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推荐

「黄太急」的故事:科技守护中国特有猫科动物荒漠猫

2024-03-06推荐

初春时节,在青海省西宁野生动物园兽医院笼舍里,一只荒漠猫进食后,眯上眼睛,将尾巴垫在身下,窝在毛毯上小憩……看着监控里荒漠猫「黄老太」的悠闲模样,兽医助理刘雪松很是欣慰。

2022年3月,「黄老太」于西宁市湟源县的一处垃圾场被救护。经检查,「黄老太」感染多种病毒,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严重,重度脱水营养不良。针对复杂病症,工作人员制定科学治疗方案,少食多餐喂食肉类补充营养,打针输液进行抗病毒治疗。经过治疗,「黄老太」身体状况逐渐好转,恢复健康,「相比于在野外‘闹饥荒’,‘黄老太’现在按时吃饭,规律活动,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有时还会在架子上玩耍、晒太阳。」刘雪松说。

这是2023年2月拍摄的荒漠猫「黄老太」照片(西宁野生动物园供图)

西宁野生动物园副园长齐新章介绍,考虑到「黄老太」已年老,且消化系统较弱,缺乏野外生存能力,将不再考虑放归。而且由于其特殊状况,不对外进行展出,它将在兽医院的专业笼舍里「颐养天年」。

在相距动物园数百公里的金银滩草原上,荒漠猫「黄太急」正在无垠的原野上恣意奔跑。

2023年6月初,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黄太急」在牧民家「偷鸡」时,被鼠夹夹伤。所幸它被及时发现,连夜送到西宁进行救治。经过体检,「黄太急」只是外伤,骨头完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无异常,无猫科动物常见传染病。

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和护理,「黄太急」康复,达到放归条件。齐新章介绍,根据【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办法】规定,动物园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决定给「黄太急」佩戴卫星定位项圈后进行放归。

2023年7月23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宁野生动物园副园长齐新章(左一)和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金艺鹏放归荒漠猫「黄太急」(西宁野生动物园供图)

荒漠猫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也是中国特有猫科动物。这是国内乃至世界首次给救护的荒漠猫佩戴卫星定位项圈后放归。「卫星项圈每两小时上传一次数据,记录它的活动轨迹。一方面,有助于研究草原地区荒漠猫的生活习性。另一方面,可以在它受伤后及时提供救护。」齐新章介绍,「佩戴项圈的大小、松紧都有规范要求,会最大程度避免影响到动物活动。项圈没有自动脱落功能,我们将持续观测,在合适时间为它打疫苗,并帮它拆除项圈。」

2023年7月23日,工作人员驱车前往救护地附近的相似生境进行放归。「附近有山地、河谷、草原和灌丛等多种生境,有大量高原鼠兔等小型兽类活动,符合荒漠猫生境要求,满足放归条件。」齐新章说。

由线条和点位编织成的卫星图上,显示着「黄太急」活动区域: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大部分时间,它在一片约3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活动。齐新章说:「相较于过去研究数据中平均3.3平方公里的活动范围,‘黄太急’较大的活动区域为荒漠猫生活区域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

「科学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齐新章表示,下一步,除了继续对符合条件的荒漠猫,在佩戴卫星定位项圈后放归,西宁野生动物园还将开展荒漠猫的人工繁育,为青藏高原本土物种保护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