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旅游

朱海燕 ||【漓江记】(上篇)

2024-02-19旅游

作者 朱海燕

[一]

虽是寒冬季节,漓江上吹来的风却有几分温和的情韵。江上很静,没有游人的喧嚣,可能是时间尚早吧,那些来桂林旅游的人,因一天愉快而疲劳的悦奔,现在仍懒困于早晨的梦乡里。这静幽的时刻,被我这个黎明即起的人赶上了。

我曾多次来桂林,而每次都感到无限的新奇,诸多熟悉的景致仿佛第一次看到,对它们要重新认识,重新解读,重新愉悦地去感受。站在漓江边远望,江的两岸是无数青绿而不高峻相连或不相连的馒头形状的青山,从山的缝隙间,由近铺向远方的是绿色的旷野,虽有山的阻拦,给人感觉丝毫不影响它的秀美与辽阔,反而因山的介入,使得绿色的水汪汪的土地有了可人的韵味。江两岸的近水处点缀着白墙灰瓦的素屋,高低不一,参差不齐,极有韵律。觉得那屋室若再多一处,就会破坏了美,若少一处,就是美的一种残缺。

村庄还没有从睡梦中醒来,隔水隐隐传来几声鸡鸣狗吠。地上有什么景致,水下就有什么景致,倒影惟有此时,才不会被轻轻的水波摇动。

我站在漓江的岸边,去看漓江的另岸。若站在它的另岸,看我伫立的这岸,想必景色大致如此吧?

/漓江风景(图片来源网络)/

最早我是从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中认识了桂林,认识了漓江。你看,诗人笔下的桂林,神姿仙态,如情似梦,山环水绕,令人陶醉。那么,我想,如果桂林没有这漓江,它还会有如此之美吗?如果,仅有这漓江之水,而无这独特的桂林之山,它会有如此之美吗?水是一切美的主旋律,水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就是在水的怀抱里繁衍生息,创造着历史。那些奔腾不息的江河,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才使得青山不老,大地驻春。千万年来,人类生于斯,长于斯,与江河密不可分,「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哪一条河,不是我们的生命之河,心灵之河啊。

而漓江,又是这个世界江河族群中最美丽的一位少女,她的生命丰富多彩,又魅力无穷。

款款流动的漓江,属珠江流域的西江水系,是桂江上游河段的通称,位于广西的东北部。传统意义上的漓江源头为越城岭猫儿山,现代水文定义为兴安县溶江镇的灵渠口,终点为平乐的三江口。漓江全长164公里,沿江河床多为水质卵石,所以水质清澈的像一面镜子,两岸多为岩溶地貌,旅游资源处处皆是,哪怕一脉小溪,六、七户人家的小村里面,都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抑或国外的游人,他们把自己的行囊一放,把一个新家便安放在漓江边上了。

清清的漓江从桂北山区走来,经灵川,过桂林,下阳朔,款款迈动轻步,一路南下向梧州奔去。没有惊涛裂岸,只有缠绵的深情,流在人们的眼中,流在人们的心上。

尤其漓江的这段旅程,每一座青山,每一段碧波,每一座瓦屋,每一丛竹林,都摇动人心,让人难忘。

/漓江岸边农家瓦屋(图片来源网络)/

[二]

漓江,淡雅秀媚,渗露出一种阴柔之美,沿江走来,山青、水秀、洞奇、石巧,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又和谐统一,互相映衬。那山,多是平地崛起,峭拔峻秀,如盘龙,像飞凤,如玉女,似金童;那水,或曲折萦回,或澄澈碧秀,如一条条玉带飘动,流在绿野之中。那山上的岩洞,幽深别致,气象万千,被称作清凉世界、艺术之宫;那石,奇巧玲珑,姿态各异,如春笋,像莲花,如玉簪,似宝塔。这里,青山绿水,水天一色,动静变化,微妙无穷。

漓江,还因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风貌。春晨,烟雨霏霏,群峰缥缈在流云飞雾中,宛如水边梳妆的仙女,泛游江上,仿佛踏入仙境,自己也成了神仙。秋夜,月色溶溶,远山起伏于清风爽气里,半空的云就像一只只腾跃的怪兽。人们置身江上,似进入童话世界。若是晴日,碧水荡漾着金光,使人心旷神怡;若是阴天,那迷濛的微雨摇曳着山色,更有一番情致。

在桂林,我与文化界的朋友交流,方知早在新石器时期,这一带已有原始人类生活,他们当为桂林最早的居民。四千多年前,舜为了加强与岭南的联系,他从遥远的中原到苍梧巡视,不幸病死在途中,埋葬在距桂林不远的九疑山上。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哭祭丈夫,泪洒青竹,竹上形成点点斑纹。斑竹泪痕的传说也说明中原人很早就进入了岭南。

/娥皇、女英雕像(图片来源网络)/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后,秦将屠睢带领50万人马分五路进发岭南。为军需供应之事,秦始皇下令在湘江漓江上游之间「凿渠而通粮道」。公元前,渠道修成。渠以灵巧著称,所以得名「灵渠」。此后,军需物资溯湘江而上,经灵渠而入漓江,南下珠江。第二年,秦统一岭南,桂林也因灵渠的开凿,而成「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

桂林建城,始于唐初。它的奇山秀水自唐代逐渐被人发现,来桂林做官的一些文人雅士,都曾捐出俸银在隐山、叠彩山等地开辟道路,修建亭阁,以方便人们游览。有位叫李渤的官员,还率领民伕工匠,修复灵渠,以保障湘江至漓江水路的畅通。

宋时,范成大、张孝祥等人在桂林为官期间,也曾开道修亭,栽花植树。他们在伏波山、七星山、象鼻山等处建起不少景点。在尧山、钟隐山植松,在骆驼山植桃,在叠彩山植桂,在南溪山植竹,在西湖植莲。为桂林增添了如许的风光。

/桂林山水风光(图片来源网络)/

对桂林山水的赞誉,始盛于唐宋。唐代诗人杜甫、韩愈,并未到过桂林,但都作诗表达了对桂林的向往之情。杜甫【寄杨五桂州谭】诗云:「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梅花万里外,雪片一冬深。」盛赞桂林宜人的气候。韩愈【送桂林严大夫】诗云:「苍苍森八桂,兹他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描绘了桂林迷人的风光:江水如青绿色的绸带,山峰如美女心碧玉簪子。这两句在千百年来描绘桂林的诗篇中,真可谓是妙中之妙,奇中之奇的神来之笔。韩愈未到桂林,写出如此佳句,那么,到过桂林的人,哪敢示弱哟!唐代诗人李商隐有【桂林】一诗: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

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

前两句用一个「压」和一个「浮」字,相互映衬,形象地表达了桂林山水那令人神驰的动态美。尤其「江宽地共浮」之句,后来历朝历代的画家,在画漓江山水的时候,都表达了这种意境,也只有表现「江宽地共浮」的意境,那画,画的才是漓江,否则,就不是漓江。李商隐的诗,表现了漓江山水,也表达了他当时的心境。那时,诗人受朝中「牛李党争」的牵累,被排斥出朝,随好友桂管观察使郑亚来到桂州,任掌书记闲职,心头自有一番滋味。

/桂林山水风光(图片来源网络)/

黄庭坚是苏东坡的学生,多次受到北宋末年政治斗争的牵累。哲宗新政后,新党攻击他在修编【神宗实录】中多有诬陷不实之辞。公元1095年,51岁的黄庭坚被贬黔川一带6年,之后被召回京师不到3年,在他将近60岁时,再次遭到清算,被贬广西宜州,即今日的河池。黄庭坚带着全家16口人,一路乘舟南下,经过几个月的颠沛,总算到达了桂林,桂林的山水给他一丝宽慰。他在此逗留数日。黄庭坚的系舟处,就在桂林的溶湖北岸,古南门前,榕荫亭侧。他在此写了【到桂林】一诗:

桂岭环城如雁荡,平地苍玉忽蹶峨。

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百嶂千峰何!

诗中所提到的李成和郭熙都是五代宋初著名的画家。黄庭坚虽在朝为官,但从历史的角度看,他是天才的艺术家,从艺术的角度,他定义了桂林的山水,这里是画家不可多得的自然的老师啊。诗中的李成,字咸熙,先世系唐宗室。擅画山水,师承荆浩、关仝,后师造化,自成一家。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平远寒林,画法简练,气象萧疏,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画山石如卷动的云,后人称为「卷云皴」;画寒林创「蟹爪法」,他对北宋的山水画的发展有重大影响。郭熙,也是北宋杰出的画家,山水师法李成。他画山水注重深入体察生活,能真实、细致、微妙地表现出不同地区、季节、气候的特点,得「远近浅深,四时朝暮,风雨明晦之不同,创造出极其丰富优美动人的意境。黄庭坚敏锐地感觉到桂林山水是画家师法自然的必修课程,应该说他是「师法自然」理论的创造者之一。

/五代宋初·李成山水画(图片来源网络)/

黄庭坚的这首诗起到一种号召作用,米芾积极响应。米芾这个人天资高迈,个性萧散怪异,举止痴癫,遇石称兄,世称「米癫」,在官场很不得志,然能诗文,诗画自成一家,擅长水墨山水,其作品,天真烂漫,枯木松石常出新意。他作山水信笔为之,多烟云烘染,不求工细,开创出一种自然平淡,逸趣横生的大写意水墨山水画风格,人称「米氏云山」。米芾与桂林山水的相遇是一种巧合,他在官场不得志,也没有什么后台,不知谁奏他一本,离开京师,到桂林担任临桂尉,任满后,他爱上了桂林的山水,便在桂林西山的资庆寺住了下来。米芾与友人游览桂林伏波山还珠洞,一高兴,不要润笔,给这个景点题名。他游遍漓江一带的青山绿水,奇峰异洞,曾作【阳朔山图】,题跋曰:「余少收画图,见奇巧皆不录,以为不应如是。及长官于桂,见阳朔山,始知有笔力不能到者。向所不录,翻恨不巧矣。夜坐怀所历,作于阳朔万云亭。」你想,米芾是何等人,在人前狂傲的何曾低过头?但在漓江上游了一遍,他作画时,却觉得自己的笔力不能到了,恨不巧矣。以自己的笔力不能展示漓江的山水之美,而歌颂了漓江的壮美。遗憾的是,此图已失传,后人不能一览米芾笔下漓江山水之美景。但凭借于此,米成为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位绘写桂林山水的画家。

/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书法(图片来源网络)/

在米芾之后,南宋画家李友直来到漓江。他与漓江的关系是有一位官员连带出来的,这位官员就是范成大。南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三月,「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来到桂林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掌广西军政大权。次年八月,范成大与僚属游桂林佛子岩,李友直作为画家位列其中,他为范成大作【冰天】、【桂海】二图。

范成大在【石湖集】中记录此事曰:「画工李友直为余作【冰天】、【桂海】二图。【冰天】画使北虏渡黄河时,【桂海】画游佛子岩道中也。」范成大是何等人物,著名诗人,又身居要位,虽未见他美术及书法作品问世,但他那学识以及他的审美意识,绝在平常人之上。李友直的画得到他的首肯,也定非一般平庸之作。绘画史上,对李友直没有详细记载,通过史料分析,他应是常跟随范成大左右之僚属中一位颇有文化修养、擅长山水画的画家。

朱海燕简介

朱海燕,安徽利辛人,1976年入伍,在铁道兵七师任战士、排长、副指导员、师政治部文化干事。

1983年调【铁道兵】报,1984年2月调【人民铁道】报,任记者、首席记者、主任记者。1998年任【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高级记者。2010年3月调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任正局级副主任,专司铁路建设报告文学的写作。

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是全国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国新闻出版界领军人物,中央直接掌握和联系的高级专家。八次获中国新闻奖,九十多次获省部级新闻一、二等奖,长篇报告文学【北方有战火】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出版各类作品集四十部,总字数2000万字。享受国务院津贴待遇,系中国作协会员。

编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