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推荐

「龙」真的存在,还有翅膀?溯源古籍揭秘十几种龙,你认识几个?

2024-02-14推荐

中国古籍中,龙被描述为一种神异的动物,具有无所不能的本领,能够随意变幻自己的形态,善于升腾于空中,可以掌控风云雷电,行云布雨。为了形容龙的神秘,人们常说「神龙见首不见尾」。

古籍中的各种「龙」

虺(huǐ)

【述异记】载:「虺(huǐ)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虺」,五百年化蛟,蛟千年化龙。

虬(qiú)

传说中的有「角龙」。

【说文•虫部】:「虯,龍子有角者。」

李賢注:「虯,龍之無角者也。」

「虯」同「虬」,古代传说中的有角龙。

【抱朴子】曾记载:「母龙曰蛟,子曰虬,其状鱼身如蛇尾,皮有珠。」

古代传说有两种说法:一个认为虬龙是有角的小龙,一说是无角的幼龙。

螭(chī)

关于螭龙有两种说法:一说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的来源之一。也称蚩尾,是一种海兽,汉武帝时有人进言,说螭龙是水精,可以防火,建议置于房顶上以避火灾;二说是龙九子中的二子,古书中云:「其二曰螭吻,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

青龙

青龙

青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圣」、「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与「天之四灵」之一,又称为苍龙,代表东方,青色,因此称为「东方青龙」。

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代表太昊与东方七宿的东方之神,于八卦为震、巽,于五行主木,象征四象中的少阳,四季中的春季。

鱼化龙

鱼化龙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也是一种「龙鱼互变」的形式。

【说苑】: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

民间流传的鲤鱼跳龙门,讲述的就是龙鱼互变的关系。

鲤鱼跃龙门

蜃龙

明刊本【三才图会】中有一幅蜃龙图,【三才图会】中说蜃龙「状似螭龙,有角有耳,背鬣作红色,嘘气成楼台,将雨即见,得其脂和蜡为烛,香闻百步,烟出其上,皆成楼阁之形。」

据说蜃龙栖息在海岸或大河的河口,模样很像蛟,蜃头上有像鹿一样分叉的角,脖子到背上都生着红色的鬃毛,鳞片是暗土色的,蜃具有不可思议的能力,就是从口中吐出的气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幻影。这些幻影大多数是亭台楼阁,这就是常说的海市蜃楼。

角龙

【述异记】: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入江为蛟,入海为龙。

角龙是龙进化到应龙的过渡阶段,此时的角龙具有龙的所有特性,具有呼风唤雨的本领。

像【西游记】里的四海龙王即东海龙王、南海龙王、西海龙王、北海龙王等,就是属于角龙的一种神格化。

行龙

传说鲤化蛟,蛟化龙,而当龙达到一定境界时,会化为行龙。

火龙

【清史稿】:浮山有龙飞入民间楼舍,须臾烟起,楼尽焚」、「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葭州赤龙见于张体两川围中。六月初七日,高平火龙见于石末村」、「五十六年六月,莒州赤龙见于龙王峪,先大后小,长数丈,所过草木如焚」。

蟠龙

【太平御览】:「蟠龙,身长四丈,青黑色,赤带如锦文,常随水而下,入于海。有毒,伤人即死。」

中国民间传说中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

先秦古籍【山海经】中不仅有多种龙、龙形兽,而且龙与远古时代有着特殊的联系。

龙与远古部落首领

【山海经】中有远古时期部落首领与龙的关系。

【大荒经·大荒北经】: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

意思是:黄帝生了苗龙,苗龙生了融吾,融吾生了弄明,弄明生了白犬,这白犬有一公一母而自相配偶,便生成犬戎族人。

【海内经】: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氏羌,氏羌乞姓。

意思是: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伯夷父生下了西岳,西岳生下了先龙,先龙的后代子孙便是氏羌。

【山海经】认为,他们的祖先首领与龙有着密切的关系。

鲧与黄龙

【山海经】里记载的龙及龙形兽

蛟龙

【山海经·海内经】:鲧死,三岁入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

有人说,蛟龙别名黄龙,传说是鲧死后的肉体孕育所化。

烛龙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烛龙

【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䏿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烛龙,长着人一样的脸,蛇一样的身子,全身都是红色的,眼睛竖着长,他把眼睛闭上,天下就会变成黑夜;睁开眼睛,天下就会变成白昼。他不吃饭、不睡觉、不呼吸,能吞食风雨。他能把幽渺之地照亮,他就是烛九阴,也就是烛龙。

应龙

【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应龙

意思是:最荒远之地的东北角中有一座山,名叫凶犁之丘。应龙住在这座山的最南面,由于他杀了蚩尤和夸父,再也不能回到天界,所以下界多次发生旱灾。每当下界大旱时,人们便模仿应龙的样子求雨,天上就会降雨。

这位背上有双翼,据说还参与帮助大禹治水,正是用自己的尾巴画地成江河,才使得江水流入大海。

也有描述说,它曾帮轩辕黄帝斩杀了蚩尤。

【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夔龙

【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夔龙是古时代神兽,古时生于东海流波山,形状似牛,全身都是青色的,没有长角,只长了一只脚,每次出现都会有狂风暴雨。它身上还闪耀着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声和雷声一样震耳欲聋。后来黄帝得到这种兽,用它的皮制成鼓并用雷兽的骨做槌,敲击鼓,鼓声响彻五百里之外,威慑天下。

在商晚期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上,夔龙纹是主要纹饰之一,形象多为张囗、卷尾的长条形,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的结构线相适合,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具有古拙的美感。

【山海经】中,有诸多的神兽,其造型与龙密切相关。

计蒙

【山海经】 :其状人身而龙首,恒游于漳渊,出入必有飘风暴雨。

意思是:样子是人的身体龙的头,常常在漳水的深渊里畅游,出入时一定有暴风急雨相伴随。

【山海经·中次八经】:又东百三十里日光山,其上多碧,其下多木,神计蒙处之,其状人身而龙首,恒游于漳渊,出入必有飘风暴雨。

龙布雨

计蒙是司雨之神,又名雨师。在共工与帝颛顼之战中也有出场,计蒙属帝颛顼一方,击败了共工。

【山海经】 :钟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

据【山海经】记载:鼓居住在钟山。是钟山神的儿子。人首龙身,长着老虎的身子和爪子,身后足足拖着九条尾巴。这个神主管天上的九个部界和天帝宫苑、动物园的时令节气。

因为与人合谋杀害天神葆江,被天帝处死。

窫窳

【山海经·海内南经】:窫窳龙首,居弱水中,在狌狌知人名之西,其状如龙首,食人。

【山海经·海内西经】: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

窫窳「蛇身人面」,传说窫窳原本老实善良,但后来被名为「危」的神所杀死,天帝不忍心,就让他复活了,可没想到,复活后,变成了一种性格凶残,喜食人类的怪物。所以尧帝命令后羿将它杀死。

雷神

【山海经海内东经】中记载的: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则雷」。

此处的雷神,龙身而人首,只要拍一下自己的腹部,就会发出打雷声。

雷神

【五藏山经·中山经】:岷山山系......其神状皆 马身而龙首

【五藏山经·南山经】:凡鹊山之首.....其神状皆 鸟身而龙首

【五藏山经·南山经】:自柜山至于漆吴之山.....其神状皆 龙身而鸟首

【五藏山经·南山经】: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其神皆 龙身而人面

舞龙

在中国文化中,龙被赋予了许多神秘而崇高的意义,象征着吉祥、祥瑞和繁荣。因此,在中国传统节日和庆典中,龙舞常常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被视为能够带来好运和福气的象征。也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图腾之一,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