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旅游

【南阳】踏雪寻访博望古城——两位英雄成就一座古城

2023-12-07旅游
  • 来源:【厚重河南】
  • 作者:许笑雨
  • 欢迎关注,每日连载

    寻访古城博望的旅途中,我与一场大雪不期而遇。如倾如泻的大雪漫天飞舞,公路早已上冻,能见度也极低,松花江面包车在暴风雪中颤颤巍巍地行进着。司机小刚冻得红肿的双手紧握方向盘,两眼瞪得溜圆,上身前倾,恨不得趴到挡风玻璃上。我想他心里一定在抱怨:怎么会摊上这样的鬼差事!当年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第二次去卧龙岗请诸葛亮出山,也是个大雪天,关张二人当时恐怕就是如此心境。既是三国故地寻访,心里想的自然都是三国的旧事,陪同记者采访的方城县新闻科科长李志杰安慰司机说:「夏侯惇走到这儿时,就是因为太大意才中了埋伏。小心无大错,慢慢开吧!」

    博望古城位于南阳市东北方向。 从方城县城到博望镇,30多公里的路程走了近两个小时。正月初十,中原的农村还是地地道道的「年下」,又遇上罕见的大雪天气,博望镇街上空无行人,一街两行的门面房都紧闭着,只有门上贴着的鲜红对联分外醒目。

    这里就是名闻天下的博望坡

    博望镇的镇政府所在地是上世纪70年代初期修建的,当地人称为新街;博望老城在新街西侧,与新镇相连,被称作老街。从方城县城出发前,记者专门请教了方城县文化馆的李迎年同志。李迎年介绍说, 博望镇北负伏牛山,西倚白条河,地势险要,是古时候「襄汉驿道」的要塞。 据说博望老城周长45里,三国时曹操派大将夏侯惇储粮屯兵于此,俗称45里博望屯。 早在西汉时,博望就已经非常繁华。 解放后,考古工作者在博望古城内发现了大量的汉砖、筒瓦和铁器等文物,古城因此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西汉到南朝宋,博望作为县城存在了600余年;之后,博望废县改驿,再改成镇。 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博望城毁了又建,建了又毁,时扩时缩。 如今的博望老城,为清朝咸丰年间所建。 30多年前,老城里还有庙宇、殿堂等建筑,城门、城墙和吊桥也都基本完好。当地上点年纪的老人都还记得博望城门楼的巍峨壮观,东门楼上刻着斗大的「查客肇封」(意为张骞初封侯于此)4个字,西门楼上刻的则是「星夜传递」。「文化大革命」之后,这些建筑就不复存在了。

    如今的博望新镇上有两条主要街道,一条叫张骞街,一条叫孔明路。 张骞与诸葛亮代表了历史上与博望有关的两次重大事件。实际上, 也正是这两位英雄人物成就了古城博望。

    21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东方与西方之间的通道—「丝绸之路」,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史学家认为,张骞对世界历史的贡献,只有1600多年后的哥伦布才能与其相提并论。功劳显赫的张骞回国后,汉武帝封其为「博望侯」,表彰其「广博瞻望」的不朽功勋。博望美名,就来源于此。

    另外一次重大事件发生在三国时期。 刘备与曹操的大将夏侯惇在这里交战,刘备设下伏兵,利用火攻大败夏侯惇。 作为诸葛亮的初出茅庐第一仗,这场战役在【三国演义】中被罗贯中渲染成了一个千古传奇。从此博望声名远扬,成了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地名。

    面包车在风雪中艰难而缓慢地行进着,老街两边的民房一座挨一座,其中偶尔还能看见一两幢明清风格的民居。陪同记者采访的博望镇政府办公室主任郭书轶指着老城中随处可见的土沟对我们说:「上世纪70年代之所以建博望新镇,就是因为老城中到处是沟,实在没办法发展了。当年刘备火烧博望屯,也不知道究竟毁了多少粮食,反正这老城下面埋的净是谷物的灰烬。时间长了,这些灰烬就形成了硝土。上世纪60年代的生产队时期,社员们纷纷挖硝土作肥料用,自己用不完,还支援给外面的生产队。久而久之,博望老城就被挖成了这个样子。如果天气好,我就挖出来一些烧毁的谷子让你看看!」

    小小的博望城是杰出人物张骞的封邑,又是三国故地,留下的古迹自然不少。 既然博望侯出使西域在前,我们决定先看张骞祠。

    据说这座桥是张骞封侯于此的唯一「物证」

    张骞祠位于博望古城东边的开阔地带。 我们一行三人,在茫茫旷野中踏雪而行。远远望去,前面孤零零的有一处庙宇,忽然就联想起「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情景:「银世界、玉乾坤……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胸中顿时充溢了一种莫名的悲壮。

    走近一看,才发现张骞祠实际是一座三位一体的新建庙宇,北面大殿供奉着张骞的塑像,南面供奉着尧、舜、禹的三元宫竟是一间简易的铁皮房,而东西两面的厢房既是关二爷的大殿,又充当着两个管理人员的住室。据看护这里的秦全德老人说,早年的张骞祠在博望镇搬迁时被扒掉了,新的祠堂是当地农民集资修建的,刚刚建起了一部分。我问老人:「这儿有这么多圣贤,老百姓来了,该拜谁啊?」老人回答:「老百姓是只要见神像就磕头,不管那么多。」别看这祠堂不大,香火还挺旺,据说仅正月初一一天,就收了5000元的功德钱。

    这里的祠堂和博望侯的不朽功勋相比显然是太「寒酸」了,但这丝毫不影响博望人对张骞的崇拜。在他们心里,张骞既是人,又是神。简陋的张骞祠里,泥塑的张骞像算不上精致,甚至有些粗陋,但透过塑像上博望侯坚韧的眼神,我还是能回到2000多年前那个建功立业的英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