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也许,那个冷酷无情的朱元璋,从来没有从那个风雨之夜中走出来过

2024-07-17历史

洪武十八年,也就是 1385 年。

虽说天都黑了,可南京皇宫那股子气派劲儿和辉煌样儿还是藏不住。

在当时,南京皇宫那可是世界上最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明清宫殿的样板,北京故宫的蓝本,它的宏伟壮观就如同黑夜里的一道亮光。

东边是文华,红墙配绿瓦,西边为武英,雕梁又画栋,左边是祖庙,右边设社稷,好似龙盘虎踞,前面朝向市场,呈现鼎盛春秋之态。

一轮新月掠过精巧的角楼,让高墙里头罩上了一层薄薄的纱。

天都挺晚了,可这宫殿的主子,明太祖朱元璋,还没去睡呢。

从现有的朱元璋画像来看,这人长得可不咋好看。

皇帝模样不咋地,可身上却自然而然地散发着一种让人不敢冒犯的威严劲儿。

这会儿朱元璋眼睛瞪得老大,那厚厚的嘴唇微微发颤,两只手也不停地哆嗦,明显是气到了极点。

桌上放着一道由锦衣卫北镇抚司呈上来的奏疏,里面详详细细地记录了一件惊天的大案子。

户部侍郎郭桓贪赃枉法,那贪污的数额特别巨大,简直让人愤怒到极点。

瞅着那一句句让人惊心的案情详细讲述,朱元璋气得青筋暴起,眼神像要着火似的,简直就要冒出火来了。

好嘞,这位大明皇帝啊,总算把心情给调整好了,狠狠吸了一口气,把奏疏给合上,接着就坐到椅子上,开始闭上眼睛歇着了。

静悄悄的,整个南京皇宫那是格外安静,安静得朱元璋就只能听见自个儿的喘气声。

溪云刚起太阳落阁,山雨将至风满楼,朱元璋心里明白,这是大风暴要来时,自己最后的安宁时刻了。

他闭上眼睛,不知咋的就想起小时候常做的一个梦,那梦里啊,一桌子的好吃的,啥都有,馒头、花卷、大米饭,多得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实话说,梦里头梦见的尽是些粗粮,可朱元璋没见过啥别的好东西吃,在他心里头、梦里头,这就称得上是上等的好味道了。

不过这么美的梦,老是会猛地一下就醒了,醒了以后,朱元璋就立马回到了他那冬天冷夏天热,穷得啥都没有的家。

馒头?花卷?别想啦!能有口草根树皮填肚子就挺好了。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馒头是不缺了,刚出笼的馒头,他想蘸白糖就蘸白糖,想蘸红糖就蘸红糖,可他还是老做梦。

在梦里,他常常会回到安徽凤阳那个一贫如洗的孤庄村,紧接着,他就会看到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被活活饿死的凄惨情景。

在元朝末年的时候,朝廷的官僚体系那是腐败得超乎常人想象。

他们腐败得厉害,使劲儿地剥削百姓,可老天不开眼,蝗灾、洪灾、旱灾、瘟疫一个接一个,把朱元璋一家逼得走投无路。

朱元璋心里明白得很,在那种大灾大难当中,他的家里人没多久就挺不住了。

那是在公元1433年,这时间离咱现在也不算久远。

四月初六,爹被饿死了。

初九那天,大哥被饿死了。

十二号,侄儿被饿死了。

二十二号,妈被饿死了。

朱元璋的姐姐嫁了人,他三哥为了生计,给人做了上门女婿,到了这会儿,原本热热闹闹的家里就剩朱元璋和他二哥了。

碰到这种惨事,朱元璋不知咋办了,就只能靠哭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眼泪可不是啥都能解决的,往往说明没本事呢。

哭确实能把情绪发泄出来,可眼泪流干了,哭累了,那接下来咋办呢?

到这时候,朱元璋清楚了,哭啥用没有,啥问题也解决不了。

于是,他抹干眼泪,拽着爹妈尸体,找地主刘德去了。

刘德的佃户是朱元璋的爹妈,给他打了一辈子工,就算没功那也有苦劳啊。所以朱元璋就想从刘德这儿要块地,好把自己爹娘给安葬了。

刘德啊,明白也钦佩朱元璋的那份孝顺之心,不过直接就回绝了他的请求。

瞅着那一眼望不到边的田垄,朱元璋又一次落泪了。

他心里清楚哭没啥用,解决不了问题,可除了哭,他也没啥办法了。

朱元璋咋都想不通,这世界咋会是这样运行的呢?

自己的爹妈在田地里劳累了一辈子,咋能被活活饿死呢,咋能死了后连个安稳的埋葬都没有呢。

田主不搭理我,对我大声呵斥,既不给我地,邻居们都很失落……抬头看天,一片茫然。没什么可依靠的,只能和自己的影子作伴。

迎着晨烟快速前行,傍晚投奔古寺脚步匆忙。仰望高耸陡峭的悬崖依着碧空,听着猿猴在月夜啼叫倍感凄凉。

魂儿飘飘地找父母却找不到,心里没着没落,失魂落魄的。

西风呼呼响,很快就下起了霜。身子就像蓬草一样,被风刮得停不下来,心啊,跟开水滚着似的翻腾。

这是后来能填饱肚子的朱元璋,对那段日子的回想。

为啥亲人一个一个都走了?为啥父母暴尸在野外,自己又为啥落到家都没了、人也散了的下场?

他清楚,天灾不算的话,那最关键的缘由,便是官僚阶层的贪赃枉法。

碰上天灾,老百姓还能忍忍,毕竟天灾早晚会过去。可那些官僚的贪心,那是没个尽头的。

洪武十三年,为了废掉丞相制度,也为了除掉胡惟庸这个大贪官,好几万人丢了性命。

洪武十五年,地方官趁着空白文书的漏洞,有藏赃的嫌疑,这把皇帝那敏感又不安的心给刺激到了,好几万人因此丢了性命。

朱元璋为了反腐反贪,定下规矩,要是有人贪污的银子达到六十两以上,就得被砍头。

皇帝为了惩治贪官,定下规矩,老百姓能空着手把贪官绑起来,送到南京城去让他们接受惩处。

皇帝为了惩治贪腐,把那些贪官的皮做成稻草人,搁在县衙门口。

皇帝为了反腐,一个劲儿地杀人,可眼瞅着,没啥大效果。

锦衣卫呈报的案子里,户部侍郎郭桓是头儿,这家伙贼大胆,把粮饷给私吞了,数量特别多,这样干了都好几年了。

嘿,有意思的是,这家伙私吞粮食的办法挺简单,他跟全国好些个地方的十来个布政使一块儿,把账册上的数字给改了。

比如说,南直隶该交五百万石粮食,可当地官员跟郭桓勾结在一起,在账册上把5000000(五百万)这个数去掉一个0,结果只给朝廷交了500000(五十万)石,剩下的那些,都被他们自己给分了,装进自己腰包了。

好些年的工夫,就靠这种简单得几乎不用动脑子的贪腐办法,当官的居然贪下了两千四百多万两的粮食。

朱元璋觉得,这种贪污的法子不但简单,还分明是在小瞧他的脑子。

户部侍郎,这可是朝廷里正三品的大官儿呢,而布政使司呢,把当地的财政和民生都管着,那是老百姓的官老爷呀!

哎呀,真烦人!真烦人!太烦人了!

那既然这样,就开杀!

于是,郭桓丢了性命,各地的布政使也没了,和这案子有关的官员们都完蛋了。

然而怪得很,贪污这事并没有就此打住。

朝廷里的大官在贪钱,地方上的官儿也在贪钱,从三公九卿、皇亲国戚,到那小得不能再小的官,普通的小吏,都在搞贪污这事儿。

他们使劲搜刮老百姓的钱财,想尽办法从百姓那捞钱,这种做法,可把朱元璋给气着了。

明朝的史料里有记载,朱元璋好像天天都在杀人呢,他对贪官那是绝不留情,绝不手软,甚至杀到了官位没人,官员不够的程度。

大臣们每天上朝前,都得跟家里人亲热地辞别,甚至还会掉不舍的泪珠子。为啥呢?因为他们压根儿就不清楚,在奉天殿那儿,在朱元璋的打量跟刀剑跟前,到底是明天先来,还是意外先来。

朱元璋瞅着他们,好像又沉浸到浓浓的回忆里头去了。

在元末那遭天灾的时候,他爹朱五四,一个实实在在的农民,一辈子没干过啥坏事,成天在地里勤勤恳恳地干活儿。他娘陈二娘,在家操持着家里的日子,把一众儿女都给拉扯大了。

他家挺穷的,不过一家人特别相亲相爱。

爹有时从地里给朱元璋捉只蜻蜓,娘会使劲儿去邻家借米,到村外讨饭,好让朱元璋能吃上热乎饭。

确实,他们的要求不多,就只是想活着,哪怕活得不像个人,没什么尊严也行。

可由于元末统治太黑暗,加上贪官污吏的欺压,这么一个仅仅想卑微活着的家庭,散伙了。

写到最后一篇时,尘埃已然落定,不少隐情与真相,都已显现出来了。

这会儿,也许咱们能搞清楚,朱元璋不是啥变态,也不是刽子手。在这些血案背后,他不是那个举着屠刀的人,也不是冷酷的大明皇帝,而是一个脆弱、悲伤的普通人,一个吃过苦的孩子。

没错,朱元璋一直都没能从他爹妈以及全家惨亡的那个夜里摆脱出来。

这位大明帝王的脑海里,老是出现父母亲骨瘦如柴、活活被饿死的那一幕。

难以赶走,一直记着。

他杀了不少人,有冤枉被杀的,也有确实该杀的,可不管他杀多少,弄出多少吓人的大案子,都没法让这位大明开国皇帝心里那永远的痛消失掉。

魂儿悠悠地找父母却找不到,心里失落得很,没精打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