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大道真詮,破解中國傳統文化修心智慧

2023-12-11國風

儒釋道三家之道,都是同一個心地,所有修行的法門都在這裏。如果離開了這個法門而去追求其他東西,都是繞彎子,白白勞累自己,最終會一事無成。人的心天生就在這裏,不受時間變化的影響,沒有始終,通達無礙,明亮而深邃,這就是所謂的本體,感悟後通達到各個角落,這就是所謂的運用。本體和運用都沒有固定的形式,神秘莫測,這就是所謂的神,也就是本性。

想要避免痛苦,最好的方法就是領悟至道。要領悟至道,最好的方式就是明白自己的本心。如果一個人能夠用真心去觀察自己的本性,那麽通達明亮的本體,自然會顯現,無為而有的運用,自然會成就,不需要刻意努力,就能超越彼岸。世人的本性都迷糊,執著於身體,厭惡死亡,喜歡生,最終難以領悟。古聖先賢對此深感悲哀,因此提出了修身養生的方法,順應自己的欲望,逐漸引導,最終以虛無大道,作為追求的極致。但現今的人們,卻沒有這樣的追求,卻忙於琢磨煉丹術等各種術法,把錯誤的認知當作正確。

道起源於無始,名字無法描述,無法捉摸,一旦用言語談論即會偏離,一旦開口即錯誤。說它能說清楚,那它到底是什麽?既然說不清楚,又怎麽去理解呢?最終如何才是真呢?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與外界事物對立,這是為什麽呢?反復思索,反復校勘,卻又校勘不出結果,忽然摸著鼻子,滿身大汗,才恍然明白,這就是自己本有的,自歷劫以來,都沒有任何改變。這就是了悟的功夫,最為簡單直接。

「德」這個字,也是一個勉強的名號,無法被形容,無法被把握。凡是有所施設,積累功德,都不是真正的德。只有這樣修行,不刻意用功,就像死灰般枯木一樣,等待德行自然而然地出現,這樣一生都不會有德。相信能夠達到的,就將過去所學的,見識和知識全部推翻。把一切都看作平常的行為,接受損失,損得越多,損來損去,損到最後不再失真,這樣真正的德,就會顯現,才會明白,無為有益的道理。這就是修行的功夫,修行必須與理解相應,如果只顧校正而不去除業習,最終難以通達至道。至道雖然無須修行,也無須證悟,但塵世心境,必須每天逐漸減少。

第一 斷緣簡事

所謂的緣,就是執著於世間的事物和人際關系。若能放下這些事物,就不會感到疲勞,心自然平靜,清凈寧靜,塵世的紛擾漸漸淡薄,慢慢遠離塵世的俗務,心就能更接近道。有的人可能會追求顯德高名,尋求他人的保護和幫助,或者沈浸在憂愁和慶幸之中,來回忙碌於各種事務,或者假裝修行隱居,希望進步,或者用美食美酒招待他人,以期待未來的報酬。這些行為都是心機巧妙,都是為了謀取時機和利益,其實深深妨礙了正當的修行。我不唱,他自然不和,即使他在唱,我也不與之和。舊有的緣分漸漸斷絕,不再結新的緣分。修道之人,最好簡化自己的事務,明白事情的重要與輕重。明白了去取舍,對於不必要的事情和不重要的事情,都應該摒棄。就像人吃飯有酒肉,穿著華麗的衣服,擁有名位和財富一樣,這些都是七情六欲的事物,不是對生命有益的良藥,如果追求這些,必然自取滅亡,而且還會更加迷惑呢。

第二 治心

心是身體的主宰,百神的統領,心靜則生出智慧,心動則迷失,所以學習道法之初,必須安坐靜心,收斂心神,心中沒有任何執著,因為不執著於任何事物,自然進入虛無之境,心就能與道合一。原本心的本質就是道,但心神卻受到汙染,被迷惑所遮蔽,就漸漸遠離了道。若能凈化心的汙垢,開啟心的本源,這就是修行,不再迷失,與道合一,安居在道之中,這就是歸根,守根不離,稱之為靜定。久而久之,病痛會減輕,生命將得到恢復,再而復始,自然領悟常道,領悟則不再迷惑,常道則不再變化,脫離生死,實際上就是由此而來。

想要修行真道,首先要摒棄邪僻之行為,斷絕外在事物的牽絆,不讓其幹擾內心,然後內觀正覺,一旦覺察到一念起,就要立刻除去,隨念起隨念滅,努力讓心靈清凈。其次,即使有貪念和浮躁亂想,也要盡量消除。日夜勤修,毫不懈怠,只除去心中的動亂,而不是熄滅心靈的明亮。但要讓心有所依附,而不是空洞的虛心。不依附於一種方法,而心卻常在。法道安心,貴在不執著於任何事物,若執著於心住於空,依然有所執著,不是說沒有執著,若是執著於任何事物,就會讓心靈勞累,這既不合理,也會導致疾病。

心不執著於任何事物,又能保持安定,這就是真正的定力的基礎,以此為依托,心氣調和,持久而且清爽。以此為標準,就能分辨是非對錯了。在心定之上,一切煩亂都消失無蹤,在心定之下,一切雜念都沒有基礎。

除去心中的煩亂,而不熄滅內心的明亮,守持安靜,而不陷入虛空,行事有常規,自然領悟真實。凡是心的躁動和安靜,都是由習慣形成的。需要依賴戒律來息心,這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有時息心卻無法做到,或者雖然暫時做到了,卻又失去了,去戰勝它,整個身體都會出汗,久而久之才能柔軟,然後才能調和馴熟,不要因為一時收效不明顯就放棄平日的修學。

一旦心得到安定,無論是行走、坐臥,還是處於喧囂之中,都要用心去安撫,有事無事,始終如一地保持心境平靜,無論處在安靜的環境,還是喧囂的場所,心境只有一個。因為心向來依附於環境,不習慣獨立。一時找不到依托,很難自我安撫,即使暫時安撫了,也會再次散亂。隨時隨地都要控制,努力讓心境不再動蕩。久而久之調和馴熟,自然能夠安定閑適,不分晝夜。行走、坐臥,以及處理事務的時候,都要用心去安撫。只有心得到安撫,才能自我滋養,不要被外界所困擾,一旦心境平靜,就能自得其樂,漸漸調和馴熟,只會變得更加清凈遠離。

如果有時遇到疑難問題,就讓思維去思考,解決問題,問題解決後,思維也要停止,必須不要再有疑慮,有疑慮就會傷害本性,雖然暫時能夠得到一時的聰明,卻會損害修行。

如果有煩躁、邪念,一旦察覺就要除去。如果聽到毀謗、贊揚、善惡等事情,都要立刻摒棄,不讓心受到影響,受影響了就會心滿意足,心滿意足就無法修行。所有的聽聞和見到的事情,如果不讓它們進入內心,心不受外界影響,就叫做虛心,心不跟隨外界,就叫做安心,心安而虛,道自然會來到。

內心不執著於任何事物,外在行為也不受影響。既不是純凈,也不是骯臟,因此無論是誹謗,還是贊揚都無法影響心態。既不是聰明,也不是愚蠢,因此無論是得利還是受害,都不會擾亂內心。實際上,順應中道是常態,權衡利弊則須根據時機,適時調整,只要避免一切困擾,這就是智慧。如果束縛心太緊,反而會產生疾病,導致情緒失控。如果心態過於平靜,又必須放任,平衡得當,常常自我調節。

如果沒有適時的事情需要處理,強行思考只會自找麻煩,最終不是真正的學問。心靈就像眼睛一樣,如果有一絲一毫的東西進入眼中,眼睛就會不安,小事情也會讓心不安,心就會不安定,如果心不安定,就難以修行。因此,修道的關鍵在於及時消除病態,如果不消除病態,就難以達到安定的狀態。就像良田一樣,如果不清除雜草,即使種下了種子,也無法長出茂盛的苗子,愛欲和思慮就像是心中的雜草,如果不割除,就無法產生安定和智慧。

如果心中產生了執念,就必須消除它,不要糾結於是非對錯,永遠保持覺知和清明,達到忘卻和安定的境界。如果隨心所欲,沒有自我約束,就和凡夫沒有區別。如果只是斷除善惡,沒有指向正道,那麽就是自欺欺人。如果在行事和言語中沒有受到染汙,就可以說是真正的學問,但是必須警惕言行不一致的情況,真正的學問需要收心簡事,日常減少有為之事,保持身心靜止和空閑,才能觀察到其中奧妙。

第三 真觀

真觀是指真實的觀照,智者的先覺和能人的善於洞察。一頓飯和一次睡眠都是損益的根源,一次行動和一句話都可能成為禍福的根源。即使技巧熟練,也不如守本,觀察本質,而不是急於追求表象。因此,保持內心平靜,減少有為之事,保持身心靜止和空閑,才能真正觀察到奧妙。

修行者的身體需要食物和衣服,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東西是不能拋棄的,必須虛懷接受,以明智對待;不要認為它們是妨礙,心中產生煩躁,一旦因為事情而感到煩躁,心中的病癥就已經開始了,怎麽能稱之為安定呢。還有,即使有著追求的事情,也不要心存得失之憂。有事無事,心常安寧。與外物一起追求,但不貪戀,與外物一起得到,但不囤積,不貪戀所以沒有憂慮,不囤積所以沒失真失,行動看似和常人一樣,但心中卻與世俗不同,這才是修行的關鍵。

雖然前面說要斷絕緣分,簡化事務,但如果病癥難以消除,就要依循法則來觀察;比如色欲病重的人,應當知道形色都是由欲望引起的,如果欲望不生,就不會有色欲的事情,應當知道色和欲望是外在的,心中要忘卻妄想,心中空無,那麽誰還能成為色的主宰呢?經文說,色是欲望的表現,而欲望本身是空無的,那還有什麽關系呢。

如果看到別人做壞事,心中產生厭惡。就像看到別人自殘,卻拿起刀來割自己的脖子一樣,別人自作孽,與我何幹,為何要引取別人的惡行,視為自己的病癥,所以看到別人做壞事不需要厭惡,看到別人做好事也不需要嫉妒,為什麽呢,因為同樣的障礙會影響修行,這種說法是因為與他人的善惡無關,而是好惡的真心可以消除。

所以業是由我自己創造的,命運是由天賦的,業和命運,就像影子跟隨形體一樣。既然無法逃避,也不必怨恨,只有智者能夠善待和理解。樂天知命就不會憂慮,何必為貧病所苦呢,莊子說,業已入,無法舍棄,經文說,天地不能改變其本性,陰陽不能逾越其業,由此可知,真命,何必抱怨呢。又如勇士遇見賊寇,無所畏懼,揮舞著劍前去。群賊都潰散了,立下了功勛,終身享受榮祿。如今有貧病之苦,擾亂了我的身心,那麽賊寇就是我自己。我有正直的心,就是勇士,用智慧觀察,就是揮舞的劍,煩惱消除,就是戰勝,心境常樂,就是享受榮祿。凡是有苦事來困擾我的心,不要因此而產生憂慮,就像勇士遇賊,不立功勛,丟下軍袍,逃避責任,離開快樂而去承受痛苦:這又何必同情呢。貧病交加的痛苦,應當觀察這種痛苦,是由於有我的身體,如果沒有我的身體,痛苦就無處棲身。

第四 泰定

意思是心無所依附而能達到安定。不管處境如何變化,內心都能保持平靜,不受外界喧囂和惡劣影響,這就是真正的安定。不因為處境安定,而去追求更多的事情,也不因為處在喧囂中而離開,將無所依附視為真正的常態,將處理事務視為應該做的事情。

第五 智慧

莊子說,宇宙完美的人,能夠發現天光,心靈成為道的居所,當內心達到極致的虛靜狀態時,道就在心中居住,智慧就產生了。智慧來源於本性,並不是現在才有的,只是因為貪愛而變得渾濁混亂,導致迷惑,一旦清凈純凈,本真的神明就會逐漸顯現出來,並不是說現在才有了另外的智慧。一旦智慧產生,就要珍惜並懷抱它,不要因為過多的智慧而傷害了內心的安定。雖然產生智慧不容易,但不用智慧也是不行的;不用智慧,就是忘卻了自己的本性,不用智慧,就是沒有道的引導,所以才能深刻地證得真實的常態。另外,不用智慧也會增進內心的安定和智慧。善於運用巧妙的方法,能夠讓人安定下來。發現智慧的速度,不是由人的努力所決定的,不要著急在安定中追求智慧,追求智慧會傷害安定,傷害了安定,內心就無法安定,不去追求智慧反而智慧會自然產生,這才是真正的智慧。智慧能夠認知道,但不是得到道。莊子說,古代懂得道理的人,透過寧靜養育智慧,智慧產生後並不依賴智慧,這就是說透過智慧養育寧靜,智慧和寧靜相互滋養,從而產生內心的和諧,寧靜和智慧就是內心安定和智慧。和諧就是道。有智慧而不依賴它,使內心安定,久而久之自然形成道。

第六 得道


就像山中有一種玉草,林中的動物不會傷害它一樣,一個懷抱道的人,身體會永遠堅固。經過日曬和風吹,他會變得與神一樣,煉化精神,與道合而為一,智慧照耀無邊。身體超越了極限,完全不受物質的限制,包含了造化而成功,真正的套用沒有特定的形式,只有道德。道有深遠的力量,慢慢地改變形體和精神,形體隨著道通達,與神合而為一,這就是所謂的神人。神性虛融,體無變滅,形與道同,所以無生死之憂。隱則形同於神,顯則神伺於氣。能夠蹈水火而無害,對日月而無影。疾雷破山而不驚,白刃交前而不懼,視名利如過眼雲煙,知生死如破潰的瘡癤,存亡在己,出入無間,身為塵世,卻達到虛妙的境界,更不用說靈智深遠了。身神並一,就是真正的身體。形神合一,所以能夠長久。

虛無之道,力量有深淺之分。深者能夠影響形體,淺者只能觸及內心。能夠影響形體的人就是神人,只能觸及內心的人只能得到智慧覺悟,但身體無法免於衰朽。為什麽呢?因為智慧是心靈的運用,過多地運用會使心靈勞累,初得到少許智慧時,心情愉悅,辯論眾多,神氣泄露,沒有靈光滋潤身體,最終導致早逝。經書說,屍解,就是指這種情況。因此,大人應當隱藏光輝,以期全備:凝聚精神寶氣,學習道無心,神與道合而為一,這才能稱為得道。

得道之人,身心有五時七候。即使是長期修行者,如果心身沒有五時七候的境界,便會提前衰老,容顏雕謝,自以為有智慧覺悟,自稱成道,實際上還遠未達到。因此,修行者應當立定決心,時時刻刻,努力煉心,不要預先考慮未來,也不可內心貪求勝利,才能望向超脫。修行者應當觀察自己的身體,就像死囚走向刑場,步步接近死亡,時刻牢記死亡。事事割舍,即使周圍環境紛擾,眼見耳聞無所觀,心念也盡忘,身體也舍棄,更何況其他事物。透過這種煉心的方式,才能見到成果。修行者在行動中和靜止中,無論處在任何境界,無論行走、休息、坐臥,心念都要專註於道。即使遇到磨難也不改變,遇到危險也不退縮,無論處境安穩還是危險,都一樣,全力以赴,毫不回首,不斷努力向前,生死不懼,這才是一個有決心的人。以上就是關於立誌的話。

初學修行,要把私情、計較、欲念、邪念等一一割舍,外無所累,內無染著,身心輕快,純熟無妄念,時刻保持修行狀態,慎言慎行,凈化身心,達到無上境界。

修行者要把心中的習氣和偏見割舍掉,甚至舍棄自己的身體,一一除盡虛妄,不留任何物質,達到清凈境界。外界的事物不值得留意,如蚊蟲一樣,拂去即快,若心中有執念,便會引發苦痛。要時刻觀察自己的心,看念頭是邪是正,除去邪念,用正念代替。不論何時何地,都要把頑固之心粉碎。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本源清凈的境界。以上是治心之道。

在萬事萬物的環境中,要自主選擇,不被纏繞纏結,應該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己的心,不受外界的影響。修行者要識破物質的表象,應對境遇,不受幹擾,保持內心自在安和。應對外界事物時,要保持心境虛空,不受幹擾,如此才能達到常應常靜的境界。若心中有執念,便會受到幹擾,無法達到內心自在的境界。修行者要時刻檢討自己的過錯,不管其他人的非議。以上是應事之道。

總結


如上面所說的這樣,修行者必須果決堅決,毅然決斷,內心外事都應如此。如果不能堅定決心,堅定意誌,剛毅果決。只是悠悠度日,雖然修道,卻無法振作,擺脫不了,最終被妄緣纏繞,陷入人情紛擾,生死輪回不停,修行之道也無法成就。日常清靜之中,內觀自心,心中無所執著,外觀形態,形態無所依附,遠觀物象,物象無所執著,三者既然覺悟,只見於虛空。這就是歸於虛空之事。凡人內心執著許多攀緣妄想,外表形態執著許多榮辱利害,遠處一切物象,執著許多貪求染著,分開來說就是三件事,總之只是執著一個有。所以古代仙人教導修行者,必須先去除執著有的念頭,若不執著於有,自然就是虛空。心中無所執著,一切妄想攀緣、經營算計都是虛幻,並無實性。從虛幻緣起,也從虛幻消失,尋找一個真實的地方,卻找不到,因此稱之為心無其心。形態無所依附,物象無所執著,形態和物象終將敗壞,最終歸於無。這種觀照的智慧,覺悟之後,自然離開幻境,不再迷惑,妄想不需要除去而自然消失,心念都是空的,因此只見於虛空,這是智慧的表現,而不是尋常的沈迷和寂靜之學。

觀察空也是空,空沒有所謂的空。這就是虛空的境界,當執著有的時候,得到這個空的力量,直至能夠體會空,那麽心中只有空這個念頭。即使這個空反而成為了我心的障礙,所謂執著藥成病,修行者若執著,其害與執著有的人一樣,所以古代仙人又教導人去除這個空的念頭。既然空已經沒有了,沒有空也是沒有。這就是無的境界,虛空已經遣去,只剩下一個無,但仍然知道有一個無,即這個知道無的也是病痛,所以也必須忘卻。因為大修行者,不可有絲毫執著,若有所執著,無論是有還是空還是無,都成為束縛,必須一概舍棄,才能玄妙究竟。

無無已經沒有了,湛然常寂。到了這一步,已經沒有什麽可以遣去了,純一味性真的本性發出,清清澄澄,不出不入,因此說,湛然常寂。這是虛空功夫,先從有智慧的人開始,不需要修證,說得極高妙,提出了一個「悟」字,尤為得其要領,禪宗玄門都是這樣闡釋弘揚的,悟徹大道之後,就明了大道即是徹悟。