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育儿

【家庭的觉醒】:遇事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2024-02-11育儿

如果我们不能好好处理自己的感受,情绪就会爆发,那应该如何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感受,才能避免让感受成为情绪反应伤害到孩子呢?

【家庭的觉醒】的作者指出,父母的感受是自己的感受,应该自己与感受相处和消化,而不能投射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去承受;父母与孩子真正的联系是双方自由,而不是用情感融合束缚着对方,也就是要与孩子共情。

看到情绪背后的需求和感受

人们常常把情绪与感受搞混,以为两者是同一样东西。其实两者之间有巨大的差别。当我们不能好好处理我们的感受时,我们的情绪就会爆发;当我们觉得难受,情绪就会指使我们有所行动。

真正的感受,只能通过我们内心深处的安静去体会。它需要呼唤、陪伴、触摸、甚至通过颤抖或震动去体验。

正是因为没有真正地体会到他们,所以我们只能把它们以情绪反应的形式发泄到我们爱的人身上,而孩子很容易成为我们不满情绪发泄的靶子。

世人都会有情绪,当情绪来临时,不是立刻爆发,而是要学会如何去平衡、觉察、接纳、表达和转化情绪,也就是要走到情绪的背后。

当我们的情绪指向孩子时,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表达情绪,积极暂停。

我们诚实地对孩子说出我们的情绪反应时,我们就进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掌握了我们所经历的一切。

只要我们是从内心出发,孩子们就更可能理解我们,也更有可能体会我们的感受。

表达情绪意味着既尊重自己的感受,也不伤害到其他人。

情绪是一种移动的能量,能量没有好坏之分,情绪也无好坏之分,只有舒适与不舒适,建设性与破坏性的区分,情绪是需要被接纳,需要疏导而不是去克制。

当我们观察到我们正在经历的感受,无论是什么感受,只要我们纯粹地让自己沐浴其中,却不被它淹没,我们便学会了容忍这种感受,而不是被它支配着去做任何情绪反应。

情绪来源于我们的看法,看法变了,情绪也会有所不同。学会做情绪的主人,遇事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情绪稳定,不被他人左右,是一种定力,也是一种智慧。

对孩子怀有真正的同理心

我们要提高我们对育儿常见的陷阱的觉悟,我们不能只是做出对和错的评判。

因为评判容易造成亲子冲突,影响亲子关系。

而只有共情,可以让父母以同理心对待孩子,且要真正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才能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萨万娜在年度马术展览上,因为没有分到她喜欢的马而拒绝上马比赛,哭闹着要马上回家。

她的父母先是像教科书般充满同情地哄她,见不管用,接着开始命令、威逼利诱,但都没办法解决问题。

这时她爸爸开始干涉了,他狠狠地抓住萨万娜的手臂,咬牙切齿地叫萨万娜别胡闹,为了参加这个夏令营我们花了好几千块,要么上马,要不以后不会再花钱给她骑马。

萨万娜被吓着了,哭着向他爸爸道歉说做不到。

然后她妈妈也插嘴说,现在抱歉晚了,你让我觉得很丢脸,很失望,现在就回去,以后再也不来了。

妈妈拉着不知所措的萨万娜,愤怒地转身离去。

相信很多家长遇到这样的事,处理方式也会是和萨万娜的父母一样。

在这个例子中,父母和孩子都任由自己的焦虑感挟持,使他们看不到其实还有其它选择。双方都认为事情完全是对方的错,都被这个想法束缚了手脚。我们都太容易评判对方,认为我对你错。

虽然萨万娜的父母一开始尝试用教科书上的方法去回应女儿,去与女儿共情,但很明显,他们并没有帮助她处理这一难题,可以看出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共情。

其实,他们心里早有计划,共情仅仅是一种手段,用来控制萨万娜去做他们想要她做的事。

当我们真正对他人产生共情时,我们不会对他人有所期待。 真正出于共情的回应,是马上认识到他人的处境与我们的处境有极大的不同。想要与他们建立联系,我们必须完全放下自己的期望,专注当下。

共情,是一种能体会他人感受的能力。这要求我们首先接受我们的孩子、伴侣或朋友有某种特定的感受。我们只有不被心中的情绪所包围时,才能做到这一点。

我们内心常被焦虑所束缚,使我们瞬间变成控制狂,马上又变成暴怒狂,这正是发生在萨万娜父母身上的情况。

一旦我们没有设身处地地与孩子沟通,我们只会把问题弄得更难。

萨万娜的父母需要设身处地体会女儿的感受,要做到这样,他们要从自己的感受中抽离,做到真正的接纳孩子,要摒弃让孩子按我们希望的样子去做的念头。

我们唯一关心的,是与孩子把握眼前的时光共处,陪伴他们,安抚和接纳他们,我们要把所有期许都抛掉。

一旦我们为孩子的担心而担心,孩子会马上感受得到,然后毫无疑问地崩溃。与其说服他们不要担心,不如肯定他们原本的感受,接受这些感受的出现。

当我们面对自己的人性并学习接受它,我们会发现自己能在更高的程度上对孩子共情。共情发自心灵而不是头脑,它是关于他人的,即他人的感受和体验,而不是我们自己的。

写在最后

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父母要先学会处理自己的感受,才能换位思考,也就是与孩子共情。

孩子受挫时,不该一味地批评和否定,而是要先看到和肯定孩子的情绪,然后给予反馈和建议,再来引导和轻推,完成面对挑战的转换。

好的教育很简单,就是如实如是的接纳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