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旅游

暴走关西,追枫猎秋(三)邂逅惊艳古京都平安京(上)世外红颜

2023-12-30旅游

【缘起】

京都,古称「平安京」,日本文化之都,古老传统所在地。在有着千年历史的日本三大古都(京都、奈良、镰仓)中,京都的传统文化氛围最最浓厚,号称是「全体日本人心灵的故乡」。

如果有人问:「京都是什么颜色的?」答案一定是红色。每年一到秋日,京都便是满山遍野,层林尽染,千万棵红枫将京都染成一片殷红。这种红透半边天的美景与震撼,则非亲眼所见不能体会。

作为一个好色之徒,12月初,我们专程从北京飞去京都,追枫猎秋,只为捕获一幅幅彩云满天,红霞铺地,满眼斑斓的多彩画卷。

【游】上醍醐寺

在酒店附近的餐厅吃了一份定食早餐(每人470円)后,我们便暂时告别大阪,乘坐京阪本线前往心心念念的京都。

由于经验不足,没注意车头的标识,坐上了一辆特急,结果离酒店更近的深草站不停,只得在下一站伏见稻荷站下了车。

拉着行李箱在京都的街头走了一站地,途径深草站附近的龙谷大学。这所看起来不太起眼的龙谷大学,却是成立于1639年,全日本最古老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继续前行,走过一个路口,便是我们提前预定好的这家连锁酒店。大多日本酒店都是下午三点才能Check in,故我们将行李寄存好,便乘公交车直奔超级小众的赏秋地——上醍醐寺而去。

这家连锁酒店不仅离伏见稻荷大社不远,而且相对较低的房费中,包含了双人西式早餐,更温馨的是还提供近日「红叶情报」,很是贴心,为此。我们在此连住了3天。

唯一和日本其他酒店不同的是,在办理入住时要额外收每天400円的税费,不过,好在酒店确认单中已经提前告知了,所以,也没有感到特别诧异。

前往醍醐寺的公交车,每半小时一趟,弯弯绕绕了半天才来到这处东南郊野的名寺前。只见石碑与门口的木牌子上都写着「真言宗总本山醍醐寺」的字样。

醍醐寺始建于贞观十六年(874年),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早在平安时期,醍醐寺就流传「花之醍醐」的美名,而后因丰臣秀吉的「醍醐花见」,更是让醍醐寺盛名远播。

然而,对于我来说,一方面,是因中国有「醍醐灌顶」的成语,;另一方面,是因为【妖猫传】中那个日本和尚,那个随遣唐使入唐学法,给日本携回大量的佛教经典,发明了日本字母平假名的空海法师,它们都深深吸引着我将京都第一站锁定在醍醐寺。

  • 唐门
  • 步入参道,首先见到的是醍醐寺的三宝院外的唐门(敕使门),即专门用来迎接皇室的大门。这原本是三宝院的正门,但平时唐门是不开的。

    如今唐门依然保持着桃山时期的风格,桧皮茸、涂黑漆,正面饰以金箔桐纹配菊纹,异常奢华。

    唐门侧前方还立有的下马石,古时前来祈祷的官员从这里必须下马,开始步行。

    这座已是日本国宝的唐门,似乎刚刚修缮过,深褐色的板壁和门檐,已经全部重新漆成乌黑,四扇门上镶嵌着4个镀有金箔的花纹,外侧两个是象征皇室的菊纹;中间的五七瓣桐徽是丰臣家徽,现已成为醍醐寺的标志。看着五七瓣桐徽是丰臣家徽,总觉得在哪里似曾相识,原来,这五七瓣桐徽现在还被作为日本国徽来使用,在日本签证上就能看到这个纹样。

    更为神奇的是其心机的设计,平日关上门时,丰臣家徽摆中央;打开门迎接皇族时,则只露出皇室菊纹,完全显示出丰臣秀吉对自己权势的绝对自信。

    黑底飞金的样貌,确实气度不凡。特别是在阳光的照射下,金色家徽闪着光,似乎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风雅和荣耀。

    听说三宝院内不许摄影,即便是红叶季,其景色极美,但大家只能用双眼来贪婪记录,所以,我们暂且将其放在一边,能否遇见,随缘吧!

  • 仁王门
  • 沿着参道继续前行,远远地望见一座白墙红柱,两层的寺门,它便是下醍醐寺的仁王门,是1605年由丰臣秀吉的儿子重建的。

    在日本,寺庙中的仁王,就是金刚力士,佛教的护法神之一,与中国寺庙中常见的哼哈二将相似。

    醍醐寺,真言宗醍醐派的总寺,世界文化遗产,一个位于醍醐山整个区域的巨大的寺院,山下叫下醍醐寺,山上叫上醍醐寺,其中有80多座堂塔建筑。

    我们来到仁王门前,尚未步入下醍醐寺的大门时,那满园的红艳便夺门而出,扑面而来,让我和京都的红颜撞了个满怀。

    这条直通金堂的参道,被火红的枫叶完美覆盖,漫步其中犹如走进了绚烂的一个童话世界。

    我们选择先跳过游客众多,且每每被提及的下醍醐,而是穿越茂密的树林,奔着连当地人都少有前往的上醍醐寺而去,去追溯醍醐寺的创始地。

  • 上醍醐寺
  • 上醍醐寺并不难寻,走着走着眼前出现了一座石质大鸟居,从这里开始便进入上醍醐寺的领地。

    上醍醐寺门票600円,与下醍醐寺的1000円相比,相对便宜,人也是少了很多,多了一份清幽。

    空海法师的弟子理源大师圣宝最初创建醍醐寺是在山上的上醍醐,因此,上醍醐寺才是整个寺院的发祥地,保留众多与理源大师有关的古建筑。

    上醍醐寺的登山入口处叫作女人堂,所有上山的人在这里购买门票,也是办理入山手续,处于安全会提醒每一位上山的人:务必于下午5时前到达山下;如果没有办理入山手续,请务必至上醍醐寺务所进行登记。

    然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从步入上醍醐寺开始,便是长达3、4公里的上山路,虽然一路都是树木成荫,但陡坡接连不断,令我叫苦不迭。

    我喘着粗气努力往上走,眼中看到的皆是,落叶、古树、石径,与无处不在厚厚的苔藓,融为一幅沧桑的岁月画卷。

    看介绍得知,上醍醐寺名列西国三十三观音道场,供奉准胝观世音菩萨(别名七俱胝佛母准胝,意为:七亿佛之母),据说是西国三十三观音道场中最难参拜的一座,毕竟三四公里的陡坡,对于每一位游客来说,都是一番体力的考验。

    在陡峭的山路上,连续行走了一个多小时,就在我开始动摇,准备打退堂鼓之时,透过茂密的绿、黄、红杂色树叶,在头顶上隐约可以看到了一座颜色鲜红的鸟居,不觉心中一阵大喜。

    可来到近前才发现,醒目的鸟居旁是一座小的不能再小庙宇,但四周景色清幽,是我喜欢的样子。

    当我再一次险些就要放弃,咬着牙,转过一道弯时,我被眼前得景致惊呆了,路边红枫摇曳,地面落英满地,感觉自己一脚踏入了一个红色的海洋。

    沿着满地红霞的小路一路前行,一座掩映在群山之中,被枫叶包围着的山野小寺出现在眼前,远远望去,犹如孤独矗立在一片红色的海洋之中。

    此时,这座神奇的古刹完全浸染在红叶之中,不像其他寺庙那样庄严雄伟,却自带一番仙风道骨的气息。

    望着这犹如世外桃源般的山野小寺,我总觉得下一秒,山门内定会有一位仙人飘然而至······

    当我们一点点靠近它时,惊奇地发现,这座被神明庇护着山野小寺,竟然金光闪闪,放射出耀眼的光辉。

    来到山门前,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山上,层林浸染;山下,落红满地,绝对是美爆了!

    这座世外桃源般的小寺,便是上醍醐寺务所。小寺的外,有一条上山的参道,此刻也被两旁的枫叶染成一片鲜艳的红色,远远望去犹如铺上了厚厚的一层「红毯」。

    枫叶铺满小道,一步一行沙沙作响。此刻的我早已将爬山的劳苦忘到了九霄云外,深深地陶醉在这彩色的世界中,不能自拔······

    欣赏上醍醐寺的秋色,需要随时睁大双眼,因为每一个转角都有意想不到的美景,处处皆惊喜。

  • 清泷宫拜殿
  • 继续上山后,遇到的第一座日本国宝级建筑,是建在山腰之上,正面朝向山崖的清泷宫拜殿。只可惜目前已经处于关闭状态,不能入内参观。

    地图中标着清龙宮拜殿后,还建有清龙宫本殿,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遗迹,不知其与2008年那场大火是否有关?

    不过,即便如此,古色古香的建筑遗迹在满山绯红,层林浸染的映衬下,则显得别有韵味。

  • 醍醐水
  • 在上山的入口处,一座很不起眼的寺庙坐落在大自然中,默默地传达着秋日之美。

    寺庙前竖立着一块牌子,上面赫然写着「醍醐水」三个字。看到这平平淡淡的三个字,我不由得一惊,难道这就是醍醐寺的始创地?!

    据【醍醐寺缘起】记载,日本平安时代初期,公元874年,圣宝理源大师在京都周边的群山中寻找建寺的理想处所时,但见天际五彩祥云缭绕,便一路跟随五彩祥云,来到一座小山之顶,眼前忽然出现一白发皓首老者。老者捧起地下涌出的泉水边饮边赞叹道:「呜呼,醍醐味!」

    佛教有五味,即乳、酪、生酥、熟酥和醍醐,醍醐为五味之最,世间至高的美味。

    老者继续为他开释,「此地是佛、菩萨云集之地。我是此地的土地神,在此地建立庙宇,我会一直护佑你的。」说完,老者消失了,大师自然不敢怠慢,就在醍醐之泉涌出的地方,拥立佛像,搭建茅庐,开启了醍醐寺的历史。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这灵泉——醍醐水不仅未曾枯竭,而且在滋养了为数颇多的民众的同时,还红黄橙绿,层次交错,将秋日的绚烂发挥得淋漓尽致。

  • 药师堂
  • 药师堂,依照醍醐天皇的愿望,于平安后期(907年)创建,是上醍醐寺内现存的最古老的国宝级建筑物。

  • 五大堂
  • 过了药师堂,继续往山上而去,远远地望见,一段高高的台阶上端坐着一座庄严的大殿。

    拾阶而上,因供奉五大明王而得名的五大堂出现在眼前。五大堂作为「五大力尊」信仰的中心,至今仍被广泛地信奉着。

    尽管如今的五大堂是重建的,但仍雄姿依然,高高屹立在山上。

    围着五大堂转了一圈,望着这浑厚、端庄的木构建筑,刹那间,我有种时空的错觉,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什么年代?

    层层叠叠的斗拱,如绽放在屋檐下的花朵。

  • 开山堂
  • 前往开山堂的路上,途径如意轮堂,为桃山时代的舞台式结构建筑物。

    开山堂,日本重要文化财,用来供奉醍醐寺的创始者——圣宝理源大师,最初称为御影堂。

    开山堂是山上最大的殿堂,现存建筑为庆长十一年(1606年)丰臣秀赖重建的。如今,殿内供奉弘法大师空海、理源大师圣宝和醍醐寺初代座主观贤的雕像。

    秋末冬初的阳光,温暖明媚,洒在枫林间自有别样的风味,在镜头的捕捉下已然一番安逸、美好的姿态。

    午后的阳光,从空中洒落下来,火红的枫叶遮天蔽日,染红了整片山林。

    满目枫叶色彩斑斓,渐层依序,丝毫不杂乱,绯红、深橘、橙黄、青绿,彷佛造物主泼了世间所有色彩,印染在这片山坡上,深深浅浅,或浓或淡,造就如此的世外桃源。

    这是我所见到的斑斓之秋,我称之为锦秋,即红、黄、橙、绿······多色相叠,美轮美奂。

    在密林中穿梭,恍惚看到满山铺满五彩宝石的光辉,在阳光的映衬下,更散发出温暖的光芒。

    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红色的海洋,一阵微风吹过,每一片枫叶都从容自信地舞动着,犹如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

    山林幽静,一场雨后,树叶满地,红色枫叶、黄色银杏洒落一地,组成整个枫叶季最完美、最绚丽的乐章。

    从山上俯瞰,瞥见层叠交错的红,我目瞪口呆,不知是梦,是幻,还是真。

    避开汹涌的人潮,在静谧的只属于我们自己的小天地里,闭上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是那么清新,是那么自由······

    睁开眼,是远山如黛,枫叶如火,点燃这个秋日。

    我站在红色的秋枫树下,仿佛像是依偎在秋天的怀抱里,迎着滚滚的秋潮,沉醉在那一抹秋枫的妖娆与远方的斑斓中······

    下山,来到下醍醐寺,已近关门时刻。然而,此刻红枫,如火焰一般;古刹,却寂寥无人。这便是上醍醐寺,花开时,但观其盛极一时;花落后,任由它随风而逝。他来自他来,他去随他去······

    【独白】

    来到了养在深闺人不知的上醍醐寺,我们立即被绚丽多彩的枫叶,以及清幽静谧的景观震撼到了。

    上醍醐寺藏在山林间,更为隐秘、僻静,是一处极为小众的赏枫处,然而,在这里却能感受到真正的京都秋意,触摸到京都原始而自然,毫无修饰的秋色。

    如今回看上醍醐寺的照片,我依然还是觉得呆板、笨拙、僵硬,不及真景的万分之一;我想要用文字来描述,却不知该从何写起,更感到文字的无力与词穷。上醍醐寺的枫情,唯有亲眼所见,方能领会。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12月初,暴走关西,追枫猎秋(四)邂逅惊艳平安京(中)绝代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