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育儿

为什么明明是轻中重度听力损失,孩子却表现出重度交流障碍?

2024-07-04育儿

明明孩子的听力损失只是轻中重度,但他们在交流上却表现得像是重度听力障碍。这背后的原因,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这不仅仅是因为听觉神经功能的逐渐丧失,更重要的是,这一变化会连锁反应般地影响到孩子的语言、认知和社交能力。

轻度耳聋,如果不及时补偿听力,会怎样呢?

1、听觉感知退化: 当听觉功能因为听力损失而逐渐退化时,孩子接收到的声音信号就会大大减少。这就像是一扇窗被慢慢关上,外面的声音越来越模糊,直到最后,大脑几乎接收不到任何有用的声音信息。

2、听觉记忆下降: 长时间缺乏声音的刺激,大脑就会逐渐「忘记」如何处理和理解声音,这种现象被称为听觉剥夺效应。

3 、听觉理解迟钝: 即使孩子还能听到一些声音,但那些缺失的声音部分,会对他们的语音理解和反馈产生全面的影响,所以很多轻度听力障碍孩子,明明能听到声音,但对声音的反应非常迟钝。

轻度听力障碍儿童面临那些困难?

1、语言迟缓是必然。 语言是后天通过模仿和学习形成的,它依赖于听觉系统来接收和处理声音信号。对于听力障碍的孩子来说,他们无法接收到清晰、准确的声音信号,因此就失去了正确的模仿对象。这就像是一个想学习画画的孩子,却没有颜料和画笔,他们的语言学习自然会受到阻碍。

更糟糕的是,听力障碍还会影响到发音器官的功能,比如下颚、唇、舌等。由于听觉反馈的缺失,这些发音器官的感知觉能力、触觉敏感性、肌张力以及运动模式等都会出现异常,从而影响发音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2、再来说说大脑的认知负荷。 听力损失的孩子在交流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来理解和解析声音信号。这就像是一个人在跑步机上跑步,同时还要解复杂的数学题。这种过度的认知负荷会导致精神疲劳,降低大脑执行其他基本认知任务的能力,比如记忆力和理解力。长期的认知负荷增加还可能对大脑的认知功能产生更深远的影响,比如加速认知能力的下降和增加患痴呆症的风险。

3、无法回避的社交缺陷。 听力损失的孩子在社交场合中常常因为无法听清对话内容而感到尴尬和焦虑。这种焦虑感会让他们逐渐减少社交活动,从而陷入社交孤立。而这种社交孤立感又会进一步加剧听力损失对他们生活质量的影响。更糟糕的是,社交能力的下降还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比如抑郁症和焦虑症等。

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1、一定要在3岁前给孩子补偿听力,听能管理早点介入,孩子的听觉感知,听觉理解,听觉记忆方面越接近正常同龄人。

2、一定要让孩子养成佩戴助听器的习惯,每天至少要满足8小时的佩戴时间,要知道,助听设备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语言交流需求,随时随地接听外界声音,对保持大脑听觉中枢活跃很重要。

3、一定要围绕孩子的社交,做语言康复训练,很多家长都犯过这个错误,聋儿补偿听力后,马上开展文化课学习,生怕孩子将来上学成绩不好。实际上,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发展语言社交能力。学会用语言沟通打交道比认识多少字重要得多。

总之,不要以为轻度听力损失对孩子影响不大。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结果往往是语言发育迟缓和交流障碍。因此,对于听力损失无论轻重,我们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的干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阳光语言矫正中心官网-国内集语音病理学,语言认知学研究,和语言障碍矫正实践研究为一体的专业语言障碍矫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