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的详细过程

2024-02-04历史

公元1004年,宋朝的国内政局发生了些许变化,「圣相」李沆病逝。

宋真宗开始给帝国选宰相。因为在李沆死之前,「暴中风疾」的吕蒙正也顶不住了,他的政治生命已经被迫终结。这时的宋朝面临着内忧外患,选相一事刻不容缓。宋真宗想到当下的几位参知政事以及枢密院的长官,冯拯、王旦、陈尧叟、王钦若、王继英……似乎都有所欠缺,不是合适人选。

最后宋真宗定的人选是毕士安,毕士安是代州云中人,之前他做地方官,然后调到京城,历任开封府尹和翰林学士兼秘书监。此人以仁德闻名。宋真宗曾问他:「想要你当宰相,主持政事已经不是三天两天的想法了。现在天下正值多事之秋,你认为谁可以当你的助手?」

毕士安却说:「宰相的位置必须有才华的人才能胜任,我本愚笨,不能当此重任。寇准忠贞正直,性情刚烈,而且能够谋断大事,他才能担当宰相的职位。」

宋真宗立马回绝,因为他觉得寇准太刚烈任性,恐怕难以服众。但是,毕士安为寇准力争,他说寇准刚正不阿、正气凛然,能够舍身殉国,只有这样,才能秉公执法,去除当道奸邪小人,之所以有众多流言指向寇准,是因为他正气浩然,才高八斗,被人嫉妒。如今的国事繁多,皇帝的仁德能够惠泽国内,安民富国,但是边境外敌猖獗,这刚好能够让寇准施展才华。

宋真宗最后采纳了毕士安的意见,不过因为觉得毕士安素来仁德,应该出任宰相,就让毕、寇二人都出任宰相,而毕士安兼修国史、是首相、寇准做毕士安的副手。毕士安胸襟开阔,以大局为重,立相之事与他自身利益切实相关,但他能站在国家的立场冒险力保寇准,足以说明他是能够考虑全局利益的人。

宋真宗景德元年闰九月,契丹国主和萧太后率辽军进攻宋朝。契丹的先锋萧挞凛率领着二十万大军越过了瓦桥关,攻下高陵,直抵澶渊,直冲中原而来。宋廷惶恐不安,众位大臣为是战是降争论不止。宋真宗万分焦急,问各位宰相该如何处理。宰相合议之后,认为皇帝御驾亲征是最佳方案,但是宋真宗迟迟不肯动身,他一直在犹豫。

边防告急的书信一夜之间就成堆叠放了,寇准扣住告急信,泰然自若。宋真宗忐忑地召来寇准,问其对策。寇准直接告诉宋真宗,只要他直接到擅州督战,一定会令守城将士士气大振,到时候战争就会迎来转机。但是王钦若和陈尧叟力主让皇帝尽快逃跑。王钦若和陈尧叟都与寇准平级,此二人一个是参知政事副宰相,另一个是枢密副使。他们对契丹的进攻意见一致,都是请求皇帝逃跑,一个请皇帝逃到成都(陈尧叟的老家),另一个请皇帝到金陵(王钦若是江南人)。

宋真宗并没有采纳逃跑的建议,他终于下定决心披挂上阵。

其实宋真宗是在寇准、高琼和将士们的催促下,被逼无奈,才决定动身到澶州去。宋真宗一登上澧州北城门楼,将士军心大振,立刻反攻辽军。此时,辽军三面围城,宋军就在要害处设置弩箭,辽军先锋萧挞凛带兵察看地形时,进入了弩箭阵地,萧挞凛中箭身亡。辽军见到主帅阵亡,立刻溃散逃亡。

萧太后得知此噩耗,心痛不已,也开始恐惧宋军的战斗力,而宋真宗御驾亲征率领的部队也马上就到城下,萧太后知道再也无力对抗宋军,只得求和。萧太后下令暂停攻城,虚张声势震慑宋朝守军,而实际上是准备议和。

寇准反对议和,认为如果辽国想要议和,除非他们对大宋称臣,并归还幽州之地,以此保宋朝百年平安。寇准的意见并未被采纳,宋真宗一心求和,他派使者曹利用到辽军谈判。曹利用出城之前,宋真宗还叮嘱他,如果要赔款,即使每年一百万两也要答应辽国的要求。

寇准在旁边听了很痛心,便趁曹利用离开行营时紧跟其后,一出门、一把抓住曹利用的手说:「赔款数目不能超过三十万两,否则回来的时候,我要你的脑袋!」

曹利用深知寇准的厉害,便小心地与辽人商议,终于把合约签订了下来,他回营察报宋真宗:

宋辽约为兄弟之国;

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萧绰为叔母;

宋每年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作「岁币」;

双方罢兵,各守旧疆!

宋真宗听罢,顿时神清气爽,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认为曹利用做得很好,以很小的代价便换取了和平,对曹利用说:「曹卿家不辱使命,回朝后朕自有重赏。」

这便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澧渊之盟」。对于长期所向披靡的中原王朝来说,这是一个转折,号称强大的大宋王朝,却被契丹如此压制,拱手相让自己的土地,而且与其约为兄弟之国,并且岁岁纳贡。

「各守旧疆」的盟约令宋太祖和宋太宗魂牵梦萦的燕云十六州合理合法地成了辽国的领土。获得燕云十六州,敌方骑兵便可在华北大平原上直趋南下,从真定至东京,宋朝将无险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