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辽沈大战前夕,毛泽东运筹帷幄,在东北围困十万国军

2024-02-01历史

1948年初,正当东北野战军在东北北部地区展开如火如荼的冬季攻势时,坐镇西柏坡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毛泽东审时度势,最终提出了「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战略构想,并指示东野部队在短暂休整之后立即挥师南下。

作为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认为此时国民党军虽已被分割在沈阳、长春、锦州等几个孤立的据点,但由于我军长期在北部作战,所以粮草、兵力基本都集中在长春、四平一带,南下作战难度较大,于是制定了攻取长春的计划。

然而,由于长春城城防坚固、工事完备,东野部队于1948年5月下旬展开的清除长春外围据点的战事并未取得预想效果。林彪等人又提出了围城打援的战略方针,计划以9个纵队重兵围困长春,然后相机消灭由沈阳出兵救援的国民党卫立煌部。

然而,固守沈阳的卫立煌却坚决不出兵救援长春,使得我军打援部队根本无法展开。由此林彪不得不放弃围城打援的方针,同意中央军委提出的南下作战方案,只留下部分兵力监视长春、沈阳。

为了配合东北野战军南下,我晋察冀部队杨得志、杨成武部于当年7月接连在保北、热西、冀东等地发起战斗,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部拖在华北地区,使其无暇顾及东北友邻,为我军南下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正式打响。从7月下旬保北战役至9月中旬第三次解放昌黎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国共两党部队是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大战的?

一、华北野战军进军绥远

保北战役刚刚结束,华北野战军第三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就收到了来自中央军委的电报,要求其在部队整顿后立即与聂荣臻一起到西柏坡接受新任务。

8月3日下午,杨、聂二人在周恩来的引领下来到毛主席的住处,

刚落座,主席就随手拿起了放在桌上的一封电报,递给了聂荣臻。

这是此前中央军委发给林彪、罗荣桓等人的电报,要求东野于8月南下北宁、平承、平张线一带作战。随后,主席征询二人的意见,聂、杨均表示同意。

接着,毛主席又递给他们第二封电报,是5天前中央军委发给东野关于下一步作战计划的复电。电报中明确指出东北野战军应首先攻打锦州和唐山,从而将国民党范汉杰集团尽数消灭,而后向承德、张家口一带进击,攻打傅作义部。

读完这两封电报后,聂、杨二人终于明白了毛主席此次召集他们前来的目的:指挥部队配合东野攻取锦州。

毛泽东随即命令杨成武立即率领第三兵团向绥远挺进,他还特别强调不但要占领绥远,还要做好长期驻守绥远的准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牵制傅作义部的目的。

这样一来,傅作义部主力就会被拖在平绥线一带,并不断向归绥一带转移,拱卫自己经营了20多年的老巢,就能达到使华北的敌人不出关或少出关的目的。

而杨得志的第二兵团则兵分两路向冀东进击,一路在承德、北平展开战事,配合东野作战,另一路则在北平、张家口一带发动攻势,配合三兵团挺进绥远。

而徐向前的第一兵团则继续留在山西,对付阎老西。

说到这里,毛泽东看了看坐在对面的聂荣臻和杨成武,问道:「给你们20天的准备时间怎么样?」

杨成武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问题,保证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

毛泽东听了杨的回答,笑着说:「此次出兵绥远,面临着诸多困难。」

接下来,毛主席给出了其中原因:一是绥远作为傅作义苦心经营20多年的老巢,当地群众深受国民党反动派欺骗宣传的毒害,对我党的政策不太了解,最重要的是那里缺少粮食,征粮很困难;二是傅作义将自己的嫡系孙兰峰和董其武部陈兵平绥线一带,进军绥远的战斗可能不太顺利。

进军绥远确实困难重重,抗战胜利后,我军曾两次向绥远进军,均因粮食供给不足被迫放弃。

为了让大家对此次进军绥远的困难有足够的认识,毛泽东强调说:「傅作义的全部家当都在绥远,你要吃掉他的老本,那他必定会和你拼!」

说到这里,毛泽东转过身,对坐在一旁的周恩来说:「恩来,你跟薄一波同志交代一下,让他拿出10万现洋给三兵团,让他们揭不开锅的时候买粮食。」

周恩来听了点点头,说:「我马上通知薄一波同志,让他抓紧筹款。」

听到有这么多现洋,杨成武有些「坐不住」了,连忙说道:「10万现洋那得多少人挑啊,我们怎么能带得动!」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朱德总司令笑着对杨成武说:「你们可以利用红军时期的老办法,将这些现洋都分发到各部队,营长背50块、连长背50块,到时候没吃的了,就拿现洋换小米、土豆。」

杨成武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当天晚上,聂、杨就住在了西柏坡,刚刚接到新任务的二人彻夜研究绥远局势和兵力部署,一夜未眠。

第二天一大早,聂荣臻和杨成武就动身返回了驻地。

在经过的整修准备、筹措粮草后,第三兵团主力于8月21日由河北易县、涞源一带出发,兵分两路向雁北地区进发,随后在山阴、代县地区集结。

这时候,先行出发的先遣支队由前方传来他们侦查得到的情报:绥远境内只有敌1个军一部共五六万人马,整个绥远敌后方非常空虚。

9月4日,杨成武部继续向绥远进军,各路纵队分别向集宁、归绥等地集结。为了不打草惊蛇,我军昼宿夜行,战士们顶着雁北瑟瑟秋风,扛着七八十斤的负重,向绥远跋涉。

由于绥远地区人烟稀少、村落稀疏,部队不得不在草堆、街头过夜。

为了掩护第三兵团向绥远进军,杨得志、罗瑞卿率领第二兵团一部于9月8日在平绥线东段发动攻势,随后攻占怀柔、延庆等地,直接威胁北平,傅作义慌忙调集重兵拱卫。

而第二兵团余部在冀东地区的行动则直接切断了国民党华北与东北各部直接的联系。

华北野战军在冀东、平绥线东段等地的频繁袭扰,让傅作义部应接不暇,如无头苍蝇般四处奔波驰援,最大程度地牵制了国民党在华北的兵力,很多地支援了我军在东北地区的战事。

二、国民党内部争论不休

就在我军各部队积极按照中央军委的部署采取行动时,盘踞在东北的国民党军却鲜有动作。

沈阳城内的国民党报刊依旧在四处宣扬着诸如「沉寂半年来之东北战局,最危急的时期已经过去」和「沈阳城防固若金汤,国军绝不放弃东北」的陈词滥调。

表面上看,被孤立在东北地区几个大城市的国民党军未采取措施,是因为他们认为那里的完备的防御工事和坚固的城防足以抵挡我军的进攻,实际上却是因为蒋介石与卫立煌之间始终未就是战、还是守、亦或是撤达成一致。

其实早在上半年,国民党军在东北地区的处境就已经相当艰难了。当时的蒋介石可以选择继续固守长春、沈阳、锦州等大城市,也可以选择放弃东北,将数十万大军悉数撤至关内,但是这样一来就等于将整个东北白白拱手让人。

3月,鉴于当时东北的危急形势,忧心忡忡的驻华美军顾问团团长巴大维向蒋介石提议,应该充分利用我军兵力大部用于在北部开展冬季攻势,沈阳、锦州一带兵力空虚的大好机会,将部队撤出东北。

然而,蒋介石却有自己的全盘考虑。他认为这时候要想控制东北战局已经完全没有可能了,但是守住几个重要据点却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国家力量在全国版图的存在。

就这样国民党军失去了撤出东北的最佳时机。

1948年5月,负责固守东北的国民党军各部主将廖耀湘、赵家骧等人纷纷飞赴南京,与蒋介石商讨对策。

为了稳固军心,蒋介石给这些高级将领吃了一颗定心丸:一定会全力支援东北。

此时负责驻守锦州的是范汉杰部15万大军,蒋介石于6月亲自致电范汉杰,命令他一定要死守锦州至山海关一带。因为当时的东北局势已经不容许他们有一城一池的损失,只有固守东北牵扯住我东野大军,才有利于华北地区的傅作义部作战。

直到8月初,我华北野战军开始西进时,蒋介石依旧坚持「固守东北,彻底集中兵力,确保辽东、热河,以巩固华北」的方针。

其实此时的蒋介石内心是慌乱的,他早已意识到数十万大军驻守在几个孤立的大城市根本不可能守住东北,也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他认为当前沟帮子、新立屯等重要据点相继失守,我军紧逼锦州,使得沈阳成为了一座孤城,如果国军不能主动出击,那卫立煌部20万兵力将成为瓮中之鳖。

在此担忧之下,蒋介石之所以选择固守东北,必然有很多政治方面的考量,而抛开政治因素不谈,以下两个因素是影响其做出这一决策的最重要原因。

其一便是蒋介石始终认为东北是华北的重要屏障,要想守住东北,就必须确保东北;一旦东北失守,华北也将易手,南京也就会步其后尘。

而如果能守住东北,即使是固守沈阳、长春几个大的据点,也能牵制我东北野战军,这样一来必定有利于傅作义在华北的战事。待关内局势好转以后,再出兵增援东北,这样华北、东北就都守住了。

第二个原因是蒋介石对自己的心腹爱将卫立煌十分有信心。他坚信作为自己麾下的「五虎上将」之一,卫立煌可以凭借着手中的55万大军抵挡住我军的进攻,直到华北战局缓解。

况且当时我军并没有强攻大城市的经验,也没有强大的炮火破除沈阳、长春等地坚固的城防。

然而在如何固守东北的问题上,蒋介石和卫立煌等人一直存在分歧,始终未达成一致。

原本一开始蒋介石表示会全力支持卫立煌保全东北,但是,当他意识到我军可能会首先攻取锦州后,就立即命令卫立煌将驻守沈阳地区的主力第九兵团交由廖耀湘指挥,迅速向锦州一带靠拢。

对于蒋介石提出的增援锦州方案,卫立煌等人并不赞同。他们认为只有合兵一处才能取得攻守上的灵活,一旦分兵则攻守都不成。

因为当时我军已经占领了锦州至沈阳之间的重要据点沟帮子,所以第九兵团要想驰援锦州,必须经过辽阳等地,部队长途奔袭,极有可能会被我军分割包围、各个歼灭,况且当时东北地区已经转暖,原本封冻的土地开始解冻,不利于机动部队行军。

因此,卫立煌认为此时固守东北的最佳方案就是合兵一处坚守沈阳,加紧整训部队,然后伺机出兵主动进攻,才有扭转东北战局的可能。

其实,早在当年2月的时候,蒋介石就曾向卫立煌传达了撤出沈阳主力以驰援锦州的意见,被卫回绝了。

随后卫立煌派郑洞国飞赴南京面见蒋介石,希望蒋能够放弃此方案。但是,无论郑洞国如何晓以利害,蒋介石却始终不为所动,要求卫立煌立即执行「打通沈锦线,将沈阳主力撤至锦州」的方案。

卫立煌见蒋介石没有改变主意,便再次派出赵家骧和罗又伦前去劝说。

直到4月蒋介石仍然没有说动卫立煌,无奈之下只好同意东北暂时保持现状。然而仅仅过了一个月,蒋介石便再次电令卫立煌,要求其立即出兵打通沈锦线。

卫立煌并没有出兵,而是派廖耀湘、赵家骧、罗又伦飞赴南京面见蒋介石。

在8月举行的军事检讨会上,卫立煌依旧选择按兵不动。他预计我军将于10月发起进攻,重点目标必定是锦州,对沈阳则采取围困的办法。

以此同时,卫立煌表示将不放弃打通沈锦线的意图,但也不可轻举妄动,应以应付我军10月攻势为要。

9月初,廖耀湘提出了一个经营口逐步撤出东北的计划:(1)放弃锦州,重点防守锦西以西地区;(2)拆除沈锦段铁路,将驻守锦州的范汉杰部调至沈阳;(3)打通营口海口,接长春郑洞国部回沈阳。

可是,直到9月中旬我军挥师南下进至北宁线一带发动攻势,揭开辽沈战役的序幕,国民党内部依旧没有就如何固守东北达成共识。

三、东北野战军主力挥师南下

自1948年7月中旬开始,林彪等人就决定执行中央军委关于东北野战军主力部队南下作战的计划,然而直到9月中旬才开始展开对北宁线一带敌军的攻势。

在这中间的两个月时间里,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不断细化南下作战的实施方案,以将毛泽东提出的「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战略思想融入到具体的作战方案中。

在此期间,作为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的林彪曾对南下作战多次表现出犹豫,因此战略决策一再变化。

7月30日,中央军委致电东野诸将,指示他们应该首先考虑对锦州和唐山的战斗,歼灭盘踞在那里的范汉杰集团,而后考虑向承德、张家口等地发展,消灭傅作义部。

与此同时,毛泽东还强调,如果不打范汉杰而先打傅作义,那么卫立煌必定会调集重兵于锦唐线,与范汉杰合力驰援傅作义,到那时东野的处境将十分困难。

林彪等人不得不慎重考虑中央的意见。在反复斟酌、深入思考后,东野领导人提出了具体的作战方案,进一步明确了进攻目标。

首先派出3个纵队采取奔袭的手段,迅速包围由范汉杰集团驻守的义县、锦西、兴城等地,随后会同主力部队逐一歼灭守城之敌。之后根据战局形势,再决定进攻承德或唐山。为了监视长春守军或伺机歼灭撤退之敌,林彪决定以3个纵队的兵力监视郑洞国部。

然而此时的林彪并没有下定决心南下作战,因此在决策时显得很犹豫。身在西柏坡指挥全局的毛泽东为了协调好华北及东北两地作战,多次敦促林彪尽快确定南下北宁线的具体时间,而林彪却迟迟未作出决定。

8月3日毛泽东电告林彪杨成武第三兵团将在20日左右做好西进绥远的准备,并要求其报告东野主力南下锦榆线的时间。

然而,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在接下来的几封回电中,林彪对作战时间只字未提。他先是建议杨成武部先行进军绥远,迫使傅作义派兵向西增援,然后东野主力在南下,至于时间则由杨成武兵团的行动决定。

后来,林彪又提出部队南下作战的粮草、道路等问题还未解决,所以无法给出具体行动时间。

林彪等人关于南下作战时间的迟迟未决,令毛泽东十分不满,并在8月9日的复电中严厉指出,东野应迅速决定并立即展开行动,而不应受杨成武部行动的影响。

三天之后,毛泽东再次发来电报,言辞相当严厉:试问你们出动遥遥无期,而令杨成武部孤军早出,对于战局有何益处。

在毛泽东的一再催促下,8月24日东野主力南下作战时间终于确定:待铁路桥梁修好后,以三天时间将粮草运抵阜新一带;主力部队则在8月底至9月初开动,并在9月6日前后打响对北宁线一带的战斗。

9月5日,毛泽东再次致电,要求林彪等人以卫立煌、范汉杰集团为重点目标,并预先设想对锦州、山海关、唐山的战事。

次日中午,林彪在回电中明确表示:如果此次奔袭,盘踞在义县、高桥、兴城等地的敌人未撤至锦州,那锦州将会是东野下一个进攻目标。

随后,东北野战军制定了具体的作战计划:首先以奔袭手段歼灭北宁线一带敌军,切断关内和关外国民党军的联系;然后集中兵力攻取锦州和打增援之敌。

9月11日,中央军委批准了上述作战方案。次日,程子华率领十一纵队进驻昌黎至兴城一线,并于两天之后第三次解放昌黎。

辽沈战役的帷幕就此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