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攻占延安之误:蒋介石拿下空城,战略方向却出现巨大偏差

2024-04-28历史

1947年3月,国民党军发动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胡宗南完成其人生中唯一的大胜,攻取延安,占领了陕甘宁根据地的绝大部分。

我们熟知的论调是,党中央本着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战略观,主动撤出了延安,在陕北坚持转战,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

其实陕北转战绝非一言两语能说得清。复盘这场关系甚重的战斗,拥有优势兵力的蒋介石,一度把握着绝对主动权,并曾有机会一举击破陕甘宁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

那么,蒋介石的优势是如何丧失?我党我军又是如何扭转局面的呢?

一、诡异的「延安悖论」

众所周知,作为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的政治心脏,延安周围只有1万多野战军。即使后来彭总受命组建西北野战军,整合了部分地方武装,总兵力也才2万出头。相比其他四大解放区(东北、华东、晋冀鲁豫、晋察冀),兵力最少。

用最少的兵力保卫最重要的地区,我们姑且称之为「延安悖论」。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面临的军事威胁却一点也不比其他解放区小。

关中有胡宗南集团约15万人,西北二马手中约有兵力10余万人,北面榆林尚有邓宝珊的一万余人,总兵力约25-26万,足称劲敌。尤其是二马,战斗力十分强悍,其作战风格一定程度上还对机动能力不强的边区部队构成克制。

就是这样情况下,1947年年初面临胡宗南集团日益紧张的威胁,中共中央还不愿从山西调太多部队保卫陕甘宁。

这又是为什么呢?

从战役战术层面考量,这确实不太好理解。要找到答案,必须从战略上审视。

几大战略区中,陕甘宁区的人力物力、工业体系都是最薄弱的,只有区区200余万人口,几乎没有工商业,全靠农业。抗战时国民党政府掀起反共高潮,1940年停发边区政府经费,当时陕甘宁边区政府56%的收靠外援和国民党财政,骤然间停发后,一度发生粮荒。党中央不得不从野战部队中抽出一个旅在南泥湾实施屯垦。

这种自然条件,与其他任何一个战略区都无法相提并论。以华东解放区为例,其面积虽与陕甘宁差不多,但人口多达2400万,拥有一定工商业基础,农业更是得天独厚,可以支撑长期战争所需。

所以陕甘宁在战略上价值,虽然也很重要,但与工业领先的东北解放区、地处华东之首的华东解放区、控扼华北屋脊的晋察冀、晋冀鲁豫二区相比,无论人力物力还是军事地理形势,都是等而下之的。

我军力量在内战之初并不是很雄厚,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必须把重心放在争夺相对更重要的战略区域上。是以中央在经略东北时,舍得一口气派出十万干部,对政治心脏延安却舍不得多留一点兵力。

说到这里,捎带着讲一句题外话。中央大概对当时几大战略区,是有一个排行榜的。东北是毫无疑问的榜首,华东次之,晋察冀和晋冀鲁豫又次之。东北需要兵,就从苏中和山东抽,山东解放区几乎把115师发展起来的骨干部队全部调空。中央需要开拓大别山、挺进外线,就不惜把晋冀鲁豫主力大部调走。

所以说表面上看来,就形成了所谓的「延安悖论」。

二、延安到底该怎么打,蒋介石没想清楚

蒋介石起初也看到了这个悖论。

全面内战爆发前夕,胡宗南考虑到抗战中没有立过大功,向蒋介石建议迅速拿下延安,好成就自己的名声。

蒋介石并不同意,一者延安军事价值不大。古代据守陕北威胁中原的不是没有,南北朝时赫连勃勃的大夏国,就是在陕北一带积蓄力量最后起家,靠游击战术消耗后秦,并夺取关中。但陕北能够威胁到的只有关中,国民党军事中枢不在关中,军事上逞其一击之威,就算拿下延安,对整个战局并无多大作用。蒋介石当时把主要精力放在向东北、华北、华东运送兵力,没有同意。

再者,延安是中共政治心脏,当时国际舆论尤其是美苏两方,希望看到中国和平,不愿再起战事,以维护他们在中国的利益。包括中共在内的各民主党派都在积极谋求和平,重庆双十协定的墨水还没干呢,此时贸然打下延安,会在政治上严重失分。

所以当时形成一种吊诡的现象,双方都知道延安军事上是危地,却没有人围绕延安动心思。

以至于陕甘宁边区内部都形成了一股浓浓的和平空气,认为政治力量拴住了蒋介石的战争机器,战火不会烧到延安来。

胡宗南的情报人员从延安带回来周恩来、朱德在保卫延安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分析,延安存在强烈的和平观念,认为国民党军绝不可能轻易进攻遥远的延安。

真正的转机是国民党军全面进攻的失败,蒋介石把策略调整为重点进攻,即对陕甘宁和华东两大解放区进攻。关于这一战略的失误,未来笔者会另开一文详叙。

重点进攻陕甘宁,军事战略层面的形势并没有变化,陕甘宁解放区执掌全党政治中枢之牛耳,但仍然不是战略争衡的首要地区。蒋介石之所以改变初衷要打延安,是为了提振全面进攻失利后颓丧的军心士气,抓不住毛泽东,也要把政治中心摧毁。也就是说,政治目的大于军事目的。

换言之,就是为了泄愤。

但泄愤的同时,也要考虑军事行动的附加意义。毕竟兵凶战危,每一分军费、每一个士兵的生命,都不能白白牺牲。

蒋介石恼怒之余,虑不及此。似乎没有深入思考陕甘宁边区到底该怎么打。

中共虽然不派重兵守卫延安,但延安毕竟是中央所在地,是全国革命力量的精神圣地,也是世界共产主义阵营比较关注的地方。一旦丢掉,对共产党人的革命意志会是沉重的打击。真打起来,中共必然想办法应对,尽量避免延安沦陷。

蒋介石的机会就在这里。

打延安,以十多倍的兵力优势,迅速攻占不成问题。但占领之后捞不到实利,无法利用延安这个政治杠杆,撬动战略层面的变化。

如果留着延安不打,四面八方夺取陕甘宁解放区23个县中的绝大部分,只留一个延安孤城围而不攻,吸引邻近的晋冀鲁豫解放区部队增援,或可形成围点打援之势。

这种设想并非空谈。

胡宗南发兵进攻延安的同时,由于熊向晖及时送出情报,中共中央立即决定,以晋冀鲁豫刘邓大军进攻平汉路,在山西、河北外线进攻,陈赓率四纵主动向关中发起进攻,以期打乱胡宗南的部署。

与此同时,彭德怀指挥陕北各部在延安组织抵抗,设定目标是牵制胡宗南20天,好让外线部队充分吸引国民党军兵力,迫使胡宗南退回关中保卫老巢。

这说明,中共中央期望保住延安,而非轻易放弃。

这个微妙的战略动向,被蒋介石忽视了。

若是蒋军及时调整策略,明攻延安、实打陈赓,迅速调转矛头围攻进入关中、晋南的陈赓部队,陈赓手里满打满算2万多人,根本不是胡宗南14万大军的对手。

陈赓所率四纵是晋冀鲁豫军区部队绝对主力,设若胡宗南运筹得当,抓住并打残陈赓纵队,晋冀鲁豫军区将受重创。

刘邓大军此时也正积极行动,全面向平汉路进攻。蒋介石若能大处着眼,寻瑕抵隙,全面攻入晋冀鲁豫区,就算不能全取该区,至少能占据主动,为彻底击破晋冀鲁豫区创造机会。

但蒋介石对这些潜在的机会统统无视,强行集中主力进攻延安,造成狮子搏兔之态势。虽然取得一个称得上全胜的战果,但所有能围绕延安做出的文章,也就彻底没有机会再做了。

无他,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已经改变了策略。

三、胡宗南再犯战略错误

1947年3月18日,党政军民撤离延安。

撤离后到哪里去?这是个很艰难的抉择。

各大解放区党委、首长,纷纷致电党中央,要求毛泽东、周恩来等率中央机关移驻其他区域,确保政治中枢的绝对安全。

中央并不像后世演绎得那样,早就智珠在握、成竹在胸,一开始就打定主意放弃延安,并决定在陕北转战,牵制胡宗南。撤离之初,中央一度考虑就近撤入晋绥解放区,而不是留在陕北,毕竟陕北已成绝地。但晋绥解放区面积小,又处于阎锡山、傅作义夹击之下,很难立足。中央机关一撤过来,立即会引起国民党军重兵围攻,引发新的危机。

就在中央犹豫到哪里去的时候,彭德怀率领刚刚组建的西北野战军,在青化砭击败胡宗南一部,歼灭敌第31旅近3000人。

这个局部战斗,立即引起毛泽东极大关注。

与蒋介石不一样,毛泽东的战争嗅觉非常敏锐,往往能从细枝末节中判断出形势走向。

什么走向呢?胡宗南的战略方向似乎错了。

胡宗南占领延安后,并没有如中共中央预想的一样,扫荡陕甘宁边区,继续合兵压迫晋绥解放区,扩大其胜利。而是以绝对优势兵力追捕中共中央机关,消灭陕北部队。

这是蒋介石狮子搏兔战略的延续,也是国民党军力量的极大浪费。

中共中央机关化整为零,随时可以秘密进入其他解放区,你想抓也抓不住。

西北野战军只有区区2万余人,力量不强大,对国民党军来说价值不大。

胡宗南把主力如果被吸引在陕北,无疑可以为邻近的晋察冀、晋绥乃至晋冀鲁豫解放区,减轻不少军事压力。

彭德怀在青化砭这场胜利来得太及时了,毛泽东看到敌人战略上的失误,也看到我军在战术、地利上的优势,两者结合,就此形成了留在陕北、牵制胡宗南主力的惊险战略。

说惊险,一点也不夸张。

能够护卫中央的兵力少得可怜,而且还要时刻准备集中起来打歼灭战,有时不得不和中央机关离开一段距离。如果胡宗南精准获知党中央所在地,那就全完了。

毛泽东在转战途中提议,把中央领导人分成几部分,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领导人到其他解放区,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则继续留在陕北,以避免偶发性风险,确保中央领导集体有一个「备份」。

可以说,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主要领导人,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这是何等的胸襟与情怀。

中共中央从此展开了艰苦卓绝的陕北转战,不仅缺衣少粮,人身安全也不能绝对保证。毛泽东与胡宗南追击部队最近的时候,只隔了一个山头。

政治领袖亲率小部队,与敌人主力部队周旋诱敌,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奇观。这种壮举,也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能做得出来。

四、充满风险的转战

战争从来不是诗情画意,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期间,遭遇了许多困难。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准确来讲是转战于延安北部和榆林中南部地区。

这里地广人稀,山峁连绵,沟壑纵横,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对于深谙游击战精髓的解放军部队来说,这里正是与敌人周旋的最好场所。

当新四旅干部要求增派部队保护党中央时,毛泽东自信满满地说:「这个你们不用担心,陕北地形险要,群众条件好,回旋余地大,安全完全有保障。」

中央领导集体分工分赴各个方向后,留在陕北的前委机关和中央军委机关及警卫部队只有800多人。在陕北的山峁沟壑之间,这支小部队很容易隐蔽和转移。

胡宗南一直认为,中共中央机关的行动,必定要有主力部队的掩护。他万万没有想到,保护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只有区区几百人的警卫部队。

为了隐蔽,他们往往昼伏夜行,所以即便敌人有飞机侦察也很难发现。一年零五天的转战路上,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多次遇险,却总是逢凶化吉。

从安塞到靖边,面对刘戡的四个半旅的追击,险象环生,在小河几乎和敌人迎面相遇。在天赐湾,毛泽东按兵不动,唱了一出「空城计」,让敌人顺沟过去。在佳县,刘戡、钟松10万兵马南北扑来,大雨连绵,河水猛涨,面对渐渐逼近的敌兵,毛泽东毅然决定沿着葭芦河向黄河相反的方向翻山而去,脱离险境。

这些惊心动魄的传奇事迹,被陕北百姓讲述得颇具神秘色彩。仔细推究,应该与陕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密不可分。

五、彭德怀的刚猛作风

有人也许会质疑,中共中央这种牵制战略,会不会一厢情愿。

蒋介石难道不会丢下陕北不管,抽出主要精力用于其他战区吗?比如抽出胡宗南主力,东进河南,打击陈赓兵团。又或是调陕西部队进入晋西北,先解决晋绥区。

从实际情况看,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胡宗南、马家军两部兵力合起来,是西北野战军的十多倍,完全有余力两线作战。这样一来,中共中央走也走不了,牵制也牵制不住,不仅战略意图成空,自身也难以在西北有大的发展。

但彭德怀的战略战术风格,击碎了这种可能性。

开国十大将帅之中,彭总的风格可谓是刚猛第一。有别于徐向前的灵动、刘伯承的老辣、101的老谋深算、粟裕的精准奇诡,彭总作战向来大开大阖,逮着机会就打,而且往往不避不让,善于制造大动静。这种风格,刚好击中蒋介石、胡宗南等人痛处。

就以青化砭之战为例。

此战距撤充延安仅一星期左右。胡宗南主力尚在陕北,正在到处找西野主力决战。当时中央尚未决定到底是走是留,野战军似乎应当尽量避免过早与敌决战,先找好隐蔽地点,确保自身安全,再说别的。

但彭德怀就敢于在距离延安仅二十多公里的青化砭镇,打硬桥硬马的歼灭战。而且一战干掉胡宗南一个旅,打出来大军对垒、等量齐观的感觉,而不是以弱对强、以巧胜力。

这就极大刺激了蒋介石、胡宗南,区区一个陕甘宁边区,就有这么强横的实力,谁还敢等闲视之?必须投入绝对主力,尽快消灭之。

有道是,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彭德怀一战得手,气势倍增,在绝对逆境之中,巧妙利用陕北地形,连续取得羊马河、蟠龙镇大捷,每战都干掉敌一个旅或更多建制部队,三战消灭胡宗南部队1.4万余人,引起胡宗南各部极大恐慌。

正是彭德怀刚猛迅捷的战争作风,极大影响了蒋介石与胡宗南的判断,使其过高估计了西北野战军的力量,以及陕甘宁边区的军事价值,从而作出背离事实的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