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推荐

辉县出土,禁止出境!一枚「银带钩」的千年奢华

2024-08-14推荐

时尚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远看头,近看脚,不远不近看中腰。意思是说,通过腰带就足以看出一个男人的品味和身份。

其实,以「腰」取人的讲究并不是现代才有,两千多年前的古代男子就已经通过腰间的配饰来「炫富」了。

今天,带大家认识一件低调奢华有内涵的「带钩」。

战国银带钩:禁止出境展览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古又称「犀比」。

这件「带钩」的大名叫做——鎏金嵌玉镶琉璃龙首银带钩,1951年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家公布的195件(套)禁止出境展览的绝世文物之一。辉县在战国时属魏,固围村当时是魏国贵族的墓地,此带钩应是魏国贵族们所使用。

鎏金嵌玉龙首银带钩,是战国中期的文物。长18.7厘米,宽4.9厘米。带钩为银质琵琶形,器表鎏金嵌玉镶琉璃珠,青白玉龙首钩,背面无钩钮。

钩面高浮雕双夔龙缠绕两侧,中间镶嵌三枚白玉谷纹玦。每玦中孔又各嵌入蜻蜓眼琉璃珠,中间玦中该珠缺失。腹末端似乎原来也有镶嵌物,可惜已脱落不见。

这件带钩设计极富巧思、纹饰繁缛,集鎏金、镶嵌、凿刻等多种工艺于一身,巧妙搭配不同质地、色泽的材料,包金镶玉,又嵌琉璃,五色相宜,精美富丽,可谓带钩中的极品,也是战国复合工艺制作的代表性器物。

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还有一个珍贵之处在于钩身的材质—— 银!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战国是带钩使用的高峰期,其中以铜质的最为常见,铁质次之。

尽管当时人们对金、银性能的认识已有了进一步提高,相关制造工艺也十分成熟,但由于两者是稀有的贵金属,受开采、冶炼及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金、银带钩的数量远比铜、铁质的要少;而银器的数量又比金器少。

西汉鎏金全兽形铜带钩,长20厘米,宽4厘米。 现藏于新乡市博物馆

这是因为, 自然界中有天然黄金存在 人们可以通过采集获得 。 (考古证明,至迟在夏商时期,我国先民已经完全能用黄金来制作饰品及用品。) 银却必须通过冶炼获得 ,所以银器的出现晚于金器,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银器出现于战国时期。

又因为银器不如金器闪耀华美,人们更倾向于打造和使用金器,所以实际上银带钩的数量更少。

辉县出土的这件带钩主体为银质,据发掘者郭宝钧先生讲:「墓经盗掘之后,中心精华已无,……余物偶存而已。」 此带钩正是历经盗掘后为数不多的幸存之物,虽墓主身份已不可考,但从其工艺繁复及奢华程度来看,应为王者之物。

特别是将金属铸造和琢玉工艺结合起来,金光外显与宝玉内敛相得益彰,「确实可代表当时工艺技巧的最高峰,为此墓遗物精品之一」。

战国错金(金属丝镶嵌工艺)琵琶形铜带钩现藏于新乡市博物馆

它的出土,证明了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能综合运用铸造、焊接、锉磨、抛光、镶嵌、胶粘等极其复杂的工艺流程,制作出精美绝伦的金银器。

带钩—古代男子的腰间潮流

古代衣服没有纽扣,需要在腰间加以绑系。除用丝带外,也可用革带。革带常用兽皮,因为较硬,需用带钩来连接,相当于今天的皮带扣。一般由钩首、钩身、钩纽三部分组成,钩首用于勾连,钩纽则起固定作用。

明代【无款夫妇容像】中的带钩细部

以带钩连接的腰带,是古代中国的特有发明,也是中国传统服饰中历史最长、持续最久的腰带样式之一。自西周至汉晋,男性贵族服饰中,皮带要是凭借带钩系结,所谓「 带约其要(腰),钩挂于带 」(王充【论衡】)。

带钩的形状大致可分为水禽形、琵琶形、兽面形、曲棒形、竹节形等,也有个别的异形钩。材质多见金、银、铜、铁、玉,装饰技法有错、镂、鎏、嵌、刻等。

清代白玉龙带钩·长10.8厘米,宽3.1厘米, 现藏于新乡市博物馆。

它是古代的雕品,也是实用器,是中国男性在服装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焦点,因为它的显而易见,因此成了男人服饰文化中一个标志,预示着佩戴者的地位、财富以及品位。它渗透在古代男性生活着装中始终不离不弃且代代相传。

王侯之钩、官宦之钩、百姓之钩分得清清楚楚,那些王侯为了展示自身的财富,纷纷以带钩精湛的技艺、材质,告知世人他们的身份地位,代表着那个时期社会中最高风雅的时尚。

战国嵌绿松石琵琶形铜带钩,长12厘米。, 现藏于新乡市博物馆。

无论是那些游走于各国诸侯间的纵横家们,还是得意或失意的文人墨客,自然也会像现代名流追求「名奢限量」「小众定制」款一样,身配着独特审美品位、发散着强烈艺术气质的带钩。

【淮南子·说林训】 :「满堂之坐,视钩各异。 」一个小小的带钩,就可以让人一目了然于那些堂前高坐的男人们的地位身份,品位爱好。

带钩·历史小故事

带钩虽小,却承载了片刻的历史风云。一枚小小的带钩曾经挽救过一位春秋霸主的性命,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改写了历史。

【史记·齐太公世家】有「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桓公之中钩,详死以误管仲」的记载。

春秋时期,齐桓公在还是公子小白的时候,曾在莒国避难,其兄公子纠在鲁国避难。后齐国出现变故,王位空缺,贵族大臣请二人回国继位,约定先到国都者为君。管仲为了让公子纠抢先即位,在半路截击射杀小白,关键时刻正是小白腰间的带钩替他挡住了箭,小白佯死骗过管仲,提前到达齐国即位,后来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中的第一霸。【史记·晋世家】中有「管仲射钩,桓公以霸」,同样记载了这一历史事件。

后成为齐国国君的齐桓公,在鲍叔牙的推荐之下,不记前仇,重用管仲,终于完成霸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带钩之约。

东汉·异形铜带钩,长3厘米, 现藏于新乡市博物馆。

古代带钩一般为男子所佩,不过有一个与带钩相关的故事,却发生在一位少女身上,这一段历史与汉武帝有关。据说汉武帝有回巡游打猎,经过一处,听人说有一奇女子,十分美艳,却一手握拳。好奇的汉武帝寻访美人,最后赢得美人为怀,打开手心,发现里面紧握的是一枚精致的玉质带钩,后来这位美人因此得名钩戈夫人,也就是汉昭帝刘弗陵的母亲。只是,故事的最后汉武帝因为担心太子年幼,她会像吕后那样专权,便赐死了她。【史记 · 外戚世家】【汉书 · 外戚传】和【汉书 · 孝武钩弋赵婕妤传】对这一段历史都有记载。

【 结 语 】

一枚小小的带钩,闪耀着古人精湛的技艺和特有的人文风韵,延伸着三千年文明长河中无数动人的故事。

我们无从知道,这枚鎏金嵌玉镶琉璃龙首银带钩的主人是否也经历过公子小白的凶险?是否也有一个让他不舍却又必须舍弃的「钩弋夫人」?富贵权势,在时间面前终究也是一场烟云,只有这旁观的「见证者」还在默默诉说着从前的往事......

而生活在现代的我们,通过这枚带钩得以窥见古代文明的辉煌,深感要珍惜更要传承和保护好这宝贵的文化遗产,让这些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资料来源】中共辉县市委宣传部,王元黎【风雅牧野:文物中的古代文明】·河南人民出版社,中国国家博物院网站,禾璧经典收藏【遗失的风韵:带钩—古代男子的腰间潮流】

【声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转载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