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旅游

「公园20分钟理论」——打工人的「回血大法」?

2024-04-18旅游

你最近有没有听说过「公园20分钟理论」?也许你在没意识到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实践了呢。

继「city walk」,最近又出现了「火出圈」的「公园20分钟理论」。

「替大家试过了!公园20分钟理论是真的!」

「公园20分钟简直治好了我的内耗。」

「在公园待20分钟,是我的‘精神快充’,是我的‘自我救赎’。」

......

现代快节奏生活下,人们对「公园20分钟」的「跃跃欲试」,其实是对个人 精神健康 更为关注和重视的体现。

那么,「公园20分钟理论」到底是什么呢?

追溯该理论,其实来自于【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的一个研究,该研究指出,每天在户外待上一小段时间能够让人更加快乐,即便是不做运动,每天到公园待上20分钟也能让状态更好。

在没有天花板、没有复杂人际关系、没有日常繁琐工作的公园里,无需花费额外的经济成本,午休的20分钟、下班回家路上的20分钟,可能就是自家附近的小公园或是上班近旁的绿化广场,简简单单就可以获得一次放松的身心疗愈。

早在十九世纪,就曾有一公园的建筑师提到:偶尔静观令人敬畏的自然景观,对人们的心智健康和活力有好处。

也曾有研究报告提到「 心理-生理压力恢复理论 」证明压力过大而引起的如肌肉紧张等症状会在自然环境中迅速缓解。

另有研究表明,经常接触自然环境的人更容易保持心理健康,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户外的活动也有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

在环境心理学中有个「 个人空间 」的概念,指个体有着一个不可见又不可分的空间范围,有着自我保护的功能。若这一空间被干扰,则会引起焦虑与不安,也体现着人际交往的距离。

沈从文说,「自然使一切皆生存在美丽里」。身处自然环境中,暂时与那些让自己精神紧绷的人事物隔绝开,仅仅去呼吸那里的空气,感受它的 包容 接纳 ,拥有一个单纯的人与自然的时空。

大自然中的声音、气味、阳光等自然元素会降低人在焦虑时上升的皮质醇,缓解紧张与压力。

如果生活和工作令你有「喘不上来气」的时候,何妨走到附近的公园里发会呆呢?

你可以看看公园里四季的花草有何不同,闭目聆听阵阵的鸟鸣,感受微风拂过脸颊的惬意与舒爽,晴天看被阳光照射在地面上晃动的树影,阴天听雨水滴落在叶子上的声音,再到放晴后闻潮湿泥土的清香。

散文家张晓风说,「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愿你在「公园的20分钟」发现自然的美好、生命的美妙、生活的浪漫和自己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