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旅游

锦城金河情思

2024-07-23旅游

黄基涛/文

1980年代成都人民南路

锦城金河情思

黄基涛

退休已经一年零几个月了,生活过得闲适而恬淡。不再为工作操心,也不再为碎银几两而奔波焦虑。每天睡到自然醒,睜眼后躺在床上做下双臂向上伸展运动,再把双手放在脑后颈项上面做下扩胸运动。以缓解多年辛勤工作造成的肩周和颈椎不适。

起床后洗漱完毕,煮上从麦德龙买的12个黑芝麻小汤圆。餐后,泡杯从张家界旅游买回来的青钱柳,淡淡苦涩中带点丝丝甜味,十分惬意。

我小学、中学、大学、工作后都喜欢文学艺术,一生学习的习惯已经深入骨髓,在办公桌抽屉里一定放几本喜欢的文学艺术书籍。由于从事的是营销工作,经常出差,在旅途中也是一定会带本喜欢的文学艺术书籍。从小就喜欢唐诗宋词,所以对杜甫草堂情有独钟,经常去参观游览。十几年前又搬家到了草堂北路,离杜甫草堂就八九百米路程。

茶后,散步去杜甫草堂,也就几分钟路程。在北门口刷身份证后进入。杜甫被后人尊为诗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我最为牢记的是他的一首绝句中的两句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生活在唐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唐朝是农业社会,所以,在锦城窗前就能够看到西岭雪山的美丽雪景。

唐诗中是有形象的,欣赏杜甫的这两句千古绝唱,仿佛看见一代诗圣凭窗远眺西岭雪山的绝美画面。而今,工业社会,大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气多。除非在雨过天晴的冬季清晨,晴空万里的时候,才能够在成都市区看见西岭雪山的壮美雪景。

「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身处唐朝,战乱不断,很难看见东吴的船只。草堂旁边有条小河,通锦江,又九曲十八弯汇入长江,唐朝时期成都与东吴地界是通航的。只是蜀道难于上青天,交通极为不便而已。现在有高速公路、高铁、飞机,当然也有豪华轮船,蜀道难于上青天已经成为历史。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两句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记忆尤为深刻。唐朝战乱社会的苦难,那个时代的苦难,杜甫炽热的忧国忧民情怀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一直激励我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为社会文明进步做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杜甫居住过的茅屋

从草堂博物院出来,步行到牧电路菜市场。剐两斤鳝鱼,买几个老姜,半斤独蒜,三根黄瓜,两根葱,回家红烧鳝鱼。在路口红旗超市又买了两瓶雪花纯生啤酒冷冻在冰箱里。接近中午12点钟,红烧鳝鱼做好了,美味飘香,色香味俱全,味蕾大开。打开电视机,一边看新闻联播,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喝着冰冻啤酒,其乐融融。午饭后,小睡一刻钟。起来后,突然想去人民公园转转。

我小学、中学、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都住在柿子巷。柿子巷清代叫太平胡同,因巷口有棵巨大的柿子树,辛亥革命时期改为柿子巷。人民公园离柿子巷不远,走路也就十五分钟左右,离我现在的住家地草堂北路,也就5站公交车路程。公园里有大型假山,可供游人划船的人工湖,现在的网红「鹤鸣」茶铺,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等。

踏上47路公交车,望着窗外的街景,中医学院,十二桥,通惠门,现在网红打卡地「宽窄巷子」的牌坊,很快就到金河街站了。回头一望,成都市胜西小学就在眼前。这是我读了5年小学的母校,离别几十年了,一直没有回去看看。择日不如撞日,索性今天就去瞧瞧,于是就在金河街站下车往学校大门走去。胜西小学建于1940年,原来叫通惠门小学,后来改为胜利西路小学,简称胜西小学。再后来与横小南街小学和人民西路小学合并,校址扩大了一倍,教学质量也大幅度提高,现在已经是四川省的小学名校了。

读小学之前,我在外婆家长大。母亲在同仁路一家国营制药厂工作,尽管厂里有幼儿园,我去上了几天,不太适应。还是回到了外婆家里。外婆家在金河中段的新半边街,院内只居住了两家人。打开外婆家后门就是金河。小时候,涨水季节,上游会有直径30至60厘米左右的圆木顺流而下。看见圆木飘向下游,小小脑瓜一直在想它会飘向哪里呢?

最为壮观,最有画面感拷贝在记忆里的是「赶鸭」。金河岸边,几个「赶鸭」工,用几根约5米6米长的竹竿,把几百上千数不清的鸭群赶往金河中段的屠宰场。小时候外婆给我讲过很多故事,最难忘的是「七仙女下凡」「安安送米」的故事。现在回想起来,我一生追求善良、孝顺、感恩、美好,都得益于外婆的启蒙教育。

金河最終汇入府河

在外婆家六岁半了,母亲把我接回了柿子巷,领我去胜西小学报名上小学。哪个时代没有「择校」一说,都是根据户口所在地就近入学。胜西小学离家不远,从柿子巷东边出发,出巷口就能看见小学大门。但是,有一条金河相隔。要走到小南街口,才有桥,过桥后往右拐进入一条小巷直走就到了学校大门口。若从西边出发,要经过上同仁路口和军区后勤部门口的一座桥,过桥后往左拐,顺着金河边走几分钟就到了学校门口。每天吃过早饭,背上书包就独自上学去了。放学也是独自一个人回家。看看现在的小学生,上学放学都有爷爷、或奶奶、或外公、或外婆、或父母接送,真是羡慕不已。

我的老家就在成都狮子巷8号

我上小学的年代,课外作业不多。回家后大多时间是与街坊邻居同龄的或者年龄相近的小学生一起玩耍。有锦城小学的,支矶石小学的。有女生在一起,就玩「跳绳」「跳房」「躲猫猫」游戏。男生在一起,就输赢「纸烟盒」,滚「铁环」「打陀螺」。春节过后,风向很顺,就比赛谁的风筝飞得高飞得远。而且,比赛用的风筝都是我们自己手工精心制作的。虽然没有现在花钱买的风筝制作精美,用料考究,但是,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飞上高远天空,那份喜悦,那份激动,手舞足蹈。

夏天来了,就去金河边捉「蜻蜓」,粘「蝉子」,把上衣脱下来扑「飞蛾」。累了,就在河边草地上坐会儿躺会儿。然后精心挑选河边长得粗壮结实的小草,打上一个有小孔的结。与同伴打「官司」。小草被同伴拉断的一方,「官司」就打输了。有时,会约上几个同学,去柿子巷1号旁边的军区后勤部文工团排演厅,爬在窗户外面,看文艺兵排练节目。看完节目排练后,一路小跑回家。

成都金河东段一景

最让我们小学生激动的是冬天下雪,柿子巷住家院落里会积上几寸厚的白雪,小伙伴们就打「雪仗」,堆「雪人」。把皂角里面的黑黑的「油换子」安在雪人脑壳上的眼睛部位当眼睛。一下子雪人就有了灵魂,栩栩如生。

由于学龄前由外婆带大。所以与外婆的感情很深。小学、中学阶段,每个星期天都会去看望外婆。早饭后就一个人独自出发了,沿金河街走到人民公园,经西御街、人民南路、染房街、青石桥、就到了新半边街。尽管有一个小时左右路程,但是从来不觉得累。尤其是金河街段、祠堂街段、西御街段,有很多法国梧桐树。夏天时节,蝉鸣鸟叫,绿树遮阴,天然氧吧。外婆见到外孙到来,每每喜笑颜开。尽管那个年代买肉要肉票,买米要粮票,买布要布票......外婆中午还是一定要弄我最爱吃的「圆子汤」。每年过春节,外婆还会给我和表姐发「压岁钱」。

晚清时的成都城一角

春节是外婆最高兴的时候。她一直与她的二儿子和媳妇孙儿孙女住。春节一到,她的大儿子和媳妇会从重庆回成都看望她,她的小女儿也就是我的母亲和女婿外孙也会回来看望她。一大家子人一起包「汤圆」「炸酥肉」「推豆花」「杀公鸡」「煮腊肉香肠」做「酸菜草鱼」。酒足饭饱后,大舅还喜欢唱几段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片段。还会在院子里搭张桌子,五六个人一起打「扑克」「争上游」。最后没有出完牌的人被称为「下游」,惩罚就是「钻桌子」。一个大家族,幸福感满满。

金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最初被称为「襟河」,因其穿城斜出,状如衣襟而得名。后又改称「金河」「金水河」。公元853年,由剑南西川节度使兼成都府尹白敏中主持,在疏通城中小河的基础上修建而成。金河是一条人工开掘的河道,旨在为成都城内的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同时排出雨水与生活污水。金河从成都西边入城,经过成都军区后勤部(西较场)、人民公园、西御街、染房街、青石桥、耿家巷、红石柱街等地,于合江亭与府河交汇,流入锦江。1971年修人防工程,金河断流,至此,金河成为了历史。

成都人民公园里的鹤鸣茶园

从成都市胜西小学出来,往前走几百米就是人民公园了。途径解放前革命烈士「车耀先」的秘密联络点「努力餐」。原来「努力餐」在人民公园北面金河边上,后由于修蜀都大道,搬迁到了现在的金河宾馆对门。来到人民公园北大门,还能够看见残存的一段「金河」。但是,往日河景不在,油然勾起我的淡淡愁绪,勾起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味。那个年代,我们没有手机、电脑、电视机、品牌汽车、高端社区商品房。父母忙于工作,很少管理我们。零用钱也少得可怜,兜里揣的大多是硬币。大热天能够吃个冰棍就感觉心里美滋滋的了。

参加工作后,儿时玩伴、小学同学,几十年各奔东西,杳无音讯。但愿,最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联络上。择日,我们在人民公园「鹤鸣」茶铺品茗欢聚,共同追忆我们逝去的美丽金河,逝去的朴实、艰辛、又充满童真童趣的欢乐童年。

(作于2024年7月)

本文责编:高级编辑 黄基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