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推荐

【记忆里的年味】五十年前过年的记忆

2024-01-31推荐

#记忆里的年味#我五十年前过年的记忆!

临近春节,村里热闹起来了。随处可见喜形手色的孩子,忙碌的大人,还有袅袅炊烟升腾不绝的景象——因为彼时人们不买馍,都是「兜酵子」活发面自己做馍。炸鱼,炸丸子,炸麻叶,熬糖稀,制果子(一种象月牙状的甜食,内灌糖稀,油炸的),醮糖棍,写春联等。这里仅举两例以怀旧:

第一件事,关于割肉:也就是赶集买猪肉。那时我小,不知事。不知道肉的孬好。但见屠户忙不迭与众人交谈肉走势,猪肉肥瘦好坏。其中一个词「几宰」让我记忆犹新!就是一百斤毛猪杀几十斤就是「几宰」!比如,一只肥猪毛重200斤,杀好再称有140斤,折成百斤毛猪则杀成合商品猪70斤!

第二件事:写春联。那时不论贫富,清一色从集上提前一两周买好红纸,绿纸,包括家中有上辈去世了,第一年贴灰纸对联,第二年贴蓝绿色纸对联,第三年才可贴红色对联!

那时我哥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写春联高手!(六六年文革时的亳州二中初中)每到腊月二十三小年一过,就开始忙活起来义务为全村写春联。过去不像今天都是买春联。各家各户按照自家需求买好春联用纸,打成卷从集市上提前买回放到家中,临近春节便请人书写。那时村里识字的少,能拿起毛笔写字的寥寥无几。所以会写毛笔字很吃香,也很忙!记忆中,哥哥不仅自费写,有时还得帮人家计划用纸,剪裁对联尺寸。有时这家纸不够了,就从那家多出的凑个横幅,或者签子之类的。碰到讲究的,买好毛笔,墨汁过来。碰到一般村民则都是拿几张红纸过来一放,说句「请」的话,则人去纸留,过半天再来取写好的对联!

那时,我便在旁边帮哥拽对联,拿放没写字与写好的瞅地方相对独立的放好,以待字迹晾干再收起,一户一户分别以卷好。因此我也比别的孩子多了一点文化熏陶。比他们认的字多,写的字好。也因此在后来的求学路上走出来,成为同龄人中唯一一个吃商品粮农转非的「大学生」!

我是62年的人,直到2000年以后,人们才逐渐放弃写对联,而买对联。沿袭了几千年的写春联也渐失趣味,不再有「送纸取春联」的忙碌景象了!同时,再也不见家家户户腊月二十以后蒸馍的情景了!#小时候春节记忆# #记忆中的小年# #童年的年味记忆# #那时年味特别香# #回忆过年走亲戚# #怀念以前过年的# #怀念年味时光# #说说六十年代# #老家怀念有多少# #回忆过年的年味# #追忆童年年味# #60后的忆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