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68年程潜追悼会,其妻问周总理:程潜算什么人?总理作何回答

2024-02-28历史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总理,你说程潜究竟算是什么人?我家到底算什么 成分 ?」

1968年4月的一个深夜,在程潜的家中,面对前来追悼亡夫的周恩来总理,一向温文尔雅的郭翼青鼓起勇气问出了这个如同乌云一般时刻笼罩在她心头的问题。

「颂公当然是革命干部!」

周总理掷地有声的一句话,让在场所有人高高悬挂着的心松了下来。

要知道,程潜曾是国民党元老、一级陆军上将。

那么,总理究竟何出此言?

良将择木而栖

1949年的7月4日,毛主席满怀期待与恳切,给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的程潜写下了一封复信,这言辞简短精炼的一封信,给了程潜莫大的勇气和决心。

在收到毛主席复信的一个月后,程潜将军举行了记者招待会,正式公开宣读了他向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共领导呼吁和平的通电。

次日,在程潜和陈明仁二位将领的牵头之下,三十多名国民党军政要员共同签署的起义通电正式发表,向全中国宣告了湖南的和平解放。

这就是有名的湖南和平解放事件,在本次事件中,程潜将军的态度起到了近乎决定性的作用。

虽然当时国民党政府已是大势尽去,但是程潜与陈明仁发出通电,宣布「脱离广州政府」,「加入中共之领导人民民主政权」,公开表明「打倒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与美帝主义」的决心,保护了湖南人民的安危,有力地减少了战争带来的损失和伤亡,也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我党统一全国的进程。

在新中国的建立过程中,程潜也算是功臣。

因此,在六十年代周总理拟定的【一份应予保护的干部名单】中,程潜的名字赫然在列。

1968年程潜逝世,周恩来总理亲自前去悼念,面对其遗孀「程潜究竟算是什么人?我家到底算什么 成分 ?」的疑问,总理给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承认了程潜革命干部的身份,以及程潜一家是革命家庭的事实。

像程潜这样一位在关键时刻深谋远虑,颇有大局观念的将领,他的一生究竟是坎坷多舛,还是荣耀满身?

是什么促使他在关键时刻看透国民党腐败的本质?又是什么支撑着他作出最后的选择,愿意投入我党的怀抱呢?

革命之路的第一步

1882年湖南醴陵的一个诗书之家中,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从他嘹亮地哭声中,似乎可以听到他今后波澜壮阔的一生。

他正是程潜。

程潜在受教育之初,和许多读书人一样承载着父母的期望,饱读诗书礼义,以图考取功名,光耀门楣。

侵略者无情的炮火,和清政府软弱无能的态度,很快使他在这乱世中显得格外天真的梦想化为了泡影,促使他走上了弃文从武以救国难的道路。

他没有辜负自己的誓言,1904年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核被保送到日本留学,在此期间结识了今后的革命伙伴黄兴、宋教仁等,并加入了刚成立不久的同盟会,正式开始了他对孙中山先生的追随。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前,程潜早已学成回国,听闻武昌起义的消息,这位胸怀天下的有志之士毅然决然投身革命的洪流,辗转南下到武汉参与了黄兴领导的汉阳保卫战。在此期间,程潜亲自指挥的武昌起义炮战威震全国,令他一战成名。

毛主席称他为「老上司」,正是因为在武昌起义后他参加了为响应辛亥革命而起义的湖南新军,而此时湖南新军的统帅正是程潜。

1913年的二次革命、1915年的护国战争、1917年的护法运动、1920年二次护法运动,其中都有程潜奔波奋战的身影。

彼时的中国,兄弟阎墙,同胞相残,国土沦丧,是真正的国将不国,民不聊生之际,在辛亥革命中萌发的希望的微光,要如何驱散黑暗、照亮中国的前路呢?

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孙中山先生渐渐退出政治大舞台之后,程潜又会遭遇什么呢?

坚定的反袁斗士

辛亥革命获得了短暂的胜利,却没能保住这颗尚且稚嫩的胜利果实,让它轻易落入了军阀袁世凯沾满利欲与鲜血的肮脏之手中。

在袁世凯篡权时,程潜曾组织护国湘军参与讨袁;在护法战争中,又组织湖南护法军,击败入侵广东根据地的北洋军,渐渐发展起自己的势力,但阴差阳错中他所组织起来的湘军部队后来在谭赵战争中被谭延闿收编。

1923年,孙中山决定继续北伐,任命程潜为军政部长,他在韶关北伐的过程中,准备建立自己的军队,将其命名为「建国攻鄂军」,以显示其要在孙中山先生的【建国大纲】的指导之下攻打湖北北洋军阀的决心。

同年秋,建国攻鄂军初具规模,共计四个旅两千多人,参与了广东革命政府两次北伐,但由于实力较弱,败多胜少。

三年后,攻鄂军吸收广东地方武装警卫军后被改编为第六军,逐渐壮大,程潜顺理成章地出任第六军军长。

同年七月,第六军正式出兵北伐,在攻下南昌后,遭到不甘心的北洋军阀孙传芳的狠命反扑,在孤立无援的境地之下,程潜部队与孙传芳的部队鏖战五日后败走,程潜被迫乔装打扮出逃,直到武汉援军抵达,北伐军才再次攻克南昌。

程潜乘胜追击,率领第六军与第二、第七军组成中路军,持续推进北伐进程。在他迅猛的攻势之下,北洋军阀节节溃败,北伐军很快攻占南京城。

与此同时,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也攻下了上海,革命形势似乎一片向好。

然而,令程潜没有想到的是,革命失败的阴云已然悄无声息间将他笼罩。

原来,蒋介石在外国势力的威逼利诱之下,已经下定决心背叛革命,彻底撕下他正义伪善的面具,残忍地向不听他指挥的国民党左翼势力举起了屠杀的镰刀。

誓死不愿成为分裂北伐军的罪魁祸首的程潜,仍然天真地对蒋介石抱有幻想,在这场胜利与良知二选一的残酷游戏中,程潜选择了后者。

很快,他就品尝到了自己亲手摘取的失败的苦果。

1927年4月4日,蒋介石部下何应钦以「训话」为由,包围缴械了程潜的嫡系部队,第六军17师师长杨杰在此时投向蒋介石的怀抱,彻底将程潜苦心经营的第六军拱手送给了蒋介石。

此时已经孤立无援的程潜只得再次乔装打扮,回到九江躲避蒋介石的追捕,所幸后来得到汪精卫的帮助,程潜得以重建自己的部队。

程潜的部队重建后真的能够顺风顺水吗?

在波谲云诡的国民党内部,功绩与才能过分出众的程潜又会遭遇什么呢?

行高于人而众摧之

第六军元气逐渐恢复,程潜也迅速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转而和新桂系联合,意图向蒋介石的部下唐生智的第四集团军开刀,促使已经推进到南京附近的第六军调转枪口,转而对唐生智的部队发起了「西征」。

唐生智的部队在西征军的攻势之下毫无还手之力,迅速溃败,唐生智被迫下野,其部下也退往湖南。

就在这时,程潜做出了一个改变他命运的决定,促使他的军政之路由盛转衰。

出于对新桂系推心置腹般的信任,程潜将湖北省的军政大权完全交由新桂系处理,自己则率领第六军部队孤军深入,追击唐生智的余部,将其尽数击溃。

然而,程潜尚未来得及回味这一次胜利的甘甜,背叛的利刃就又一次架到了他的脖子上。

李宗仁、白崇禧多次劝说第六军离开湖南参加二次北伐,遭到了程潜的拒绝后,如同当年的蒋介石一样迅速撕碎了和平的假象,露出了致命的獠牙。

1928年5月30日,李宗仁、白崇禧邀请程潜赴汉口开会,程潜不顾手下人的百般劝阻,欣然前往。

果然,一意孤行要去这场「鸿门宴」的程潜远没有刘邦的好运气,在会上就被李宗仁等人当场控制住并扣押下来,而他苦心经营的第六军,也在群龙无首的状态下迅速四分五裂,不复存在。

失去了自己的心腹军队的程潜,纵使有百般本领,万般报国之心,却也无力施展,从此在国民党内部被排挤,逐渐边缘化。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也正是蒋介石与李宗仁、白崇禧等人的相继背叛,彻底伤了程潜的心,也让程潜深刻的认识到,国民党内部已经腐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一旦让政权完全地落入国民党手中,清王朝统治时的悲剧也许又要在中国上演。

所以程潜最终联合陈明仁,发动了湖南和平起义的原因,也不难猜测:一方面是对国民党这种鸟尽弓藏的无情行为心怀芥蒂,另一方面也更多地是因为看清了国民党的本质,认识到只有我党才能更好地团结带领民众,建立新中国。

在蒋介石与李、白二人因背叛程潜而沾沾自喜时,也许全然没有预料到,一切在冥冥之中自有注定,是他们亲手埋下了自我毁灭的种子。

程潜最终弃暗投明,发动湖南和平起义的伏笔,在此时就已经埋下。

结语

综上所述,各位对程潜将军的所作所为心中自有一些思量。

总的来说,程潜将军确实是一位忠贞爱国,心系人民的好将领。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够看见一位爱国志士的热情与激情,毫无保留地信任自己的同伴的赤忱之心,永不言败的坚韧,以及最重要的,能够在关键时刻弃暗投明的勇气和大局观。

所以在程潜先生的葬礼之上,面对他遗孀恳切地发问,周恩来总理才会对他做出那样高的评价,致以那样真挚的追思和敬意。

「北风中夜号,戍角时一鸣。仍但不自己,翘首望天明。」

程潜这一生总体上也如他的诗作所言,一心向光明,一意为人民。

参考文献

抗战中的程潜将军 [期刊论文]卢淼-【团结】2005年6期

风云变幻中的程潜 [期刊论文]张书志-【档案时空】2019年3期

程潜其人其事 [期刊论文]李佑球-【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