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余万建设者
历经几代人
数十年规划、论证、勘探、建设
主要技术指标创造6项世界第一
这就是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
将金沙江丰沛的水能资源转化为
源源不断、绿色清洁能源的
超级水电工程
白鹤滩水电站
这是当今世界在建难度最大
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
全球首次
实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的技术突破
16台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
全部由中国自主研发
拥有完全独立知识产权
标志着中国大型水电工程建设
引领世界行业发展
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
面对这项
综合技术难度世界第一的水电工程
有位清华人用十年青春
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他就是清华水利水电工程系
2002级本科、2006级博士校友周孟夏
让我们一起走近
「大国重器中的清华人」系列报道
为你讲述改革开放以来
新一代清华人为铸就国之重器
默默耕耘的奋斗故事
在白鹤滩十年
高考考入清华水利系的周孟夏
专业学习从本科深耕到了博士
同时辅修建设管理专业
清华的学习为他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他一毕业就来到金沙江工程一线
投身白鹤滩水电站建设
2016年坝基开挖时的周孟夏
在白鹤滩的十年
也是工程现场持续学习的十年
他说:「在实际施工中
面对的问题是系统而复杂的
工地的每一天都在学习新的知识」
博士毕业时的周孟夏
2016年坝基开挖
白鹤滩大坝坝址出露一种特殊岩体——
「柱状节理玄武岩」
玄武岩是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却形成
内部有非常细微的裂隙
天然状态下被覆盖层压紧
是非常坚固的岩石
挖除上部的覆盖层后
没有压力的情况下
内部微裂隙张开
岩石就会变得松散
在坝基开挖过程中
就需要解决这一矛盾——
既要挖除表面松散的覆盖层
让大坝坐在坚实的岩石基础上
又要避免玄武岩的松弛变形
他和技术团队一起研发了
保护层精细开挖
岩石盖重固结灌浆
系统锚索快速支护等
一系列创新工艺
针对每一处坝基岩体特性形成保护措施
最终实现大坝坝基
「质量优良,体型精准」
为300米级特高拱坝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攻克了世界首次利用柱状节理玄武岩
作为高拱坝基础的世界级难题
其创新成果
获得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奖励
周孟夏说
「清华的培养为我打下坚实基础
工程一线让基础厚积薄发」
难题,亦是突破的契机
建设「最聪明的大坝」
周孟夏在白鹤滩大坝工程项目管理中
牵头负责大坝混凝土温控和智能建造
混凝土温度控制
是大坝质量的核心关键工序
针对全世界首次全坝应用低热水泥
周孟夏和团队一起
系统研究低热水泥施工特性和规律
深化完善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理论和策略
研究制定全过程标准化温控措施
和工艺工法
通过「精细管理+精准温控」
助力高质量建设无缝大坝
打破了「无坝不裂」的「行业魔咒」
大坝施工期间现场负责混凝土温控工作
在白鹤滩
周孟夏和团队进一步实现了
全工程智能建造
通过遍布全工程的各种传感器
和物联网技术
及各种终端随时随地掌握工程状态
使用先进技术有效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让这座300米级的特高拱坝
「更先进、更智能」
2020年大坝水垫塘过流前
清华老校长蒋南翔曾倡导——
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学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
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越来越多的清华学子来到白鹤滩
在毕业设计和课题研究中
创新出一系列新工艺、新工法
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为白鹤滩建设作出贡献
周孟夏说
「他们都是白鹤滩工程建设团队的一员」
白鹤展翅 金沙变「绿」
白鹤滩水电站建设过程中
始终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建设过程中高标准落实环境保护措施
同时积极开展区域生态治理和修复
原本的干热河谷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让金沙江天更蓝、水更绿
白鹤滩水电站兼具
防洪、航运等综合效应
同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持续涵养、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年均提供624亿千瓦时的绿色清洁能源
能够满足约7500万人一年的
生活用电需求
同时可节约标准煤1968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5160万吨
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具有重要意义
周孟夏始终铭记在清华聆听过的教诲:
「理论计算、设计图纸
必须在实际中得到落实和验证
如果现场施工控制得不好
再好的设计也是白费!」
也一直会回想起进入清华园的第一天
水利泰斗张光斗先生参加迎新会时
对他们说的话
「劳动人民用他们的血汗建起了这座大学
应该为人民做点事情」
大坝深孔施工期间,周孟夏检查备仓情况
看到设计图纸和模型「活」了起来
周孟夏感到无比兴奋
「我们一直坚持
以科研成果真正服务于生产需要为导向
把科学研究和现场施工相结合」
周孟夏代表公司参加国际水电学会介绍工程智能建造经验
如今,周孟夏担任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白鹤滩工程建设部技术管理部副主任
牵头负责白鹤滩工程尾工建设
竣工验收等工作
时光匆匆去,步履未停歇
相信未来
他将飞得更高、更远
白鹤展翅、鹏程万里
统筹|刘蓓
文|胡思凡
资料提供|受访者
视觉设计|贺茂藤
排版|杨天舒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