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育儿

脑科学研究:孩子磨叽是常态,变慢为快的5个技巧,比催促有效

2024-02-26育儿

最能让家长暴躁崩溃的事情,莫过于孩子的拖拉、磨叽了。

不论时间多紧迫,孩子都是不紧不慢,悠悠哉哉的,逼得家长发火吼他两句,才能稍微快那么一点点。

吃饭、洗手、洗漱、穿衣服、出门、写作业、收拾玩具等所有事情,都是在家长的催促下才能推进,一天催八百遍,催一下动一点,不催那是一点都不动。

不断有家长疑惑:为什么孩子这么磨叽?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不磨叽,少拖拉?

大家总是急于让孩子快一点、再快一点,赶紧的,别磨叽。

催促是我们下意识应对磨叽、拖拉的方法,用久了你就会发现,除了让父母自己火冒三丈之外,没啥长期效果,还会造成一个隐形弊端:让正常磨叽拖拉演变为非正常磨叽拖拉。

起初,孩子的磨叽拖拉是大脑、认知发育不足的正常现象

如果我们具有一个普遍视角就会发现,在学龄前几乎没有不磨叽、不拖拉的孩子。

当我们询问小区里其他家长:你家孩子穿衣服快不快?是不是催好几遍才上桌吃饭?

得到的回答十有八九都是:我家也是这样的啊,干啥都要催,磨叽的很。

这个普遍现象背后有2个客观的发展规律:

首先是大脑发育水平,停止当前有趣的事情,转而去做另外一件不怎么有趣的事情,预判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一件事情上会造成什么麻烦等动作,需要运用推理、计划、控制等高级脑能力。

提供这部分能力的大脑区域发育成熟需要很长时间。

在【0-5岁大脑发育的黄金五年】一书中讲到:顶叶、颞叶、额叶等大块高级联络皮层区在十七八岁的时候还在进行着精简突触、形成髓鞘的过程,这些回路负责我们最复杂的职能,包括语言、注意力、判断力、计划、情绪和推理等。

基于这样的发育局限性,孩子会沉迷于当下玩玩具、看动画片、发呆等快乐中,不能立刻切换到快速穿衣服、吃饭、洗漱等任务上,尤其是两三岁的低幼段孩子。

所以我们对学龄前的孩子要有一个合理的认知:拖拉、磨叽是他们的常态。

接纳了这个客观常态,我们也就能放松要求,不那么执着于让孩子快一点,再加上一些技巧性的方法,磨叽、拖拉会随着年龄增加慢慢减退。

但大多数家长急于培养所谓的「自律自控、时间观、好习惯」,忽略孩子的大脑认知发育水平,就会把正常的磨叽拖拉推到一个错误的方向。

接着,孩子的磨叽拖拉演变为对抗父母的斗争方式

正常情况下,孩子不会在每一件事的每一次上都拖拉磨叽,其中一定有那么几次是相对比较配合的,但是这几次,我们没有看到。

我们要的是:次次、事事都快速响应,立刻执行,或者我们期望孩子最多拖拉5分钟,但孩子每次都会拖拉到10分钟。

基于这样的期待,我们但凡看到孩子不行动,就会带着怒气催促他们:你能不能快点!

孩子因为害怕发火的我们,不得不加快速度。

面对自己不想做但父母让做的事情,孩子开始用拖拉磨叽来反抗,能拖多久就拖多久,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对抗方式。

孩子还从中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规律:只要自己开始磨叽拖拉,就一定能改变父母的情绪。

这种「掌控父母」的感觉,是自我意识发展期间,孩子最想拥有的体验。

除了对抗,拖拉磨叽还能达成一种效果,那就是「获得关注」。

这种情况常出现于多子女家庭,或者父母不常关注孩子的家庭中,

孩子发现磨叽拖拉能够拉长父母对自己的关注时间,能够吸引父母来关注自己,即便是负面关注,训斥、催促,也是孩子需要的。

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在任何事情、任何状况下都拖拉磨叽,不妨复盘一下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是否太紧张、太疏离了。

最后,亲子之间形成越催越慢,越慢越催的恶性循环

当孩子形成了用磨叽、拖拉来对抗父母、获取关注的模式后,亲子关系就会陷入越催越慢、越慢越催的恶性循环中。

父母认定孩子就是懒散,必须要给点颜色才能动起来。

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不满,也认定了自己就是懒散的,必须要靠外力催促才能动起来。

在这个循环里,我们认为改变的源头在孩子那里,只要孩子不拖拉,我们就不会催促。

事实上,打破这个循环的人是我们,而非孩子。

回忆一下文章前面所说的,导致拖拉磨叽出现的客观条件吧,孩子拖拉是常态,他不具备改变磨叽、拖拉的自我动力。

如果每个孩子都能自我管理,那还要父母干什么呢?

正确应对孩子的磨叽、拖拉,应分阶段、讲方法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水平的认知,面对拖拉磨叽,我个人尝试过5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应对4岁前孩子的拖拉磨叽,要利用好」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孩子一岁半左右开始进入自我意识发展高峰期,因为想要自己做决定、自己拿主意,进而用磨叽拖拉来对抗父母的现象非常普遍。

我们只要抓住孩子这个心理特点,用以下3个小技巧就能解决大部分磨叽拖拉:

1)提前告知孩子计划,尽量不要临时通知

提前通知孩子再过十分钟要准备出门要好过已经到出门时间才告知孩子,因为孩子对时间是没有概念的,他只关心自己手里的玩具还没有玩够,越是紧急,他越着急多玩一会儿玩具。

生活中很多事情是可以做到提前通知的,比如:

饭点前10分钟,告诉孩子:你还可以玩10分钟哦,10分钟后我们就要开饭了。

睡觉前15分钟,告诉孩子:我们还可以玩15分钟,15分钟后我们就要洗漱了。

正是因为孩子对时间长短没有概念,所以10分钟、15分钟足以让孩子觉得自己占了个大便宜。

2)用选择代替命令,能做主的孩子行动力更高

假设早上孩子醒来,还赖着不愿意穿衣服,我们可以开启一系列选择题来让孩子动起来:

我们打开衣柜,对着孩子说:你的两件恐龙衣服在吵架呢,它们都想被你挑选穿在身上,怎么办?你快来选一下吧,今天要带哪一件恐龙衣服出门啊。

这个选择题,大概率能让躺在床上的孩子蹦起来,走到柜子跟前开始挑选衣服。

我们再拿着衣服对孩子说:两个袖子又开始争吵了,它们都想先被你穿上,你快来解决一下,先穿哪只袖子。

这个选择题,大概率能让孩子快速开始穿衣服。

如法炮制,裤子、鞋子都能在「我来选择「的游戏中搞定。

3)紧急状态时,我们可以直接上手帮孩子完成

如果时间真的很紧张,孩子自己做肯定来不及时,我们就直接上手帮孩子完成吧,不要再一遍遍催促孩子,意图锻炼孩子。

比如还有十分钟,我们上班就要迟到了,但孩子衣服还没有穿好,这个时候,我们就直接抓住孩子,三下五除二的把衣服、鞋子给他穿好,快速出门。

再比如,当提前布局、用选择代替命令的方法无效时,我们也可以直接走过去,抓住孩子带到卫生间洗漱、带到饭桌上吃饭,无需讲道理。

2、应对4岁后孩子的拖拉磨叽,让他承担责任、体验失败

随着孩子年龄增加,认知水平提升,我们可以从2个维度来帮助孩子明白,拖拉磨叽对自己的影响。

1)承担自然后果

拖拉磨叽的后果会造成时间紧张,本该完成的事情没有完成,计划被打乱,迟到、赶不上车等等后果。

我们是成人,有足够的生活经验,所以知道这个后果,从而提醒、督促自己不要拖拉磨叽。

但孩子因为生活经验不足,没有抽象推理能力,大部分后果都由家长扛下来了,所以孩子对拖拉磨叽是」无惧、无感」的。

这种情况下,只有自然后果才能让孩子真切体会为什么不能拖拉磨叽。

我们需要在生活中,时不时的让孩子承担几次自然后果,用真实的感受体验代替抽象的说教。

比如,吃饭时间已经过了20分钟了,孩子还没有上桌,那就让他承担「拖拉磨叽造成的饿肚子后果」,从而明白按时上桌吃饭的必要性。

不过这个方法只有在孩子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上才会有效果,类似早上磨叽会导致上幼儿园迟到这类事情,很可能没用,因为孩子巴不得不上幼儿园呢。

2)尝试不同规划下的不同效果

学龄前的孩子每天要做的事情其实并不多,可以让孩子尝试自己规划任务,然后复盘这个规划是否合理。

我儿子起初很不愿意在早上醒来时就做视力训练,拖拖拉拉很久才开始,后来我让他自己规划视力训练,他先后规划了三次:

第一次是放在中午吃饭后,最后得到的经验是,虽然早上中午玩爽了,但是下午出门玩的时间就紧张了,因为要做四个训练,且下午容易犯困,训练效果一点也不好。

第二次是放在中午吃饭前,最后得到的经验是,原本妈妈做饭的时间,要用来给自己做训练,那么吃饭的时间就推迟了,进而推迟饭后出去玩的时间。

第三次是早上七点醒来时,就立刻做训练,且把最难的反转拍也做了,最后得到的经验是,中午、下午有一整段的玩的时间,中间不用停下来去做训练。

最后,儿子说:看来早上做训练的规划是最合理的,最开心的。

为了保证自己中午、下午能玩的痛快,儿子主动克服了拖拉磨叽,早上醒来,自觉的走到桌子边开始训练。

我认为这样的模式,是战胜拖拉磨叽的最有效办法,因为有目标、所以有内在驱动力。

内驱力是拖拉磨叽的最大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