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推荐

穿刺有可能会造成肿瘤转移扩散吗?

2016-08-04推荐

在医院里碰到过一个老大爷,怀疑胆管癌,一直在纠结做不做穿刺,原因是担心穿刺带来的种种风险,希望大夫直接给他用药,大夫只能劝他出院。因为病理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没有病理寸步难行。

除此之外,还想分享一个案例, 可能会颠覆大家的认知 ,甚至值得临床医生作为借鉴。

那个曾被你忽视的病理和料想不到的「微」机

我其实是很重视病理诊断的,但我错在没有对病理打破砂锅究到底。

2022年年底,我父亲已咳嗽了大半年,终于听从我的劝说去检查了身体。

20年前他曾患肺鳞癌,治好后落下点慢阻肺和肺气肿的毛病,本就是肺癌高风险人群。

既然是咳嗽就肯定要先查肺了,拍了CT,果然发现了病灶,已经3公分了,进一步做了PETCT,发现多处骨转移,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部位异常,但也没有了手术机会。接下来我们按部就班地,穿刺取了病理(第一版病理诊断写着 「倾向肺腺癌」 )并结合PETCT上的已知病灶,认为这可能又是一次肺原发。

还没等拿到出院小结,我就立马联系了该领域的肿瘤内科专家。

我本来寄希望于靶向药,因为听说肺腺癌能够匹配上靶向药的概率挺大,可惜测出的主要致病突变却是 Kras-g12D ,没有靶向药,连靠谱的临床试验都没有。

我查了下这个突变,身份很特殊, 更多出现在结直肠癌和胰腺中 。另外,由于做的是全基因组检测,还意外发现了一项 胚系突变——BRCA1 (同安吉丽娜朱莉),我心里曾经闪过一丝疑惑,但因为肺腺癌也会有Kras突变,BRCA1也未见得就会发病,疑惑并没有在我心里盘旋太久,就这样,顺利成章地与医生定下了初步治疗方案。

过了几天,正式拿到出院小结,我还算很细心地又看了下病理报告,突然发现病理报告的表述变了,变成了 「分型困难,建议上级医院会诊」 。我就有点懵了,百度了各项免疫组化的含义,发现确实不像典型的肺腺癌。我带着报告找到了当时的主治医生,医生认为问题还是出在肺,治疗方案未做调整,好吧,我就当是自己又多心了。

一线治疗用的是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双药化疗。

两周期后原病灶有所减小,然而四周期后却出现了明显进展,肋骨骨折。由于担心脊柱不良事件的发生,我于第五周期后决定先去放疗,同时转入北京做综合治疗。转院前第二次PETCT显示,原发病灶变小,但双肺新增了很多微小结节,骨点位也增多,可以说一线治疗基本没多大效果。

我又一次对病理产生了质疑。一位线上咨询的大夫提到 2015年我父亲曾经做过直肠癌根治手术,病理也是腺癌,并建议我重做病理会诊。

于是我借出了八年前的肠癌病理标本(后来想想,我应该借的是白切片,这样才有机会加做免疫组化以认清二者是否同源,已染色的切片只能就已有结果重新判读),跟肺部标本一起送到了权威医院的权威专家手中。可等了一个多星期得到的结论却是: 「难以判断,既不支持肺原发,也不支持肠转移,建议结合临床」

关于取病理的一些经验,我将在另一篇文章中分享。

我又去找了第二位主治医生,结合第二次的PETCT,决定仍旧按照肺腺癌治疗,采用免疫+抗血管生成的二线疗法。我还注册了专业医疗数据库的账号,查了很多关于 肠型肺腺癌的病例 ,这种病理也很罕见,所以我猜想,会不会是这种罕见的病理类型,如果是的话,仍需按照肺部肿瘤来用药。至于之前的方案疗效不佳,我只能当是免疫表达太低的原因,谁叫肿瘤是极为个体化的疾病呢。

二线治疗后,肺部并未见明显进展,各种症状都有所改善,但也说不清是药物的作用还是放疗的作用。

从整个症状表现、影像学资料来看,没有任何迹象暗示我们这次发病与八年前的肠癌有关,直到后来的一次复查评估, 腹部CT突然出现了胰头勾突部占位

那个占位很小很小,大约只有1公分多点,之前多次检查都没有提示,而且我父亲截止那时还没有任何腹部不适,像是新出现的。

探访多位不同领域的专家,普遍观点是, 肺部很难向胰腺转移,尤其是胰头勾突部,但不是绝对没有,像是多原发 ,而多原发也很罕见。原本打算预约胰腺部位的穿刺,可就在穿刺之前,突然就出现了腹部症状。

8月底,我父亲突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情非常急,差点就转入ICU,不过幸运的是最终挺过来了。

这次胰腺炎以后,我不得不又将注意力放到了他的病理问题上。

我们不再考虑腹部或内镜下的穿刺,怕再一次诱发胰腺炎。恰好那时他头皮上出现了几个异常的结节,我内心预感不太好,于是改做了皮肤切除活检。又将皮肤病理组织与肺部、直肠标本同时送检,这次终于有了一个像样的结论,可这个结论让我心情沉重。

新的病理诊断结果是 「倾向于直肠癌,伴肺、头皮等部位转移,尽管原发肠癌与转移部位有较大差异,但肺、头部肿瘤都符合转移癌的特征......」 。就这样,我意识到之前的所有治疗彻底走了弯路。

我了解过一种现象,叫做 肿瘤的微转移 。就是说很多癌症在早期就已经出现了微小转移进入体内循环,随着血液被冲碎后仍会有一部分苟活、适应、突变,再藏身到身体其他犄角旯旮的地方种植,而且锻炼得更加强大。

2015年,我父亲曾因直肠癌做过根治性手术,病理诊断为粘液腺癌,sT2N0M0

这段病史距今已经八年了,早已过了复发高风险期,而且这复发居然没有出现在原发部位,胰腺占位也可能是微转移的另一个驻扎地。

目前虽已改用肠癌方案,但由于弯路走了太多,又遭遇了凶险的胰腺炎,身体素质打掉一多半,已经不敢再用任何强效的药物了。

其实从始至终,我都对病理存有疑惑,叙述中省去了很多细节。那些我咨询过的专家,线上的、线下的,内科的、外科的、病理科的等等,除了一位骨外科专家怀疑过肠转移,一位线上咨询过的肿瘤内科医生建议我重做病理会诊外,在胰腺占位发现之前,得到的多数方案仍是倾向肺。

这一年如此坎坷奔波,总觉差着点运气。说实在的,哪怕现在,也没有人百分之百给我一个结论,这个肿瘤到底是哪来的?我尽可能地放过我自己,也不怪医生们,毕竟肿瘤太过狡猾,它不仅改头换面、穿上铠甲,甚至连家都搬了,谁能想到呢?也许这也是癌症之所以极难治的原因之一吧,有太多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