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3年,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阳光城、泰禾、新力控股、南海控股等十余家上市房企「批量」退市,融创、中国奥园、旭辉集团、碧桂园等在债务重组方面取得新进展。
根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百强房企销售总额(全口径)为62791.0亿元,较2022年百强同比下降17.3%;市场份额为34.5%,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
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房企有116家,较上年减少14家,其中,16家跻身「千亿俱乐部」,较去年同期减少4家。排在榜单11-16位的依次是滨江集团、越秀地产、中国金茂、华发股份、中国铁建、绿地控股。
其中,越秀地产商品房销售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作为全国第一批成立的综合性房企之一、中国第一代商品房的缔造者,越秀地产经过40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地产TOP20、广州市场TOP1,进驻全国30个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开发大型住宅项目超过300个。
去年,公司继续聚焦核心一二线城市,落地了在上海的首个城市更新项目及杭州第二个TOD(「轨交+物业」)项目。全年共交付3.62万套房屋,服务业主超过100万。
招商蛇口、碧桂园、建发房产、龙湖集团、金地集团位居6-10名。2023年,碧桂园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通过努力盘活各类资产、暂缓拿地、积极降本增效、调整公司架构、对集团高管大幅降薪等措施进行自救。
全年公司销售额2199.8亿元,相较于2021年的7888亿元、2022年的6074亿元大幅下降,排名也从第一滑落至第六。销售面积2649.3万平方米,力压万科(2456万平方米)、保利发展(2372.6万平方米)排名第一。
去年累计交付超过60万套房屋,在行业中遥遥领先。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惠妍表示,今年交付挑战将进入「深水区」,交付量预计超过40万套。数量仍然庞大,难言轻松。
万科、中海地产、华润置地、绿城中国跻身「3000亿元阵营」,分列2-5位。有着「工科状元」「豪宅专家」、「空间大师」之称的中海地产,是中国建筑集团旗下的孙公司,成立超过40年。上世纪80年代正式在香港涉足房地产行业,以做住宅开发业务起家,此后逐步将重心转入内地市场,聚焦一线、强二线城市。
过去一年,百强房企拿地总金额达到13195亿元,拿地规模同比微增1.7%。其中,中海地产累计新增货值2585亿元,领先保利发展(2336亿元)、华润置地(2206亿元),成为「扫货王」,包括在深圳摘得「百亿地王」深圳湾超总地块,以底价拿下北京丰台区北宫镇地块、石景山北辛安地块,联合徐汇国资以约240亿元的价格拿下上海徐汇龙华地块。
早在2017年,保利发展就提出「重回前三」的口号,终于在2023年如愿以偿,以4207.0亿元登顶榜首,这也是榜单中唯一一家「4000亿房企」。集团提出新人文社区」产品理念,升级打造了涵盖三大住宅产品系、三大服务场景、12款产品美学的「天悦人和」产品服务体系。
其中,「天」系列(天悦、天瑞、天珺、天汇等)满足的是高端改善型客户的产品及服务偏好,「悦」系列(璞悦、琅悦、瑧悦等)主要面向品质改善型客户;「和」系列(和煦、和著、和颂)则主打功能型改善产品。
写在最后
最近三年,行业前四名从「碧、万、融、保」,到「碧、保、万、华」,再到的「保、万、中、华」,竞争格局不断发生变化。随着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房企争相追求销售规模的时代已然远去,纷纷主动管控销售规模,追求更加平稳的发展。与此同时,更加注重一、二线城市布局,长三角、粤港澳(内地)、京津冀城市群成为必争之地。今年市场会发生什么新变化,我们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