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盛唐昙花一现的名将:55岁天下无敌,57岁抑郁而死

2024-02-08历史

安禄山的叛乱如一阵狂风,突如其来,势如破竹。任凭唐玄宗如何手握神兵利剑,也对这股崛起的乱流毫无招架之力。唐军节节败退,长安沦陷,帝室西奔,一时间天下震动。唐王朝腹地遭此劫难,群雄四起,割据一方,中原赤地千里。唐廷命悬一线,恰在此时,东北疆场上那位练兵边将李光弼,为唐室再造一线生机。

李光弼一生最高封爵为临淮王,人称「李临淮」。他是一个典型的「蕃将」,其父亲李楷洛即是一名归附唐朝的契丹族部落首领。李光弼年少从军,曾受大将王忠嗣提拔,王忠嗣甚至预言「光弼必居我位」。安史之乱爆发后,李光弼奋勇抗敌,与郭子仪并称,被唐肃宗誉为「中兴第一」。然而,功高震主,55岁的李光弼遭到宦官谗言陷害,57岁时郁郁而终,可谓一生风波,身后事更教人唏嘘不已。

少年英姿,羽翼未丰

李光弼生于唐景龙二年 (公元708年),出生地在今辽宁省朝阳市一带。父亲李楷洛原本是契丹族中的一个部落首领,在武则天时期率部内附,被封为蓟国公和朔方节度使,深受唐廷信任。母亲则出身一个汉族官僚世家,素有才名。

由此可见,李光弼是在一个典型的「蕃汉」世家成长起来的。他既学习契丹人擅长的骑射,又读【汉书】【左传】等汉文经典,融汉族与契丹族的优点于一身。他性格沉稳严肃,对父母尤其孝顺,严格遵守汉人的礼法,为人处事也较汉人谨慎内敛。

李光弼三十六岁的时候,父亲李楷洛去世。他按汉人礼仪为父严守服丧三年,一日不渝,让所有人刮目相看。天宝初年,李光弼开始在边疆效力,他先后担任左卫亲府郎将、左清道副率等职,开始在军旅生涯中积累经验。

后来,李光弼认识了他的恩师——时任河西节度使的王忠嗣。王忠嗣出身陇西著姓王氏,深得唐玄宗信任,镇守陇右十余年,是当时最有威望的藩镇之一。李光弼加入王忠嗣麾下后,很快便得到王忠嗣的赏识。王忠嗣多次说李光弼「必居我位」,可见他对李光弼寄予厚望,将他视为唯一的爱将和接班人。

在王忠嗣手下效力期间,李光弼参与了多场战役,立下一系列军功,比如击退吐蕃进犯,成功守卫边境,还曾率军深入西域,大胜回纥(一说为突厥),一举击毙万余人。李光弼由此在边疆声名鹊起,被誉为「名将」。

然而好景不长,天宝六年(747年),王忠嗣在与吐蕃作战后,被当时的李林甫、安禄山 诬陷,结果被贬黜,不久病死于贬所。王忠嗣的突然陨落,也给当时正值壮年的李光弼敲响了警钟,让他意识到唐廷的危机已然产生。

正当李光弼郁郁不得志之时,一场翻天覆地的大乱像巨浪般向他袭来——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二月,安禄山在范阳(今河北涿州 )起兵反唐,其部将史思明等人势如破竹,大举南下。河北首当其冲,常山太守颜杲卿在叛军攻陷常山后惨遭凌迟,其子颜季明为国捐躯;潼关守将哥舒翰在唐玄宗逼迫下不得不迎战,全军覆没,本人也被俘;叛军更是兵锋直指东都洛阳......

一时间,唐王朝的命运岌岌可危。

天命昭昭,抗击逆贼

面对安史大乱,唐廷紧急征召能征惯战的李光弼复出。开始他只是担任河东节度副使,负责收复河北等地。但很快,李光弼便在与叛军的战斗中崭露头角,一次次实现以少胜多,屡建奇功。

常山之战,李光弼仅有5000人,就大破叛军2万人。嘉山之战,与郭子仪联手,歼灭叛军4万人。在太原之战中,他更是以一万之众击溃叛军十余万大军,太原得以解危。由于战功卓著,李光弼很快便升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实际掌握对叛军的统帅大权。

公元759年,叛军主力史思明率大军20万南下,意图夺取东都洛阳。此时的李光弼,已经是朔方节度使兼侍中,镇守河东一带。他提出放弃洛阳,退守险要之地河阳,实行猿臂之势,以逸待劳。

洛阳守将韦陟认为应该固守洛阳,不应退让。李光弼反驳道:「洛阳方圆四十里,如今叛军已至,才想修筑城墙,这只会白白增加人力,不如放弃洛阳,退守河阳。洛阳已成空城,叛军占领后无所获,反而我军固守险要,可以战役自如。」

最终,在李光弼主导下,唐军放弃洛阳,成功退守河阳。史思明虽占领洛阳,却无所得,被迫前来围攻河阳。此役中,李光弼以巧妙的策略大破叛军,史思明在河阳「心悸气馁」,被迫撤退。

河阳之战的胜利,对扭转战局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唐军从此转守为攻,叛军则节节后退。李光弼的军事策略与统帅才能,在此役中得到充分展示。

安史之乱平定后,李光弼被唐肃宗称为「中兴第一」,与郭子仪并为第一功臣。年仅55岁的他,声名赫赫,威震天下,可谓一时无两。

谗言生非,遭猜忌陷害

然而好景不长,李光弼很快便遭遇人生第一个低谷。

作为平叛第一功臣,李光弼在朝野声望日隆,引起唐廷的猜忌。宦官鱼朝恩开始在背后对李光弼进行诋毁。

公元762年,吐蕃乘唐军主力在南方平叛之机,突袭关中,占领长安。唐代宗出逃陕州,多次催促李光弼前来支援,但李光弼始终未至。

之后,郭子仪击退吐蕃。由于李光弼未听调遣,唐代宗对他也产生了猜疑。加上鱼朝恩在背后制造流言,导致朝野对李光弼的态度发生微妙变化。

李光弼身处异乡,也感觉到这股冷意。他写信给部下,说「我等人务战边陲,言路遥远,至于中国,则四方之士,咸生疑忌」。由此可见,李光弼心中也很苦恼。

公元764年,57岁的李光弼还被任命为东都留守,意在监视他的举动。李光弼推辞未去,带兵回到自己的根据地徐州,这更加剧了唐廷对他的猜疑。

在这种被动的处境下,李光弼的心情可想而知。他曾说「今上(唐代宗)初即位之时,我们建大功,攻之心为上,安能异哉!」可见他对朝廷的猜忌感到非常痛心。

就这样,55岁时威名赫赫的李光弼,在两年后便陷入被动境地,郁郁寡欢。同年8月,他在徐州病逝,终年57岁。

李光弼的遭遇,启发后人不少感慨。这个平生最重忠诚的大将,到最后却被猜疑、孤立。杜甫为此写下诗句:「临淮凭谁语,归去老夫恨!」表达了对李光弼的惋惜之情。

身后事:家破人亡,泣血之痛

李光弼去世后,他的家人更是遭遇水深火热,其子李晟嗣袭封临淮王,但很快也因牵涉其兄李游言的谋反案而被赐死。李光弼两个儿子都英年早逝,没有后嗣。

李光弼一族中,除了他的弟弟李光进得以善终外,其他族人无一幸免,可谓家破人亡。

李光弼一生忠心报国,却无以落得个善终;他一手缔造的功业,也在他死后破灭。种种悲剧的发生,不啻对这个功臣家族的沉重打击。

当年55岁时风光无限的李光弼,57岁就抑郁病逝;他的儿子们又相继早丧,子嗣绝嗣。这一切离奇的命运变迁,令人唏嘘不已。

李光弼一生跌宕起伏,前半生屡建奇功,中年达到颠峰;后半生遭谗言算计,抑郁而终。

一代名将终成浮云,悲剧命运令人共鸣。宋代诗人徐钧有首诗,写的就是李光弼的一生, 「间关百战佐中兴,料敌行师妙若神。可惜罹谗终恨死,伤心不见白头亲。 」

彷佛一声长叹,回荡千古,久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