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47年粟裕请求刘邓指挥,毛泽东则嘱咐刘邓:全力协助粟裕打歼灭战

2024-04-21历史

1947年10月,毛泽东开始按照最初的设想,部署三路人马逐鹿中原。

10月3日,他要求陈毅、粟裕「一个月至两个月内只打小仗,不打大仗」,主要是创建豫皖苏根据地,与刘邓的鄂豫皖和陈赓、谢富治的鄂豫陕三足鼎立。

陈毅于11月8日再次离开华野指挥部,直到次年4月才返回。

粟裕接过华野领导和战役指挥的重任,提出「战中原、定中原、以中原为家」的口号,很快将豫皖苏建成中原最坚固的根据地。

毛泽东安排三路人马逐鹿中原,像在蒋介石的背上扎了三根刺,让他睡不好觉。在与智囊团讨论后,蒋介石提出了一个「确保中原」的战略。

他调集33个旅重点「围剿」品字形最前线的大别山区,由国防部长白崇禧指挥;调集11个旅对付鄂豫陕根据地;此外,还集结22个旅,守卫陇海、平汉线上的要害。

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再次陷入困境。粟裕得知后,于12月8日主动请缨「直接配合大别山作战」,并决定转兵平汉路郑(州)许(昌)段,调动大别山国民党军队。

毛泽东批准后,粟裕指挥华野主力部队,先后发起攻势凌厉,在平汉路郑(州)许(昌)段和陇海路郑(州)兰(考)段进行破击战,切断了这两大军事动脉。

还没等蒋介石回过神来,粟裕挥师南下,力克国民党军后方基地许昌,之后又席卷11座县城,灭了老蒋3.2万人马。

然而,蒋介石没有轻易上钩,还是死死「咬住」大别山不松口,粟裕没有达到给刘邓解围的目的。

粟裕判断,蒋介石「似乎打算集中力量,破坏我大别山,然后抽调兵力对付其他地区」,于是又主动请缨,致电刘邓,向毛泽东报告:「我们和陈谢长期配合刘邓,直到彻底粉碎敌人对大别山的进攻。」

毛泽东很欣慰,回答说:「我完全同意粟裕的意见。粟、陈谢长期配合刘邓,直到粉碎敌人对大别山的进攻。」

他还授权粟裕指挥军委直辖的陈谢的部队,即品字形另一支大军,沿平汉南逼武汉。

毛泽东要求粟裕不要受先前划定的活动区域的束缚,希望歼灭蒋介石的五六个旅,调出围剿大别山的国民党军。

粟裕立即开始行动。

1947年12月,他指挥华野、陈谢大军四个纵队发起平汉路战役。部队迅速出击,包围了从南阳经驻马店北上的国民党第5兵团及其整编第3师,准备消灭前来增援的整编第2师。

经过两天激战,第5兵团和整编第3师全军覆没,只有中将司令李铁军等少数人突破重围逃窜。

整编第20师失去增援目标,慌忙撤退至确山城,利用原有防御设施,紧急增设各种坚固工事。

粟裕立即发兵南下包围确山,经过两天激战,整编第20师坚固工事发挥了作用,华野和陈谢的部队协同作战,但彼此不熟悉,进展不大。

当时,白崇禧派去的援军突破了阻击阵地。一直在大别山区「围剿」刘邓的国民党军队也开始动员起来。

毛泽东电告:「牵制敌人的战略任务已经完成。敌人从大别山调美式三个整编师的兵力北援。」

粟裕估计「如果继续进攻,至少需要三天三夜才能拿下」,于是果断下令退出战斗,主力撤至确山以北休整待命。

整编20师虽未完全歼灭,但粟裕指挥华野主力与陈谢军作战,如期完成了毛泽东交给的任务:

此战共歼灭蒋军4.5万余人,一举攻克50多座城镇,迫使白崇禧紧急调派13个旅增援,其中从「围剿」大别山的部队中抽调8个。

更重要的是,原本被分割的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河南、陕西根据地连接在一起,大大方便了三大战略集团的相互增援。

可以说,蒋介石、白崇禧封锁孤立鄂豫皖,先期解决刘邓的企图彻底破产了,刘邓大军主力再次获得喘息之机。

但大别山的危机仍未完全解除。粟裕开始对中原战局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

平汉路战斗枪声停止几天后,粟裕和华东野战军主力进入1948年。

为了配合和协助刘邓大军,他们奉命从山东出发,千里驰援。3个月内歼灭蒋介石7万余人。

这一战果虽然减轻了刘邓的危险和压力,但与过去多次歼灭蒋介石的王牌部队不可同日而语。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华野前两个月在毛泽东的命令下,「只打小仗,不打大仗」,分兵发动群众,全力创建豫皖苏根据地;

二是蒋介石集结精锐部队到中原,大歼灭战战机难寻。

全国主战场由山东转移到中原后,蒋介石也因势而变,迅速出手。

他倾全国之力「照顾」中原,并告诫部下「今后军事重心将转移到长江、黄河之间」。

他紧急从徐州顾祝同、九江白崇禧、西安胡宗南三个战略集团中抽调37个整编师,共计66万余人调往中原。

为确保关乎「党国」社稷和神器的中原,他和他的智囊团花了大量时间排兵布阵:

一是以重兵守卫菏泽、信阳、商丘、合肥、南阳、阜阳、阜阳、宜昌等8个绥靖区的重要点、线;

二、邱清泉、胡琏、孙元良、张轸、裴昌会、张淦等将领率机动兵团和4个快速纵队在要点之间来回驰援。

机动兵团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久经沙场。除了张轸、张淦属于白崇禧桂系多年的精英外,其余四人都是蒋介石黄埔中央军的王牌。

他们曾在山东与粟裕抗衡,跻身「五大主力」之列的第5军和整编第11师(即第18军)是其中骨干。

与他们对峙的是刘邓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陈粟华东野战军主力和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谢兵团。

这3支直属中央军委指挥的部队分别位于中原地区的鄂豫皖、豫皖苏和鄂豫陕。按照毛泽东的构想,它们是三足鼎立,各自为阵,相互呼应。

然而,这种布局的实战效果并不理想。如果一路与国民党军队作战,就难以取得全胜;如果等着三个集团远距离奔驰集中,经常失去战机,只能打一些中小型歼灭战。

蒋介石及其将领早已「吃一堑长一智」,机动兵团常常抱团作战,快速移动,快速增援。

因此,有时即使是中小战斗,也只能在中途戛然而止,忍痛割爱,就像粟裕指挥的确山之战那样。

更令人担忧的是,处于「品」字形最前沿的刘邓大军,长期被蒋介石围困在大别山,减员严重,只能缩小目标、分散行动,处境异常艰难。

为救刘邓于倒悬,陈粟、陈谢或主动出击,或奉毛泽东急令,屡次攻城拔寨、斩将举旗,试图调动大别山的国民党军队,但未能解决根本问题。

毛泽东估计:「歼灭敌人几十个旅以后,就可以建立巩固的中原根据地。」但是,如果没有大规模的歼灭战,很难在短时间内消灭几十个旅,中原三大根据地也很难巩固。

于是,国共两党在中原陷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拉锯战中。

挺进中原不久,粟裕就在实战中发现了这个解不开的死结。创建根据地、指挥作战之余,他一直在默默思考打破它的办法。

他认为,僵局的根源在于,目前活动于中原的解放军,在数量和技术上仍处于劣势。蒋介石总是尽可能集结雄厚兵力,以三四个整编师集中行动。

这样一来,解放军对来犯之敌难以下手,更难以「下咽」——因为解放军分成三个集团,无形中分散了力量。

面对这种情况,粟裕认为,如果不能集中更多兵力,打一场更大规模的歼灭战,而只是打一场小规模的歼灭战,就很难找到战机。

即使有一个小歼灭战的机会,由于我军主力分散,所以许多战机不得不放弃。

粟裕经过深思熟虑,认为随着敌我力量的消长和战略战术的变化,我军的歼灭战将步向更大规模发展。

于是,他大胆提出了改变中原僵局的设想:只有「高度集中兵力,打一场更大规模的歼灭战,才能把敌人主力一一歼灭,迅速改变中原战局」。

他所说的「高度集中兵力」,并不是指野战军通常集中几个纵队的兵力,而是要在中原战场集中刘邓、陈粟、陈谢三个野战集团,消灭蒋介石的几个机动兵团。

粟裕认为,打这场大歼灭仗的条件已经成熟。

他分析说,中原三路大军中,能打硬仗的纵队有十几个,依托华东、华北和中原新老根据地,能及时得到大量人力物力支援;

虽然蒋介石在中原有大量驻军,但他们需要驻防8个重点城镇,机动力量实际上捉襟见肘,相对不足。

粟裕断定,刘邓、陈粟、陈谢如能以积极的动作调动敌人,一定能制造有利的战机,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粟裕还展望了实施这一战略构想的前景:只要三路大军能打两三场大歼灭战,中原大地就能取得决定性胜利,全国战局将迅速变化,解放战争将很快最后取得胜利。

1947年12月10日,粟裕将这些分析、思考和最后的设想写成【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长文。

当他打算通过军中绝密电台发给毛泽东时,又犹豫了。

粟裕有两个顾虑:

一是他的主张不仅关系全局,甚至关系到未来战局的走向,不能不慎之又慎;

第二,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并不主张大规模集中,而是要求不要后方,进行战略跃进,避免打大仗。

12月9日,也就是【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写出的前一天,粟裕也收到了毛泽东的指示:「目前,华野打一场中等规模的战斗,还是有利的。」

粟裕思前想后,十分谨慎,最后小心翼翼地收起了要发的电报稿。他要继续观察思考,多方求证。

不久,在白崇禧的重兵「围剿」下,刘邓大军处境更加艰难,1947年12月不得不分兵:

刘伯承司令员率中原局和杨勇、苏振华纵队等转出大别山,转战豫西。政委邓小平带着2、3、6纵队等3个纵队留守大别山深处,与「围剿」的国民党军兜圈子。

一个月后,邓小平也率部走出大别山,与刘伯承会合。

对蒋介石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

12月29日,他在汉口军事会议上得意地说:「目前,刘伯承部在大别山区饱受国军歼灭之苦,伤亡已尽,我们的围剿计划可以说初见成效。」

陕北的毛泽东忧心忡忡。他曾设想挺进大别山的三个结果:

「一是付出代价,站不住脚,退回来;二是付出代价,站不稳,在大别山周边打游击;第三,付出代价,站稳脚跟,恢复大别山根据地。」

眼下的情况似乎只到了第二个。

1948年1月27日晚些时候,他忧虑地说:「南线最重要的战场是大别山区,这个地区能不能站得住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这段时间,为了解决刘邓的危险,粟裕统一指挥陈粟和陈谢围歼第3师,打了一场久违的歼灭战,证明集中兵力打一场中原大仗的设想是完全可行的。

战局已不允许他再犹豫,他决定向毛泽东汇报自己最初的想法。

1948年1月22日,率领华野司令部转战河南许昌、临颍、漯河等地的粟裕,郑重发出已写好40多天的【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电报稿。

这就是凝聚着他非凡军事智慧的「子养电」。

他向毛泽东建议:「今后一段时期,三军(刘邓、陈谢和我们)采取忽集忽分的作战方式,以期全歼一路之敌。」

粟裕认为:「只要邻区能及时配合打援或抑制援敌推进,就很有可能歼灭一路敌人。」

他还满怀信心地展望说:「如果打两三场歼灭战,情况可能会改变。」

中原地区的三个战略集团中,陈粟大军的力量强于刘邓大军,华野豫皖苏根据地规模也强于刘邓鄂豫皖根据地。于情于理,三大战略集团集中打歼灭战时,应当由粟裕本人指挥。

但粟裕主动请示毛泽东,如果觉得三军集结打大仗可行,那就请刘邓统一指挥。

他是在避嫌,表明他不是以个人英雄主义指挥更多的部队,而是为了改变中原战局,赢得战争的胜利。

然而,同样为中原战局忧心忡忡的毛泽东,也以诗人的浪漫,设计了一个打破僵局的点子:派一部分主力南渡长江,迫使蒋介石将在中原的部分军队调回来,减轻中原压力。

与前线总指挥粟裕的想法相反,让打不了大歼灭战的中原三路大军不集中,反而更加分散。

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毛泽东在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等参加的陕北杨家沟中央工作会议上公开了自己的想法,随后形成正式决定。

10天后,离开华野总部一个多月、因筹备杨家沟会议而耽搁的陈毅到达陕北。

毛泽东征求他对这一决定的意见。陈毅听后说:「我热烈拥护将战略重点放在跃进江南的行动上」。

他还告诉毛泽东,华东野战军「秋季可以派出三个纵队机动使用」。这正合毛泽东的心意。

中原三路人马——刘邓陷入困境,陈赓、谢富治力量薄弱。只有陈毅、粟裕的华野实力最强,最适合分兵南下。

毛泽东当即决定,由华野主力执行南进的战略任务,南进的总指挥和「先行官」由华野战役指挥员粟裕担任。具体步骤为:

一是粟裕率华野第1兵团(第1、4、6纵),于1948年夏或秋渡江南;其余三个纵队(3、8、10纵队)组成第2兵团,于1949年2月、3月继续渡江南下。

为了保证南进顺利进行,毛泽东专门成立了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东南野战军两个重要的战略机构。

东南分局书记是粟裕;东南野战军由华野主力改称,胜利渡江后立即公布番号;

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既任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又任第1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将率先渡江。

毛泽东亲自为这一安排写了书面命令,准备让陈毅带给粟裕执行。粟裕再次成为毛泽东破解危局的重要棋子。

万事俱备,只是粟裕「接令」时,「唱反调」的「子养电」才到。

毛泽东非常惊讶,他没想到在其他人都赞成跃进江南的情况下,居然有一个人敢于跟他唱反调。

他将这份绝密级的「子养电「反复阅读,用毛笔逐字逐句勾画标注,格外仔细。

看后,毛泽东又批转给中央书记处另外两位书记周恩来、任弼时传阅,并另送陈毅征求意见。最后特意注明:「再送毛。」

毛泽东提出「第二次跃进」的战略构想,自然不是脑子发热凭空想出来的,而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谋划,因此要他轻易放弃,改变既定决心,并不容易。

况且,周恩来、任弼时、陈毅等人在认真阅读【子养电】后,仍表示支持跃进江南的决定。

另外,刘邓发来的告急电报,更坚定了毛泽东的跃进江南的决心。

1月26日,刚转出大别山的刘伯承、邓小平向他告急,表示「如果没有友邻(指陈粟、陈谢的军队)的协助,至少要调走十一师(即胡连整编的十一师),我们很难集结兵力。」

「友邻协助」和「至少调走11师」是毛泽东战略构想的主要目的之一,他最终决定按原计划跃进江南。

第二天,毛泽东以中央军委的名义,正式电告粟裕带华野三个主力纵队横渡江南。

毛泽东估计,粟裕渡江后,「将迫使敌人改变部署,可能吸引敌人20至30个旅防守江南」.

他要求粟裕「以跃进的方式分几个阶段到达闽浙赣」,也就是向福建、浙江、江西跃进。

军令如山,粟裕似乎别无选择,但仍寄希望于奇迹。

三天后,他向毛泽东汇报了实施跃进江南计划的详细准备措施,但在字里行间插入了一段看似不着边际的文字,重申了他在【子养电】中的观点和建议,提请毛泽东注意。

他再次认为,如果把中原地区的刘邓、陈粟、陈谢三军集中起来统一指挥,近期打几场大歼灭战,一定会改变中原地区的战局。

他说:「三个野战军将在刘邓的统一指挥下,采取忽集忽分的战术,在三个地区来回机动,寻机歼灭敌人(华野至少7个纵队可以使用)。短时间内就有可能取得很大的胜利。」

他还说,如果我们在短时间内取得歼灭敌人几个兵团的重大胜利,就能够立即能够取得数量和技术上的优势,战局的发展就可能实现转折,也将推动政局的迅速变化。」

毛泽东明白粟裕的意思。

他将计划返回华野陈毅的留下来讨论,两人长谈后仍坚持原计划——进攻蒋介石的要害地区,即江南一带,是最有效的。

不过,毛泽东对粟裕两次提到的「忽集忽分」的战术很感兴趣。

2月1日,他发电报表扬粟裕的渡江计划。同时指示暂留中原的华野陈士榘、唐亮兵团,按照粟裕提出的方法,配合刘邓、陈谢两军,在刘邓指挥下,采取忽集忽分战术,机动歼敌。

「忽集忽分」到底怎么玩,谁也不知道,只好问问粟裕。毛泽东专门来电说:「请粟裕在3月上旬提出二陈(陈士榘、陈赓)和刘邓的作战方针。」

这并不难,粟裕第二天就报告了三个作战方案。

尽管毛泽东对粟裕赞赏有加,曾采纳过粟裕的不少建议,但粟裕苦心设计的「暗谏」还是失败了,毛泽东回复,仍要粟裕渡江南下。

不过,粟裕仍未放弃,他一边带领部队在长途出征前进行必要的休整,一边反复对照自己和毛泽东的两个战略构想。

粟裕认为,要想改变中原战局,最终与其他战区一道打败蒋介石,就得打几场大歼灭战,尽可能把国民党军队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

从国共双方目前的态势上看,华野分兵渡过江南后,三个纵队的兵力在无后方的条件下,显然不能打一场大规模歼灭战。

但在中原黄淮地区,集中三大主力大战一场的条件已经成熟。

粟裕还特地算了一笔账:如果队伍渡江南下,估计可以调动的敌人是(整编)第二十五师、第二十八师、第八十三师、第六十三师、第二十师等部和留在华南各地的后备部队」,很难达到预定的战略。

尤其是蒋介石在中原的四大主力:第七、第四十八、第五军和胡琏第十一师基本无法调走,特别是刘伯承、邓小平急于调走的胡琏整十一师。

粟裕分析,桂系第7师、第48师,蒋不会让他们去自己的老家,这两个师仍可能留在大别山;

第5军、第11师因美式重武器和坦克多,也不可能回师江南水网地带,十有八九会继续留在中原。」

他认为,这四个军战斗力最强,是蒋介石在中原战场的精锐骨干。如果华野主力不能将他们调回江南,或者吃不下其中的一两个,中原的僵局就会依然如故。

一旦如此,老区负担难以减轻,中原地区也难以获得新的人力和物资。即使华野主力南渡后,解放军兵力也会更加分散和削弱,中原地区也会遭到国民党重兵集团残酷破坏。

他焦急地说,这样的话,中原「将来会造成更大的困难」。

在江南,华野三个纵队经过长途跋涉,首先将面临巨大的非战斗减员。

他后来回忆起当时的顾虑说:「我的三个纵队,加上地方干部,大约有10万人,渡江后要转战敌占区的几个省。预计减员不少于一半」,即「预计减员5万人左右」。

粟裕分析说,如果把这次减员作为打中原大仗的伤亡,那么「每减员一万人,至少可以歼灭敌一个整编师」。

当时国民党的整编师一般有2—3个旅(整编旅),每个旅约8000人,一主力师有1.6万—2.4万人。南渡长江后,5万余人的减员成本,可以在中原战场消灭8—12万敌人。

谨慎地正反对比,左右权衡之后,粟裕深感留在中原打一场大仗比渡江南下强得多,于是决定不计个人得失,第三次进谏。

多年后,亲眼目睹了粟裕决策过程的张震回忆说:

「粟裕同志的决心很不容易,因为部队为渡江南下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重新整编,开展了新的整军运动,开展了以战斗攻坚和水网稻田地区巷战为主要内容的军事训练。」

他还说:「中央为第一兵团调集了大批地方干部和民工,准备了银币供新区使用,印制了‘东南流通券’,计划由金明同志南下后协助粟裕同志从事地方党的工作,骆耕漠同志负责财政经济工作,真可谓‘万事俱备,只待渡江’。」

4月18日,粟裕再次发出电报,要求集中兵力在中原打歼灭战。

在详细列举了不宜南进的五大理由后,粟裕建议:「以刘邓、陈谢、华野为主力,充分发挥现有装备的作用,谋求在雨季和夏收前打几场中原大歼灭战」。

对于蒋介石在江南的深远后方,即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贵州等地,粟裕也提出了适当的对策。

他说,可以派若干精干的远征游击队,每支最多三千人,少则一两百人,配备一定数量的自动武器,采取大范围的游击战争,也可以「调动大量的敌人」。

最后,他具体设想了在中原地区可以进行的几场大歼灭战:

「如果中央认为上述意见可行,建议集中华野大部佯攻(或真攻)济南,以吸引第5军北援,将其歼灭。然后以相机攻占济南,主力可向徐州挺进,与刘邓会师,谋求第二次歼灭战。」

他在这里设想的大战役有三个:一是围歼第5军(吸引第5军北上,将其歼灭);二、济南之战(相机攻占济南);徐州战役(挺进徐州,与刘邓会师,谋求第二次歼灭战)

就像诸葛亮和刘备的隆中对,战争的进程很快就会见证粟裕准确地预见。

他设想的三次战役的后来一一成真,具体的战役名称和内容只是因为战场和国共形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它们是:

一是「先开封,后歼敌」,歼灭蒋介石9万余人的豫东战役;

二是济南战役,「攻济打援」歼灭蒋介石11万余人;

三是淮海战役,国共两党你死我活的大决战,陈粟、刘邓、陈谢合力歼灭蒋介石55万人。

粟裕的电报再次惊动了毛泽东。

他一次次「固执己见」,从黄桥战役、天目山战役、苏中战役到孟良崮战役……他也一直在创造震惊世界的战争奇迹。全面内战以来,粟裕指挥华野取得了全国各战区最大战绩。

毛泽东不禁重新思考,跃进江南是否真的是目前唯一的最佳方案。

他电告刚回到华野的陈毅、粟裕到中央驻地「商讨行动问题」。粟裕、陈毅立即动身,连夜阜平县城南庄。

17年未与毛泽东谋面的粟裕,在这里上演了兵圣孙武「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的佳话。

经过粟裕当面表态,毛泽东从善如流,终于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决定华野三大主力纵队暂时不渡江南下,留在江北打歼灭战。

但他也给粟裕开了一个近乎「苛刻」的三个条件:在四个月至八个月内,必须「歼灭第五军等部正规军五个旅至十二个旅」,「完成准备渡江的任务」。

这个条件类似古人的「军令状」,远比南渡的任务艰巨:

目标:第一,歼灭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军;

第二,歼灭蒋介石的五个至十二个正规军旅(一个旅相当于整编前的一个师,约八千人。十二个旅约十万人,第五军的人数可以累加);

第三,完成渡江准备工作。

任务完成时间:4-8个月。

立状者:粟裕。

粟裕慷慨受命。晚年回忆时,他的内心依然跌宕起伏:

「我深感身上的担子很重,我觉得这次向中央立下了军令状,我一定要打好仗,用胜利报答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殷切期望。」

毛泽东满怀信心地把消灭第五军的任务交给了粟裕。一是基于粟裕主动提出的集中兵力打一场大歼灭战的战略构想;

二是对粟裕的一种信任和期待,粟裕曾全歼五大主力之首的整74师。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对粟裕的战略构想印象深刻的毛泽东,为他逐鹿中原、完成「军令状」提供了便利,随后采取了三项史无前例的特殊措施:

一、全权指挥,使「事、权、责」统一。

毛泽东决定将陈毅从华野调到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任副司令员,粟裕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由于粟裕的坚持,毛泽东最后同意保留陈毅华野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名义,但仍要求陈毅迅速奔赴新的岗位,立即投入中原军区和中原局的工作。

而粟裕则担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成为华野实际最高领导人。

二是厘清中原三军的指挥关系。毛泽东没有采纳粟裕【子养电】中「三军归刘邓统一指挥」的建议,而是指示刘邓协助粟裕作战。

毛泽东特地发电报叮嘱刘邓:「夏季作战的重心是各方协助粟兵团(即华野主力)歼灭 5军」,「望本此方针,部署一切」。

三是动员华野将士共同努力,完成粟裕的战略构想。

他派全军总司令朱德到华野总部濮阳,代表统帅部和毛泽东本人慰问华野将士。动员他们用「钓大鱼」的战术,寻找并歼灭第五军,再想方设法歼灭蒋介石的几个主力兵团。

粟裕深受感动。「士为知己而死,女为悦己者容。」一种无形的压力也涌上他的心头。

压力也是动力。他开始闭门谢客,独自面对满墙的地图,紧张地运筹帷幄,思考着设想的三大歼灭战,履行着呈献给毛泽东的军令状。

当粟裕盯着第5军,日夜计划打一场大歼灭战时,蒋介石及其将领也在对他和华东野战军进行精心琢磨。

第5军军长、毕业于黄埔二期的猛将邱清泉曾狂妄地说:「我要活捉陈毅、粟裕。」

他傲慢是有原因的。第5军是蒋介石的第一支现代化装甲部队,也是关内仅存的两支「五大主力」之一;

另外一支在关外与林彪作战的「五大主力」——新6军,则是由第5军新22师派生而来。也就是说,第5军不仅是王牌军,还是王牌军的「摇篮」。

第5军下辖2个整编师、4个旅,蒋介石还额外给邱清泉配备了一个快速纵队(兵力相当于一个整编旅),装备精良,火炮众多,战斗力极强。

当时,蒋介石在中原的25个整编师中,除13个负责守卫要点外,其余都编成高度机动的团作战,纵横驰骋,往来奔腾。

邱清泉的第5军及其所属兵团驻守在山东省西南部,一个由黄河、运河和陇海铁路徐州至开封段组成的区域。

一旦发生战事,驻马店的胡琏兵团、郑州的孙元良兵团、南阳的张轸兵团都能立即响应,并凭借机械化部队的优势,随时快速增援。

粟裕和他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不仅只能靠两条腿走路行军,而且由于准备实施渡江南下的战略,分散在各处。

又一场巅峰对决将开始,中原之争谁将胜出尚未可知。

粟裕根据军令第一项内容锁定5军后,发现进攻这条大鱼的条件尚不成熟:

一是华野兵力尚未集中,敌我力量对比不利;二是过黄河后将是背水作战,鲁西南战场地形对华野不利,很难取得胜利。

一旦华野合围第5军,曾失去「五大主力之首——整编74师的蒋介石将不惜一切代价驰援,让其余机动兵团倾巢而出。

犹豫不决之际,粟裕得知开封守军力量薄弱,顿时有了「鬼神莫测」的主意。

在部署进攻第5军的同时,他还构想了一个「先打开封,后歼援敌」的方案。

晚年的粟裕回忆当时谋划的心路历程时说:「既然寻歼整编第五军不能稳操胜券,作为战役指挥员,应根据战场实际情况,考虑其他更有把握取胜的作战方案。」

这个腹案并没有上传下达,但粟裕在部署作战时做好了两面准备:既可以合围第5军,又可以先打开封。

5月23日,粟裕发布寻歼第5军的作战部署,下达第一道命令:华野参谋长陈士榘率第3、8纵队由许昌至淮阳,吸引第5军南下。

这一招包含了古代兵家调虎离山、瞒天过海、暗度陈仓、浑水摸鱼等多种元素。

粟裕知道,邱清泉发现南边的陈士榘突然进至自己后方,势必如临大敌。

邱清泉一旦率第5军离开鲁西南南下作战,粟裕可以乘机率领1纵、4纵、6纵和两广、特纵南渡黄河,争取迅速歼灭鲁西南守军。

邱清泉发现粟裕主力突然南渡,势必急急忙忙转向北进。这时,他会安排陈士榘随第5军北上。邱清泉和5军往来奔波,不知不觉陷入了华野一南一北的夹击。

这只是粟裕的妙计之一。

他的整个想法是,如果歼灭第五军的条件成熟,就南北夹击,包围第五军,战场位于鲁西南地区;

如果条件不成熟,还能造成国民党军的幻觉,使他们误以为华野将与其在鲁西南作战。华野将乘机出其不意地进攻开封,然后与增援开封的援军作战。

粟裕背负着毛泽东对改变中原战局的殷切期望。他首先考虑军令状的第一条就是消灭第五军。

但他并没有拘泥于此,而是把军令的所有内容通盘考虑,重点放在一个能迅速改变中原战局的方面:歼灭蒋介石的5—12个旅。

果然,粟裕这一招成功迷惑了国民党统帅部,蒋介石急调各路大军飞奔鲁西南,没多久,鲁西南百余公里内就聚集了国民党10个整编师。

而粟裕则出其不意,直捣开封,大大出乎蒋介石预料,他又急调各路机动兵团增援。

而粟裕在拿下开封后挥师东进,突然包围了前来增援的区寿年兵团,歼其一个兵团和整编75师全部、整编72师大部。再歼黄百韬兵团三个团。

豫东战役,我军取得了歼灭9万多人的战果。被华野攻克的开封,也成为中共在关内首次拿下的国民党省城。

蒋介石和他的国防部异常惊讶,说华野「敢集中主力作大规模之会战决战」,「敢攻袭大据点」。

除急急忙忙改组兵团,调整部署外,蒋介石还在8月2日焦虑地说:「今后三个月如不能在长江黄河间打开一局面,则非垮不可。」

毛泽东交给粟裕少则4个月多则8个月内,必须打掉蒋介石约10万人的任务,时间才过去两个月,粟裕一个战役就差不多完成了。

「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华野应对蒋介石多个精锐兵团的车轮战,也付出了沉重代价,阵亡、负伤和其他减员合计33273人。

然而,这也是早在粟裕预料中的合算「买卖」。

他上书毛泽东留在江北打大仗时,估计华野3个纵队如果渡江南下,「会有约5万人的减员」。

而这5万人是长途跋涉后的非战斗减员,对蒋介石的政权支柱——军队没有任何打击和影响。

他认为,如果以这种减员,作为在中原打大仗的伤亡,那么「每一万人的减员,至少可歼灭敌人一个主力师」,也就是在中原战场可以打掉蒋介石12万人。

而今,粟裕以3万人的代价便令蒋介石丢掉了近10万人,从而一举扭转了中原战局。

他唯一还没有完成的是,第5军这条「大鱼「还未收入囊中。

邱清泉和他的第5军自然不知道粟裕的「刀」曾在自己头上晃来晃去。

这次虽然没有成为被围歼的主要目标,仅仅被长时间顽强阻击,华野撤退时还俘虏了上千名掉队的伤员,占了一个意外的便宜,但自己也损失惨重,已被基本上打残。

连日与华野阻援部队激战,第5军各团普遍只剩下了一个营(已缩编),最多者只有2个营,它的第600团甚至遭华野击溃,团长被邱清泉一怒之下撤职。

对粟裕而言,第5军已被打残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距离毛泽东军令状中8个月歼灭第5军的期限还很远,自己有充裕的时间对付邱清泉这条大鱼。

西柏坡的毛泽东格外满意,很快以中共中央的名义通电嘉奖,称赞豫东战役「给蒋介石‘肃清中原’的呓语以迎头痛击」。

根据这一作战的成功实践,毛泽东最终放弃了分兵渡江南进的设想,准备继续按照粟裕的构想,集中兵力在长江以北打大歼灭战。

毛泽东意识到:「所谓蒋政权,也就是表现在他的军队上「,而「蒋(介石)的力量百分之八十在江北地区,消灭了他的力量,也就算打倒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