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儿童的网络参与度日益提升。然而,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匿名性和信息传播的快速性也为儿童权利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儿童权利保护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规定了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等基本权利。然而在网络空间这一新兴领域,儿童隐私泄露、网络侵害、不良信息接触、网络成瘾等问题频发,严重威胁到儿童的身心健康与权益保障,亟需引起重视。
网络信息过载不良内容泛滥。网络空间信息爆炸,儿童在享受信息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过载的问题。信息过载使儿童更容易接触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儿童在缺乏有效筛选机制的情况下,易受暴力、色情、仇恨言论等不良信息影响,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与价值观形成构成威胁。特别是一些针对儿童设计的恶意内容,如诱导性广告和不良虚假信息,更需警惕。据澎湃新闻2023年8月【有害内容隐形变异,涉未成年人网络乱象「改头换面」】报道,「AI换脸」「一键换装」……经过检索,充满低俗意味的店铺图片和文案随处可见。调查发现,一家出售AI图像生成工具的网店,可生成低俗的人物形象,甚至还能生成未成年人形象。有学生表示,很多同学都知道如何使用「擦边关键词」搜索,购买这类AI生成工具。购买时,店家也不会询问自己是否成年。传播有害信息的网络乱象,借助「AI换脸」「AI绘图」等新兴技术,沉渣泛起。一些处于监管灰色地带的应用软件,则将隐秘的手伸向未成年人。比如,市民李阳发现读中学的儿子正在使用某款密聊软件,屏幕上有几张「阅后焚毁」状态的图片、几个英文字母简写。出于关心,他上网搜索了几个英文简写,发现都是低俗用语的缩写。除此之外,还有通过「二创视频」、表情包、外链浮窗等隐蔽形式,向青少年传播色情低俗、迷信暴力的;还有某些儿童智能设备APP中,语音、文字搜索结果中也存在不良内容。
信息泄露成为侵害前置风险。随着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攀升,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问题逐渐凸显。当前儿童个人信息泄露问题逐渐成为非法侵害的前置风险。儿童在线活动频繁,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薄弱,容易成为数据泄露的目标。一旦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可能导致身份盗用、网络欺凌、甚至更严重的犯罪行为,给儿童安全带来直接威胁。据海口长安网2024年3月【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泄露,如何避免受侵害?听听律师说法】报道,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弱,在使用社交媒体软件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隐私泄露的风险,有的还因此受到进一步伤害。一位中学生因为个人信息泄露而被成年女性性骚扰的真实案例显示,小明上初二时,陌生人小敏申请添加小明在某社交平台的联系方式,一开始两人还是像正常朋友一样聊天,但是后来小敏开始跟小明聊一些有关性的话题。更过分的是,小敏还让小明发送裸照以及一些视频,小明并不同意。但是,小敏准确地说出了小明所在的学校和班级,并威胁小明,如果小明不按照她说的做,她就会直接到小明学校找他。不得已的情况下,小明给小敏发了自己的裸照。据澎湃新闻2021年11月【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泄露风险重重,如何加强法律保护】报道,未成年人在发布社交媒体动态、注册游戏账号、上网课等网络活动中,会留下相关的个人信息,如家庭住址、喜爱偏好、教育经历等,此类信息极易被网络运营者收集和利用。由于未成年人尚处于成长阶段,其辨识能力和自控能力较成人更弱,在自我控制和自我保护方面更显稚嫩,无法辨识来自外界的风险,更易遭受来自数字空间的不法侵害。据福建省漳州市反诈骗中心消息,仅2020年5月份,就接到了14起「虚构绑架型诈骗」。在这类诈骗案件中,骗子往往利用从不法渠道获取的未成年个人信息,向其父母打电话,虚构孩子被绑架的事实,以此要挟父母支付巨额赎金。除此之外,还可能发生不法分子利用未成年个人信息诱骗其发送裸照、裸体视频,进行裸聊、做猥亵动作等侵犯未成年人身权利的犯罪行为。据【「女童保护」2018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全年媒体公开报道的317起性侵未成年的案例中,网友作案39起,其中有16起是在网络聊天平台、社交视频平台中。由此可见,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泄露逐渐成为诈骗、性侵等非法侵害的前置风险,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迫在眉睫。
网络沉迷引发过度消费突出。网络游戏、直播打赏等网络娱乐形式吸引大量儿童参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儿童易沉迷其中,不仅影响身心健康,还可能因非理性消费给家庭经济造成负担,甚至引发社会问题。近年来,多起儿童因网络沉迷引发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新京报2024年4月【未成年人玩网游大额充值事件频发,如何把好「充值关」?】报道,近日,9岁男孩玩手机网游10分钟内充值6400元、几日内扣款超万元的事件受到关注。根据公开消息,该男孩的账号是使用了成年人身份信息注册。近年来,未成年人大额游戏充值事件频发,今年3月14日,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的2023年全省消费投诉热点难点就提到,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充值问题仍然突出。记者在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输入关键词「未成年人游戏充值」进行搜索,共出现25187条投诉信息。在投诉中,还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在游戏过程中被诱导充值,「根据孩子描述,当时跳出广告显示抽奖活动,输入密码即可领取,输入3次密码,结果被分别扣款三次。」另有家长表示,孩子偷偷使用家里老人的某国产手机下载游戏直接自动登录,以及游戏界面设计抽盲盒诱导没有判断能力的未成年人充值消费。充值易退费难,网络游戏是如何「收割」未成年人的据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5月【充值易退费难,网络游戏是如何「收割」未成年人的】报道,当前备受未成年人追捧的网络游戏多是手机游戏,在各类APP上大量投放广告,点击广告就可跳转免费下载。也正是由于游戏「免费」,一些家长并不会特别关注孩子的游玩行为,尤其由家中长辈监护的农村留守儿童,更容易被疏忽。这种疏于关注的态度导致未成年人在游戏中的充值行为缺乏应有的监控。在一些较为极端的投诉案例中,未成年玩家长期、多次进行大额充值,有的发现时甚至已累计数万元。
现有法律监管措施较为滞后。相对于网络环境的快速变化,现有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往往显得滞后,难以及时有效应对新出现的挑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规避监管,进行非法活动。同时,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也增加了监管的难度。据澎湃新闻2023年8月【有害内容隐形变异,涉未成年人网络乱象「改头换面」】报道,数字时代奔涌向前,不断更新迭代的网络技术,极大地降低违法成本、增加违法行为的隐蔽性。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带来此前不曾有的不良信息风险,且普通的监测手段有时无法奏效。某电商平台工程师黄舒介绍,所谓的「密聊软件」,具有极大的逃避监管、向未成年人传播不良信息的风险。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表示,网络内容在隐形变异、安全风险以及诱导沉迷等方面的表现形式都在快速迭代,国家立法、政府监管、学校管理、家长知识结构都存在滞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