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育儿

三分饥与寒,为何能保小儿安?

2023-12-04育儿



四时欲得小儿安,
常要三分饥与寒。
三元人皆依此法,
自然诸病不相干。

上面这首诗出自元代的儿科医家曾世荣。如今简化成「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朗朗上口。

很多家长烦恼说现在的小孩子太难养了,不是感冒发烧,就是肠胃不好,真真是操碎了心。其实,养育小儿,把握好这个口诀,真的是省事又有效。

三分饥

这里所说的「三分饥」并不是不让孩子吃饱,而是不要让孩子吃得过饱,每餐七分饱就足够了。因为小儿脾胃功能尚在发育之中,比较稚嫩,不能承受过多的食物,虽然需要水谷精微的营养,却不能多吃,吃多后反而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等疾病。

为什么要「三分饥」呢?

打个比方,生活中有这么一个现象,在我们使用电器的时候,如果超过了电路的额定负荷值,就会出现短路等故障现象。

同样的道理,人体脾胃也可以理解为有一个「运化值」,当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超过这个「运化值」时,脾胃也会受损,出现积滞。

积滞,是指儿童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而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又称食积、食滞、乳滞、积食等,通俗可以理解为「消化不良」。其病机就是食物积聚于中脘,损伤脾胃。

中医认为小儿饮食不节,过食肥甘生冷,伤及脾胃,脾胃失司,受纳运化失职,升降不调,乃成积滞。积滞日久,脾胃更伤,转化为疳。脾胃虚寒薄弱,则乳食难以腐熟,而使乳食停积,壅聚中焦,阻碍气机,时日渐久,致使营养失调,患儿羸瘦,气液虚衰,发育障碍。

婴幼儿的胃不像成人那样呈垂直位,而是处于横位或半横位,平时正常喂养之后,为了避免宝宝呕吐,也需要把宝宝竖抱着拍拍背,使胃内空气排出来。如果宝宝吃得太饱,胃内食物过多,空气难以排出,就很容易出现呕吐的症状。

吃得太饱容易加重小儿胃肠道的负荷,无论是胃肠道的蠕动还是分泌的消化液,都不能满足过多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容易出现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问题。吃得过饱会刺激胃肠道血运加强,从而增加心脏的负担。

而人在饥饿状态下,会促进脑垂体更多地分泌生长激素,可刺激儿童骨骼生长。因此,每次给宝宝喂奶不要太饱,否则会阻止生长激素分泌,让孩子长不高。
怎样做到「三分饥」?

想要做到「三分饥」,听起来好像挺难控制,其实很简单。 可以按以下三步走:
1、正餐不吃过饱
2、不吃零食
3、晚上8点之后不再进食

小贴士: 如果孩子第二天早上的食量还可以,并且能空腹排便,那就说明家长的「三分饥」控制得不错,要继续保持哟。

三分寒

「三分寒」指的是孩子不应该穿得过多、过暖。

中医认为小儿是纯阳之体,天性活泼、好动,新陈代谢相对较快,而且活动量较大,孩子的产热速度快于成年人。穿得过多、过暖,会使孩子散热困难而出汗过多,并浸湿孩子的贴身衣服。这种情况下,被寒风吹过更易感冒,还容易诱发湿疹、汗斑等一些皮肤病。

对于孩子,不光要少穿衣,晚上也不能盖太厚的被子。厚厚的被子会压迫孩子的肺部,使胸廓的扩张程度受限,导致肺的通气量和供氧量相应减少,使其不同程度地出现呼吸急促等缺氧的现象。厚被子透气能力差,导致被子里的温度非常高,会大大增加1岁以内小孩得「捂热综合症」的几率,如果没有及时处理,有可能还会有生命危险。

另外,被子里的高温还会使小孩体表毛孔扩张,起床时稍不注意,冷空气就会很容易地通过毛孔侵入肌肤而使其致病。另一方面还会延长甚至加重小孩睡后机体的代谢,影响睡眠质量。
家长们要让孩子的皮肤、呼吸道等「第一道防御门户」尽早接触到外界的寒冷环境,尽快适应外界环境的气候变化及寒冷刺激,逐渐提高其御寒能力,进而提高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宝宝抵抗力、减少患病几率的目的。■


【来源: 中国中医、广东省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