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育儿

忠告父母:盲目的「吃苦教育」毫无意义,还可能毁了孩子

2024-02-29育儿

本期专家

王人平

儿童教育学者,每条微博都被家长们无数次转载并奉为育子圣经,引领了众多殷切父母的自省之路……这个神话的缔造者对自己行为的注释是:非专家,非机构,一位普通父亲的自我救赎。

01

近几年,吃苦教育大行其道。很多父母认为,今天的孩子生活得太过舒服、安逸,导致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于是刻意给孩子制造苦难。

一个人是不是吃苦越多,意志越坚强,成就越大?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所谓苦难使人强大是幸存者偏差,更多的人、更多时候,苦难和挫折只会让人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失去前行的自信和勇气。不是苦难成就人生,而是面对困难时心中的信念、爱和梦想成为我们人生的铠甲。

很多父母可能会担心,社会是很现实的,并不会像父母一样善待孩子。自己先让孩子吃够苦、受够罪,孩子将来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了。可是,如果因为世界不够好、不完美,父母就先对孩子不好,以教育之名让孩子去习惯假恶丑,习惯挫折和苦难,那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值得孩子留恋的呢?

孩子之所以还对生活有眷恋,对未来有期待,不就是因为确信世间有真善美,而自己无论经历怎样的困境,始终都有一个家可以回,有一盏灯随时亮着,有一份爱一直守候着吗?

正如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所说:「孩子必须确认自己可以随时回家,才可以安心地向前发展。」

吃苦教育的另一大误区,是把成功的归因单一化、简单化和机械化。 很多父母信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理念,这个世界上能吃苦的人太多了,而能功成名就的人却并不多。

教育,立足帮助孩子成为身心健康、自食其力、热爱生活的普通人, 而孩子未来能否功成名就,能不能吃苦只是一方面,更要看个人的天赋、悟性、热爱、性格、家境,还有运气和时代。

02

父母只盯着让孩子吃苦这一点,很容易忽视其他因素和条件在成功中的作用,挂一漏万。

著名国际雕塑家蔡志松先生在一次专访中说:「没什么可提了才提到吃苦。好多人误以为吃了苦才能成功,其实不是这样的。无数人吃了无数苦,但成功的人很少。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思考,是我们的智慧,是我们的选择。如果吃苦就能成功,说明成功可以复制,你想做什么就能达得到,但世界不是这个世界。」

我也一直认为,相比于吃苦,一个人能认识自己、勤于思考、学会选择,找到自己的天赋和热爱,投身其中,更容易获得成功和成就。过于强调吃苦,本质上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成功,其实是对一个人认知的补偿,而不是对吃苦的奖赏。

刻意给孩子苦吃,不仅无益于孩子抗挫折能力的提升,还会伤害亲子关系,给孩子制造匮乏感。 因为即便父母是出于善意,这种刻意为之的苦,传递给孩子的也是父母对孩子当下生命状态和能力的不接纳、不满意和不信任。

孩子首先感受到的是父母的否定和嫌弃,这会削弱孩子的自尊、自信和生命力,让孩子认为自己不配拥有快乐、幸福的生活。唯有一直保持吃苦的生命状态,才能赢得父母的认可,获得安全感。

同时, 刻意而为的吃苦教育也容易让亲子关系直接进入对抗状态, 导致孩子对父母心生反感、叛逆,甚至仇恨,无法构筑起亲子间强有力的生命连接和健康的依恋关系。

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遇到刻意让孩子吃苦的父母,本身就是孩子最大的苦。我有一位朋友,家里经济条件还算不错,但为了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上学前一直把孩子寄养在乡下的爷爷奶奶家。等孩子要上小学了,这位朋友才接他回城里住。

结果,不仅没见到孩子更独立、坚强,反而因为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遇事情绪化,与父母的关系也不亲,朋友后悔不已。

03

还有一类所谓的吃苦教育,不是真正为了提升孩子的能力和品质,而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惩罚。

例如「爸爸带厌学男孩去工地搬钢筋」「抱怨读书苦被妈妈罚泔水桶捡面条」等新闻,这类父母通常都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告诫孩子「你不吃读书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给自己加戏,给孩子洗脑。

可是,孩子今天能因厌恶劳动的苦而回去读书,明天也会因厌恶读书的苦而放弃学习,去做其他更轻松的事。

学习、读书,本质上都是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一个热爱生活和劳动的人,学习、读书都不会差。因为学习、读书本身就是一种生活、一项劳动。

作为父母,我们要明白: 一个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并不取决于吃了多少苦,而是来自于内心储存了多少爱和希望。 这就需要父母先活出自己的幸福和价值,让孩子看到父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视。一个悲观无趣、苦大仇深的成人世界,是很难让孩子对未来有憧憬的。

同时,我们要尽可能在孩子年幼时,让他感受父母无条件的爱,体验发自肺腑的快乐,从而在孩子心底埋下光明、美好和希望的种子。

孩子在未来遭遇种种挫折和苦难时,那颗被爱滋养过的心灵,才可能生发出一种免于崩溃的力量,不绝望、不悲观、不放弃,对生活有眷恋,对生命有敬畏,对自己有信心,确信人间值得,岁月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