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推荐

三线揭秘:黑龙江五常8233厂,三次建厂背后的辛酸与辉煌

2024-04-18推荐

在黑龙江五常的广阔土地上,曾经矗立着一座名为国营八二三三厂的电子军工厂,对外则是以国营曙光无线电厂的身份示人。这座工厂,承载着半个世纪的荣光与沧桑,如今虽已沉寂,但留下的历史痕迹依然值得我们去探寻和回忆。

时光回溯到1969年末,国家正处于一种特殊的备战状态。珍宝岛保卫战的硝烟尚未散尽,战争的阴影仍笼罩在北方边境线上。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为了「准备打仗」,决定展开自1964年后的新一轮三线建设。而五常曙光厂的筹建,正是这一「大规划」中的关键一环。

1970年,春寒料峭中,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们,在白石砬子这个寂静的小山沟里集结。他们怀揣着梦想和使命,开始在这片土地上打造一座电子军工厂。然而,创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山区气候潮湿,空气中的含水量过高,这对于电子器件的生产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尽管面临困境,但曙光厂的工人们并未放弃,他们向四机部提出了搬迁的申请,希望能找到一个更适合电子器件生产的地方。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和筹备,曙光厂终于在1972年迎来了第二次建厂的机会。这一次,他们将目光投向了阿城县郊(现黑龙江涤纶厂所在地)。然而,在阿城建厂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资金短缺、设备不足等问题接踵而至。在黑龙江省电子局的协调下,曙光厂决定将原阿城县无线电厂并入,利用其现有的厂房和设施进行改建。这一次的搬迁和合并,不仅解决了曙光厂在阿城的困境,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出人意料。就在曙光厂在阿城逐渐站稳脚跟之际,1972年8月,他们再次迎来了搬迁的命令。这一次,四机部与省电子工业局决定将曙光厂迁至五常拉林镇东。他们用200万买下了原黑龙江省五常县拉林镇的省水利专科学校的校址、教学楼、厂房、宿舍等设施,开始了第三次建厂的历程。

搬迁到拉林镇后,曙光厂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他们在水利学校的基础上进行修整和改建,从背阴汀和阿城两地搬迁设备,同时还积极进行半导体器件的研发工作。到1974年7月,曙光厂已经完成了设备的安装调试,开始了新一轮的生产。

在拉林镇的日子里,曙光厂不仅在生产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还在技术培训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了解决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他们自己在山上的老厂区办起了电子技校。这所技校后来迁到了拉林镇厂区,并继续进行教学工作。这所技校不仅为曙光厂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还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无线电和电子工业输送了众多的优秀毕业生。

随着工厂的兴建,曙光厂逐渐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衣食住行都有人细心管理。商店、职工食堂满足了大家的日常购物和饮食需求;露天电影院、灯光球场则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到重大节日和周末,灯光球场里的露天电影更是成为了大家期待已久的盛事。那时候,看露天电影对于当地的大人和孩子们来说,就像过年一样令人兴奋。职工澡堂、招待所则让职工们在工作之余能够享受到舒适的生活。此外,图书馆、医院等设施也为职工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健康保障。

在这个小社会里,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简单而纯朴,大家坦坦荡荡、其乐融融地生活着。每天清晨,起床的军号声通过广播在厂区响起,人们在广播声里睁开双眼,开始新的一天。大人们拎着菜篮子去菜场买菜,顺便带回早点,再唤醒上学的孩子。孩子们三五成群地走进子弟学校,大人们则奔向各自的岗位,开始忙碌的工作。

回望过去的半个世纪,曙光厂从最初的外延片生产,逐渐发展到逆变器、半导体收音机、电视机交流调压器、数字真空度计、粮食含水率快检仪、压力传感器、盗情自动报警仪等多种产品的生产。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家战备和民用的需求,还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曙光厂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结构的调整、企业改革的推进等因素,使得曙光厂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最终,在时代的洪流中,这座曾经辉煌的电子军工厂不得不面对倒闭的命运。

如今,当我们踏足这片土地,还能找到一些曙光厂留下的痕迹。那些破旧的厂房、那些沉默的设备、那些曾经忙碌的工人们,都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