到半点便宜,还白白丢了这天府之国!

不过在这过程中,我们也不禁疑问:刘备入川时,为何不带诸葛亮和关张赵,而是带魏延、黄忠和庞统呢?

在笔者看来,大致有以下3个原因!

第一、有意图谋益州之地

刘备此人,打仗不错,演戏更好!在受邀入川抗曹时,刘备不带跟随自己多年的诸葛亮,也不带关羽、张飞、赵云,就是为了隐藏他图谋益州的目的。

当然了,不管刘备怎样隐藏,他的目还是很明显。蜀中的那些仁人志士们,无不清楚刘备此行的目的。

比如刘璋的主簿巴西人黄权就曾劝阻刘璋说:「刘备有骁勇的名声,现在要是以部下的身份对待他,就没法满足他的心愿。要是以宾客的身份对待他,一国不容二主,造不是使自己安全的办法。」

简单来说,就是:不让刘备入川!

此外,从事广汉人王累,还将自己倒吊在益州城门上劝阻刘璋,但刘璋全部都没有采纳,毅然决然去迎接刘备入川。

那你能说:这是因为刘璋昏庸,看不出刘备的真实目的吗?

历史上对刘璋的评价,是一个懦弱而多疑的人,但身为一方君主的他,不可能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刘璋虽暗弱,但并不代表他就是一个傻子!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刘备高超的演技,也有刘璋的「赌」!

刘璋向来听闻刘备仁义,加上刘备又是自己的宗亲兄弟,更何况刘备此行只带了魏延、黄忠、庞统,并没有带跟随他多年的诸葛亮和关张赵,这足以说明刘备此行是有诚意的,并非是为了图谋他的益州,所以便放松了警惕。

话虽如此,你能说刘璋就真的非常信任刘备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事实上,他一直都处于防备和警惕状态。

但刘备的诸多做法,也始终让他找不到任何理由!

第二、让信任的人驻守荆州

我们知道,荆州之地是刘备入川前的大本营、根据地,所以必须要由最信任的人来驻守。

刘备从创业之初到打下荆州,期间一直处于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状态之中,四处征战漂泊,连块像样的地盘都没有。

现在好不容易拿下了荆州,必须得交由自己最信任的人来管理,而诸葛亮和关张赵,就是最好的选择。

关羽、张飞、赵云,都是能以一敌百的猛将,同时也是帮助刘备夺取荆州的主要班底。

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刘备手下最重要的谋士,也是刘备夺取荆州的关键性人物。

当然,这倒不是说刘备不信任魏延、黄忠和庞统,只是作为刘备集团「新人」的他们,都还未崭露头角,尚不足以服众,所以刘备还是不敢轻易冒这个险。

第三、让新人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我们说了,刘备带到益州来的魏延、黄忠、庞统等,这些人虽然都已经久负盛名,但作为刘备集团的「新人」,他们并没有建立功勋,这对他们日后在集团中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刘备之所以带他们来益州,而不带诸葛亮和关张赵,就是为了给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以达到扶持新人,巩固统治的目的。

而这,就是作为集团「老板」刘备的管理智慧!

然而,为了夺取益州,刘备也损失了一个重要人物——庞统,也就是那个与「卧龙」诸葛孔明齐名的「凤雏」庞士元。

当然了,尽管庞统不幸战死,但庞统、黄忠和魏延还是在刘备与刘璋翻脸作战的时候立下了不少功劳,尤其是后来的「汉中之战」。

建安十七年,刘备进驻葭萌。张松的哥哥广汉太守张肃害怕灾难临头,便将张松的图谋告诉了刘璋。

刘璋将张松处死后,便下令将所有关隘的守卫部队封锁道路。致使刘备大怒,随即掉转兵力去攻打刘璋。

建安十九年,刘备率领大军包围成都,并派简雍去劝降刘璋。

事实上,当时成都城内还有三万精兵,且粮草物资还能再支撑一年的时间,最重要的是,蜀中的官吏百姓都想继续抵抗。

但刘璋却动了「仁慈」之心,他说:「我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没有给百姓施加恩德,却打了三年,许多人死在草莽野外,只是因为我的缘故。我怎么能够安心!」于是便打开城门,出城投降。

自此,益州之地全归刘备所有!

综上所述,便是我们对刘备入川时为何不带诸葛亮和关张赵,而是带魏延、黄忠、庞统的解释了。

从这三个目的中,我们不难看出,刘备不仅是一个很好的演员,而且还是一个数一数二的用人高手!

当然了,作为三国之一蜀汉的创立者刘备,其人物形象是非常复杂的,有人说他是「大奸似忠、大伪似真」的伪君子,也有人说他是「心系百姓,感念天下」的正人君子。

那么,刘备属于哪一种呢?在笔者看来,都合理,且都不合理,因为每个人的理解和看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