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推荐

我,19年花60万买的海景房,如今暴跌80%,度假投资梦彻底碎了!

2024-04-14推荐

「买房第一惨是买到烂尾楼,第二惨就是买到海景房。」

海景房如同幻化出来的泡沫,总有被戳破的那一天。

早些年间,海景房确实是火得一塌糊涂。可近年来,海景房塌方屡见不鲜,无形中扯下了海景房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如今的海景房早已没有了往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的或许只是无数个泼天的骗局。

别看近年来海景房炒的火热,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是没有人知道海景房这个概念的。

1999年,北大教授李俊杰来到了山东日照考察。这里蔚蓝的天空与海,与北京完全不同的气候,都带给他别样的感受。

特别是这里新开发的小区,真是面朝大海,有山有海,关键是房子均价才1200元每平米。

要知道在同期的北京,通州的公寓起步价都已经1800,商品房或者别墅就更贵了。

李教授和开发商商量了一下,立刻「团购」了50套房子,购买者全部是北大的同事。

自此之后,这个小区也被戏称为「教授花园」,而第一批的购买者,有用来投资的,也有用来养老的。

网图

教授们的倾力购买,推动了小区的知名度,小区的开发商也尝到了甜头,在一期普通的楼房基础上,又加盖了二期三期的别墅+公寓。

当然,房价也有所上涨,从原本的一千多涨到了四千多,但北大教授们有便宜一千多元的折扣价。

后来,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海景房项目也一路攀高,这后面的推手肯定不是教授们,而是和开发商息息相关的某些利益共同体。

即便如此,在早期的推广中,教授购买海景房确实是开发商和炒房客最大的噱头,最后甚至慢慢形成一套完整的营销套路。

可令人疑惑的是,一般这样的海景房是不针对当地人的,至于为何,我们一会儿再说。

网图

开发商优先把目标人群放在北方城市,他们首先会和中介合作,大量宣传会以短信、街头传单、电梯广告等形式发送到人们手上。

例如只需要花费几百元,就可以出来游玩一趟,全程入住5星级酒店,食宿全包,顺便到「国家4A级」度假区看房。

几百元入住五星级酒店,这看似亏本的生意下,其实是中介对购房者的精准定位。

试想一下,买房是需要钱的,年轻人要么没钱,要么不好忽悠,而一些城市的退休老人,有钱有闲,就成了他们的目标人群。

就这样,一辆又一辆的大巴车驶入了售楼处,并且一般都会选择深夜到达目的地,而卖房的套路也正式开始。

网图

这些老人为了乘车,都是早早的起床,坐着大巴奔波了十几个小时,即便原本不晕车,也被晃得头昏脑涨。

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却得不到片刻休息,就被激情高涨的售楼小姐售楼小哥们集中在一起介绍楼盘。

之所以集中在一起,一方面是为了节约成本好管理,另一方面中介也会安排一些托儿混迹其中,起一些哄抬气氛的作用。

最终,这些老人在一顿「绝版海景房」「为健康买单」「买到就是赚到」的虚假宣传中,迷迷糊糊就交了定金付了款。

或许很多人不理解,既然海景房这么好,为何本地人不买,却要推荐给外地人呢?

就以乳山银滩为例,北纬37°,联合国公认的最适宜居住的地方,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既能享受美景,又能玩水冲浪。

再加上稀有的银色沙滩,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等等,乳山银滩一下成为国内知名的4A级旅游景点,每年都会吸引无数游客。

乳山银滩的火爆也引起了房地产公司的注意,没过多久,这个仅3公里宽,21.7公里长的海岸线上,竖立了一个又一个海景房小区。

火爆时,这些小区的均价超过了每平方米一万元,这个小小县城的房价直逼一些二线城市,即便如此,乳山银滩的海景房还是一房难求。

网图

可这种「火热」的景象,并没有持续多久。

首先,乳山银滩的配套设施并不完善,夏天时这里银滩碧海,是水上天堂;然而到了秋天,这里靠海,又不供暖,海边潮湿的天气便会劝退很多人。

于是,很多小区变成了「候鸟小区」,夏天来度假时人潮鼎沸,而其他季节,买房者都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附近的街道也变得空荡荡的。

因为小区居民的「候鸟」属性,附近的配套设施也无法完善,例如超市、菜场、药店等等。

如若想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就需要坐车去十几公里外的市区。

但这里打车并不方便,有时候等了一个小时也没有一辆车子经过,因此这里的人们都会每周进行一次集体采购,一次性购买一周内所有需要的物品。

生活的不便利使得人们越来越不想居住在这里,有些小区旺季也仅有5户人家居住,淡季可能基本就一两户有灯光亮着。

网图

居住的人少了,连电力、通信这样的系统维修也变得困难起来,一旦小区出现类似问题,只能去市区寻找维修工。

如此恶性循环,有人把空置的房屋出租,然后「逃离」这座城市,久而久之,居住在乳山银滩的人越来越少了。

于是,一到夜晚时分,整个乳山银滩的小区都黑漆漆的,有人说好像「鹤岗」,一样是没有人的空城。

其次,乳山银滩和很多海景房一样,缺少合理的规划。

开始开放商为了挣钱,拼命拿地,他们根本不会计算供需关系,只会想着如此堆砌美丽的宣传语,给购房者下套。

于是,一栋又一栋的房子拔地而起。

而乳山银滩只是一个县级市,对房地产的供求并没有那么高,即使有游客拼命购买,但房子还是出现了供大于求。

再加上几年口罩对房价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抛售自己的手里的海景房。

网图

为了快速出手,二手房也打起了价格战,价格十分低廉,基本在一两千左右浮动,购买者仅需几万元就可以购买一套。

最后,抛开所有的供需、投资以及等等附加因素,海景房真的如宣传语所说的那样适合居住吗?

答案是:并不是。

这其实是打了一个信息差,很多没有在海边生活过的人可能以为,住进海景房,就能足不出户看见美丽的大海,在阳台上一边品着红酒,一边吹着海风欣赏晚霞,十分惬意。

然而,事实上吹来的除了海风,还有海上的湿气。

房子靠海太近,随着海风一起涌入房间的水汽,会让人觉得整天被蒸汽房中。不仅洗过的衣服被子难以晒干,连开封的薯片也会很快变软。

再加上海风中的盐度很高,电器受潮坏损,家具失去光泽,连房子表面也会被侵蚀的破败不堪。

网图

此外,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极端天气越来越多,季节性的暴雨和台风,还有海水中一些污染物的排放,都影响着海景房的居住体验。

更别说内陆人从来没有体验过的回南天,当真是「人在家中坐,水从家中来。」

因此,大多数海景房根本就不是很适合居住,它们往往远离市区十几公里,周围也不会有相对应的医院、学校商场等配套设置。

即使一开始有一些店铺,也会因为客源不足而倒闭。

生活不便利、设施不完善、游客流失,最终暴雷的海景房越来越多。

其实,海景房的现象也是中国房地产的一个缩影,98房改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调控和住房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化,房地产成了一个新的投资热点。

特别是早期一批炒房团,他们确实吃到了政策的红利,而他们的成功也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

嗅到需求的房地产商们,立刻圈地盖房子,唯恐慢人一步,就像上文所说的,完全没有合理规划海景房的配套设施。

再加上中介的包装炒作,一套套所谓的稀有海景房往往能坐地起价,价格一路飙升。

但时代的红利总有终结的一天,而很多购房者其实都知道海景房并不是一个十分适宜居住的地方,他们只是在赌:房子是不是最终砸在自己的手中。

网图

海景房的缺陷那么大、那么明显,这也是为什么一旦房地产行业出现波动,海景房的价格往往是跌幅最猛的。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与海景房二手房价格破底不同,乳山银滩的新房却还维持在每平米七八千元。

而一辆又一辆的大巴车还在源源不断地搭载着「百元售楼观光团」的老人们,不断走进售楼处,被动接受着别人灌输的海景房的好处。

或许用不了多久,二手房的出售页面上,又会多出许多套海景房。

写了这么多,并不是想说海景房一无是处。

事实上,世界上有许多成功的海景房案例。

例如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是世界知名的冲浪圣地,美国的戛纳有世界闻名的电影产业,大堡礁是潜水基地;还有泰国的一众海岛,拥有稳定的客源。

网图

由此可知,好的海景房需要一定的支柱产业或者稳定的客源,当然,旅游也是其支柱产业。

同时,海景房的配套基建、交通也必须便利,像刚刚暴雷的乳山、威海、惠州等地的海景房,无一例外都在远离市区偏远之地。

它们仅是炒作海景房这个概念,利用所谓的美景和套路,吸引一些盲从者和投机者,根本名不副实,很难持续发展。

而如今海景房的狂热期已经褪去,当那些加注在海景房上的附加值被一一揭开,剩下的不过是市场对其的最终评价而已。

当然,写这篇文章并非是想站在上帝的视角去对购房者「指手画脚」。

毕竟在时代面前,我们都未开通「天眼」,只是希望买房者少一些套路,购房者多一些思考。

面朝大海固然令人神往,但喂马、劈柴,脚踏实地才是幸福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