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推荐

无锡的空气里,都飘着马拉松分子

2024-03-28推荐

新华社南京3月25日电 题:无锡的空气里,都飘着马拉松分子

新华社记者王恒志

2024无锡马拉松,26万多人报名参赛,何杰再度打破全国纪录,还有3423人完赛跑进了三小时,一个个纪录让锡马十周年光彩熠熠。但记者多日来在无锡最大的感受,是这座城市十年来也在跑一场「马拉松」,从办赛水平高、服务口碑爆棚,到普通百姓了解、认可、参与,让人感受到体育要融入城市肌理,大约会是什么样子。

能被跑友们誉为「此生必跑的马拉松」,无锡马拉松当然有两把刷子。太湖边绝美的樱花大道当然足够吸引人、参赛包里琳琅满目的补给品也令人心生羡慕,但更重要的是赛事服务的细致度和贴心感。记者在取物现场和一位来自广东的跑友聊天,初次来跑锡马的他特意指着自己的号码布说:「这后四位是我的电话号码。」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大约有将近八成的跑友号码布的后四位会和自己的生日、电话号码「重合」,这份「小心意」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但一方面要通过科技助力排号,另一方面也是锡马的细致贴心。

2015年全国首创「候补退出机制」,让已中签的选手可以放心退出,未中签的选手有更多机会参赛;2017年启用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参赛选手身份识别系统」,既提升领物效率,又从源头杜绝替跑……十年来,锡马每年都在变化、每年都在更新,但唯一不变的是,所有变化都旨在给跑友们带来更好的参赛体验和服务。

如果只是如此,记者大概也不会觉得有多么特别。毕竟,现在国内马拉松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卷」,风景和补给「抄抄作业」就像模像样,服务和技术进步也可以用心去学习,但一座城市营造出的整体氛围绝非一日之功,对城市而言,这同样是一场「马拉松」。

这几天在无锡,记者深深感受到,无锡人真的挺懂马拉松。地铁上总有无锡市民和拎着参赛包、戴着参赛手环的选手攀谈,有的问题还挺专业:「哪个区起跑?」「C区!」「呀,大神啊,起码300(完赛时间)吧。」也有市民表达羡慕之意:「您第一次报就中(签)了?太幸运了,我也报名了,没抽上啊。」

无锡人不仅懂马拉松,还愿意亲身参与。2014年无锡第一次办马拉松赛的时候,本地人参赛的只有300多人,能跑完全程的不足百人。如今,大大小小的跑团就有60多个,起码有2000人能完赛全马,而且愿意穿上跑鞋跑一跑的人一直在增加。一位50多岁的无锡媒体同行2022年开始跑步,今年他跑进四小时,也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从拍摄马拉松到跑马的他说:「坚持跑步让我又有了年轻的感觉。」

赛场之外,参与的人更多了。每年锡马,大量志愿者、安保、医疗、保洁等人员投入其中,更有很多市民会自发到离家近的赛道旁「看热闹」。有位北京的跑友对我说:「有好几个地方的观众都太热情了,跑到那儿就会乱节奏,因为实在忍不住要跟他们互动一下。」听着像「抱怨」,其实他很沉醉于这种氛围。

这种氛围远不止于赛场之内。这几天,无论是在南长街上徜徉,还是在东林书院里饮茶,记者总能听到关于锡马的话题,而多数时候附近并没有参赛选手。听多了不难发现,马拉松是这些日子里人们相互交流、向朋友和客人介绍无锡的一个谈资,他们会说起20多万人报名、会说起去年在这里破了全国纪录、会说起樱花跑道、会说起已经办了十年……

有人说,锡马是无锡「最大的城市会客厅」,倒真是一语中的。不止一位无锡朋友告诉记者,锡马成为很多外地人认识无锡的打开方式,甚至还落地了一些项目、引入了一些人才。这样看来,锡马已经成为城市栽下的一棵梧桐树,深深根植于城市的同时,也成为一道风景线。

这或许正是体育在竞赛之外能为一座城市带来的。无锡的口号是要打造「运动友好型城市」,初看到这个口号时,记者觉得多少有点「造词」的感觉。但这次逗留的时间长了一些,深入城市走走之后,多少有了一些新感悟,体育要融入城市肌理,无锡大约正走在正确的路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