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旅游

云南粑粑宇宙环游记

2024-08-08旅游

1638年,徐霞客到达丽江。土司木增「设宴解脱林东堂,下藉以松毛,以楚雄诸生许姓者陪宴」。青松毛铺地寓意吉祥如松柏长青,为云南宴席习俗之一,今日依然流行于山区各地。

在丽江,徐霞客遍尝当地「奇点」:「酥饼油线」,细若发丝,中缠切片的松子仁,甚松脆;「发糖」,形似今之龙须糖,白糖为丝,细过于发,千条万缕,合揉为一,拌之以细面,合而不腻;油酥面饼,「甚巨而多,一日不能尽一枚」。

「酥油面饼」为丽江粑粑的一种。「丽江粑粑」为属概念,包含灶烤粑粑、水焖粑粑、水蒸粑粑、锅贴粑粑、油炸粑粑多种。灶烤粑粑类似西北的锅盔,发酵面团揉捏为圆饼,烘烤去除水分,可长期保存,是马帮远行必备的干粮。

读书时班上有个学生,情商智商满格语商更是惊人,黑能说成白,是能辩成非,大家叫他「丽江粑粑」。三商从来不高的我始终不明就里,有同学解释:「翻过来是他对,翻过去也是他对,跟丽江粑粑一样,两面都脆。」

这个「丽江粑粑」说的油炸粑粑,也极可能是徐霞客笔下的「油酥面饼」:麦面加大油反复揉搓为千层面团,包馅儿按压为圆饼,入油锅文火煎至两面焦黄酥脆。今日油炸粑粑带馅,咸口火腿香葱,甜口红糖白糖核桃花生玫瑰花,远比徐霞客那会精致。饱含动物油脂的碳水还经过油炸,热量翻几番,或许是丽江粑粑「一日不能尽一枚」的原因。

油炸丽江粑粑配酥油茶,提供高热量,契合丽江物候。

大理有「喜洲粑粑」。发酵两个多小时的面团稀软如泥,抹大油,形成油酥面,油酥面团按压为饼状,置炭火间烘烤。炭火分两层,上层猛火下层文火合称「子母火」,烘烤时油脂受热溢出,层次感分明,当地称称「破酥」。破酥粑粑上烧下烘的方式与北方吊炉烧饼并无二致。云南各民族中,大理白族吸收中原文化最快最深,在破酥粑粑上可窥见一斑。

传统破酥粑粑走甜口,白糖与面粉混合捏,称「汇糖」。新式甜口则是油酥面包裹玫瑰、豆沙与红糖。咸口破酥制作更细致,油酥面团撒椒盐,包裹绞肉葱花大油成团后刀切,拧花卷状压扁。今日咸口更上一层楼,饼子之上再抹绞肉与鸡蛋,远观如披萨。

喜洲粑粑,像「露馅」的千层烧饼。

昆明有锅盔,千层面团先在铁锅里焙透再放碳火炉子里烘酥脆。锅盔由四川传入,由于口感好、制作精,更胜在让人朵颐生香,民国时广受昆明人追捧。那时昆明不大,固定营业的锅盔铺十余间,流动摊贩则有二十余家,数量上与豆花米线不相上下。

「锅盔」、「锅魁」,为突厥语「gokwei」的音译。陕西锅盔,发酵面团烙熟如锅盖,形态上与新疆的「馕」有些相似;四川锅盔迷你,巴掌大小有方有圆,有咸有甜,占主流的是军屯锅盔;今日昆明锅盔与军屯锅盔差别不大,但更小更薄,只有咸口。罗养儒时代的昆明锅盔是否就是现在这种,从他的记载再结合当时的社会条件来看可能是白面锅盔,论色香味无法与今日相提并论。

军屯锅盔,先煎后烤的烧饼。

将锅盔里的大油换成白脱,有摩登粑粑。摩登粑粑最早出现在凤翥街,加了白糖白脱的发酵面团揉搓按压为千层圆饼,锅里烙至半熟,再放到堂炉内两面烤烘烤。昆明堂炉烤东西不用炭火烧松毛,烤出来的粑粑有奶油香、松木香。凤翥街靠近西南联大,联大女生常来光顾,汪曾祺的说法,那时的昆明人把身材纤秀的女生叫「米线」把外地女生叫「摩登」,这种白脱做的白面锅盔于是叫「摩登粑粑」。

摩登粑粑,黄油版的锅盔。

摩登粑粑里的白脱说的奶油,传说由飞虎队带入昆明,事实是否如此已无法考证,但三四十年代的昆明是中国面朝世界的大门一点不虚。而今的摩登粑粑制作工艺大为简省:麦面加奶粉发酵擀成薄片,抹白脱卷成条再旋扭压扁成饼状,下锅煎成双面金黄,既无「烙」也无「烘」,更没有松毛。与这座城市的衰退如出一辙:从面朝世界的中国大门跌成为西南角落的区域治所。

昆明麦面粑粑也有不做油酥不做千层直接烘烤的,如官渡粑粑:小麦粉发酵后擀成饼,放松毛火上烤制即可。后来出现有带馅的,多以甜口为主,如胡麻、苏子、豆沙、花生;咸口以蚕豆米做馅,带着蚕豆独有的脚丫子气。官渡粑粑还保留火烹的痕迹,「土」味十足,说不定是麦面粑粑最原始的模样。

官渡粑粑,还保留着烧饼最初的样子。

丽江粑粑、喜洲粑粑、摩登粑粑、锅盔的共同特征在于加入油脂形成千层,烘烤达到酥脆。面粉混合油脂,油脂在面粉颗粒周围形成油膜结构,降低面粉吸水率,阻断淀粉与面筋结合,面粉颗粒间隙由此增大,空气得以趁虚而入,烘烤时空气膨胀,最终达到酥脆的效果, 这种方法,普通话叫「起酥」,云南话喊「破酥」,法语称「Pastry」。

「Pastry」的词源为波斯语「Peste」,指小麦。以Peste为词源的单词,除了法语「Pastry」,英语有「Pie」,意大利语有「Pizza」,词汇演变反映历史真实,可知小麦老家在「新月沃土」。这种原产西亚的谷物,两千多年前随「青铜之路」东传中土,甲骨文将其写作「来」,在此之前,中原流行的是粟与黍。

新疆烤馕,形态上可能接近古代的「胡饼」。

西方加工面食善用油炸、烘烤,中土更喜欢蒸煮。【释名】说:「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小麦粉混合即为「饼」,古代「饼」 常有 汤饼、蒸饼、胡饼三类。汤饼水煮而成,如今日面条、片儿汤;蒸饼汽蒸而成,如今日馒头、包子;胡饼,指烘烤而来的麦饼,即今之烧饼,云南麦面粑粑也属此类, 有「胡」一字可知其为西来之物。尤金.安德森的观点,古代胡饼,今日烧饼都源自波斯、中亚面包的小型变体,这种「面包变体」在新疆叫「馕」。

南米北面,在稻米更占据优势的云南,稻米 制作的饼子也称「粑粑」。

发酵米浆倒入小锅盖上盖子,等锅里发出滋啦滋啦的声响,开盖,翻身,再盖上盖子,又一阵滋啦之后,开盖,出锅,于是有米浆粑粑。还可加鸡蛋,通常用一个不锈钢的杯子,舀入米浆,打进鸡蛋,调羹加入白糖,顺势搅拌,金属调羹与不锈钢杯子碰撞出的声响清脆悦耳。

一家专做米浆粑粑的小店,可能租金高企利润微薄,这样的小店越来越少。

米浆粑粑与武汉汽水粑粑本质上算一类:以焖促进水汽蒸发最终实现塑形。武汉做汽水粑粑,平底锅正中有凹陷,摊粑粑时,凹陷产生蒸汽加速大米淀粉凝固。汽水粑粑加油条与各类馅料,米浆粑粑则是极简主义,将断舍离发挥到了极致,让你专心致志地品味稻米淀粉发酵后的酸香。

二十世纪末,曾有【开心蒙太奇】,用云南各地方言给卓别林黑白无声电影配音,风靡云南。其中一集,卓别林儿子肚子不舒服,问他格消克医院?卓别林回,不消不消,你得呢米浆粑粑综合征!

三角粑,最早源自重庆。

米浆导入模具放煤炉子塑形为三角形,称三角粑粑。三角粑粑极具几何美感: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发酵米浆倒入垫有纱布的圆形模子隔水蒸熟,称泡粑。泡粑算小号的大米发糕,可直接食用,在滇南,蒸熟后切片,入碗加红糖水,拌而食之,消暑佳品。

泡粑,又叫米发糕。

糯米蒸熟,放入臼中反复舂捣至米粒皆碎,再反复揉压为饼状,古代称「餈」,今日云南称「糯米粑粑」、「糍粑」。糍粑常冬季食用,置炭火烤至白胖,蘸白砂糖、蜂蜜。今日糯米粑粑改用糯米粉蒸制,傣族有泼水粑粑,糯米粉加红糖水苏子以芭蕉叶包裹蒸熟;春季云南各地有蚕豆粑粑、黄花粑粑,糯米粉与青蚕豆米,鼠曲草混合揉捏为饼油煎而食。

江岸小区「厚香软」烧饵块

饭米蒸熟捣烂揉捏延展为圆饼状也称「粑粑」,炭火烤起鼓包,抹各类酱料,卷而食之,昆明还夹根油条;楚雄、腾冲,粑粑撕小块放碗底浇稀豆粉拌而食之;昭通配洋芋粑粑即油糕、稀豆粉;临沧则在粑粑上面抹稀豆粉再加酱料称粑粑卷。饭米熟捣烂塑性还可砖块样叫饵块,或许二者仅有物理形态差异,昆明将粑粑叫饵块,位列云南十八怪之一。

稻米与小麦不同,简单蒸煮就能获得较好的口感与滋味,花大力气捣烂磨粉做成各类饼,或煮或蒸或烤或煎,口感上并没有太大提升,却饱含了南迁的北方人对故土的怀念。

豆米粑粑,云南春日限定。

在云南,「粑粑」不论出生,只论形状,一切饼状物皆可称「粑粑」,有多少地方就有多少粑粑:包谷粑粑,嫩玉米粒磨浆,油锅摊饼状;荞粑粑,苦荞磨面和成面团,烙为圆饼,蘸蜂蜜而食;洋芋粑粑,洋芋蒸熟捣泥,加葱花盐巴拍圆饼,下锅炸至金黄......

在云南,粑粑已不单纯只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民俗构成要件。云南丽江他留山,粑粑是他留人祭祀先人的必备,于是有粑粑节;在昆明,过年要专一饵块:年前囤饵块,殷实人家一次百几十斤;年三十晚敬天地国亲师,饵块是贡品要件;初一早上吃红糖水煮饵块加甜白酒;从初一到正月第一个猴日,只吃饵块,猴日之后才吃米饭,谓之「猴攒食」。

泼水粑粑,德昂族泼水节必备。

任韶堂的研究:「t」、「k」等送气辅音,发音尖锐甚至刺耳,运用于食物名字,给人一种充满刺激和脆感的心理暗示;音节中带元音「a」,多表示大、胖、重。云南方言中的「粑」,辅音「b」不送气,与送气音相反,表现出一种连续性与光滑度;「a」带来大切重的敦实感,二者相组合,说的不就是云南人最爱的「饵块」么。

汪曾祺有名篇【黄油烙饼】,总觉里面的「黄油烙饼」原型就是昆明的「摩登粑粑」。五六十年代搞瓶白脱要找关系走后门,因为精贵,萧胜奶奶到最后饿死的一刻都舍不得吃上一口。

新时代,「黄油烙饼」在昆明已是寻常,高档有翠湖边的酒店与熙楼,中档有篆新手作与私人订制,低档有美团优选预制速冻,但萧胜闻之问却一直回响:都是一个公社,为什么我们吃高粱饼子还掺糠,北食堂的人却吃摩登粑粑还带羊?

粑粑

糍粑

破酥粑粑

米浆粑粑

锅盔

官渡粑粑

包谷粑粑

荞粑粑

面蒿粑粑

豆米粑粑

洋芋粑粑

参考文献

1.贾思勰.齐民要术[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罗养儒.纪我所知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8

3.汪曾祺.汪曾祺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

4.徐霞客.徐霞客游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5

5.闫艳.释「烧饼」兼及「胡饼」与「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