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养生

中医是如何通过辩证看病的

2024-10-18养生

一、中医辩证的概念与重要性

  1. 中医辩证是认证识证的过程,是诊治疾病的关键环节。

中医辩证指的是通过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来反映疾病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例如,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询问症状,切脉等方式,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中医认为,不同的疾病可能有相同的证候表现,而相同的疾病在不同的阶段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证候。所以,准确的辩证是治疗疾病的关键环节。

  1. 辩证和论治相互联系,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中医辩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两部分。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例如,对于感冒患者,中医会根据不同的证候表现进行辩证。如果患者表现为恶寒、发热、全身酸痛、无汗等症状,可能被诊断为风寒表实证,治疗方法可能是采用发汗解表的药物;如果患者表现为发热、恶风寒、汗出等症状,可能被诊断为风寒表虚症,治疗方法则可能有所不同。这种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能够更好地适应患者的具体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辩证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能够全面、深刻地揭示疾病的本质。与现代医学以 「病」 来诊断不同,中医是以 「证」 来诊断疾病。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映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通过辩证,医生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中医辩证还强调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原则。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不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 「证」,因而采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充分体现了中医辩证的灵活性和个性化。

二、中医辩证的方法

1. 四诊合参

1. 通过望诊观察面色、舌苔等判断疾病性质和变化。

望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等外在表现,可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变化。例如,面色苍白可能提示气血不足;面色潮红可能是体内有热。舌苔的颜色、厚薄、润燥等也能反映出身体的状况。如舌苔黄厚可能是体内有湿热;舌苔薄白可能是正常或有风寒之邪。

2. 问诊了解患者病情和症状,分析病情。

问诊在中医辩证中起着关键作用。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病情、症状、病史等信息,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疾病的情况。例如,询问患者的饮食偏好、睡眠情况、大小便情况等,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脏腑功能是否正常。同时,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家族病史,也有助于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 切诊(号脉)判断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调理治疗。

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身体健康状况。中医认为,脉象可以反映出人体的气血运行、脏腑功能等情况。不同的脉象代表着不同的疾病状态。例如,脉细弱可能是气血不足;脉弦滑可能是体内有痰湿。医生可以根据脉象的变化,进行调理治疗。

4. 闻诊辅助判断病情,及时治疗不适症状。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医生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如咳嗽声、呼吸声等,可以判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嗅气味则可以了解患者体内的病理变化。例如,口臭可能是胃火旺盛;体臭可能是湿热内蕴。闻诊可以辅助医生判断病情,及时治疗不适症状。

2. 十大诀窍

1. 辨外邪内伤,区分寒、热等外邪与情志等内伤因素。

中医认为,外邪包括寒、热、湿、燥、风、火等六种,内伤包括情志、饮食、劳倦、久病等因素。辨外邪内伤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病因。例如,外感风寒可能导致感冒、咳嗽等症状;情志不舒可能引起肝郁气滞等疾病。

2. 辨虚实,判断身体虚弱或壮实的症状。

虚证指身体虚弱、气血不足等症状,实证指身体过于壮实、病情较重的症状。辨虚实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治疗方法。虚证宜补,实证宜泻。例如,气虚患者可以采用补气的方法治疗;实热患者可以采用清热泻火的方法治疗。

3. 辨寒热,区分体寒、畏寒与口渴、发热等表现。

寒症以体寒、畏寒、肢冷等为主要表现,热症以口渴、发热、口干等为主要表现。辨寒热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性质。寒症宜温,热症宜凉。例如,寒证患者可以采用温阳散寒的方法治疗;热证患者可以采用清热凉血的方法治疗。

4. 辨表里,确定病从体表还是内部脏腑开始。

表证指病从体表开始,里证指病从内部脏腑开始。辨表里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部位和病情的轻重。表证病情较轻,里证病情较重。例如,感冒初期多为表证,可以采用发汗解表的方法治疗;如果病情加重,可能转为里证,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5. 辨气血津液,关注人体生理物质的变化。

中医认为人体有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等生理物质,辨证时需要关注这些物质的变化。例如,气血不足可能导致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津液亏损可能引起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症状。医生可以根据气血津液的变化,进行调理治疗。

6. 辨卫气营血,关注养生之本的变化。

卫气、营血是养生之本,辨证时需要关注其变化。例如,卫气不足可能导致容易感冒、自汗等症状;营血亏虚可能引起失眠多梦、面色无华等症状。医生可以根据卫气营血的变化,进行调理治疗。

7. 辨寒热虚实,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寒症宜温,热症宜凉,虚症宜补,实症宜泻,辨证时需要注意治疗方法。例如,寒证患者可以采用温阳散寒的方法治疗;热证患者可以采用清热凉血的方法治疗;虚证患者可以采用补气、补血、滋阴、温阳等方法治疗;实证患者可以采用发汗、泻下、清热、化痰等方法治疗。

8. 辨中气外邪,区分人体正常气机与致病因素。

中气是指人体的正常气机,外邪指从外部侵入人体的致病因素,辨证时需要注意区分。例如,中气不足可能导致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症状;外邪入侵可能引起感冒、咳嗽等症状。医生可以根据中气外邪的情况,进行调理治疗。

9. 辨证求因,针对病因治疗。

中医认为疾病有其发生的原因,辨证时需要关注病因,针对病因治疗。例如,感冒可能是由外感风寒、风热等因素引起的,医生可以根据病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是风寒感冒,可以采用发汗解表、宣肺散寒的方法治疗;如果是风热感冒,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方法治疗。

10. 辨证治法,根据结果采取相应治疗。

中医治疗有针对性,应根据辨证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例如,对于肝郁气滞的患者,可以采用疏肝理气的方法治疗;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可以采用健脾益胃的方法治疗。同时,中医治疗还注重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中医辩证的具体内容

1. 包括八纲辩证、脏腑辩证等多种辩证方法。

中医辩证方法丰富多样,除了常见的八纲辩证、脏腑辩证之外,还有卫气营血辩证、六经辩证、三焦辩证等。这些辩证方法从不同角度对疾病进行分析和判断,为中医治疗提供了全面而准确的依据。

2. 八纲辩证指寒热、虚实、表里、阴阳。

八纲辩证是中医辩证的重要方法之一。寒证表现为体寒、畏寒、肢冷等,热证则以口渴、发热、口干等为主要表现。虚证通常指身体虚弱、气血不足等症状,实证则是身体过于壮实、病情较重的表现。表证是病从体表开始,病情较轻,里证是病从内部脏腑开始,病情较重。阴阳是总纲,阴证凡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阳证凡见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例如,一个患者出现怕冷、四肢不温、小便清长等症状,可判断为寒证;若患者面色潮红、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则可能是热证。如果患者身体虚弱、容易疲劳、气短懒言,多为虚证;而高热、便秘、腹痛拒按等则可能是实证。

3. 脏腑辩证内容丰富,涵盖五脏六腑的辩证。

脏腑辩证主要涉及五脏六腑的辩证。以肝病为例,肝血虚证表现为眩晕耳鸣,视物模糊或夜盲,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瞤动,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等,同时伴有面白无华,舌淡,脉细的血虚证表现。肝阴虚证则有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胁肋隐隐灼痛,或手足蠕动等肝病症状,以及面部烘热或颧红,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脉弦细数的阴虚证表现。通过对不同脏腑的辩证,可以准确判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 六经辩证包括太阳经等六经,三焦辩证包括上、中、下三焦。

六经辩证包括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六经辨证是将外感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证候,以阴阳为总纲,归纳为三阳病和三阴病两大类,分别从邪正斗争关系、病变部位、病势进退缓急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并作为指导治疗的一种辨证方法。三焦辩证是将外感温热病的各种证分别纳入上焦病证、中焦病证、下焦病证,阐明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热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证候特点及其传变规律的辨证方法。上焦病证主要包括手太阴肺和手厥阴心包的病变,多为温病的初起阶段;中焦病证主要包括足阳明胃、足太阴脾及手阳明大肠的病变,多为温病的中期阶段;下焦病证主要包括足少阴肾和足厥阴肝的病变,属温病的末期阶段。

四、中医辩证看病的原理

1. 辨证之首,抓主症

  1. 主症多在患者第一句回答中,或从证中找主症。
  • 在中医辩证看病中,主症往往是患者最为困扰、最希望医生解决的问题。例如,患者一进诊室就说 「我头疼得厉害」,那么头疼很可能就是主症。或者在一些复杂的证候中,医生需要从众多症状中找出主症。比如患者表现为心烦、心慌、头晕、耳鸣、入睡难等症状,通过分析可以判断失眠是主症。
  • 医者要找出主症与主因。
  • 医生在诊断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于患者提供的表面症状,而要深入分析,找出主症背后的主因。这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结合四诊合参,找出疾病的关键所在。
  • 2. 辨证之性,看兼症

    1. 辨别病的性质,如虚寒等,可结合舌苔和脉象判断。
  • 中医辩证不仅要辨病位,还要辨病性。辨别疾病的性质,主要是通过辨兼症来实现。例如,胃脘痛者,若兼症中喜温为寒,喜按为虚,综合判断为虚寒之证。此外,还可以通过辨舌苔和脉象来确定病性。如脉沉迟无力,沉主里,迟主寒,无力主虚,可判断为里虚寒证。
  • 3. 辨证中证,注意联系

    1. 不同证型可能同时存在,要掌握联系,抓好主治、兼治等时机。
  • 在临床中,常常会遇到不同证型同时存在的情况。比如胃肠不适的患者,既有寒凝气滞型胃脘痛,又有肾阳虚之五更泻。这时候需要医生掌握好两个证型之间的联系,选方既要针对主证,又要兼顾兼证。如先用良附丸主治胃痛,再用四神丸兼顾泄泻,待胃脘痛愈,又在主选四神丸的基础上合理中汤治疗五更泻。
  • 4. 辨证外之证,注意夹杂

    1. 多系统疾病证候群并存时,要统筹兼顾,主次分明。
  • 当临床表现中有两个系统以上的疾病证候群同时存在时,如内科证候、妇科证候、五官科证候并存,医生需要统筹兼顾。在治疗某一系统疾病的证候时,一定要兼顾其他疾病的证候。例如,胃脘为虚寒、肠道为湿热、咽喉为实火,此时要主次分明,不能顾此失彼。
  • 5. 辨静态之证,注意守法

    1. 病位、病性恒态时期,效不更方,守法守方。
  • 在疾病的病位、病性表现为恒态时期,一旦辨证准确,疗效显著,就应效不更方,守法守方。比如患者被诊断为气虚证,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且病位、病性未发生变化,此时就应继续按照原来的治疗方案进行。
  • 6. 辨动态之证,注意灵活

    1. 治疗后临床表现变化,要灵活掌握,调整治疗方案。
  • 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湿热带下的患者,应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后,带量减少,带色由黄变白,带质由稠变稀,带味已轻,瘙痒已除,说明湿热病邪已轻。此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治疗方案,是继续按肝经湿热巩固治疗,还是按肝虚带下论治,改用健脾利湿之剂。
  • 7. 辨无证之证,注意隐症

    1. 通过多种手段找出隐症,进行辨证治疗。
  • 临床有无证可辨之证,如乙肝无症状的 「小三阳」、「大三阳」,糖尿病无症状的血糖偏高,化验提示的尿中潜血,B 超提示的无自觉症状的结石、积水和各种肿瘤的早期阶段。对于这些无证之证,医生需要借助现代各种理化检验手段,寻找蛛丝马迹,找到隐症所在,进行辨证治疗。
  • 8. 辨错杂之证,注意调平

    1. 如寒热错杂证,用温清并用之法平衡胃腑功能。
  • 慢性胃炎患者常出现寒热错杂证候,既见胃脘痞满、喜温喜按之虚寒象,又有口干、口苦、苔黄腻之热象。对于这种寒热错杂之证,医生多选半夏泻心汤,用温清并用之法,以平衡胃腑调节功能,取得满意疗效。
  • 9. 辨有效之证,注意病程

    1. 不同疾病病程不同,药后有效要注意服药疗程。
  • 对于药后有效的病人,要注意其服药疗程。如感冒、暑热之证,病程短,疗程亦应短,多服药 3 剂而愈,不必继服。而对于慢性病人,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长期治疗,医生可根据病情调整服药方案,可 1 日 1 剂,亦可隔日 1 剂,或连服 2 剂停 1 天,亦可 1 周服 2 剂。
  • 10. 辨无效之证,注意审查

    1. 审查无效原因,辨证用药无差误则坚持原方,不妥则纠正。
  • 药后无效的病人,医生要细心审查。如果辨证用药无差误,多系病程长、邪气未被制服,应坚持原方,不要轻易改方,否则越改越乱。而对于辨证用药不妥者,应细审其因,当机立断,及时纠正。
  • 11. 辨先效后无效之证,注意演变

    1. 可能是药应变而未变或病人自身因素,要及时调整。
  • 临床有先效后不效之证,可能是药应变而未变之故,当责之于医。如胃脘痞满中的寒热错杂证型,应用半夏泻心汤后,黄苔已退,口苦已止,表明热象已除,虚寒证成为主要矛盾,此时应改用黄芪建中汤、理中汤、四君汤等。也可能是病人自身因素,如饮食、起居、情志变化等影响所致,医生应帮助病人查找原因,指导病人服药,并注意服药期间的调理方法。
  • 12. 辨药后加重之证,注意审因

    1. 除用药失当外,可能是药性与病情相争,要审因处理。
  • 对于服药后病情加重的病人,除用药失当外,还有药性与病情相争较剧而出现病情加重之象。用药失当者,要及时更方。药病相争者,在服药前就应告知病人。对于药后出现不良反应者,要查找其因,或减少服药剂量,或改变服药时间,或增减方中药物,或停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