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旅游

泼天富贵,哈尔滨因何出圈?|凤凰聚焦

2024-02-09旅游

2024年一开年,哈尔滨突然成为中国旅游「顶流」城市,南方游客蜂拥而至。

游客: 「想体验一下冬天有雪是什么感觉。」

小朋友: 「在这里每天都可以吃肉。冰雕特别精致。」

游客: 「我在南方没有见过大冰坨子。」

1

为了招待这些远道而来的南方游客,最著名的冰雪大世界提前开园。游客们在社交媒体上有什么心愿,哈尔滨随时「安排」:人造月亮、飞马踏冰、狂飙气垫船、冰面热气球,俨然成了梦境成真的乐园。还有机场和火车站里演奏交响乐,鄂温克族同胞表演驯鹿, 各种花式「宠粉」,一天一个新花样,让旅游体验感和氛围感持续飙升

游客: 开心,每天都是哈哈哈,被东北的热情感染到了,他们真诚又豪爽 ,太喜欢了。」

外地人亲切地把这座冰雪之城称为「尔滨」,而南方来的游客个头相对较矮,又喜欢穿浅色羽绒服、戴可爱款的帽子,则被当地人亲切地叫做南方「小土豆儿」。随后在网络狂欢中又迅速演变成「小金豆儿」,继而根据不同省份游客的特点又演化出「小砂糖橘」、「小折耳根」、「小熊猫」、 「小辣椒」等昵称。

「尔滨」还有求必应地推出免费地铁摆渡票,文旅部门发布大雪人地图、旅游攻略,中央大街在地下通道铺上地毯,志愿者免费给游客提供红糖姜茶暖手宝,一系列操作感染着八方游客。 各大视频和社交平台上,有关「尔滨」掏出家底儿招待南方游客的话题持续霸榜热搜。整个哈尔滨像是一座欢乐之城,一个由热梗和热帖打造、不断翻新的秀场,巨大的网络流量成功转化成了真实世界乌泱泱的游客。

黑龙江冰雪产业研究院院长 张贵海:

「现在我们哈尔滨有一个新的名词, 叫‘讨好式’服务、宠溺式服务 ,服务很重要,大家知道旅游本身是一种感觉性的消费。现在我们对青少年、青年人提供情绪消费,情绪消费是感觉的一种方面,所以它是感觉性的消费。到这里来以后,对他的这种景观性的、有形态的、无形态的感觉和服务的感觉,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

「尔滨」的风也吹向了国外,来自哈尔滨冰雕师的五彩冰灯「点亮」韩国华川山鳟鱼节,瑞士和哈尔滨「隔空喊话」文旅交流。1月4日,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自己去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并称赞「真正令人折服」 。伯恩斯为晒出的冰雕景观配文说「我的两位前任,特里·布兰斯塔德大使和马克斯·鲍卡斯大使 ,告诉我别错过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真没让人失望。」

2

哈尔滨为什么能够在短时间内出圈?首先与它的冰雪资源分不开。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冰雪文化的集中代表已经开张25年,而在这个冰雪季仅仅是开门营业的第一个月,游客人数和营业额就已经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整个雪季的总和,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除了经年积累的招牌,今年的匠心独具也是出圈的妙招儿,乐园扩建到占地81万平方米,拥有14条超级冰滑梯,43米高的「冰雪之冠」主塔,各种栩栩如生、精美细致的冰雕,这里已是全球最大的冰雪主题乐园之一,也是众多南方「小土豆儿」到达冰城的第一个打卡胜地。

主持人陈琳:

「当我们进入冰雪大世界,周围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冰雪的欢乐中,其实如果从来没有来过冰雪大世界的人,从屏幕和其他人的感受中,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这种感觉的。当你深入其中,就会感受到那种迷人的魅力,但现在通过社交媒体可以把个人的情绪和感受不断地传播,所以更多的人被自媒体种草来到这里。」

有意思的是,这次哈尔滨爆火的起源,正是冰雪大世界一次负面事件的危机公关。去年12月,怕客流不足,冰雪大世界多渠道售票,却意外造成游客排队时间过长,无法尽兴玩耍,现场不少人挤在一起大喊「退票」。

视频被上传到社交媒体,迅速冲上热搜,把哈尔滨推上风口浪尖,「泼天的富贵」还没到,负面舆情的暴风雪却先来到。哈尔滨官方当场退票,公开致歉,连夜整改,直面游客提出的问题,不但化解了风波,更成为「尔滨」爆红的起点。

黑龙江冰雪产业研究院院长 张贵海:

「当时就决定对退票的这些游客,一个是给予赔礼道歉,另外给予退票和适当的一些补偿。有些人退票,这很难处理的,线上线下,我们组织人员很快就答应退票,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冰雪大世界的冰雕景观堪称一绝,每一块冰都来自哈尔滨的母亲河——松花江,广阔的冰面上,工人们肩扛手拉,采出一块块宛如水晶般的大冰块。运冰车、叉车、铲车来回穿梭,将冰块源源不断运往验冰场,检验合格的冰块才能用于构建冰雪王国。

主持人陈琳:

「工人师傅们正在松花江的冰面上采冰,他们要利用每年最冷的时候把需要的冰都采出来,而去年他们曾经创了纪录,采了50万立方米,但是今年他们的工作量翻番,要采出100万立方米。可想而知当地的冰雪产业有多火,以及人们对这个产业的预期有多高,除了用在明年冬天的冰灯展,他们还希望今年夏天在地下建一个冰灯城。」

每块冰得有850多公斤重,尽管工业制冰已经是全球主流,但哈尔滨却坚持着人工采冰, 为的就是产出最高质量的冰。松花江河水流速相对稳定,形成的冰冻密度均匀,通体透明,能确保冰景冰建晶莹剔透的美感。 近百年的经验,在采冰人手里一代代传承。

采冰人:

天气冷是冷,但是心里很热乎,特别今年这么火,给咱哈尔滨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多好啊 。」

难以复刻的冰雪文化底蕴是成就哈尔滨火爆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这并非一蹴而就,泼天的富贵还得能接得住,这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久之功。上世纪60年代,冰灯游园会开始至今,哈尔滨经过60年的时间才逐渐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冰雪旅游胜地,而借助北京冬奥会的影响和政府发展冰雪经济的愿景,哈尔滨的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都获得发展,还获得了2025年亚洲冬季运动会的举办权。 哈尔滨累积多年的冰雪效应,迎来了爆发时刻,冰雪这种北方常见的「冷资源」在哈尔滨形成「热经济」。

黑龙江冰雪产业研究院院长 张贵海:

「黑龙江已经把冰雪经济作为未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引擎,它现在是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和创意产业四驾马车,尤其是冰雪经济,它的覆盖性强,传统性强,从传统中过来,大家都熟悉。

另外整个社会的覆盖面,就业,包括产业链,吃、住、行带动性比较强。黑龙江这么多年,经济发展受到这样的牵肘和那样的制约,也一直想找一个突破点,所以恰好尽人皆知的冰雪经济,冰雪旅游,就成为我们全域冰雪经济中一个新的突破口。」

3

让哈尔滨真正出圈最重要的还有 本地人超乎寻常的真诚和热情,这既是源于东北人骨子里的好客传统, 也是曾经有过高光时刻的哈尔滨人,在经历过落寞后突然爆发,压抑情绪的释放。

哈尔滨司机: 「优先服务「土豆」,你们是「小土豆」吗?你们是哪来的?」

女游客: 「温州来的。」

哈尔滨司机: 「来公主请上车。」

在这里,豆腐脑可以加糖,冻梨可以切片摆盘,漂移的雪地大游艇,自带翅膀的雪地黑马,拍照小白狐都给安排上。为了招待好来自各地的「小金豆」,赫哲族人走到中央大街,唱起了民族特色【乌苏里船歌】,甚至连平素极难见到的鄂伦春人,也都走出深山与游客互动。哈尔滨官方在新年前夕致信市民,写道:虽然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但是火爆的热情、升腾的烟火弥漫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每一位市民的努力坚守和辛勤付出,彰显了冰城人「礼迎天下客、冰雪暖世界」的敦厚与担当,人人都是城市温度传递者。

游客:

「我们一坐下,都知道我们是「小土豆」,会主动地推荐一些好吃的,上菜也先上我们的,本地人推后,连本地人都羡慕。杀猪菜、锅包肉、粘豆包不踩雷,都好吃。打车每一个司机都非常的热情。」

黑龙江冰雪产业研究院院长 张贵海:

「这么多年,黑龙江的发展比较落后,黑龙江人和东北人都有一种受压抑的感觉,觉得我们有这样好的资源、地势、优势,怎么就总是在经济发展中成为国家的排后兵呢?这次感觉到 我们哈尔滨冰雪经济做得好,觉得有点扬眉吐气的感觉,老百姓愿意参与,要真正地成为主人公 。」

这条中央大街,是中国内地第一条步行街,是哈尔滨这座北国冰城的代表性景点,它始建于1898年,百多年来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岁月沉浮。沿街商店、洋行、餐厅林立,西方建筑艺术的拜占庭、巴洛克、文艺复兴等元素,在中央大街都可以看到。

这个冬天里,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中央大街总是人潮涌动。穿过街道,就像进入了一个梦幻、亢奋的主题秀场,遍地是景观:夹着大支冰淇淋的烟囱面包,整根的烤红肠,老字号冰棍儿,特有的汽水格瓦斯,亮晶晶的糖葫芦是步行街、小吃街风头正盛的顶流,还有外地人想都想不到的糖尖椒、糖辣条和糖帝王蟹。

主持人陈琳:

「这贴了一个暖心小屋的标志,我想寻求温暖怎么办?」

爱心店家:

「我们有热水,糖果,暖宝宝,如果累了,可以在我们屋里休息一会儿。哈尔滨的冬天真的很冷。」

主持人陈琳: 「您为什么要加入温暖小屋呢?」

爱心店家:

「大家都知道今年哈尔滨火了,我们作为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特别骄傲,因为我们哈尔滨终于被人看到了,一说起我都挺激动的。我们的销售额也比以前要好很多,我们也想为家乡做点贡献,也想让咱们南方的朋友体会到咱们哈尔滨人的热情,在我们能力范围内尽量地帮助大家,让大家感受到热情和温暖。」

不远处,满满异域风情的索菲亚大教堂也是备受追捧的打卡地。这座始建于1907年的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随着哈尔滨的出圈,也是一番热热闹闹、熙熙攘攘的繁华景象,雪国王子、哥特修女、北境女皇,甚至故事里的白雪公主、审判天使背着硕大的翅膀。互联网上称这里是「最适合中国宝宝拍照的欧洲建筑」,南方「小土豆」穿上公主裙就能立刻圆了自己的童话梦。

游客:

「我从湖北襄阳来,平常在我们那边找不到这样的景,而且像装束和妆容也没有,所以就比较期待,是很重要的一个场地。因为已经当父母了,对孩子的关注度比较多一些,就想在摄影的片刻找到自己做女王的感觉,公主的感觉。」

4

在这波旅游热潮中,除了经典知名,耳熟能详的旅游点外,还有一些并不是景点的地方引发了游客争相打卡。这里是红专街早市,原本是哈尔滨普通市民买菜的市场,如今也挤满各地口音的人群。

主持人陈琳:

「早晨6点钟,在哈尔滨的这条早市街上人已经是熙熙攘攘,不只是本地人,很多的外地游客也一大早来赶早市。这里不仅有一些日用品,还有各种各样的食品,酸的、甜的、咸的、辣的,哈尔滨地道的美食都在这里能尝到。其实在电商发达的中国内地,人们坐在家中也能吃到各地食品,但来到这儿主打吃一个地道。」

店家: 「嘎嘎好吃,嘎嘎香,将将热乎的。」

主持人陈琳: 「嘎嘎香是什么意思?」

店家: 「嘎嘎香就是特别好吃,特别好的意思,东北话嘎嘎就是特别特别好的意思。外地游客特别多,都爱吃咱们东北的这边的特色美食,越正宗、越东北话越爱吃,越爱买,基本上营业额是翻倍的。」

早市上商品众多,但最受南方游客追捧的,是极具东北特色的冻梨,黑黑硬硬的冻梨,是流行于东北地区的「硬汉式」水果,如今,却滋润着「小土豆们」的味蕾。

2023年,极地公园的一只企鹅在初雪中降生,通过网络的传播威力,点击量迅速达到千万,随着社交媒体的发酵,这里也成游客必来的打卡地。如今,这里已经培育了数十只企鹅,极地公园每天都派出十几只企鹅免费巡游。为了迎接南方「小金豆」,公园搭起了四面阶梯看台,建造了世界最大的「淘学企鹅」雪雕,还提供免费的热姜茶。

游客: 「南方有豚,也有鲸,但是没有见过企鹅。」

在哈尔滨极地公园,每天中午,广场上都是人山人海,游客们期待着一场特殊的大巡游。随着大门打开,憨态可掬的企鹅,大摇大摆走出房间,过道两旁挤满夹道欢迎的游客,它们是哈尔滨最炙手可热的大明星「淘学企鹅」。

企鹅保育员 李佳:

「我们淘淘也算是个功臣,在今年咱们哈尔滨爆火之前,‘淘学企鹅’已经火了很多年了。哈尔滨爆火前期,我们淘淘去圣索菲亚大教堂打卡的视频,48小时突破了7亿,已经引爆网络,它成了一个大网红。」

社交平台上,围绕「尔滨」的话题每天还在不断产生,网络上,哈尔滨相关内容的搜索量大幅提升,「尔滨」相关的帖子已经突破千万篇。盛名之下,哈尔滨「讨好型市格」的形象被树了起来,更多游客慕名而来感受淳朴与热情。这座有着「东方小巴黎」美誉的城市,终于在沉寂许久之后,迎来一次又一次线上线下互动狂欢,对本地人来说, 这次出圈意味着家乡在经过漫长沉寂后终于又被看见

黑龙江冰雪产业研究院院长 张贵海采访:

「当时我们提出一点就是要善待来到黑龙江,来到哈尔滨的这些网红大咖,当时我们也不知道他们能带多大流量,他们通过到这现身说法,身临其境的传播,影响也很大。现在自媒体传播时代,很多网络大咖带来的流量,这也对我们哈尔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哈尔滨的爆火也带动了大连、沈阳、长春等等东北传统的旅游城市重回游客视线。冰雪、森林、温泉、滑雪等各具特色的旅游体验把周围城市串联成线,带动着整个东北经济的「春天」。

黑龙江冰雪产业研究院院长 张贵海采访:

「我们也希望带动咱们整个东北,通过这波‘泼天的财富’,大家都能分到一杯羹,能持续上更好。白山黑水,包括我们的辽宁,内蒙东部,其实我们的民族、民俗这种相关性、相同性,大家能够协同,这也是很好的机会。」

从2023年淄博的「进淄赶烤」,到贵州黔东南州榕江、台江两县「村超」「村BA」出圈,无论是传统的旅游目的地,还是新晋的「网红」城市,它们迅速出圈、翻红。而本轮 哈尔滨如何能接住这「泼天的富贵」,让旅游业「长红」? 一座城市又应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找到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是各方讨论的焦点。

黑龙江冰雪产业研究院院长 张贵海:

「薛定谔的猫测不准关系,因为市场行为很难测准,但是从大的趋势来看,我们这个热度、持续性,我们现在提出要对标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但是在我们整个升级的过程中要有可替代性的产品或者替代性的产业。现在看,旅游为主体的整个四季旅游,黑龙江比较有优势的,要把内功练好,把产品做好做精,就不担心别人不来。」

制片人:何冀宁

编 导:傅 托

编 辑:李唯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