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如果沒有吳三桂,清朝能否入主中原?皇太極攻取燕京策略就是答案

2024-05-01歷史

吳三桂的投降無疑為清朝入主中原掃清了最後一個障礙,但如果沒有他,清朝是否還有其他途徑奪取中原?皇太極為此制定了一套精心的策略,讓我們一探究竟。他們是如何在明朝腐朽的土壤中生根發芽,最終一統天下?清朝的崛起之路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透過不懈努力和精心謀劃才最終開辟出一條奪取中原的大道。

清朝入關之路多種多樣,並非只有山海關一途

崇禎二年(1629年)冬天,皇太極親自率領七萬大軍繞過寧錦防線,從喜峰口入關,打響了清朝入主中原的第一槍。這支鐵騎浩浩蕩蕩,勢如破竹,很快就攻克了遵化、永平、遷安和灤州等地。盡管最終攻打京師失利,但這次入關之戰對明朝的沖擊是巨大的。

京畿地區的防禦體系遭到重創,不少將領陣亡或被俘,如總兵趙率教、滿桂、孫祖壽等戰死沙場,薊遼督師袁崇煥也因此戰被崇禎誅殺。這無疑使明廷元氣大傷,而對於後金軍來說,他們不僅認清了敵我形勢,更重要的是制定出了"伐大樹"的對付明朝的策略。

所謂"伐大樹",就是取燕京如伐大樹,必先從兩旁斫削,大樹自然會傾倒。這個策略的精髓在於,不直接進攻京師這個"大樹",而是先從外圍城池入手,削弱明朝的國力,待時機成熟再一舉取勝。

按照這一策略,後來的幾次入關,清軍都是以大肆劫掠為主,攻打城池為輔。崇禎五年(1632年),皇太極再次率兵繞道內蒙古入關,直撲大同、宣化一帶,"不攻城池,只在各村堡劫掠"。崇禎九年(1636年),阿濟格分三路轉道京師西北的延慶從居庸關入侵,連克12城,擄掠人畜達18萬之多。

崇禎十一年(1638年),多爾袞和嶽讬分頭從多個關口入關,最後在通州會合,隨後又分成八路四處劫掠。這一次,濟南被屠城,河北名將孫承宗、盧象升等人節節殞命。清軍在此獲擄獲人畜46萬,黃金白銀98萬兩。

崇禎十五年(1642年),阿巴泰再率軍入關,此次分兩路從界嶺口和黃崖口破墻而入,虜獲人口36萬,牲畜32萬余頭。

可見,清軍入關絕非只有山海關一途可走。他們幾乎從所有可能的關口入侵,目的就是消耗明朝的國力,為最後一戰做準備。山海關固然重要,但並非必經之路,只要能達到目的,哪條路都可以一試。

清朝雖無需吳三桂亦有入主中原的實力

縱觀當時的形勢,清朝完全有能力在沒有吳三桂投降的情況下,依然最終入主中原。原因有三:

首先,與農民軍相比,清軍在戰略眼光、戰鬥力和政治手腕上都占據絕對優勢。在戰略上,清軍奉行"伐大樹"策略,循序漸進消耗明朝國力,直到時機成熟一舉取勝,這種戰略謀劃遠勝農民軍的盲目沖鋒。

在戰鬥力方面,清軍是訓練有素的正規軍,擁有強大的馬步兵力量,加之優秀的軍事指揮和先進的火器,完全可以壓制農民軍這支臨時拼湊的草莽之師。

更重要的是,清朝在政治手腕上遠勝農民軍。崇禎亡國後,李自成很快就陷入了內亂,二把手劉宗敏作威作福,肆意追贓,濫殺無辜。而清朝則在皇太極暴斃、多爾袞與豪格爭權後很快恢復穩定,多爾袞憑借過人的政治智慧掌控了大權,全力對外作戰。

其次,即使吳三桂堅守山海關不投降,清軍也完全可以像之前那樣,多次繞道入關,持續消耗農民軍的實力。他們之前已經做到了五次,完全可以做到第六次、第七次,直至找到突破的機會。

最後,農民軍內部矛盾重重,根本無力抵禦清軍的長期進攻。李自成占領北京後,軍心漸失,加之內部混亂不堪,根本無力與清軍周旋。相比之下,清軍在多爾袞的統帥下,團結一致、士氣高昂,完全占據了主動權。

因此,即便沒有吳三桂的投降,清朝依然有足夠的實力最終擊潰農民軍,一統中原。吳三桂的投降只不過加快了這一行程而已。清朝的崛起已是大勢所趨,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

吳三桂投降只是加速了清朝入主的行程

雖然吳三桂的投降為清朝掃清了入主中原的最後一個障礙,但從更深層次來看,這只是加快了清朝奪取中原的行程而已。即便沒有吳三桂,清朝依然有足夠的實力最終一統天下。

吳三桂投降的原因,其實也說明了他對明朝已經失去了信心。作為明朝的重臣,崇禎下令他入京勤王時,他卻在路上故意拖延,延誤了救駕的時機。這主要是因為崇禎的口碑極差,統治腐敗無能,導致吳三桂對他失去了信任。

更重要的是,明朝官場黑暗腐敗,內鬥嚴重,矛盾重重。吳三桂本人也曾遭受過不公,他的親信被誣陷入獄,他也因此喪失了對明朝的忠心。加之當時明朝已經名存實亡,吳三桂投降也就不足為奇了。

吳三桂投降後,直接開啟了山海關這一重要關卡,為清朝掃清了入主中原的最後一個障礙。但即便他堅守山海關,清朝依然有其他途徑最終奪取中原。

正如前文所述,清軍之前已經做到了五次繞道入關,每一次都給明朝造成了重創。他們完全可以繼續這種戰術,多次入關消耗農民軍的實力,直至找到突破的機會。

而農民軍這支臨時拼湊的草莽之師,根本無力與清軍的正規軍抗衡。加之內部矛盾重重,李自成占領北京後,軍心漸失,內亂不斷,根本無力與清軍周旋。

相比之下,清軍在多爾袞的統帥下,團結一致、士氣高昂,占據了絕對的主動權。因此,即便沒有吳三桂的投降,清朝依然有足夠的實力最終擊潰農民軍,一統中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吳三桂的投降無疑為清朝掃清了最後一個障礙,但清朝的崛起已是大勢所趨,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吳三桂的投降只不過加快了這一行程,但並非決定性因素。

皇太極"伐大樹"戰略的卓越之處

皇太極"伐大樹"戰略的制定和實施,是清朝最終能夠一統中原的關鍵所在。這一戰略不僅明確了戰略目標,而且運用精妙,布局嚴密,可謂是當時軍事戰略的傑作。

首先,這一戰略明確了清朝的最終目標——奪取燕京,統一中原。與此同時,皇太極也清楚直接進攻京師的困難,因此提出了"先從兩旁斫削"的做法。所謂"兩旁",就是指京師周邊的各個城池。只有先攻克這些城池,切斷京師的輜重線,削弱明朝的實力,最終才能撲向"大樹"京師。

其次,在具體戰術運用上,皇太極也是精心謀劃。他們幾乎從所有可能的關口入侵,目的就是消耗明朝的國力。每一次入關,都會造成明朝重大損失,無論是人員、財富還是將領。比如崇禎十一年那次,濟南被屠城,河北名將孫承宗、盧象升等人節節殞命,清軍獲擄獲人畜46萬,黃金白銀98萬兩。

再者,皇太極在布局上也是精心部署。他們並未直接長駐關內,而是洗劫一空後迅速撤退,避免了後勤補給的困擾。同時,每次入關都會選擇不同的路線,給明朝的防禦帶來極大困擾。就連最後一戰,清軍也是分兩路從界嶺口和黃崖口破墻而入,形成了內外夾擊之勢。

更重要的是,皇太極並未操之過急,而是耐心等待時機的成熟。他們前後五次入關,每一次都在消耗明朝的國力,直到明朝徹底衰弱,農民軍內亂頻仍,清軍才最終出手,一舉取勝。如果操之過急,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可以說,皇太極"伐大樹"戰略的卓越之處,就在於明確目標、靈活戰術、嚴密布局和耐心等待。這些精心謀劃,最終造就了清朝一統中原的偉業。這樣的戰略眼光和戰術運籌,在當時可謂是登峰造極,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