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推荐

近期贵州大量上市!坊间流传的鉴别方法靠谱吗?警惕,一旦误食可致命…

2024-06-24推荐

今年五月以来

贵州持续降雨

山里的野生菌长势喜人

在景区门口、农贸市场、乡间小路

摊贩们摆上

刚刚采摘的野生菌

吸引很多市民挑选购买

这不

就有贵阳市民反映

在白云区蓬莱仙界

有野生菌销售一条街

现场相当热闹

根据这名市民的指引

6月11日记者来到了现场

摊贩:提着桶到山上捡的。

消费者:山上什么菌子都有,捡来的。

记者:在松树林里采摘的吗?

摊贩:是的。

记者看到

售卖野生菌的摊贩有十几个

看见有顾客上前挑选

大伙儿十分热情卖力推销

他们自称售卖的蘑菇

品种涵盖了

刷把菌、紫花菌、牛肝菌和青冈菌等

售价在20元到50元一斤

记者:这是什么野生菌呢?

摊贩:这是杂菌。

记者:我看这个是红色的,他们说有一些颜色鲜艳的最好不要吃,怕中毒。

摊贩:红菌要注意买,小心一点就行了。

在交谈中

摊贩们一再保证

他们采摘野生菌多年

对这些蘑菇的种类十分熟悉

加上平时自己也食用

大伙儿完全可以放心购买

记者:我就怕一家人都吃出问题就麻烦了。

摊贩:我们经常吃的,不能吃不会拿来卖的。

记者:就怕煮不熟,家里有小孩,要是吃了中毒,那就严重了。

摊贩:不能吃的菌子他们不会摘来卖的,你多煮一会儿嘛。一是要煮好,二是不能吃的就不要了。你煮个把小时,随你怎么吃都没事。

按摊贩们的说法

有他们这些「老司机」把关

加上高温消毒

长时间烹饪

再加上民间流传加大蒜

银针试毒等检测方法

哪会那么容易发生中毒

可是野生菌品种繁多

识别困难

舌尖安全真的就能得到保证吗?

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公共卫生监测评价研究所的所长郭华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监测评价研究所 所长 郭华:这些方法都不可靠,没有科学依据。我们前期做了大量的研究,毒蘑菇和大蒜、银针在一起加热,混合在一起是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也不会产生变色反应。所以你不能通过毒蘑菇和大蒜、银针接触来判定是否有毒。我们目前科学的判定是否为毒蘑菇的方法,还是要靠我们专业的专家来做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郭所长告诉记者,自2011年开展食源性疾病检测以来,贵州省每年都有食用野生菌引发的中毒事件,2023年蘑菇中毒爆发事件报告800多起,是监测以来报告最多的一年,贵阳和六盘水还有两名群众因食用剧毒野生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监测评价研究所 所长 郭华:我们省目前中毒比较多的是亚稀褶红菇,还有就是近江粉褶菌。亚稀褶红菇是一种剧毒蘑菇,它属于横纹肌溶解型的中毒蘑菇,它和我们的稀褶红菇和密褶红菇看起来外观极其相似,但是稀褶红菇和密褶红菇都是可食用的蘑菇。所以老百姓在采摘的时候,容易发生错误的判断,把剧毒蘑菇和可食用的蘑菇发生混淆。

据郭所长介绍,因为近江粉褶菌与很多群众熟知的「鸡枞菌」高度相似,非专业人士采摘时难以判断,一旦误食就会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

此外,含有剧毒的灰花纹鹅膏与黄盖鹅膏,因与可食用的隐花青鹅膏和黄蜡鹅膏极其相似,群众也容易误采误食,进而引发中毒事件。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监测评价研究所 所长 郭华:如果发生中毒事件,我们有三步紧急措施,第一就是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积极主动前往医院进行治疗。第二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来进行催吐导泻,尽量减少毒素的摄入,减少对我们人体的伤害。第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把你食用的野生蘑菇带到医院去,帮助我们的医生开展对症的治疗和救助。

郭所长说

蘑菇的生长受多种因素影响

仅凭经验和常识判别

野生菌是否有毒难度很大

甚至还会出现在可食用野生菌中

混入剧毒蘑菇的情况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监测评价研究所 所长 郭华:应对蘑菇中毒最好的办法就是不采不食,因为蘑菇中毒后没有特效解毒剂,一旦中毒,尤其是剧毒蘑菇就会产生致命的危险。

最后 郭所长也提醒广大市民

即使已经确定购买的野生菌

是安全可食用的

在加工的过程中也要煮熟煮透

不能用快火急炒

这样才能确保

自己和家人朋友的生命安全

记者 | 郭真荣 赵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