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许世友迎接政委上任,见面后呆住:你不是我4年前的勤务兵吗?

2023-12-19历史

这不是我四年前的勤务兵?

1933年4月,红25师政委被调派到军部任职,师长许世友暂时接替政委这一职位。不过许世友打仗很猛,也很有点子,可在政工上却一头雾水,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总认为自己是大老粗,干不了这细活。

硬着头皮干了一个月,没有一件顺心事,师里大小事情都要找他汇报处理,比起打仗还要累,因此身心俱疲的许将军,只好催着军部派一个新的政委和自己搭档,这样就可以将经历放在打仗上。

6月一天,许世友听到上级命令,称新政委会在当天到任。他听了后很是高兴,特意和几个参谋和团长来到营房外接待,期待早日专心打仗。

然而见到了这个新政委后,许世友就直接愣住了,为了避免自己看错,他还特意揉了揉眼睛。不过眼前的人还是让他吃惊,此人不是四年前自己身边的勤务兵陈海松吗?如今怎么成了师政委,自己的顶头上司?

原来,1929年7月,许世友时任团长,指挥士兵在平江路和敌军郭汝栋血战,尽管最终赢得了胜利,但我军还是牺牲了一批人,就连许世友身边的勤务兵也在战场上阵亡。

次年,部队来到了宣化店黄站镇,宣传革命道理以及共产主义,从而让当地的百姓受影响很大,不少人也加入了革命中。而当时陈海松则是出任儿童团团长,积极为我军传递情报、运输粮食、站岗放哨等。

1931年红军离开,陈海松见状悄悄跟着红军后面走,红军首长见他为人机灵,便收下了他。而没多久,他就被营长许世友选中,当了自己身边的勤务兵。尽管两人年龄差才九岁,但相处上一直比较融洽,没有什么代沟。

许世友见这个勤务兵爱学习,为人也十分聪明伶俐,想要重点教导他,传授他行军打仗的技巧并训练。不过一年后,许世友就被任命为25师师长,和陈海松分开。

1932年底,老蒋要求军阀田颂尧加大打击我党组织,田当即调动了四十多个团和红4军发起了进攻。而在3个月的「反三路围攻」中,陈海松表现很是精彩,多次立下大功,被调任到红25师担任师政委。

然而,年纪轻轻的陈海松最终还是没有活到新中国,在长征时就已牺牲,也是长征途中牺牲的最年轻的军级指导员,我们就来看看他的传奇人生。

不顾阻拦加入红军

陈海松是湖北大悟李陈洼人,1914年2月13日出生在农村家庭,家里就一亩多坡地,土地比较贫瘠,在父母的用心呵护下也慢慢生长庄稼,满足一家人的食用。然而,等陈海松两岁大时母亲就离世,和父亲相依为命。

当时婶母没有儿女,就提议收养他,让他得到更多的母爱,就这样,尽管出生在贫困家庭,陈海松还是成为了穷人家的宝贝,被亲邻疼爱长大,同时也让他的童年很是顽皮。

李陈洼才十多户人家,这个小山村附近都是树木高山,从小陈海松就喜欢爬树,身形比较灵敏,上树十分轻盈,如同猴子一样可以做很多动作,久而久之成为了孩子王。

陈海松总是会惹祸,带着全村的孩子一同打闹,不是下水摸鱼就是爬树摘野果子,正是年少这段时间,也锻炼了他的指挥和组织能力。

1927年黄麻起义打响,大别山地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在我党的指导下,这里成立了赤卫队和农协,并组织打土豪分田地,和那些地痞恶霸作斗争。

陈海松受革命之风的影响很大,总会问东问西的,也羡慕加入革命的人,以他们为学习的榜样。然而,因年龄小家人不让其参加这些活动。不过等到下学后,他还是不顾父亲的阻拦加入儿童团中。

1930年,陈海松就已是儿童团大队长,当时他每次执行任务时,都会和苏区干部询问自己不明白的东西,在交谈中对革命有了更深的领悟,也希望能加入红军,加入共产党中。

一次,他看到红军正在招收青年,内心很是心急,渴望早日入伍,他和小伙伴商量一同报名,希望能上战场上真刀真枪的作战。然而,陈海松父亲、叔叔和叔母看他天天想着加入红军,生怕陈家的香火就此断了,商量让他早点结婚,好将他的心拴住,还能传承香火。

陈海松得知后并没有表露出来,也不去儿童团,每天都去农田里劳作。婶母看了后,提出要和他一同前往,他连忙挥手说不用。童养媳也提议前往,但他还是拒绝。全家人都以为他变了,对此很是高兴,却不知他们都中计了。

其实陈海松早就了解,他家的农田下面就是一条大路,且经常有红军部队经过,他每天在农田里劳作,就是为了等待红军队伍的到来,独自劳动才能进入红军中,不然还是会被阻拦。

7月一天,当时正值酷暑,一支红军部队从南向北走来,道路上也掀起了一阵尘烟,陈海松见到后,立马将手里的锄头丢下,加入到红军队伍中。当时红军首长看他个子高,年轻壮实,是个当兵的好苗子,又听说他曾担任儿童团团长,立马应允他加入红军中。

到了中午,父亲见他迟迟不回家,心想坏事了,连忙来到田间寻找,但只看到了一把锄头,猜测他跟着红军队伍走了。

婶母得知后,当场落泪说:「儿子啊,你就算要参加红军,也要和婶娘说一下,我不会阻止你的,你这一走啥时才能回家?」然而,陈海松这一离开,就再也没有回到家里。

因立战功官复原职

在鄂豫皖根据地,陈海松先后出任勤务员、通讯员等职位,1931年春成功入党,1932年跟着大部队去往川陕一带转移,是昂上了36团特务连指导员,1933年初被调任为机枪连指导员。

他的记忆力强,到了机枪连后没两天就将全连战士的名字记住,每次点名时连花名册都不用看,在上政治课时,他看了一遍教材后就不需要再翻书,也不看提纲,可以说上半天,其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还会将理论结合实际,其条理十分明了清晰,受到了战士们的喜欢。

当时张国焘打压异己,并大搞「肃反」,结果不少干部遭到了打击,没多久陈海松就被提拔为三营政委,不过很快原六团政委遭到打压,因没有合适人选,他又被组织上任命为团政委,其军职升得很快。

然而,没几天,团政治处主任又被打压,且在酷刑之下将他拉下水,称他是「改组派」,就这样陈海松也被抓捕。

团长余天云得知后十分心急,他知道陈的品性,绝对不是改组派,连忙找到师长,称:「陈是我一点点看着成长的,刚参军时还是红小鬼,一直表现积极,入川路上这么艰难,他却能将娃娃兵带得很是服帖,这样的人怎么是改组派?必然是有人故意陷害他。」

然而,师长何畏并不理睬,似乎不关自己的事情,或者是害怕自己被牵连进去。不过余天云并不气馁,他又找到了徐向前,将陈海松的事情上报给他。徐听闻后,认为这么年轻的干部实在难得,立马下令将陈海松释放。

不过陈虽然被释放,但何畏却拒绝将他的职位恢复,余天云只得让他担任警卫员。尽管人生经历了大起大落,不过陈海松并没有灰心丧气,他对革命依旧充满了信心,认为组织上会早点还他清白。

没多久,四川军阀派出了六万大军,对我军发起了「3路围攻」,面对敌人的火力压制,再加上因「肃反」导致干部人才大大流失,陈海松临时担任副营长一职,重新恢复了职权后,陈信心满满。

他研究了当前的作战形式,率领两个连守住杀牛坪,尽管兵力不是太多,却占据了这个防御工事,在战略上领先。就这样,陈海松的两个连守住敌人五个团的接连攻打。三天三夜的作战中,歼灭一千五百名敌军,阵地分毫没有丢失,全军士气大振。

之后,他又率部接连打赢了几场漂亮的阻击战,在反「三路围攻」中立下大功,这时候师里才将他的军职、党籍恢复,他重新担任36团政委一职。

和许世友搭档

1933年6月,徐向前在四川旺苍县组织了一场军事会议,会议中,年仅十九岁的陈海松被任命为红25师师政委,而师长就是许世友。

当时许世友是凭着战功一点点晋升为红25师师长,他对这个年轻的师政委很是不服,认为他不过是运气好。不过很快,许世友就改变自己的看法,这个看似年龄不大的同志,能力不比自己差。

在宣达战役打响后,陈海松积极奔赴前线作战,不愿意待在后方指挥,这股大胆的劲儿让许世友很是敬佩。在战况最激烈时,陈海松右腿遭到了敌人弹片击中,鲜血直流。

然而就算是这样,他依旧不下前线,继续带伤指挥作战,并让担架队将其他伤兵抬下去。就这样,陈海松坚持了2昼夜,此战结束后,他的双腿肿得老高,就连裤子都绷紧。许世友见状很是心疼,连忙派士兵将陈政委送到医院中。

到了后方医院后,医生将他的裤子剪开,结果发现弹片依旧停留在大腿里,这让医生很是惊讶,为何陈海松还能坚持这么长时间?或许这就是铁的意志。

不过当时后方的军资比较紧张,没有麻醉药,医生只能给他嘴里放上毛巾,并用上手术刀将弹片从肉里取出,尽管十分疼痛,但他却一直忍着不喊叫出来,冷汗直接让全身湿透。

1933年12月底,军阀刘湘发起了对川陕根据地的「6路围攻」,面对敌人的大军来犯,红军的压力很大。在这一时期,陈海松依旧在积极进行政治宣传,从而让战士们的士气高涨。并组建了一支宣传队,和敌人喊话,从而在言语上瓦解敌人的士气。

他还和许世友一同组织战士练兵,并让老兵督促新兵,还要求政治干部要带头杀敌,从而做好模范作用,以鼓励战士们前进。他对自己也是这么要求的,每次作战时,他都会第一时间来到前线,哪里的战火最激烈,他就去往哪里,和战士们一同作战。

他还让后方做好后勤工作,及时救治伤兵,让战士们没有后顾之忧,这些都让我军的实力大振。

在万源保卫战打响时,陈海松立马率部考察万源地形,并考虑到敌人的重兵器比较多,红军比较吃亏,提出摆上「竹签阵」这一绝招。

红25师几千名士兵一同上手,砍伐山上的竹子,并将其削成竹签,再将其放桐油里油炸,从而让竹签变得坚硬和锋利,之后陈海松又派人将竹签插在半山处。

当时是夏天,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竹签,此战打响后,敌人就凭着优势兵力,从四面八方朝着红25师阵地发起了进攻。

因天气热,川军们都是穿着草鞋,条件好点的穿单鞋,然而等到了半山腰时,他们均被竹签阵所伤害,进攻的速度有所变缓。陈海松见状,趁机朝着敌人发起了射击,很快就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正是这场战役,让许世友对他很是敬佩,没想陈海松不仅政工工作比较出色,打仗上也不比自己差。而后,敌人的数次攻击都被敌人打退,这也让川军内部的士气大败。

陈海松又提出发起对敌人的总攻,就这样一举将敌军歼灭,赢得了万源保卫战的胜利。此战也为粉碎「6路围攻」奠定了基础,而许世友被任命为红9军副军长,陈海松则被任命为红9军政委,比起许世友军职还高。

1935年6月14日,红4方面军第9军25师和红一方面军在夹金山会师,主席很是高兴,他亲切接见了红9军领导人,得知军政委陈海松才二十一岁时,当场惊喜地说:「一方面军干部都很年轻,但一直没你这么年轻的军政委啊!」
长征中立大功

1935年1月,红4方面军在中央的命令下去往嘉陵江西部进发,为了吸引敌人兵力,迷惑敌人,为渡江创造有利条件,方面军决定发动陕南战役。

陈海松率25师在转斗铺一带驻扎,目的是保护部队左翼安全,他不顾敌情复杂,率部直插沔县,从而将敌人的退路断了,从而让这支陕军军心大乱,没多久就溃不成军。

紧接着,他又率部和陕49旅、独立旅作战,灭掉了一个团兵力,很快红25师又逼近褒城。这里的敌人防守比较严,且防御工事牢固,陈海松先率领了一小支部队夜袭,让敌人睡坐不得。

次日早上,陈海松率部发起了总攻,拿下城北鸡头关。夜里,他又率部馒头山和北关,不过敌人已经加强防护,还派出了飞机轰炸。在我军不利的情况下,接连多次攻向陕军,和其展开了肉搏,在接连八天的血战中大获全胜,后在组织命令下撤离阵地。

红4方面军从陕南进军到川北,并打响了嘉陵江战役。此战前,陈海松提议由25师担任主攻,不过首长已提前将任命交给88师,25师只能想办法及时渡江。

此时渡江船只提前被敌人集合到西岸,如何渡江反而是红军部队面临的难题。因江水很是湍急,渡船任务比较艰巨。陈海松想起老家的打鱼桶,也就是在2个绊桶间放上杠子,从而在江水中保持稳定局面。

3月28日渡江战役打响,25师先遣队率先出发,很快控制敌人的2只渡船,很快让全师成功渡江,和27师会合,将江油合围起来。这一举动让川军很是惊讶,军阀邓习侯亲自率领18个团增援。

陈海松接到通知后,决定将这支援军歼灭,他率军朝着敌人右侧进攻,从而让川军攻势受阻,并一举歼灭三千敌人,就连邓习侯也差点被俘虏。

治军有方

陈海松在作战上很有特色,每次都能精确把握敌情,在行动上也十分果断。同时作战打响后就亲临前线,从不在敌后指挥。他本人对下级干部也十分严格,指示的任务必须完成,他也会给其进行思想教诲,让指导员对作战信心大增。

在每次大的战役前,陈海松都会召开动员大会,鼓动性强、目的明确,很有感染力,战士们都愿意亲近他,他在前线战士们的信心就会大增。正因出色的政工和指挥能力,让他在红9军的威望很高。

当时红4方面军受张国焘的恶劣影响,官大一级压死人的现象很是普遍,经常会有打骂下级的事情出现。不过陈海松却是意外,一直平易近人,和战士们打成一片。部队休息时,他总会来到连队,和战士们讨论生活、做游戏、学习等。

他总喜欢和战士们比试摔跤和扔手雷,战士们和他在一起也能放得开。因陈海松身材矮胖,眼睛大,平易近人,且见到人总会笑,因此不少战士称他为「小胖政委」。而陈海松深入基层,总能第一时间发现战士的思想状态如何,从而对症下药。

陈海松也喜欢学习,见到比自己优秀的人,总会虚心请教学习。例如他担任机关连指导员时,连长是神枪手,只是态度比较高傲,和别人一直合不来,不过陈本着谦虚的态度,不仅和其相处融洽,还练就了一身好枪法。

每次去战场时,他总会拿着一挺机枪,关键时就会亲自射击,从而解决最棘手的事情。当然他个人也喜欢理论研究,不管到哪里,身边总会携带马列书籍阅读。

一次作战空隙,他正在读书,兄弟部队的师长走了过来,并问他:「请问陈政委在哪里?」此时陈沉浸在书海中不能自拔,随即用手一指,师长顺着他的方向问了过去,战士们笑道:「你问的那个人就是陈政委!」陈海松这才知道自己闹了乌龙,连忙和这个师长赔礼。

他对伤员照顾也很周到,一次连长罗应怀受到了重伤,在阵地上无法动弹,而阵地又被敌人拿下,我军也已撤离,陈海松听闻后,立马让士兵冲击,就这样才将罗应怀救了下来。

还有一次作战中,他得知阵地上二十多个伤员没撤离,而阵地即将被敌人攻陷,对指导员进行批评,责备他们将伤员丢了不管不问。随后又指挥部队发起攻击,从而将这些伤员救了下来,并亲自为其包扎,让伤兵和指导员都很感动。

当时朱老总跟着红4方面军出发,因被张国焘打压,处境不太好,受到了冷待。不过陈海松对其比较敬佩,每次看到朱老总,都会如同孩子一样高兴,并说:「总司令,你好啊!」一次,他发现朱老总的战马又矮又瘦,连忙将自己的大青马送了过去。

喋血梨园口

1936年10月,红30军、9军、5军共计2万人渡过黄河,并组建为西路军西征,而陈海松就是军政委,不过宁夏战役并没有打成,部队又朝着河西走廊进军,计划去往新疆。

11月初,马家军集合了十一万大军对红军「围剿」,因没后援部队,西路军陷入了包围中,1937年初,西路军只剩下三千多人,只能选择突围,红9军负责掩护。

3月12日,西路军到达梨园堡一带,红9军来到梨园口后,陈海松随即来到山上侦查地形,并让部队警戒。但没多久敌人就追赶而来,此时红9军几乎到弹尽粮绝,且个个筋疲力尽,陈海松连忙指挥机关干部撤离,自己亲自率警卫排和敌人作战。

不过敌人的后援兵力太多,很快红9军陷入包围中。上午十时,陈海松想爬到一个山包上观察战情,结果被敌人子弹扫射,身中八弹壮烈牺牲。最后,这支部队只有一个负伤士兵逃离,上报陈政委的牺牲过程,其他战士均喋血梨园口。

抗日时,朱老总多次回忆陈海松,称他是红4方面军最年轻有为的军级干部,只可惜牺牲太早,不然还能有更大作用。徐向前也多次惋惜:「陈海松是九军的核心,9军不能少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