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养生

日本:家中意外事故频发,泡澡时「热休克」成主要杀手

2024-02-21养生

据【日本经济新闻】2月12日报道,随着日本厚生劳动省【人口动态统计】的公布,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浮出水面:2022年,全年因意外事故死于家中的人数高达15673人,这个数字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4.4倍。在这些家中意外中,洗澡时发生的「意外溺亡」竟占据了死因的第一位,约占总家中意外事故的40%。

那么,为何洗澡这样的日常活动会成为潜在的危险源呢?罪魁祸首是 「热休克」

当人体从寒冷的外部环境进入高温的浴室,尤其是进行泡澡时,身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此时,外周血管扩张,身体散热加快,重要器官如心脏、脑血管内的循环血量减少,导致低血压,出现头晕、胸闷、口渴,严重者出现低血压性休克。

如果从浴室或浴缸内走出来,人体突然感受到寒冷,交感神经占据主导地位,导致血压升高,血流速度加快,心脏负担加重。

在低室温和高水温的双重冲击下,人体可能遭受巨大的压力,从而引发心肌梗塞和脑中风等严重病症,最终可能导致溺亡。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风险在冬季尤为突出。数据显示,冬季死于家中的意外事故数量高于夏季。这主要是因为冬季气温较低,「热休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增多。此外,冬季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这些病症与热休克共同作用,进一步加剧了家庭意外的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这类意外呢?

1. 温度适中:保持浴室、浴缸内的温度适中,避免与外界温差过大。从低温开始逐渐过渡到较高温。

2. 热身运动:在洗澡前,可以适当进行热身运动,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

3. 掌握时间: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建议在20-30分钟左右,以免出现胸闷、口渴、头晕等不适症状。

4.避免剧烈运动: 泡澡时,身体处于松弛状态,外周血管扩张,不宜进行按摩或游泳等剧烈运动,避免加剧心脑等重要脏器缺血。

5. 避免空腹和酒后泡澡:空腹和酒后泡温泉容易导致低血糖和加剧心脑缺血,建议在饭后1-2小时再泡澡。

6. 观察水质:在选择泡澡场所时,要注意观察水质是否清澈,是否有异味或污染物,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7. 及时补水:提前准备好温水,少量频服及时补充水分。

8. 注意保暖:从浴室或浴缸内走出来,要注意及时披上厚浴巾或穿上衣服,避免温差过大。

9. 注意个人卫生:泡澡前,要先淋浴,以确保身体干净,避免细菌或病毒的感染。同时,也要注意保持浴池的清洁卫生。

10. 陪伴:对于老年人或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建议在洗澡时有人陪同,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救助。

总之,洗澡或泡澡看似简单的日常活动,却隐藏着不小的风险。我们应该重视「热休克」带来的潜在威胁,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享受温暖洗浴的同时,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