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养生

中医入门:六经辨证之厥阴病证,解析六经传变不同类型

2024-06-06养生

六经辨证把八纲辨证的内容落实到脏腑经络之上,以经络、脏腑病变为病理基础,使八纲辨证与脏腑辨证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阴阳为纲,用三阳、三阴的阴阳两纲总统六经。而且六者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有着密切的有机联系,并能互相传变。其三阴三阳分证,客观地反映了外感热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转虚的发展规律。

太阳病证

太阳病证是外感伤寒病初期所表现的证候。太阳主一身之表,为人体的藩篱,外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奋起抗邪,因此首先表现出太阳病证。 太阳经脉循行于项背,统摄营卫之气,外应皮毛,主一身之表;太阳之腑为膀胱,贮藏水液。风寒之邪侵袭人体,正邪抗争于肌表所出现的证候,即为太阳经证, 经证有中风证和伤寒证之分; 若太阳经证不愈,病邪循经内入而出现太阳腑证。

阳明病证

阳明病证是指伤寒病发展过程中,阳热亢盛,胃肠燥热所表现的证候。其特点是阳热炽盛,性质属里实热证,为正邪剧争,邪从热化的极期阶段。阳明病证的发病,多因太阳病或少阳病失治内传入里,或因素体阳盛,外邪入里化热而致。 主要病机为「胃家实」。「胃家」指胃与大肠,「实」指邪盛,即邪气亢盛,正盛邪实。 由于其证候及病机的不同,又分为经证和腑证两大类。

阳明病之阳明经证

阳明经证多由邪在太阳、少阳不解,内传阳明,无形热邪亢盛,充斥内外所致。邪入阳明,正邪交争,燥热亢盛,充斥阳明经脉,故周身大热。热迫津液外泄,故大汗出。热灼津伤,汗出津更耗,故口大渴而喜冷饮。热势上腾,扰动心神,故见面赤心烦。热盛津亏,故舌苔黄燥。热壅阳明之经,气血充溢脉道,故脉洪大。

阳明病之阳明腑证

阳明腑证往往因阳明经证大热汗多,或误用汗法,使津液外泄,以致热邪与肠中燥屎互结,腑气不通而形成。阳明气旺于日晡,实热弥漫,故身热日晡尤甚。四肢为阳明所主,热蒸津泄,故手足濈然汗出。邪热与糟粕互结肠中,腑气闭阻不通,故脐腹胀满硬痛而拒按,大便秘结。邪热蒸腾,扰动心神,则见谵语、狂乱、不得眠。邪热内结而津液被劫,故舌苔黄厚干燥,边尖起刺,甚则焦黑燥裂。燥热内结于肠,脉道壅滞,则见脉沉迟而实;若邪热迫急,亦可见滑数。

少阳病证

少阳病证是指邪犯少阳胆腑,正邪交争,枢机不利所表现的证候,也就是半表半里证 少阳病证就是指邪犯少阳胆腑,正邪交争的一种中医病证。它通常表现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等症状。因病邪至半表半里,正邪相争,正胜则发热,邪胜则恶寒,故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发无定时;半表半里居足少阳胆经,行于两胁,手少阳三焦经络心包,风邪侵犯此地,心气不能穿畅,故烦满;有时侵犯胸胁,所以又胸胁痛;病邪在表能吃饭,入里不能吃饭,在表里间,故只是不想吃,却没至于不能吃。

太阴病证

太阴病证多由三阳病失治、误治,损伤脾阳,邪传太阴,或脾阳素虚,风寒之邪直中太阴所致。脾属太阴,为三阴之屏障,病邪内入三阴,太阴首当其冲,故太阴病为三阴病证之初期阶段,以脾虚寒湿为病变特点。太阴脾土主湿,中焦虚寒则脾失健运,寒湿内生,气机郁滞,故腹部胀满。脾虚寒湿阻滞,则腹痛阵发。寒湿中阻,升降失司,故时欲吐,食不下。寒湿下注,水走肠间,则自利。脾阳失于温煦运化,寒湿内停,故口不渴,舌淡苔白滑。中阳不振,寒湿内阻脉道,故脉沉缓而弱。

少阴寒化证和少阴热化证

少阴寒化证,是指指病邪深入少阴,从阴化寒,心肾阳气虚衰,阴寒独盛所表现的虚寒证候。少阴寒化证的临床表现包括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脉微欲绝,甚则身热反不恶寒,面赤。

少阴热化证,是指病邪深入少阴,从阳化热,心肾阴虚阳亢所表现的虚热证候。它的临床表现包括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少津,以及细数的脉象。

厥阴病证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之为病,意思是厥阴这个病位的病变。张仲景讲的这个厥阴的病位在哪里?答案是足厥阴肝经的经络、府俞。刘度舟在讲伤寒例的时候,讲到伤寒例里那个「六经受病」的时候也曾说,经络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伤寒论是讲究经络府俞的。伤寒例「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明确指出厥阴受病,直指足厥阴肝经的经络府俞。

"谢老师,我想请教一下厥阴病证," 小王说着,微微低下头,示意自己的笔记本。

谢老师微笑着点点头,温和地说道:"当然可以,小王。 厥阴病证是指伤寒病发展传变到较后阶段,邪入厥阴,表现为阴阳对峙、寒热交错、厥热胜复等的证候。它常常包括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甚至食则吐蛔。 "

小王认真地记下这些关键信息,然后抬头看着谢老师,问道:"那么,谢老师,厥阴病证的临床表现是如何产生的呢?"

谢老师欣然解答:"很好的问题,小王。 厥阴为阴之尽,阳之始,阴中有阳。病至厥阴,已是伤寒病发展传变的较后阶段,常表现为阴阳交争,寒热错杂,其中以上热下寒为其提纲。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而挟胃,肝气上逆,阳热趋上,阳并于上则上热,故见气上冲心,心中疼热;热甚伤津,故消渴饮水。阴寒趋下,阴并于下则下寒,脾失健运,中焦气机逆乱,故见饥而不欲食,强食则吐。上寒下热,蛔虫不安,则可随呕吐而出。 "

小王专注地记录下这些,然后问:「谢老师,根据您的经验,厥阴病证的要点是什么?」

谢老师总结道:「 主要以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等上热下寒表现为辨证要点。

六经传变

小王抬头看向谢老师,谨慎地提出问题:「谢老师, 我一直在研究六经传变,但仍有些疑惑。您能不能帮我理清一些概念?

谢老师微笑着点头,鼓励地说:「当然,小王,六经传变是中医非常重要的内容。 六经病证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和变化,谓之传变。六经病证是否传变,以及如何传变,取决于正邪的盛衰、病体的强弱、治疗是否得当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六经病证依据脏腑、经络的相互联系,可以相互传变,表现为传经、直中、合病、并病等几种方式。

传经

小王拿起笔,准备记录下谢老师的解释。他清了清嗓子,提出了问题:「首先,我想了解传经的概念。这种传变方式是如何发生的?」

谢老师微笑着开始解释:「 传经是指病邪从外侵入体内,逐渐向内部发展,由某一经的证候逐渐转变为另一经的证候。 这种传变方式有几种不同的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循经传,即按六经的顺序相传。 太阳病不愈,传入阳明,阳明不愈,传入少阳;三阳不愈,传入三阴,首传太阴,次传少阴,终传厥阴。但亦有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传变的说法。

谢老师又接着说:「 第二种方式是越经传,即不按顺序,可能隔一经或隔两经相传 ,通常由病邪亢盛,正气不足引起。 最后一种方式是表里传,即互为表里之经相传。 如太阳传入少阴,阳明传入太阴等。从阳经传入阴经者,多为邪盛正虚,由实转虚,病情加重之恶兆;从阴经传出阳经者,则为正能胜邪,病情向愈之佳兆。

合病和并病

小王点头表示明白,继续问道:「那么合病和并病是什么意思?我在书上看到这两个词,但不太理解。」

谢老师耐心解释:「 合病是指两个或三个经络的证候同时出现。比如,【伤寒论】中有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和三阳合病等 。这意味着不同经络的证候在同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存在。而 并病是指一个经的证候未完全消失,另一个经的证候又出现,两个经的证候共同存在。 并病证候出现的次序有先后的不同。如太阳阳明并病、太阳少阳并病等,先出现太阳证候,而后出现阳明或少阳证候。

直中

小王略微思考后说:「我还有一个问题,书上提到直中,但并没有详细解释。直中是什么情况?」

谢老师微笑着回答:「 直中是指伤寒病初起时,病邪不按照正常传经的方式进入体内,而直接侵袭阴经,导致患者表现出三个阴经的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