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92年,陈赓妻子傅涯赴台,十几辆车来接,傅:都不知道该上哪辆

2024-04-16历史

1992年,彼时陈赓的妻子傅涯已经74岁了,由于年事已高,傅涯选择了退休,退休后的日子,傅涯想要完成自己心中长久以来的一些遗憾。

此时陈赓大将已经去世30余年了,陈赓大将刚去世的那几年,傅涯一度萎靡不振,整日都处于悲痛之中。

但傅涯到底是个坚强的女人,很快便摆脱了这种不良情绪,决心化悲痛为力量,将情感寄托在自己的几个儿女身上。

人生遗憾

凭借着傅涯的努力,几个孩子都被培养成了国之栋梁,孩子们已经长大了,按理说傅涯已经了无牵挂了,但实际上傅涯心中一直有一个想要完成的愿望,那便是去一趟台湾。

这个愿望一直压在傅涯的心里,现在自己功成身退,是时候完成自己最后的遗憾了,可这个想法一说出来,就遭到了儿女们的反对。

孩子们没有答应,他们觉得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去台湾路途遥远,担心母亲的身体吃不消。

傅涯理解孩子们对自己的关爱,但是他实在是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去台湾的念头,儿女们只好陪着母亲一同前往。

机场外人来人往,好不热闹,知道傅涯要来台湾,台湾的亲人早已准备好来接她,看着眼前的亲人们,傅涯感觉非常亲切,但看到机场上的一排高级轿车,傅涯还是吃了一惊。

原来这些车都是自己家人开过来迎接傅涯的,傅涯有些受宠若惊,不禁感慨,这么多轿车,我都不知道该坐哪一辆车了。

傅涯为什么要在丈夫逝世31年后执意去台湾?为何她在抵达台湾后能获十几辆车等待迎接呢?他去台湾又所为何事呢?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呢?

原来在1980年,傅涯失散多年的妹妹突然有了音讯,两人不停的信件来往,傅涯的妹妹还打算乘飞机从美国回来看望傅涯。

但是碍于国际局势,一直未能成行,直到1984年,傅涯的妹妹才达成了心愿,得以回来看望自己的姐姐。

傅涯的妹妹回到大陆的时候,傅涯因为身体原因住进了医院,傅涯当时患上了面瘫,无法从脸上流露出喜悦的表情,她只能激动地握住妹妹的手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多年未见,姐妹俩自然有说不完的话,交谈中,姐妹俩聊到了自己的父母,当时傅涯的父母已经去世,因此聊到这里,两人不禁涌上一股悲伤之情。

这次交谈之后,傅涯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们,不知道他们过得怎么样,想趁着自己身体还行再和亲人们见一见。

出生于1918年的傅涯,生活在浙江上虞这一片丰饶的水乡,祖辈世代都是读书人,家境不错,也算得上是书香门第出身。

傅涯父亲是一位师爷,经常为当地的一些达官显贵出谋划策担任幕僚,正因为父亲见多识广,思想包容,家中的十个孩子全被他送进了学堂读书。

因此傅涯从小便饱读诗书,在学堂和学校里接受了东西方的文化,在当时青年人普遍投身救国革命的影响下,傅涯也想为中国革命道路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937年,在哥哥傅森的影响下,傅涯决定跟随哥哥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加入革命浪潮中。

1938年,傅涯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时,他还将自己的弟弟和妹妹也一起叫来延安,就这样,傅家兄妹几个都加入了中国革命的浪潮中。

结识陈赓

陈赓是新中国开国第四大将,58年的人生中拥有两段幸福的婚姻生活,第一任妻子是抗日英烈王根英。

王根英1906年出生于上海浦东,很早就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启蒙教育,1925年积极参加了五卅运动,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第二年王根英就担任了上海沪东区委女工部长,组织领导了三次上海工人的罢工和起义运动。

1927年,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湖北武汉秘密召开,王根英作为上海工人的代表也受邀参加了本次会议。

那是已经声名远扬的陈赓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且在会议上对王根英一见钟情。

浪漫热情的陈赓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立即行动了起来,在一次工作报告会议中,陈赓悄悄写起了小纸条,秘密地传给了王根英。

王根英早就听过陈赓,对他也一直心存好感,可是王根英没有想到,陈赓竟然会在会议过程中做这些小动作。

所以她虽然娇羞,但是也很气愤,就把小纸条贴在了自己旁边的墙上,陈赓见状,就又给王根英写了一张小纸条传过去,王根英又贴在了墙上。

于是陈赓就继续写,王根英就接着贴,如此一来二去,整场会议下来,那面墙上已经贴满了小纸条,每一张都是陈赓写给王根英的情书。

散会后,大家就被满墙的小纸条吸引了过来,看见纸条上写着,王根英同志,我喜欢你,我陈赓再次发誓,不把你娶到手,我誓不罢休。

大家看得津津有味,还调侃地说道,王根英同志,你把陈赓同志的情书都贴在了墙上,那你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呢?

王根英也不做回答,红着脸跑出了会场,留下身后一群人在哈哈大笑,后来这件事儿越传越广,竟然连周总理都听说了。

周总理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温柔地笑了笑,一回家就与夫人邓颖超一起商量这件事儿,希望能够帮助他们促成一段好姻缘。

没过多久,周总理与邓颖超就一起出面找来了陈赓和王根英两人谈话,两人本就互有好感,再加上周总理夫妻的亲自撮合,他们当下就确立了恋爱关系。

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以后,陈赓和王根英就在众多革命同志和各地代表的见证下,正式结为了夫妻。

他们的婚后生活非常甜蜜,但是由于战事紧张,二人总是聚少离多,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感情,反而在艰苦的革命工作中更加深厚。

1939年,王根英离开上海,在八路军干部学校任职,1939年3月8日,学校突然遭到了日本飞机的轰炸。

王根英本来已经平安转移出去了,但是他突然想起来,党内的一些机密文件还在学校,就又跑了回去,没想到迎面就撞上了日本军队,最终壮烈牺牲。

王根英与陈赓度过了12年的革命岁月,为陈赓生下了一个儿子叫陈志飞,年仅32岁的他就此离开了自己深爱的丈夫和儿子。

刚刚在前线打了胜仗的陈赓得知了妻子牺牲的噩耗以后,悲痛欲绝,大病一场,身体虚弱,精神萎靡,一下子就消瘦了很多。

那段时间,他经常在日记里写到,1939年3月8日,是我这一辈子最悲痛的一天,也是永生难忘的一天。

陈赓对亡妻思念成疾,立志三年不娶,为妻子守节,陈赓作为129师386旅的旅长,再也没有了往日的乐观与幽默。

一向威风凛凛、神采奕奕的常胜将军,如今却常以愁容示人,后来抗大总政文工团的女干事傅涯就来到了陈赓的身边。

相识相知

当时傅涯刚参加革命工作没几年,而陈赓已经是战功赫赫的大英雄了,所以他心里很崇拜陈赓,每天做完工作就和同事们一起来找陈赓聊天。

陈赓给他们讲战场上的故事,傅涯他们这些女同志听的是热血沸腾,对陈赓的崇拜之情渐渐溢于言表。

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经常在一起谈论救国救民之道,时间长了,傅涯也喜欢上了陈赓。

后来陈赓得知傅涯在老家时曾经与自己的表哥互生情愫,就劝他写信给表哥,问问他有没有信念来延安参加革命。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政治觉悟非常重要,谈恋爱也需要把这些考虑在内,傅涯在老家有个表哥,陈赓也在心里有个亡妻王根英,所以他们虽然相互喜欢,但是还是决定给彼此三年的时间考虑清楚。

过了一段时间,傅涯就收到了表哥在重庆寄来的信,信中表示,他的科研工作很顺利,他也非常喜欢这份工作,而且薪资待遇很好,他不想放弃这么好的条件,所以他从来没有考虑过去延安参加革命。

并且他还说傅涯跟着共产党没有前途,劝傅涯去重庆找他,傅涯看到这些话大失所望,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与表哥彻底告别。

为此傅涯还伤心难过了好久,后来她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了以后,就专心地投入了思考与陈赓的感情中来。

在战场上,陈赓是让敌军闻风丧胆的名将,而生活中,他更是重情重义,为妻子守节三年的痴心人。

傅涯经过思考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内心,于是两人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而陈赓也在傅涯的精心照料下,逐渐走出了丧妻的痛苦中。

不久,陈赓决定与傅涯结婚,根据规定是要提交结婚报告的,可没想到,在最后的审批环节竟然出了问题,这份报告没有通过。

原来,党组织对陈赓的婚姻大事也非常重视,经过严密调查后发现,傅涯出身有资产阶级的嫌疑,并且父亲和国民党部分人有说不清的关系。

但陈赓在认真翻看傅涯的档案后,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他表示,如果一个进步青年因家庭出身而被冠上反动的嫌疑,这是不公平的。

但由于陈赓身居高位,党性原则强,他并未出面干预组织的调查结果,于是他将对傅涯的爱放在了心底。

傅涯对此并不知情,得知事情的经过,邓小平同志十分心疼陈赓的遭遇,亲自向党中央提出建议。

心中不忍的他又亲自找到129师师长刘伯承元帅求情,最终在邓小平的劝说和担保下,刘伯承亲自审批通过了陈赓上交的结婚报告,这对有情人终于得偿所愿,结为革命伉俪。

1943年2月,陈赓和傅涯举行了简单的结婚仪式,婚后,两人便因工作分隔两地,陈赓奉命奔赴前线参加战斗,而傅涯则到了基层随队开展农村工作。

再后来,傅涯谈起自己的这段经历时曾感叹,在基层工作的这几年得到的锻炼让自己受益无穷。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两人一直处于聚少离多的状态,即使到后来新中国成立后,两人的状况也并未好转。

但傅涯十分理解陈赓,她明白自己的丈夫是在为国家而战,她觉得十分自豪,从未有过任何怨言。

在外人看来,两人的感情十分好,但是有一件事情让傅涯觉得十分遗憾,那就是自己结婚的消息没能告诉自己的亲人。

了却心愿

由于日本侵略军滥杀无辜,国民党军节节败退,傅涯的父母在当地就住不下去了,无奈之下只能背井离乡另谋出路。

最终,为保住性命,傅涯的父亲决定带着全家逃往台湾,但谁都没想到,蒋介石在国内战争失败后竟逃到了台湾,使得两岸民众长时间处于无法往来的状态。

1955年授衔时,陈赓功勋卓著,被授为开国第四大将,担任军队要职,可惜的是,由于战争年代留下的病痛,加之事务繁重,超负荷工作。

1961年,陈赓突发心肌梗塞,在上海病逝,年仅58岁,是新中国开国大将中最早离世的。

陈赓的突然离世对傅涯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为了家中的孩子们,她强忍悲痛,将孩子们拉扯长大,并将他们抚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材。

1980年,傅涯年事已高,这一年她收到了自己妹妹的来信,竟是从遥远的美国寄来的。

从信中,傅涯得知自己的妹妹选择了定居美国,除此之外,妹妹还告诉傅涯,几年前父母离开了人世。

傅涯十分悲伤,自己当初离开家报效祖国,便没有精力分给自己的小家,谁知现在竟天人永隔,自己终究没能尽孝。

妹妹还提到了傅涯父母的遗愿,父母是中国人,想要在死后落叶归根葬回大陆,傅涯决心一定要帮父母完成最后心愿。

强忍住内心的悲痛,傅涯给自己的妹妹回了一封信,同时表示想见妹妹一面。

1992年,两岸经贸往来和各项交流更加密切,已经74岁高龄的傅涯不顾儿女的劝阻,决定前往台湾,这时的她已经离休,也完成了丈夫的嘱托,整理了陈赓的手稿和日记,并主持编辑出版。

已经古稀之年的傅涯心中只剩下的一个心愿,那就是看看自己远在台湾的亲人们。

下飞机之后,十几辆车在机场上一字排开,让傅涯大为震撼,原来,傅涯的众多兄弟姐妹们早就在台湾落地生根,发展得非常不错。

在台湾与家人团聚的日子里,傅涯感受到了久违的快乐,她与亲人谈起了小时候的趣事,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生活情况,还在亲人的陪伴下游览了台湾的许多风景名胜。

两个月后,傅涯回到大陆,算是了却了自己余生的一个心愿。

在之后的岁月里,她每年都会带着孩子去台湾探亲,或者邀请家人来大陆暂助,她不仅仅是在维系自己家人的血脉联系,更重要的是维系两岸同伴血浓于水的感情。

她一辈子都在诠释自己的革命情怀和爱国之心,但是对外从不夸耀自己的付出,也不放大自己的辛苦。

2010年1月4日,傅涯在北京逝世,结束了她灿烂却又朴素的一生,回顾傅涯同志的一生,是为中国革命奉献的一生,她本可以浓墨重彩的书写春秋,但却偏偏云淡风轻的一笔带过。

如此风骨的老一代革命家,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敬佩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