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墓誌書法審美與臨創十講】,帶你領略東漢至隋唐墓誌書法之美

2024-04-30文化

對於墓誌,相信喜愛書法的讀者並不陌生。

然而,你知道「墓誌」與「墓碑」的區別嗎?我們在書法作品名稱中常常見到的「柩銘」和「神座」又是什麽?

不同時期的墓誌書法有怎樣不同的風格特點?

在墓誌書法臨創轉換的過程中,又有哪些需要註意的地方?

山東藝術學院教授,中國書協行書委員會委員於明詮【墓誌書法審美與臨創十講】將為你一一道來。

圖文相參 全面領略墓誌之美

名家點撥 輕松駕馭臨創轉換

【墓誌書法審美與臨創十講】

於明詮 著

2024年4月

定價:98元

先發優惠價:78.4元

【墓誌書法審美與臨創十講】於明詮 著 當代實力書家講壇
¥78.4
精選
購買

於明詮,1963年生,山東樂陵人。山東藝術學院教授,系中國書法家協會行書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研究員。多次參加全國展覽,並在第六、七、八屆中青展中獲一等獎。著有【是與不是之間】【我在乎書法裏邊有意思的那點意思】【書在哪,法是個啥】【墓誌十講】等。

150幅墓誌圖片

一書盡覽東漢至隋唐墓誌書法風采

墓誌,也稱「墓誌銘」或「埋銘」「壙銘」「壙誌」「葬誌」等。簡單來說,就是記載和標識墓主身份及墓址的物件,入葬時同主人棺槨一起埋於墓穴中。

就出土實物來說,墓誌最早可上溯至先秦,濫觴於兩漢,而盛行於兩晉南北朝及隋唐,歷經宋、元、明、清直至民國。從書法藝術角度來看,墓誌不僅使我們從一個側面見證了漢字書體的演進過程和書法藝術的風格嬗變,更使我們在風流蘊藉、儒雅淳美的帖派書法脈系之外看到另一股古樸、厚重的碑派書風。

墓誌示意圖

那麽,不同時期的墓誌在書法風格上又有哪些不同呢?

東晉時期的墓誌,若單從書法藝術角度看,字形板滯,刻工粗率,價值並不高。然若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這些並非出自名家的粗率板滯之作,卻也有幾分自然平實的憨態。

東晉【王建之墓誌】

南朝出土墓誌數量雖然不多,但多溫潤舒和,其中也不乏精麗典雅者,且不再有典型隸書的特點而呈現出初期楷書之風貌。

宋【劉懷民墓誌】

北魏墓誌前人多以「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譽之,無論從品類之豐富,還是刻工之精致或數量之繁多來說,都堪稱墓誌書法的巔峰時期。

魏【元彬墓誌】

隋唐墓誌絕大多數呈正方形和準正方形,刻制工整,紋飾華美。其書體豐富,法度嚴謹,楷書水平足可與地面之上的唐碑相媲美。

隋【何氏宮人墓誌】

宋以後傳世墨跡日益豐富,由刻工「二度創作」之後的墓誌拓本的藝術性及臨習參考的價值意義就不大了,本書墓誌書法概賞部份也因此對宋以後墓誌做了從略處理。

想進一步領略東漢至隋唐700年墓誌書法風采,本書第五講「墓誌名品書法概賞」、第六講「新出土墓誌精品書法概賞」足足110頁內容將為你解答!

10個有機章節

從歷史到藝術,墓誌書法進階好幫手

人們對墓誌書法所投註的精力,向來多在書法實踐臨習,而忽略了墓誌銘文的具體內容。離開對墓誌源流、形制演變與墓誌銘文等基本知識的了解,對於墓誌書法學習者來說總是有所欠缺的。

關於「墓誌銘文」,於明詮在第一講中論述道:

規範完整格式的墓誌銘文,層次分明,一般先寫時代、官職、名稱、籍貫、先祖爵位官階等,再書寫韻文銘頌,最後附有墓主及夫人履歷、葬地、家世、子女等。……若不了解墓誌銘文作為一種特別文體體例的基本格式與規範,不熟悉文辭典故句法,特別是不熟知其中的慣用詞語,則很難明明白白地通讀下來。而這樣,我們在學習臨摹其書法藝術時,就只能看到「字兒」而看不懂「事兒」,也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地僅僅描摹字形。作為書法學習研究者,熟悉臨摹範本的文字內容是起碼的基本要求。

與這一主張相一貫,第五講與第六講墓誌書法概賞中的每一件作品,皆統一按墓誌簡稱、墓誌全稱、刊刻時期、大小、書體、行數、字數、出土地、藏地、著錄、誌主(背景)介紹、書法特點進行編寫。相比之下,市面出版的同類書籍,多僅出示具體碑帖名稱,鮮見有刊刻時期、出土資訊等。

對於墓誌「書法特點」的介紹,有別於一般鑒賞性文章的泛泛而談,本書每一幅入編作品幾乎都結合具體字例做了詳細的技法解析,並提供相應的臨習建議。以經典名品【孟敬訓墓誌】為例,作者分析道:

該誌書法楷中寓行,間含隸意,方整峻峭,婉轉流暢,極具藝術價值。用筆以方筆為主,兼施圓筆,圓融意趣,相比其他北朝墓誌更顯婀娜,如「日」「如」「月」「享」「有」「故」等字,剛勁雄健又不失婀娜多姿。橫畫皆取斜勢,參差有致,神完氣足,如「十」「訓」「無」「宜」等字的橫畫,雖左右高低明顯,然整個字勢欹正相生,不失平衡;撇畫與捺畫較為悠長舒展,如「著」「夫」「外」「道」等字;結體緊湊,具備魏碑典型的「斜畫緊結」「左低右高」特點,舒張有致,疏密明顯,俯仰向背,各有姿態。有放射狀的,有下角拉長的,有左右開張的,如「夏」「六」「癸」「成」「式」等字,千姿百態,錯落有致,於自然嚴整之中,又多峭拔險峻之意,頗有【張暴龍碑】之風姿;章法布局疏朗,書寫率意輕松,既靈動活潑又峻爽規整。雖有界格,卻不顯呆板。臨習此誌可參照【張暴龍碑】【李壁墓誌】等風格接近者,既要註意其相同之處,也要區分其差異。

魏【孟敬訓墓誌】

魏【張暴龍碑】

30余年創作與教學經驗

理論、實踐兩手抓

對於普及性的書法讀物,市面上多是「材料的搬運工」,像【墓誌書法審美與臨創十講】這樣能於「普及」中有所深入的實在不多,這與作者兼擅理論思考與書法實踐有莫大關系。

如對墓誌書法的認識上,學術界對北魏墓誌書法型別的劃分基本采用的是沙孟海的觀點,即北魏前期風格屬於「斜畫緊結」,後期風格則是「平畫寬結」。在肯定前人觀點的基礎上,作者又補充道:

墓誌書法的審美,雖說結體特點很重要,然而作為全面分析墓誌書法藝術特色來看,「用筆」也是不可忽視的關鍵因素。不然,機械地模仿其結體外貌,可能會大大削弱對墓誌書法藝術審美的全面把握與深入理解。

魏【張玄墓誌】

基於此,作者在第八講「墓誌臨習技法簡析」中,在結體、字勢以外,重點包含了用筆方面的內容。以【張玄墓誌】為例,作者對點畫、橫畫、豎畫、撇畫、捺畫、折畫、挑畫等用筆都做了具體分析,如其對「點畫」的分析:

點畫雖小,但在楷書中的地位作用卻是非常重要的,運用得好能起點睛作用,否則也會使整個字精神全失。所以姜白石說:「點者,字之眉目。」同所有楷書一樣,【張玄墓誌】中的點畫要力求飽滿、斬截,多數露鋒直入後順勢重按,收筆時輕點回鋒。其中,側點要穩健中見俏麗,如「枝」「宇」等字;平點要露鋒順入後漸行漸按,寫成短橫狀,如「良」字;挑點與捺點、撇點要註意筆鋒入紙後提按有度,力求方截厚重,如「不」「次」等字;三點水中多有第二點、第三點連寫者,這是魏誌中較為常見的寫法,唐歐陽詢楷書也多有類似情形。三點連寫時,要註意及時調整筆鋒,使之呼應連貫,如「清」字。

【張玄墓誌】「枝」「宇」「良」字例

【張玄墓誌】「不」「次」「清」字例

盡管墓誌為我們的書法創作帶來了有益的啟發和借鑒,然而其畢竟不同於以技法的高度完善成熟為特點的經典帖學,因此我們在學習借鑒時,就必須使其風格特點在我們的創作過程中得到合理有效的轉化。在臨摹到創作的轉換過程中,又有哪些需要註意的地方呢?

對此,於明詮老師結合自己30余年的創作與教學經驗,圍繞筆法、結體及書體給出了切實有效的建議。

如筆法方面,作者認為啟功所言「透過刀鋒看筆鋒」沒錯,「看」出各種各樣的「筆鋒」也沒錯,即使真「錯」了,也不必大驚小怪,非追求其中的「正統筆法」不可。關鍵要保持自己獨立的審美想法,要透過高妙的想法從中將「錯」就「錯」,寫出一種獨特的趣味。

胡問遂臨【張玄墓誌】(局部)

在結體方面,要根據具體情況,對結體自由隨意、書刻較為粗率的一類進行必要的改造與雅化,而不能機械地一味臨仿照搬。所謂「改造與雅化」的過程,就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分析再造過程。

於明詮【李白詩二首】扇面

在書體轉換即包括墓誌在內的「魏體行草化」方面,要在行草書的創作過程中自覺摻入魏碑筆法(包括碑刻的刀法)與「金石氣息」的理念,這除了需要書家具體的書寫實踐外,還需要多方面的修養才能,方可領會、參悟與表達。

趙之謙【與杏帆行書手劄】

圖文相參 全面領略墓誌之美

名家點撥 輕松駕馭臨創轉換

墓誌書法審美與臨創十講

於明詮 著

2024年4月

定價:98元

先發優惠價:78.4元

【書法藝術的當代形象塑造十講】劉洪彪 著 當代實力書家講壇
¥78.4
精選
購買

本書是山東藝術學院教授於明詮集二十年之功,對此前【墓誌十講】的全新修訂和全面升級。該書從墓誌源流到形制演變,從墓誌書法鑒賞到臨創技法解析,結合200幅精美插圖,以10個有機關聯的章節,從理論和創作兩方面全方位展現自三國至隋唐長達700年的墓誌書法的歷史演進和藝術價值。十講中,第六講「新出土墓誌精品書法概賞」為全新內容,其余各章均在原基礎上做了擴充,尤其第十講「墓誌書法的創作轉換」大幅增加了作者有關墓誌書法的創作體會和高畫質作品圖版,對墓誌書法專業學習者和愛好者具有極大的借鑒價值。

濫觴於兩漢,成熟於北朝,大盛於隋唐的墓誌書法,其數量之眾多,風格之繁雜,書刻之精美,令人嘆為觀止。其中一些墓誌中的經典名品,已成為今天我們學習書法必須臨寫的楷書範本,成為我們理解隋唐楷法及上窺魏晉書風的不二法門。

——於明詮

丨圖書目錄丨

第一講 墓誌源流、形制演變與墓誌銘文

第二講 三國兩晉南朝墓誌與行草書風的興盛

第三講 北魏墓誌造像與魏碑書體

第四講 隋唐墓誌與唐楷典則

第五講 墓誌名品書法概賞

第六講 新出土墓誌精品書法概賞

第七講 鴛鴦七誌齋與千唐誌齋

第八講 墓誌臨習技法簡析

第九講 碑帖之爭與墓誌書法審美

第十講 墓誌書法的創作轉換

丨精彩書影丨

—— END ——

出品人·主編:王成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