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淮海战役最后时刻,白崇禧手握有十万大军,为何不肯投入决战?

2023-12-28历史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淮海战役对于解放全中国的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一直是研究者们颇感兴趣的话题。

这场战役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不仅彻底击碎了国民党军事力量在华东地区长达数年之久的统治地位,而且极大地改变了当时国内革命战争的整体战略格局,进一步稳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这场革命战争中的主导地位,为最终赢得整个战争的全面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众所周知,国民党军队无论是在人数上还是在武器装备上都具有较大的优势,特别是在淮海战役期间,即便是战斗经验丰富、智勇双全的著名将领粟裕也面临着艰巨的挑战。然而,尽管如此,国民党军队仍然未能把握住这次战役带来的胜利机会。

在战役最后阶段时,白崇禧手握十万大军,为何他并未选择加入决定性的大战呢?

粟裕的计划——小淮海战役

在济南战役之前,中国共产党的中枢机关,即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策划了一项作战计划,决定派遣粟裕率领一支精锐武装向南挺进横渡长江防线,旨在通过这种方式来分散国民党军队的火力,从而降低位于中原地区的刘邓大军承受的军事压力。

对于这个重要的作战方案,身兼要职的陈毅同志特别以诗歌的形式进行表达,其中一句蕴涵了浓厚感慨的话语便是:「五年胜利今可卜,稳渡长江遣粟郎。」

然而,就在战役即将实施之际,粟裕却对原有的作战设想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与调整。他经过细致入微的分析以及深度研究战场形势变化后,大胆地向中共中央军委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作战策略 —— 提议继续坚守在中原战场上,继续展开大规模的歼灭战。

中央军委同意给他一次展示决心和勇气的机会,让他立下严肃的 「军令状」 —— 要求他必须在未来的4到8个月之内,成功歼灭国民党第五军等多股势力,消灭五六个乃至十一二个正规旅,同时做好充分的渡河渡江作战准备。

令人惊叹的是,仅仅是在豫东战役这一场战斗中,粟裕便轻松地摧毁敌军高达9万之众兵力,顺利实现了军令状上所规定的目标。在那之后,他迅速率军北上返回济南,再次取得了一场辉煌而伟大的胜利。

在这场胜利之后,一份璀璨的新战略计划闪耀在他的脑海之中——那便是以夺取淮阴、淮安、海州(现今连云港市)三地作为主要目标,达成切断徐蚌线、阻碍敌人在徐州地区行动的战略意图,以此将山东解放区与苏北解放区融为一体。而在执行这一过程中,他意图最大程度地消减国民党军队的有生战斗力量。

这份战略构想,即是我们今日常提到的 「小淮海战役」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国民党军队也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他们迅速调动在徐州地区的军队,包括指令黄河以南四个绥靖区中的四个兵团向以徐州为中心的陇海线一带进行收缩集结,摆出一幅誓死捍卫徐州的架势。

此外,海州的第九绥靖区也被撤销编制,其司令官李延年的部队改为听命于黄百韬,并纷纷撤往徐州方向。

为战役粟裕承受巨大的压力

面对敌军的此番调整举动,粟裕将军充分进行了深入的综合研判后,得出以下结论:淮海大战的发起时机需尽快决策,切勿延误战机。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他果断地决定将原先的战役发起日期提前两天至11月6日。

对于粟裕而言,向中央提出提前发起这场战役并非易事,他需要承受两大方面的压力:

首先,淮海大战的重大策略方针,是由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以及华东野战军共同研究确定的,其进攻时间更是在不久前已经得到了军委的批准。所有的战斗指令已向各个兵团传达。因此,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粟裕提出提前两天发动战役,无疑会带来战役部署方面的巨大变动以及组织纪律上的问题。

其次,日前,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刚刚发送给了华东局书记饶漱石一封特别的电文——批评华野前委的专函。这份电文中如此指出:

「华野前委书记在遵循中央请示报告制度以及在全军内部展开禁止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反对默守陈规的、不求汇报的经验主义与游击主义的不良行为等相关问题上,始终未能展现出明确立场或者解释未公开的原因,导致在这个重要议题无法展现超市动性,落居于其他各兵团之后,实在有些不可思议。」华野前委目前的代理书记正是粟裕本人。

毫无疑问,这份专函其实是针对粟裕进行的批评。据【粟裕传】记载:「此为一项非同寻常的电文,明确指出华野前委书记的问题,却并未直接传递给华野前委代理书记粟裕手中,反而交给了华东局书记饶漱石进行处理。而且在这段时间里,粟裕与中央军委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任何重要事务都能够及时获得请示与汇报……」。

无论如何,虽然提前启动淮海大战是战场态势急剧变化产生的需求,但是粟裕在收到中央这样一封对自己的批评电文后,如果继续展现自己司空见惯的决断力,毅然决定提前开始淮海战役,那么他内心所感受到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虽然这样的决断未必会被误解为是无视纪律的表现,但却很可能被误解为战场形势发展及战争胜利所需的必要行动。

然而,粟裕作为我党卓越的军事将领,他深知只有勇敢担当责任,才能保证历史的公正记录,才能对伟大的革命事业付出全心全意的努力。

为此,他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战争胜利的战斗中去,为了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战机,他不顾个人得失,毅然决定提前两天开始淮海战役,默默坚守,最终仍然决定「严格遵守战场纪律,发送紧急消息通知中央军委,同时下令执行起始作战的命令」。

淮海战役的艰巨

1948年11月6日,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淮海战役全面展开,这个持续长达65天的战役被誉为解放战争中的大规模战略总决战。

在我军方面,对于淮海战役的评价总结为以下三点:「它是解放军在三大战役之中付出的牺牲最为沉重的一次战斗;歼灭敌军力量最多的一次战役;并且在政治上产生的影响也是最大的一次;同时,这种战役也是较为复杂多样的。而淮海战役更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三大战役中的第二次战役。」

淮海战役的战斗场面极其激烈,刘伯承元帅晚年时极少提及这场战役,他曾表示:「那场战役结束之后,我在梦中看到成千上万年轻的遗孀向我寻找失去的丈夫,无数白发苍苍的老者向我索取丢失的孩子,这让我感到无比愧疚和不安,因此,我实在不愿意回想或谈论那场战役了。」

在战争的关键时刻,解放军需要每天发射出30,000发炮弹来增强战斗力。试想,每天需要发射如此众多的炮弹,战场上的紧张气氛是何其高涨。

那么,解放军为何能够拥有如此之多的炮弹供应呢?据粟裕将军的后代传述,「我们拥有强大的弹药生产线!」而这就不得不提到山东省烟台市的胶东兵工厂。

据相关史料记载,自1938年初至1949年9月,中共在山东省的胶东地区逐渐建立了9座兵工厂。

这些兵工厂不仅提供了生产炮弹的可能,还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军事设施,如技术研发中心、武器装配制造工地以及军事技术人才培训学校等等,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兵工厂体系。

在解放战争期间,胶东地区的兵工厂总共生产了各种类型的炮弹高达252.8万枚。

这个惊人的数字,约等于3次淮海战役及15次孟良崮战役所使用的总弹药消耗量,综合产量甚至超出了中国北方其他军区的总和。

通过查阅当时的华东野战军的军用电报纪录,也可以明确揭示炮弹供应的来源。

刘邓大军如何破局

具体指向哪一支部军队呢?即为华中「剿总」所统御的两大主要作战兵团。

华中「剿总」原本拥有三个主力战斗兵团、三个绥靖区以及两个军的编制。然而,随着黄百韬兵团陷入包围危机,蒋介石决定调动华中的所有陆军主力前往增援,然而白崇禧仅仅批准黄维军团的第十二军参与淮海战役,同时扣留在手中的有宋希濂的第十四军以及张淦的第三军,更不必说是其他未提及的两个军事单位了。

这样算下来,被暂缓机动的正规陆军共有七个军的兵力!

其中宋兵团素来具备先进的战斗素养,张兵团则作为桂系军事势力多年精心培育的基石,作战能力相当出色。此后,在南北防线的大规模追击战中,他们给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带来了较大的困扰。

这些兵力相较于黄维第十二军,额外增加了三个军的实力。如此庞大的人员补充是否会使华东野战军不堪重负呢?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

更何况,仅靠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本身,也无法承受住黄维军团的巨大压力。当然,有人可能会辩称中原军区的部分兵力在河南地区对华中国民党军队构成牵制,尽管如此,其兵力规模相对有限,且华中国民党陆军的三个绥靖区辖区内的地方武装完全能够实施同等强度的牵制策略。

假如有张淦和宋希濂的军力支援战场,首要任务便是减轻黄维兵团所处的包围压力。

即使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不会立即瓦解,也将会失去位于淮海战场右翼的重要地位,进而难以实现围攻并消灭黄百韬的计划。

实际上,徐州「剿总」司令官刘峙担心军队西移后无法确保黄百韬兵团得到及时援助,因此坚决反对这个建议。

这位名噪一时的将领一直以来都因为在军事行动中表现欠佳,导致自身成功的机会较少。同时,杜聿明虽然具有卓越的战略思维能力,但在面对实际情况时往往缺乏决策果断的勇气。

正因如此,杜聿明并没有充分把握住问题的核心所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在刘伯承率领军队进入大别山区后,由于实力受到重创,这一阶段国共双方的形势得以清晰地展现出来。

在此期间,杜聿明曾向蒋介石提交过一份制定战役计划的备忘录,其中一项建议是放弃黄百韬兵团,调动军队向西进攻。

他还提到,可以派遣至少两个以上的主力兵团的精锐力量,协助黄维兵团突破包围圈,甚至有望直接战胜刘伯承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

然而,遗憾的是,担任徐州「剿总」司令长官的刘峙无法承担起这份责任,害怕一旦军队撤离,黄百韬兵团便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最终,他选择了反对这项建议。这样的考虑并不是毫无道理,因为历史恰好见证了一位成功的将领未必总是自信满满,而且失败的经历也并非一蹴而就。

事实上,早在杜聿明提出此计划之前,便已经注意到问题的根源在于压迫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在战争过程中,刘伯承率领的大军进入大别山区后,其实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虽然在此过程中,他们取得了一些胜利,如平汉公路上的几次战役,甚至还成功拿下了襄樊城,生擒了该地的负责人康泽,但从整体上看,并未能对华中战场的局势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白崇禧完全有能力全力支持黄维兵团进行突围。

这是由他个人乃至整个桂系在华中军政事务中所掌握的绝对权力决定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始终不愿批准张淦兵团向东部前线挺进,导致二黄(黄维、黄百韬)兵团逐渐走向覆灭的局面。

白崇禧为什么不救淮海?

首先,需要明确指出,早在淮海战役之前,国民党便已呈现出显著的颓败之势。即使假设国民党具备足够的能力在淮海战役中占据极大优势,白崇禧亦未必会接过最高领导层职务。这一观点源于如下简单事实:淮海战役的最终胜果对于国民党来说,不仅意味着其能在军事领域内有力地压制我军,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凭借崇高的军事实力赢取民心,使民众重新拥护其政权。

然而,这样的结果无疑将推动蒋介石集团实力及声望大幅提升,使其他派系军队更为顺从蒋介石的指挥,这显然不是白崇禧领导的桂系军队所能接受或忍受的。纵然白崇禧是军事奇才并被誉为「小诸葛」,统领着几十万桂系军团,他又怎甘心屈居人下?

因此,我们得以从白崇禧的实力及其战略行为出发作出推断:伟大的军事家白崇禧虽然确实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然而他同样是个非凡的野心家,他所期望的绝非仅仅在党派间的较量中获取优势地位,更是要达到操控国民党、把持主导权的目的,试图让桂系成为军事力量中的翘楚,使他本人坐享强大地位以及至高无上的权力。

为此,我们可以清晰看出,白崇禧是坚决不愿看到国民党在淮海战役中获得优势地位的,甚至期待蒋介石领导的军队在这场战役中遭受一定程度的削弱,以便于他能以此为借口,对蒋介石实施打击,甚至逼迫其退位卸职,从而使他一人独揽国民党的大权。

因此,在整个淮海战役期间,白崇禧都选择旁观立场,力图阻止隶属于华中区且由蒋介石嫡系指挥的宋希濂兵团向北方进发,桂系对其施加阻力。最初宋希濂本应是蒋介石用以紧盯白崇禧动向的,如今却反过来沦为白崇禧博弈的筹码。最具戏剧性的是,宋希濂尚未抵达战区时,淮海战役已然结束。

然而,白崇禧此次的预测出现了重大失误,因为他原预期蒋介石最多就是损失几个兵团,然后撤回淮南。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蒋介石竟然选择逐个派遣师团落入人民解放军手中,这也是白崇禧未能预料到的结局。最后,白崇禧虽全力支持李宗仁担任代理总统,但也因此断送了划江而治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