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养生

骨伤外洗方加云南白药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什么治疗效果?

2023-12-07养生

膝骨性关节炎,即祖国医学所称之膝痹,或者称「鹤膝风」「历节病」「骨痹」「痛痹」「癖血痹」之类,「痹者闭也,以气血为邪之所闭,不得通行而痛也」,本病属中医痹症范畴。

早在【内经】中就已提到,【素问·痹证】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素问·刺节论】指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首提出了本病的病名。历代医家著作中也有许多提到本病的。

唐·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中卷三十,针灸下(凡八类)提到「膝病」, 、「身重湿,膝肿,内踩前痛」「膝内廉痛引腆不可屈凡犊鼻肿」。清·张璐【张氏医通】等列有「膝痛」。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临床路径中称之为「膝痹病」。

膝痹发生不外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外因以感受外邪,风寒湿邪癖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络脉痹阻不通,劳损外伤等为主。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五八肾气衰,发堕齿稿,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

’肾脏衰惫,形体皆极」,可知肝肾不足导致气血亏虚 ,推动气血运行无力。是膝痹病的内因,加之感受风寒湿邪,发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

痹者在病机为经络痹阻,气血失和,或因风寒湿热,或因痰癖等,其症在肢体表现为疼痛、麻木,活动受限。骨性关节炎正虚主要以气虚、血虚、阳虚为主,但老年者兼有阴虚亦颇常见; 实证主要以血癖,湿、痰、气滞为主;病位主要在肾、肝、脾三脏。

目前中医在治疗膝痹病上,主要是药物内服外用 ,内服中药注重补益肝肾,通过辨证论治,运用舒筋活络、通利关节、活血止痛、补益肝肾等治法;

中药外用是将具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温经通络止痛的中药直接作用于患处局部,在临床实践中,中医治疗KOA取得了较好疗效。运用补肾活血方进行治疗,治疗3周后, 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或不适)、最大步行距离、日常生活能力三部分比较,临床症状改善。

可认为补肾活血法,对症型为肾虚血癖型的膝骨关节炎的治疗发挥了积极作用。 圣愈汤合五菩散加减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滑膜炎的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

对于肝脾肾亏虚为主患者,加之患者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临床治疗中以益气补血、健脾通阳为主,辅以祛风、散寒、活血的中药材,可提升临床治疗的效果。可认为, 中药内服治疗膝骨关节炎,当以补益肝肾为主,活血止痛,祛风散湿,方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中药外治法作为一项骨伤科传统的治疗方法, 具有「内病外治、由表透里、活血化癖、舒筋通络」的特点,在中医治疗方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自拟骨科外洗工号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肿痛、活动功能情况,骨科外洗工号方中桃仁、红花、川芍、当归、三棱、羲术具有补血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

防风可祛风止痛;伸筋草、透骨草、秦芜、海桐皮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的功效;牛膝补肝肾,通经络、引血下行;标本兼治,治则主要是温经通络、活血止痛。通过局部外洗,并借助热力, 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膝部,大大增强了通络止痛温经散寒之功效。

使用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按摩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00例, 总有效率94%。中药熏洗处方,基本方中川芍、丹参、川芍、牛膝、乳香活血化疲;威灵仙、千年健、透骨草通络活血并祛风湿;防风、草乌、细辛搜风胜湿,散寒除痹。

全方具有祛风湿、温通经络、舒筋止痛的作用。采用中药熏洗配合穴位敷贴外敷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副作用较少, 采用具有温经通络、活血止痛功能的中药熏洗和热敷疗法治疗本病方中川芍、红花、伸筋草、刘寄奴活血通络止痛;

独活、秦芜散风除湿、镯痹止痛;川乌、草乌、白附子、干姜、花椒温阳祛寒 、通络止痛,牛膝、骨碎补具有强筋骨之效,虎杖活血定痛、利湿消肿。加入陈醋以增强药物的渗透作用。上药共奏活血通络、祛风散寒止痛之功。

综上所述,中医外治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以使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容易被患者接受,临床应用广泛。由于癖阻在膝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变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本病的中医外治应特别注意活血化癖、通络止痛。

膝骨关节炎是西医病名,中医古籍中膝关节骨关节炎这一病名的记载, 但对有关疾病的描述与之颇为相似。痹之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内经】指出该病「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

【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着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者也」 ;「风寒湿邪留连于筋骨,则疼痛难已;病深日久,营卫之行涩,皮肤不营,则麻木不仁;

病邪深入,内传五脏六腑,则致脏腑之痹」。 【中藏经】认为「骨痹,乃嗜欲不节,伤于肾也」,主要症状为「腰膝不遂,四肢不仁」。【金医要略】记载「中风历节病」的病理为「筋伤」、「骨萎」,临床主要表现为「历节痛,不可屈伸」,近似于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病理和临床特点。

【千金方】指出骨痹进一步发展累及于肾,变为「骨极」。【外台秘要】所载的「白虎病」的骨节疼痛具有「昼静而夜发, 发即彻髓,酸痛乍歇,如虎之啮」的特点,类似于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关节疼痛。

【证治准绳】记载的「上下腿细,唯膝为大, 形如鹤膝」的「鹤膝风」与膝关节骨关节炎后期膝部肿大,股胫萎缩的特点颇为相似 。【张氏医通】指出「膝痛」的病因病机与「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气袭之」相关,膝关节肿痛日久,可发展鹤膝风。

古籍中「骨痹」、「骨极」、「中风历节」、「白虎病」、「鹤膝风」、「膝痛」等病名并不能与膝关节骨关节炎完全等同,但它们的有关内容能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借鉴。中药新药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骨关节炎中医证型均有关节疼痛,活动不利为主要症状。 因此本课题以膝痹作为膝骨关节炎的中医病名进行论述。

中老年人脏腑功能逐渐衰退,肝肾亏虚,筋骨失养, 加之外感风寒湿邪,劳损癖阻,经络不通气血痹阻。 研究发现,血癖、寒、湿、风、’肾虚是膝骨关节炎发病的主要病机因子[[6]。通过分析发现,’肾虚、寒、湿、肝虚、阴虚、气虚、阳虚、癖血是膝骨关节炎人群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病机因子。

对病机因子进行R型聚类分析分为3类,结合专业知识,’肾虚、阳虚、寒、气虚、湿为膝骨关节炎的基本病机因子, 与文献研究结果相比较,’肾虚、寒、湿三者一致。

有学者依据原发性OA可能与遗传和体质有关, 老年性组织变性和关节劳损是起病原因,继发OA是在局部原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原有病变如先天性关节构造异常、后天的关节面不平整、创伤、关节外畸形和关节不稳定等。

这种原发性和继发性因素都将导致关节软骨磨损、退化变性、破裂,滑膜增生肥厚,关节边缘骨刺形成和骨端松质骨囊肿样变等「癖血」的病理特征, 关节疼痛,功能受限等临床表现也反映了这种「不通则痛」的特征。

因此提出「癖血阻络」是骨关节炎的病机特点,寒湿凝滞, 经脉不通,则致癖血阻[f}l。强调了血癖是膝骨关节炎的主要病机,中医外治疗法应主要施用活血化癖之法。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在临床研究中膝骨关节炎一般分为:寒湿阻滞、’肾阳虚、’肾气虚、’肾阴虚、癖阻脉络、肝阴虚是膝骨关节炎人群中常见的证型。临证中往往多个证型同时出现,很少单一出现,而且表现复杂,临证中随其主证加减用药。 其中血癖是其常见病机,以活血化癖治疗往往收到明显效果。

骨痹的外治治疗原则是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祛风除湿 ,行气止痛。慢性劳伤者应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在宋元时期,对骨痹的治疗已开始重视和广泛使用补肾填精药。这一点可以从宋元时期几部大型方书中找到依据,「痹有癖血」理论在宋代得到突破。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消癖血、通血脉、除血痹功效药物70余种,为活血化癖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奠定了药物学基础。癖血理论始于【内经】, 如【素问·调经论】云:「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

在晋代已开始重视温经活血方药的运用 ,从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三】中可见,运用虎骨膏、独活酒等治疗痹痛,以选用丹参、川芍、当归、牛膝等活血药配伍辛热通经止痛的附子、细辛、乌头为特点。

隋唐时期治疗痹痛突出了对酒的应用,如麻子酒、鲁公酒等,在药酒组成中也应用了大量活血化瘀药物。【外台秘要·卷十九】中特别介绍了四物汤加附子治疗「风湿百节疼痛,不可屈伸」, 深刻反映了这段历史时期,对痹证的治疗是以活血补血为主,祛风湿止疼痛为辅的治疗原则。

宋元时代根据【内经】的「血行不得近其空 ,故为痹原也」之旨,多认为气滞血凝是其病机关键,制定了活血化癖、祛风除湿、补益肝肾、通络止痛等辨证方法。明清时期在痹证治疗理论上有三个重大发展,并成为论治筋骨痛的主要指导思想。

癖血在关节病发病中的意义得到强调,癖血理论肇始于【内经】,明清时期,随着对气血理论在人体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的探讨更加深化,使癖血学说日臻完善起来。 对癖血学说贡献最大的当属清代医家王清任。

王氏重视实践,勇于创新,认为「治病之要,在明白气血」 ,并创制了一系列补气活血逐癖方剂,有相当实用价值。他在【医林改错·卷下】中明确提出了「痹有癖血」的学术论点,他提示用活血化癖法治疗痹证时说:

「总滋阴,外受之邪归于何处?总逐风寒去湿热,已凝之血,更不能活。如水遇风寒,凝结成冰,冰成,风寒已散。明此义,治痹证何难……用身痛逐癖汤。」 王清任在痹证论治方面的贡献,在于开拓了医家的思路,为活血化癖法在痹病临床上更广泛的应用树立了典范

使得明清时期对「癖血理论」探讨更加深入, 在痹痛治疗上紧紧围绕活血化癖、宣通经络这一核心进行施治。其次是痹证「病在络脉」观点的提出 。【临证指南医案·痹】中,记载了叶氏治疗痹证的医案多例,基本反映了叶氏辨治痹证的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

特别是「久病入络」这一认识的提出,发展了中医理论,为痹症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说:「初病湿热在经,久则痰热入络」,认为痹证的病位与病程的长短有关, 开始病在经,最后病在络脉;在痹证的论治上,他主张从络论治,「医不明治络之法,则愈治愈穷矣」。

络虚邪留,癖痰互结,病势顽固,显然草木之剂,难能为功,必用走串之「搜剔动药」方能透络达邪。总之,叶氏将久病入络理论综合运用到痹证的辩证治疗,实补前人之所未及。由上我们可以了解到明清时期对骨痹的辨治认识主要从虚、邪、癖三方面入手并提出病在络。

因此治疗上以活血化瘀通络的治疗原则。对明清医家对骨痹的辨证用药规律的研究,也揭示了此特点,药性以温、平,味以辛、甘、苦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