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只学文学的文科狗,本科在北京某一本大学学英语。
在去年拿到了排名世界第一的环境学院,牛津大学的 offer。
很离奇。我自己也常常觉得难以置信。申请经历我也从头到尾总结了一遍,全文共计 7400 多字,纯干货,可以先马再看,希望大家能给我个小小的赞。
赞完我可就要上硬货了,就是下方链接的【留学百科全书】,可别小看他,他可以解决你99%的留学问题,而且填入基本信息后,还可以获得专属定制【留学百科全书】!可以让你少走点弯路,少踩点坑,义务分享哈!
OK!干货开始:
1.零背景的神奇申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
相比于我优秀的小伙伴,我似乎一直都过着「没有职业规划」的生活。
我不是很爱花时间去实习——一次都没有,也不会去考很多考证——一次都没有,更不会去尝试无数种「高端青年峰会」——真的不是旅游和低效率社交?我宁愿花时间去打磨一个作品,去完成一次创作。
这种思路促使我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发展出一种愈发纯粹而强烈的追求欲望,大概就是所谓的唐吉坷德式的浪漫主义吧。本科学了 4 年英美文学,在阅读大师的作品时,我总问自己:文学的出路在哪里?我爱自然,我可否结合环保与文学?
所以,去年 1.10 号还没正式开始写 ps 的那会儿,我思虑了整整一个晚上,最终想通——目前我热爱着文学和大自然,但是文学我想更多进行创作,如果读一个 master 去学习理论研究可能不是我的追求方向;如果读创意写作,那么我很可能会永远困在文学象牙塔里,只能创作出比较枯燥不接地气的文学。所以,最终,鼓起巨大勇气,彻底放弃申请文学的念头,转而全力以赴申请毫无建树和背景的环境专业!风险很大:放弃把握更大的文学方向很可能导致全部申请被拒。但,值得一试。
我觉得国内外的研究生申请很大一点不同就在于: 国外更看重申请者的诚意 ,也就是为数不多的交互交流很重要。即,PS 和面试。
国内可能 PS 就是过场或者复述 CV,面试看能力,但国外可能真的是选适合的人。而我真的很想强调「 兴趣导向 」的重要性,因为至少在我申请的过程中,在进行自我展示的时候,我只有真诚可以打动评审。完全零背景,相关的课都没上过,只有一腔热血的兴趣,自圆其说的逻辑,充分证明了我爱这门学科。
下面这段是真诚的废话:
希望大家申请的都是自己真心愿意去读的东西 ,时光有限,编个完美的故事去痛苦的读几年书,我觉得很不值得也没必要。同时,申请之前也要想清楚:是否一定要去名校读一个 popular 而赚钱的专业,或者水专业呢?在我的思路里,如果逼我去申请一个自己不是那么想去学的专业,我可能无法做到完美地表达自己。 兴趣是最好的证明 。
2.摒弃中式思路PS
我在开始着手准备 ps 的时候,我分别搜索了 20 份外国和中国学生写的英文 PS。就一个感觉,大部分中国学生的 ps 内容极其高大上,虽然我很佩服,但我又觉得很假很无聊,因为几乎是在读一个文字版 CV;而外国学生大多都是以小见大,故事连贯性很强,没有什么 CV 感。
在后期询问外教和外国好朋友的时候,他们也同样和我分享: 不要去重复 CV,本来能提交的材料有限,一定尽可能的去表达自己的各个方面 ——尤其不要担心国外高校不看 PS 只看简历。PS 很重要。
那么怎么写一个特别吸引眼球的 PS 呢?就我个人而言, 写 PS 的心情,就像表白信一样甜蜜而大胆 。
你爱这个专业方向,你爱这个学院和学校,那么就把你爱的理由,和你为了证明自己配得起对方的实力拿出来,当然还有,如果表白成功,你可以给对方怎样的承诺——你能给该专业、课堂带来什么特别的贡献。
这三点非常重要,分别需要强调 「暗恋的时长」、「爱恋的痴迷度」、和「爱的努力」以及「爱的承诺」 。
对于我的情况来讲,从小就喜欢大自然毋庸置疑,那么就从最小的启蒙开始,小时候怎么接触到和体会到自然的美;到后期在北京生活怎么痛心污染;再到自己对于热爱的事情做过哪些力所能及的努力(再小的实践和行动,也应该放到纸面上勇于表达,只要是真的);最后是回到自身的特殊性,利用文学如何去进行环保事业。
应试教育的思路是目标完成型导向的学习,而国外可能更偏重兴趣导向吧。所以,再次强调!非常非常忌讳把 CV 上的内容重说一遍。当我完成初稿提纲的时候,我拿给一个美国同学看,他很震惊地告诉我说:「z,你的文章思路很不中国特色。」我便有了底气。
我写 draft 时候,除了安排大体的结构框架以外,特别注意提醒自己 PS 需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悟。一篇PS读下来,应该是完整逻辑链条串联了 3-4 个大大小小的故事,顺溜地一个个引出,而且层次越来越深,最后推进到「哲思」。实话说,其实颇为像写高考作文,而且的的确确,为了保证我自己的思路清晰完整,我先写了一份 2000 字长度的中文 PS。很多 DIY 还有找中介的学弟学妹也给我看过他们的 PS,粗制滥造,一副懒惰的样子,让我感到他们的 PS 浑身油腻,连 PS 都不愿花时间自己打磨就不要说申请什么 dream school 了,首先诚意就不够。而我完成英文版长draft 的时候,大概就写了 5000 字,最后是瘦身到 1300+(按两页排版)。
长 draft 保证了所有的亮点和整体故事连贯性结合,瘦身的过程颇为痛苦,因为确实不可能面面俱到所有亮点,那么就是战略放弃不那么亮的点,或者是对于文章上下结构有影响的点——哪怕这个亮点非常亮,也应该首先照顾全文的主要矛盾而进行放弃。
最后成文之前,再去抠一下字眼和文笔润色,这时候得到的 PS 应该是有种短小精悍、金光发亮的感觉。
每个人的风格都不一样,完全可以有自己的风格与思路,但还是最后再放一下我的 PS 思路供大家借鉴:
小时候家乡的水污染问题启智和明志-长大了在北京本科期间做的一些徒劳的环保抗议-专业性的会议旁听-正旁引博议论环保文学作品-未来学习的打算与环保事业的计划-能给对方院校带来什么-盛赞一番对方院校。
3.CV的专业性
我认为 CV 是一件非常职业化的表达。那么就去找最专业的英文 CV 模仿呀( 学会使用 google 找世界 500 强企业员工的 CV )。其实这个倒不是个难点,具体而言就是: 素材选择、控制字数、注意表达、排版。
素材选择:申请什么专业就把相关的素材摆上,不要舍不得放弃非相关亮点。
特例:还是我自己,主要是因为没相关背景,就把文学的材料全放上了,不过因为结合了 PS 的理由,其实我认为非常充分的辅助,体现了自己对未来详细的打算,和扎实的学术功底。
注意点:页边距可以小一点,这样空间大;看清楚对方要的是一页还是两页 CV;不要放自己照片;简历每一条介绍的经历要具体时间;获奖记得算成百分比排名凸显难度;具体实习工作或者科研的介绍要强调自己的工作身份;课外活动可以稍微俏皮一些,展露专业以外自己真实的内心;
修改次数:大概 20-30 次。除了润色文字以外,因为 PS 不断修身,我的 CV 也不断变化,千万不要懒。两者相辅相成,避免内容上的重复就好。
4.追求,也要拿点实际行动,哪怕微不足道也足显诚意
前文说到因为 我是文学背景,申请对象是纯理工科 ,那么我可以做什么去弥补自己的背景空白呢?我当时的思路是,与其不做也不要水,决定做,就要参加一项或者两项特别投入的活动。
我没有选择理工科的实验,我去了也做不了什么,要是被问到专业知识和相关的体验答不出来那就很致命了。所以我就老老实实去参加一次珠江水的采样(无需化学分析,更多是跟着 NGO 进行社会实践),并帮助 NGO 做了很多文字稿工作;
再者,认真的做了一份社会学研究,就是研究环保 NGO。这次报告中,自己的扎实的学术功底还是体现的比较好,获得了学院的荣誉——只需要一次弥足珍贵的真诚被认证即可。
5.爱上名校,就要耐得住寂寞:同一学院多次申请
其实我现在回想,当时确实有点不计后果,心里就想着一切看缘分,假如申请不上我就去社会历练了。于是只申请了剑桥和牛津。前者有康桥徐志摩,后者有鸿儒钱钟书。建议大家不要学我,因为除非有执念,我还是真诚地建议老老实实去多申请几个学校,我当时有朋友真的也和我一样只申请了这两所,但没有我这么幸运。
对于牛剑,我其实相对更偏爱剑桥,但这其实也导致了我太过在意准备材料的过程——上交材料太迟了,一直拖到 2.25 才上交, 大家千万要早点开始准备,早点提交 。后来我机缘巧合认识了申请上的同学,她告诉我,她完成申请是 10 月 1 日。我无地自容,毕竟自己太托大了,1 月份才勉强开始;而且为了所谓的「完美」,上交的又太迟。于是很快就收到了剑桥的拒信。当然啦,因为剑桥只有一个项目是环境相关,我只能忍着巨大的痛苦等待牛津信息。
而牛津这边,我就很耐心了,一共有三个环境项目的申请。 我每一个项目都找到了往年申请上的同学 ,认真地做了很多笔记和咨询。因为是朋友托朋友的寻找,其实很多时候,找到的朋友不是那么耐烦,而且又是外国人,还有时差,所以我当时真的是很厚脸皮的一直在咨询相关信息。此外, 我打到牛津办公室,问了得有 10-15 次 ,每次问之前,都准备好文字稿提纲,想着让办公室至少记得有这么一个执着认真的中国男生。
特别狗血的是,当时申请太迟了,错过了奖学金 ddl,这个大家真的得注意, 牛津是 1.10-1.15 奖学金 ddl 。再者有类似 Rhodes Scholarship 这种特别的奖学金,就需要大家自己去关注啦,我当时冲进了 finalist 也算是不错的体验,各位要抱着平和的心态去申请咯!
以及,千万不要在申请 ddl 最后一天递交,因为那天是峰值,我赶上了第三轮,结果牛津系统崩溃了,把我也搞崩溃了,后来折腾好久,还拜托了英国朋友,又打了很多个给牛津的电话,才把申请上传成功—— 讲实话大不列颠的行政能力慢的可怕,不要惧怕打电话、发邮件投诉催促 ,最近听说大学工会又罢工了,真是折磨申请的人啊。当然,最重要还是,你自己得抓紧,提前 3 天交,是个稳妥的保证。
我申请的是环境与地理学院,对方发拒信和录取,都是同一个 staff,感受一下我的心理。 后期,我还乘着组织国内活动,热情邀请了这位 staff,做人嘛,抱着做朋友的态度去沟通,不要有上下级的压力。
6.面试:表达自己就好。
我真的觉得我的例子比较特殊,因为背景问题,我没有被问到特别专业的科学。反而是更像一个轻松的聊天会议,可能因为在国内和外国小伙伴接触机会很多,我基本都猜透了外国老师想问的问题。
真的碰到一两个很专业我答不出来的问题,我也很实诚:Sorry,I don’t know.
话术其实也很重要,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自己就抛出一个带着新奇点的答案,便可以 引导评审询问 这个点——而我肯定是准备好这个新奇点的材料了。
此外,对自己有个把握,既然不懂科学,那么中国特色的政治、外交、环境议题也一定要烂熟于心,哪怕拾人牙慧去读一些别人的解读——譬如知乎、quora 等等也是必要的。
面试也许需要多练,我可能是参加过比较多的学术活动了,感觉教授问的套路和思路都差不多:集中在学术兴趣、学术能力、课外活动、领导力、你的缺点、你有什么想问的……和 PS 内容很像,而我的长版 PS 也基本就是我的面试草稿。
有需要可以私聊我 mock。
对了,我没套磁 ,我觉得我不是很喜欢这样的思路。不过有朋友套磁真的很厉害也很有效。
7.希望读者少玩手机,多学习
我非常非常建议,大家准备申请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投入,我觉得百分之 80 的人自从高中毕业,很少会保持曾经的高度专注和学习效率。我也不例外,所以如果想有个好的申请结果,就老老实实去个没有网的时间空间里,思考自己的 PS 思路和 CV 写作,我申请那会儿也是过年时间,所以很折磨,我便把自己锁在阁楼上,足不出户,保证质量。我认识的学弟学妹中,很多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段秒回我微信,从侧面来讲,手机就一直开着,不能专心。
8.怎么备考英语:额……反正我是免考。
真是羞羞啊,我都不晓得能得到免考的大陆本中国学生有木有百分之一比例。
我一共考了两次雅思,都被卡死在作文上,虽然说如果收到 conditional offer 不着急,可以拖几个月,但我真的不太爽,也怕语言成绩提交慢多少影响录取结果。于是,作为英语专业出身、有翻译作品发表的我,就去查了下 waiver 的政策,而发现自己就是符合相关的政策,便认真写了一封——也请外国同学改过的、没有语法错的 request。
毫不犹豫,跟着其他材料一起上交。
Done!
我的 request 里非常详尽的描述了自己「强大靠谱」的英语能力,强调了自身社交、学术的无障碍,并且请求面试也可以现场测试——中国大陆区雅思考场绝对有毒,我认识几个同学飞到小国家偏远地区真的一下考很高,而且我非常肯定在英国本土考的几个同学没有我英语好,也能一次性过关。这说明啥?!日不落帝国就是在靠这种压分赚钱。
但就纯粹的阅读、听力、口语和作文来说,我相信网上有大量的学习方法,我自己的主要是:听写训练、找母语朋友抠口语语法。阅读和听力部分,其实不难,不才每次都是满分,但主要还是口语与写作。
重点是,你每天能花多久去练?能坚持几天?
有的学弟学妹问我怎么学,或者愿意出钱上课的我都婉拒,因为首先自己词汇量不足,就想着取巧应试技巧,在我看来都是懒惰。等词汇量达到了一定程度,再去练习做题速度,再者去研究出题思路。做题技巧大概是因人而异、熟能生巧,自己总结的吧。雅思每年自己也在变题库,别当剑桥的考试中心老师是傻子。
9.结束语
本人案例可能还是比较特别,性格使然的申请打法,我一直坚信每个人应该活出真我,无问西东,出国学习的经历对于中产家庭还是比较珍贵,所以去读自己最想学的东西就好,这个时代,最讲究的就是「不忘初心」。我的例子仅供参考,或许有真奇葩而类似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认识一下哈哈!
最后,我想提一个词叫做 presentable ,这是高中时代一个英语之神学姐演讲告诉我们的,翻译一下叫做: 学会合理包装自己。
中国学生一直是低调谦虚的楷模,但是往往也不善言辞,羞于表达,压抑的学习经历导致我们这代还是相对同质化、单一化。我自己的申请,总体而言,就非常不藏着掖着,从申请目的,到申请材料的准备都相对离经叛道,面试的时候更天马行空。再者,申请的时候完全可以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对方院校,你希望看到一个怎样的中国申请者?你认为什么样的人会更出众,更让人眼前一亮?抱着这样的申请思考,也许准备起来会更有方向一些。
我是比较洒脱或者说比较孤注一掷,但也许学弟学妹们可以考虑不同的思路,几个申请做成中规中矩的样子,再选几个申请跳出常规思路,这样既保险,又可能收到意外之喜。
祝大家好运!
作者:Z 学长偷偷告诉你,Z 学长现在也是棕榈大道的专业导师,他也会辅导学生申请哦。
查看我们的更多精彩干货回答吧~
真 | 纯干货:
如何自学达到雅思7?
推荐信如何寻找合适的推荐人?
GMAT考700分很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