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读【资治通鉴】后感:人心难测——伯仁之死

2024-07-20历史

当年王敦「兵谏」时,首当其冲的就是朝堂上的哥哥王导。王导也害怕呀,害怕这个不知好歹的弟弟的糊涂行为连累整个一家子人。

于是,王导带着一家子人跪在皇宫前,一边喊冤,一边认罪。

这个时候,我们的男一号周觊「恰巧」路过。王导一看,这不是自己的哥们吗?希望油然升起,含着激动的眼泪,向周觊说道:哥们的身家性命,拜托你了。

要说这个周觊,可也是不简单的嘞。他的家族是汝南望族周氏,自己本人呢,也是一个博览群书,很有能力的人。后来,到了建康,被司马睿任职尚书仆射、吏部尚书等,也是深受司马睿器重的大臣,他的意见,司马睿也是很重视的。

结果,这个时候呢,平日里跟王导「狼狈为奸」的周觊,白了王导一眼,一句话都没说,仰头就走了。那意思仿佛在说:滚犊子,你谁啊?!

王导刚刚燃起的希望,一下子被周觊浇了一盆冷水。看吧,酒肉朋友果然是靠不住的,一到关键时刻,就只顾自己了。

司空导帅其从弟中领军邃、左卫将军、侍中侃、彬及诸宗族二十余人,每旦诣台待罪。周将入,导呼之曰:「伯仁,以百口累卿!」直入不顾。

不过,王导可是真没看透周觊这个家伙。他一边拒绝着王导谄媚的微笑,一边又向司马睿说了王导很多的好话,倾诉着王导对国家的忠诚。他认为:王敦是王敦,王导是王导。这哥儿俩除了DNA有关系,其他任何事情都没有关系。

结果呢?司马睿信了。当然,也可能是考虑到王家可是为自己立过功的,没有真凭实据,怎么能服天下?反正不管怎么说,王导的身家性命是保住了。

要说周觊这哥们,真是值得交,从皇宫出来后,还担心自己说的不够全面,所以又专门集思广益地写了奏疏报给了司马睿,很好的做到了重要工作的「留痕」,免得以后皇帝「赖账」。

目的达到了,皆大欢喜,但是,王导心里不得劲了。从此心里彻底地恨上他。

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喜饮酒,至醉而出,导犹在门,又呼之。不与言,顾左右曰:「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既出,又上表明导无罪,言甚切至。导不之知,甚恨之。

后来,王敦率军进京后,想要趁此机会大权独握,于是他拟了一份名单,与「自家人」王导商量着这些大臣该杀还是该留?

王导看了看名册,周觊的名字赫然在列。以往的经历不禁涌上心头,复杂的要命。

王敦问他:周觊这个家伙该升官吗?王导没说话;王敦又问:这个家伙该杀吗?王导有没有说话。

敦素忌二人之才,心颇然之,从容问王导曰:「周、戴,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疑也。」导不答。又曰:「若不三司,止应令仆邪?」又不答。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又不答。

王敦一看王导这反应,抱着宁可错杀也不放过的态度,就把周觊给「咔嚓」了。

可是后来,王导无意间看到了当时周觊上交司马睿的奏疏,又回想起之前二人的种种,终于忍不住的感叹:是我害死了你呀!!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两个道理:

第一,再好的朋友,彼此的付出也无需刻意隐瞒,或者干脆让对方知道就好了。借用现代某位女性的话「人生很短,有时候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哪有时间总是想着去了解对方?」人心本就不可测,多少年的老朋友,因为一句玩笑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

周觊要是早一点向王导透露自己的真实意图,最后说不定也会保住性命。

第二,「留痕」很重要。要不是最后有了这份奏疏,恐怕周觊永远都被冤枉了。

哦对了,周觊,字伯仁。王导最后说得那句话其实很出名: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王导后料检中书故事,乃见救己之表,执之流涕曰:「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