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毛主席点名大老粗为南京军区司令人选,为何略过4人

2024-01-07历史

1955年,经过党中央的决定,华东军区被重新命名为南京军区。陈毅调往中央担任副总理,粟裕则被任命为总参一把手。

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人都认为,南京军区司令员的人选会是叶飞等三野「四大猛将」中的一位。毕竟,无论是战功,军事指挥能力,还是政治影响力,三野这四位兵团司令员都完全有资格升任这个职位。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中央军委最终公布的名单,却是一个「大老粗」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职务。那么,为什么毛主席会任命一位「大老粗」来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这个至关重要的位置呢?

这个人又是谁呢?

在1955年的军事体制改革中,华东军区被撤销并拆分为南京军区和济南军区。南京军区管辖的区域不仅包括一个省份,还有六个省份和一个直辖市。

此外,南京军区还几乎掌控了原三野九成的野战部队,是其他军区中排名前列的「超大军区」。因此,对于这个至关重要的大军区,其司令员人选备受关注。

据相关史料记载,早在1954年,毛主席就让总参谋长粟裕提供南京军区司令员和政委人选方案。

1955年3月14日,军委发布了南京军区司令员的任命,结果让人出乎意料,取代叶飞、宋时轮、陈士榘和王建安四大猛将的是「大老粗」许世友。

有传闻称,这个决定是毛主席亲自下达的命令。那么,毛主席为何选择许世友担任这个重要的职务呢?有三个原因。

首先,许世友的军事素养并不比叶飞等四大猛将差。客观地说,论军事能力,叶飞等四人中,除了担任过华野参谋长的陈士榘略高许世友一筹,其他三人的军事才华与许世友难分伯仲,甚至有历史学者认为许世友比叶飞、宋时轮和王建安更出色。

在大革命时期,许世友是红军中的顶尖猛将,甚至被尊称为「敢死队长」。

许世友在胶东地区抗日时期,简直是让日军闻风丧胆的存在。解放战争济南战役中,撇开粟裕的战略层面,单从战役本身来说,连粟裕都预见,凭借许世友当时几个纵队的兵力,攻下国军名将王耀武守卫的济南城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然而,许世友在短短8天内就成功攻占了济南,更加令人惊讶的是,此时的许世友已经因腿伤非常严重无法行动。尽管如此,毛主席仍然亲自命令许世友指挥这场战役。

值得一提的是,攻打济南的总指挥是许世友,而不是粟裕。这充分体现了毛主席对许世友卓越军事才能的高度认可和信任。

在这场战役中,宋时轮仅仅负责一个战术方向的阻击,这进一步凸显了二人在毛主席心中的地位差异。

第二点,许世友是毛主席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尽管他们是在较晚的时候才相识,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毛主席对许世友的信任。

许世友这个名字实际上是由毛主席改的。1937年,随着批张运动的扩大化,许世友等许多将领被牵连,一时冲动,许世友做出了与战友一起前往四川打游击的决定。

然而,许多同志建议将许世友枪决,然而,毛主席却毫不犹豫地救下了他。每次提及毛主席,许世友总是充满感激,他多次表示,毛主席的恩情,他这一生都无法报答。

在六七十年代,军委特别规定,除非接到军委的命令,否则任何人不得擅自调动部队或离开岗位。然而,许世友却带着人进入了大别山。

毛主席没有批评许世友,反而在上海等待了他15个小时,对他表示了极大的支持。许世友是少数没有受到迫害的高级将领,他在南京军区担任司令员长达18年,而北京军区司令员却更换了4次。

这充分体现了毛主席对许世友的信任。尽管许世友在1949年初离开了华野主力部队,但他对华野非常了解,威望也很高。

三野三大猛将虽然能力出众,但他们并非南京军区司令员的最佳人选。王建安虽是猛将,但由于长期征战和疾病,身体状况并不适合此职位。

还有一种说法是,毛主席认为王建安有些骄傲,因此在55年授衔时,虽然罗荣恒认为他有资格评为上将,但毛主席却将他的名字划掉,直到56年中央才单独给他授上将军衔。

陈士榘虽然合适,但由于当时担任工程兵司令员,如果调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将对工程兵部队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关于叶飞未能成为南京军区司令员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因为在1949年10月底的金门岛战役中打了败仗,但这种说法并无事实依据。

事实上,叶飞当时担任福建第一书记,因此福建方向更需要他。

宋时轮虽然在长津湖战役中受到毛主席的赞誉,但巨大的非战斗伤亡多少影响了他的形象。相比之下,许世友确实更具实力。

历史已经证明,选择许世友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是一次非常正确的决策。在他的领导下,南京军区的部队始终忠诚于党,六七十年代,他们在南京军区保护了刘伯承等多位我党革命家。

许世友不仅受到毛主席的信任,也受到邓公的信任。1979年对越反击战爆发后,邓公大胆地起用这位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