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旅游

贵州三线秘境:隐于溶洞深处的战机零件秘密基地

2024-04-20旅游

在贵州广袤的大地上,隐藏着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记忆——三线建设时期的工业遗址。这些遗址见证了中国在特殊历史背景下,为加强国防建设、推动工业现代化而付出的艰辛努力。其中,位于毕节市黔西县红林彝族苗族乡穿洞村的一座天然大溶洞中的军工厂,更是三线建设时期的一颗璀璨明珠。

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中国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威胁。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中国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三线建设,将重要工业布局向内地转移。贵州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因其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成为了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

在这片土地上,建设者们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工业奇迹。其中,原国营红林机械厂就是三线建设时期的一颗璀璨明珠。这座军工厂始建于1966年,代号「143厂」,位于毕节市黔西县红林彝族苗族乡穿洞村, 负责生产飞机液压部件和航空燃油控制系统等关键军工产品。为了实现「靠山、分散、隐蔽」的战略要求,工厂选址在穿洞村的一个天然大溶洞中,将生产车间建在溶洞之中,从而确保了生产的安全和保密。

这个名为穿洞的溶洞长180米,平均高度20米,宽度30米。为了有效利用溶洞空间,建设者们将其建成三层,共建215间房屋,总建筑面积达到8670平方米。热处理车间、非标车间、装配试验车间、机修车间、锻造车间、铸造车间、表处理车间、总装车间都设在溶洞中,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生产流水线。在这里,工人们日夜奋战,生产出了大量高质量的飞机零部件,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艰苦的条件下,红林机械厂的建设者们展现了顽强的毅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们克服了溶洞内阴冷潮湿、蛇虫出没等恶劣环境,以及生活条件艰苦、物资匮乏等困难,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生产工作中。工厂实行军事化管理,清晨六点大喇叭准时响起,工人们闻号而动,起床、吃饭、上班、下班,一切都显得那么井然有序。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力量。

鼎盛时期,红林机械厂拥有职工和家属近7000多人,生活区内设施齐全,包括职工俱乐部、礼堂、宿舍、医院、学校、食堂、灯光球场、电影院等,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社会。在这里,工人们享受着相对优越的生活待遇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他们的工作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激发。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红林机械厂也面临着转型和调整的挑战。80年代以后,随着军品订单的减少,工厂开始军转民,研制和生产汽车、摩托车关键零部件以及转包生产民用飞机发动机零部件等。

1990年,红林机械厂迁往贵阳小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了新的发展历程。1991年9月7日,黔西红林机械厂完成了与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和黔西县人民政府的移交手续。这标志着这座曾经繁忙的军工厂即将结束它的历史使命,开启新的征程。随着工厂的搬迁,厂房、医院、学校等所有附属设施也一并移交给黔西县人民政府。

时光荏苒,但旧址上的厂房建筑和公共服务设施大多保存完好,依稀可见当年的辉煌。厂部办公楼、主厂房、制氧车间等建筑巍峨耸立,展现着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建筑的雄伟与庄重。单身宿舍、职工宿舍等服务设施则见证了工人们当年的生活场景,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艰辛与奉献。

如今的红林机械厂旧址被作为工业遗址保存下来,遗存的厂房和设施向世人展示着那段如歌的岁月。这些建筑和设施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更是对三线建设时期工人们无私奉献精神的最好诠释。它们无言地诉说着曾经的过往和兴衰,让人们能够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