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生活

老年人舍不得花钱,既使收入稳定,攒有积蓄,也爱省吃俭用过日子

2024-03-08生活

@精品长文创作季

省吃俭用,这是很多老年人的传统和习惯。

不铺张浪费,不大手大脚,这固然没错,我们应提倡和坚持。

但过于节俭,过于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花,也让儿女们很难接受。

就拿我的岳父岳母来说。

老两口一个86岁,一个85岁。每月退休工资一万多,这在三线城市,生活是非常宽裕的。

儿女们条件也不错,一分钱不用老人的。平时也经常给买吃的穿的,到年底还要孝敬一笔钱。既使这样,他们每月还要攒钱,并且常年累月的攒。攒了多少,谁也不知道,但按他们的生活水准估算,过百万是有的。

儿女们也时常问他们,攒钱干什么?给谁攒钱?他们总是不置可否,并乐在其中。

舍不得穿。

儿女们买的新衣服舍不得穿,都压在箱底睡大觉。有次小女儿从国外回来,买了不少衣服。老岳母很生气,把小女儿一顿臭骂,并说"几年前给买的新衣服还没穿呢,你若有孝心,把买衣服的钱给我就行"。很让人无语。

舍不得吃。

大女儿离的近,三天两头去看老人。每次问他们想吃什么,总是张口一词,″就馋红烧肉"。大女儿家里人都不太爱吃红烧肉,每次都是特意给他们做,再送过去。以后再问,仍是馋红烧肉。大女儿就说,"你们平时也经常去外面溜达,顺道到饭店吃,也没几个钱"。老人就是不去,认为在饭店吃不合算。

旧舍难离。

两位老人身体还算硬朗,都是自己做饭做家务。但毕竟年龄大了,儿女们不放心,尤其用电,用煤气,还是有安全隐患的。儿女还都孝顺,动员他们到任意一家养老或住一段都可以,但老人就是执意不去。也可能是年老恋家缘故吧,在自家呆着舒坦。拿他们也没办法。

舍不得花钱让人照顾。

为照顾二老,子女们张罗顾个保姆,平时有个照看。老人舍不得花钱,几个子女平摊,大家也都没意见。但老人硬是不同意,还把顾来的保姆轰走了,只来了一天,活都没干上。″你们有钱烧的,还花钱侍候我们,把每月顾人的钱给我们就算尽孝心了"。真是没办法。

剩菜剩饭舍不得扔。

逢年过节,以前都到老人家里去过,由儿女们买菜做饭。现在也都图轻闲,就到饭店去过。老人有一儿两女,基本三家轮着来,每年都要聚上几次。

每次大家聚的都很高兴,就是吃完饭了,弄的不愉快。不为别的,就是打包的剩饭剩菜。其实,吃完饭打包也都正常,关键是,两位老人什么都不许剩,哪怕两片咸菜,几粒花生米,小半碗米饭,都要一扫而光。当然,谁家也不拿,都是两个老人带回。几顿饭下来,老人家的冰箱冰柜装满了那些剩菜剩饭。真是不理解。

多少年的老式洗衣机一直在用。

儿子看到老爸老妈仍用老式洗衣机,两年前就给换个全自动的,直到现在依旧闲置一旁。都以为全自动的他们不会用,倒不然。原来他们舍不得把旧的扔掉,还说"那个旧的一样用,只是少了脱水甩干功能,不也比以前用手洗強多了",很知足。

驻着老旧房子很满足。

岳父母的房子,还是30年前单位分的。地段很好,又是一楼,一百余平,住的还算宽敞 。只是时间长了,屋里的墙面有些沉旧,几次动员他们重新粉刷一下,儿女们出钱出力,这也不同意。

老人认为这旧房子也不妨碍什么,房子就是遮风避雨的,再怎么弄也不会增加什么功能,就是认死理。

没办法,儿女们一商量,安排两个老人去老家呆几天。老家还有些老亲戚,老人们还是恋旧的,在小女儿的陪同下欣然前往。就在他们去老家串门的十几天里,女儿和儿子找人把屋里重新收拾了一遍,墙面贴了壁纸,卧室安了地板,其它地面也都换了新地砖。花4万多块也都是三个子女出的。

老人在世时间还能有多少年,住的舒舒服服,也是儿女们的心愿。

但老人回来后,不但没什么好话,还惹的一肚子气,一个劲埋怨儿女们乱花钱,太败家。有啥办法。

买散场的成堆果疏。

老人都有起早的习惯。他们每天5一6点钟就起床,没什么事,就去逛早市。早市离家不远,十来分钟就到了。

但每次都要呆上几小时,都是八点以后买。因为早市只开到七点半,七点半后就罢市了。都知道,临罢市了小商贩们便倾仓大甩卖了。各种疏菜、水果不论斤,论堆卖。这时两位老人开始扫贷,左一推黄瓜,右一推柿子,再就是苹果,桔子等等。

他们扫来的这些东西,基本都是别人挑剩的,或歪瓜裂枣,或残枝败叶,没有新鲜的。于是,便给三个子女家挨个打电话,每家都要分上几塑料袋东西。不要还不行,那就一遍遍打,直到各家取完为止。

喜欢拣破烂东西。

最近这几年,岳父岳母又添个新癖好,就是喜欢拣破烂东西。

垃圾箱旁扔几双破鞋子,旧衣物,都顺手拣回。凡是合身合脚的便洗一洗就用在自己身上。还说,这些能用的东西不用怪可惜的。真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原来老人一百平的房子,属于旧式的三室一厅。现在只剩一室一厅了,另两室,装满了拣来的旧物。有旧衣物,门帘子床垫子,破被褥等乱七八槽的东西。问有啥用?他们就说这都是能用的东西,扔了是败霍,让人心疼。

有文化的老人。

如果说,他们是生活所迫吧,一点不沾边。若说他们愚昧无知吧,还真不是。岳父是过去的″老高三"毕业,曾当过教师,后调到机关当干部,也是县(处)级退休。而岳母开始在幼儿园当老师,后来与学校合并,正式成为小学老师,一直干部退休。

就是这样80多岁的两位老人,耳不聋,眼不花,身体还不错。收入稳定,尚有可观的积蓄,但生活却如此的"寒酸"。

有人觉得不可思议,更是难以理解。与同事说起此事,很多人也大倒苦水,这样的老人不是区区个例,放眼望去,还真不在少数。

习惯成自然。

这样的老人,大多出生于上世纪的四五十年代。他们从记事起,正是生活艰难时期,能吃饱穿暖,就是他们物质生活的最大追求和奢望。可以说,他们大半辈子都在为解决温饱而奋斗。

直到九十年代后期,经济发展了,百姓富裕了,但他们仍抱着固有不变的生活态度,不能同步和适应高品质的生活。于是,有些让人匪夷所思的生活状态,在他们看来却是再正常不过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老人是穷怕了。他们大半生的生活境遇,铸就了早已习惯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既使到了今天,仍未改变,也很难改变。

这就是那一代含辛茹苦的人,他们承受了无数的艰难和困苦。我们没有经历过,所以很难理解。所以,常被我们不屑的"节俭",实为他们一生的追求。而到了现在,是不是该丢弃呢?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里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